最適合孩子的15首中國童謠(1)

2021-02-20 丹媽讀童書

一直有人想讓分享童謠,今天丹媽終於把這個專題給整理好了。

身居一個詩詞大國,坐擁詩歌搖籃寶庫的我們,說到詩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孩子來說,從小念詩詞,感受古文化之精華,習得語感,未嘗不好。

但長年灌之以「之乎者也」或長篇累牘地古詩詞,難保孩子不厭倦。尤其是當他們對自己所讀的東西,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所云時。

丹媽建議,不妨也給孩子換換口味,給孩子讀一讀童謠。

如果說長篇累牘的古詩詞,給孩子餵下去是「大補營養」,那麼童謠就是他們的「小零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調味劑。

仔細去了解童謠,你會發現,它既有詩的顏值,也有詩的才華

如果給童謠分類,你會發現它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它可以是繞口令,比如:

一位爺爺他姓顧

一位爺爺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打翻醋,醋溼布。

這樣的繞口令,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不僅講述了一個故事,還能讓孩子在念童謠的過程中,提高吐字辨音的能力,口齒變得清楚,練就一副伶牙俐齒。

也可以是謎語,比如:

紫色樹,刺兒扎,

紫色樹上開紫花。

開了紫花結紫果,

紫果熟了盛芝麻。

這首童謠語言生動,朗朗上口,緊扣秧、花、果實都是紫色的特點,道出了茄子的秘密。孩子猜到答案的那一刻,一定是興奮的,像發現一個驚天大秘密一樣。

還可以是某種科普,比如動物科普:

螞蟻搬蟲蟲

小螞蟻,搬蟲蟲,

一個搬,搬不動,

兩個搬,掀條縫,

三個搬,動一動,

四個五個六七個,

大家一起搬進洞。

工整的句式和超強的韻律感,拉扯出螞蟻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搬「食物」的畫面。

再如植物科普

野牽牛

金波

野牽牛,爬高樓,

高樓高,爬樹梢;

樹梢長,爬東牆,

東牆滑,爬籬笆;

籬笆細,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噠滴滴噠!

嘀噠滴滴噠!

這種充滿韻律的「科普」,運用了頂真的手法,讓整首童謠隨韻接合,環環相扣。

當然還有其他類別,但不論是哪種童謠,都和上面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或像詩一樣押韻,或與詩一樣句式工整,還有詩沒有的靈動、童趣。

一直覺得,父母輸入的方法,決定著孩子接受的程度。

給孩子讀童謠,也需要掌握方法。丹媽建議——

 趣為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趣的東西,也難以吸引孩子的。所以,不要抓著一首童謠就強硬灌輸,選有趣的念給孩子聽。

比如容易吸引孩子的動物童謠——

老虎學爬樹

小松鼠,教老虎,

學什麼?學爬樹。

記得教上樹,

忘了教下樹,

害得老虎下不了樹,

抱緊樹幹大聲哭。

原來威震四方的老虎也有辦不到的事兒吶。抱著樹大哭的老虎,真讓人忍俊不禁。

再看看這兩首——

花貓照鏡子

小花貓,喵喵叫,

不洗臉,把鏡照,

左邊照,右邊照,

埋怨鏡子髒,

氣得鬍子翹。

一隻自編自導照鏡子的小花貓形象躍然紙上。

小鴕鳥

小鴕鳥,脾氣怪,

奶奶喊他他不睬。

腦袋鑽進沙堆裡,

嘴裡喊著:「我不在!」

小鴕鳥的拒絕讓人覺得又氣又好笑。這樣的舉動,孩子不也有嗎?在小鴕鳥身上找到共鳴的他們,一定會羞澀笑起來吧?

上面這幾首童謠,都很押韻,內容輕便簡快,又朗朗上口,孩子能感受到音韻美,也能培養樂感。

☟ 點燃孩子的想像力。

童謠光有趣還不夠,能激起孩子想像力,更得孩子喜愛。

比如這首:


紅氣球,綠氣球

紅氣球,綠氣球,

長長尾巴圓圓頭,

好像只只花蝌蚪,

跟著個個小朋友,

小朋友,一鬆手,

蝌蚪就向天空走。

再如這首:

雞 蛋

◇李少白

雞蛋白,

雞蛋黃,

白雲抱個小太陽。

讀完,蝌蚪飛上天和白雲擁抱太陽的畫面,立馬映入眼帘。

像這樣把「氣球-蝌蚪」「蛋白+蛋黃—白雲+太陽」關聯起來,能不斷吊足孩子的胃口,為他們打開想像的出口與空間。

這,不正是培養孩子想像力的好方式嗎?

☟ 讓孩子習得知識。

孩子生來就對外界有探索欲。

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科普型童謠,就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

短小精悍的童謠裡,也可能蘊藏著不容我們小覷的知識。

比如這首:

地球圓圓

◇錢萬成

地球圓圓,

愛轉圈圈。

地球自己轉,

一圈是一天。

圍著太陽轉,

一圈是一年。

年年月月轉,

永遠轉不完。

地球自轉與公轉這個知識點,完全不用老師敲黑板了。孩子在輕鬆愉快的誦讀中就能瞭然於心。

再看這首四川傳統童謠:

一隻青蛙四條腿,

兩隻眼睛一張嘴;

兩隻青蛙八條腿,

四隻眼睛兩張嘴;

三隻青蛙十二條腿,

六隻眼睛三張嘴;

……

這樣的知識,還很益智,能鍛鍊孩子的計算能力。孩子如果想要準確無誤地念下去,就得不斷地調動腦細胞得出準確的數字。

 讓孩子產生共鳴,獲得啟發。

我們絕對不要小看孩子的自查能力,他們是天生的「心靈捕手」。

如果孩子太淘氣,就給他讀《小螞蚱》。

小螞蚱

小螞蚱,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翹: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搖,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小螞蚱的下場不正是淘氣包們的寫照嗎?讓孩子自己「照鏡子」,事先看到淘氣的後果,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收斂。

如果孩子有點不懂禮貌,不妨教他讀《小螃蟹》。

小螃蟹

小螃蟹,真驕傲,

橫著身子到處跑,

嚇跑魚,撞倒蝦,

一點也不懂禮貌。

給孩子自查的機會,並告訴它小螃蟹的行為後果,讓孩子自覺養成好習慣,擁有好品格。

☟ 讓孩子獲得某項「人無我有」的本領。

不得不承認,好的童謠不僅是詩,是話,是歌,還是益智遊戲。

開篇提到的繞口令童謠《一位爺爺他姓顧》,就是既經典又有趣的語言遊戲。

我們再來看看這首《小小和巧巧》——

有個寶寶叫小小,

小小的姐姐叫巧巧。

巧巧和小小,

同去看姥姥。

姥姥見了哈哈笑,

一手挽巧巧,

一手挽小小。

巧巧和小小,

都是好寶寶。

長期練習繞口令的孩子,不僅口齒清楚,吐字辨音更準,還能提高自己的反應能力——機智、迅速。

當孩子嘗到練習繞口令的甜頭,想必一定會追著你更新「庫存」。

☟ 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或事先儲備好,脫口而出「傳授」給孩子。

給叮噹念童謠時,考慮到他年紀還小,我總是事先在大腦存儲已批。然後不時給他來一首。比如給他換尿不溼時,說的話換成一首童謠;再比如帶他出去散步時,看到某種動物,就相應地給他念一首……

而對有一定學習積極性和能力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也不錯哦。比如一起PK繞口令童謠,看誰說得更順溜,教育時光與親子時光一起,完美。

好啦,童謠這座寶庫,丹媽今天就分享到這,還會繼續帶領大家去挖掘,期待下一期吧!

相關焦點

  • 接力出版社有聲書《金波爺爺給孩子的100首經典童謠》免費播放
    本網訊 (記者徐平)記者從接力出版社獲悉,繼該社自有平臺「天鵝閱讀網」微信公眾號開通百餘種優質童書免費閱讀之後,精品有聲書《金波爺爺給孩子的100首經典童謠》也於2月15日起免費播放。關注「天鵝閱讀網」微信公眾號,點擊「限時免費聽童謠」,即可免費收聽。
  • 抖音超火爆的哄睡童謠,用我們的兒時童謠留住孩子的童年
    短小精煉的篇幅,朗朗上口的歌詞,輕鬆活潑的韻律,不僅能幫助孩子培養語感,體會詞彙的語音規律,更能激發孩子對語言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打開了一扇語言啟蒙的大門。《嘿!童謠》:原價:80元,返團價格59元推薦理由1、主題豐富多樣,內容貼近生活,給孩子一個五彩繽紛的童年童謠對孩子語言發展以及認知大有好處。
  • 50首最經典英語童謠,這裡全齊了(附全套DIY童謠書+音視頻+遊戲)
    英語1篇:50首最經典的英語童謠,這裡全齊了我還記得芊第一次開口完整的說一段英語是4歲時,說的是一首非常經典的童謠《Its Bitsy Spider》,當時我是配合手指操+一些小遊戲,大概1周的時間她就可以把這首完整的說下來。
  • 21首童謠幫你搞清疫情防控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家庭課堂無法開課,80歲的魯遷用電話架起「雲課堂」,將自己原創的21首防疫童謠,一遍遍教給學生聽。手稿中,不僅有他為此次疫情中專門創作的21首童謠,還有他近年來的上百首作品。「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春天,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假期,」魯遷說,抗擊疫情戰場上,每一位中國人都用行動守護家園,要將這種故事,講給更多孩子們聽,為戰勝疫情加油打氣。魯遷是西安人,退休前曾在湘子廟街小學當老師。
  • 英語啟蒙入門級的20首童謠,讓孩子在兒歌中愛上英語,每一首都超經典.
    無可否認,最有效的英語啟蒙介入方式就是從英語童謠開始,因為童謠的節奏押韻,唱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很容易就能接受。英語啟蒙講究的是自然習得,而不是特意地去學和背,無論是學習哪種語言,「聽、說、讀、寫」的順序不要亂,所以英語童謠也很適合從「聽」到「說」的步驟。想讓孩子更自然地通過童謠學習英語,家長必須先做表率,如果自己也不會哼唱,又怎麼可能引導孩子呢?所以,本鹿已經開始行動了。
  • 百歲經典童謠!滋養和陪伴孩子幸福的童年!
    孩子的語言啟蒙從「聽」開始,這次的《嘿,童謠》一共有5本:輕柔低緩的搖籃曲、熱鬧喜慶的節日時令、童稚有趣的日常遊戲、活潑可愛的趣味動物、風景如畫的田園生活。有人說,中國的童謠走向世界,國外小朋友都在唱中國童謠了。
  • 中國藏區首部童謠合集發布
    中國藏區首部童謠合集發布 2018年06月04日 14:2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西寧6月1日電 (記者 羅雲鵬)「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中國藏區首部童謠合集《崗堅童謠》在青海西寧發布。
  • 小學生自編千餘首健康童謠
    本報訊(記者戚海燕通訊員張慧君)童謠和遊戲,陪伴人們走過童年,銘記一生。本市一些小學鼓勵孩子自編健康童謠,挖掘有益遊戲,走出了一條適合孩子特點、貼近童心的德育新途徑。  針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不健康的校園童謠,光明小學提出徵集健康童謠的創意,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熱烈響應,很快就徵集了1500多首。
  • 乾貨|這8首經典童謠,竟是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秘密武器!(附帶音頻)
    同時,在英語童謠的作品中,富於動感的語言能有效地喚起幼兒的注意,增強他們對內容的理解。英語童謠是思博樂運用於英語教學的模式之一,以此來陶冶孩子的性情,開啟他們的心智,從而促進幼兒英語聽說能力的發展。那麼接下來這8首風靡全球的經典英語童謠,是英語磨耳朵首選。家長和寶寶們利用這個假期一起聽起來,唱起來吧!
  • 夠聽很久的了,3套400首經典英文童謠和兒歌MP3合輯
    、數數歌、繞口令、動物歌等,適合0-10歲孩子使用。0-1歲 適合聽舒緩的搖籃曲和睡眠曲。1-3歲 適合聽輕快簡短的遊戲歌、數數歌、字母歌等。3-6歲 掌握的詞彙量也會迅速增加,適合聽節奏明朗內容較豐富的兒歌、動物歌、繞口令等。
  • 甘肅省公示40首優秀童謠弘揚傳統文化
    甘肅省公示40首優秀童謠弘揚傳統文化 2015-01-08 09:57:00 導讀:7日下午,蘭州市城關區鼓樓巷幼兒園中一班的老師段曉慧,正在給小朋友們教童謠。這首由她自己創作的童謠名字叫《牛大碗》,獲得了甘肅省優秀童謠成人組的優秀獎。
  • 40餘名作家為小學生創作100首核心價值觀童謠
    ……開篇童謠《從小記牢價值觀》由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創作,24行的童謠巧妙融入了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第二首《獻給祖國滿園春》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撰寫,將習近平總書記給少年兒童的「16字」要求融入4段童謠,語言朗朗上口,親切通俗,好讀好記。
  • 五首兒歌裡混入一首童謠,00後都聽過
    1、在眾多童謠中,其中《排排坐》流傳最廣,所遍及地區除了贛南,閩西,粵東客家大本營,還流傳到了臺灣廣西廣東等地。 從前的我們最常唱的就是這首童謠,長大後仍然情有獨鍾。
  • 開團 | 最經典的《鵝媽媽童謠》原版書,廖彩杏推薦,孩子英語啟蒙磨耳朵的最佳選擇,可點讀版哦!
    對剛接觸英文的孩子來說,有旋律的歌曲會好於故事,而歌曲裡面最適合的就是英文童謠。 童謠的特點一般是內容簡單有趣,充滿節奏和韻律,有不停重複的詞句,孩子聽著聽著可以自覺跟著唱出來。 二是「磨」得不僅僅是耳朵,眼和腦也要動起來。就算是最適合孩子聽的英文童謠,孩子也不能僅僅只是聽,還得給他們配上有圖畫的「歌本」。
  • 閩南語童謠20首,太好聽了!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閩南童謠的起源、沿革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但據福建地方典籍記載, 公元618年~907年(唐代)福建觀察使常兗州曾看到民間有人傳授《月光光》的童謠,並記下該首童謠:「月光光,渡池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小妹撐船來前路。問郎長,問郎短,問郎一去何時返」。
  • 廖彩杏童謠| 第三十三周 072首 I Am Snow
    2013年初芬芳與1歲大寶走上英語啟蒙之路;從此專注於家庭英語啟蒙,創辦公眾號:美娃英語啟蒙(qxmmwyf)。反思近五年來家庭英語啟蒙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的同時,持續記錄一雙兒女在美國的英語啟蒙經歷。研究並分享美國前沿先進的第二語言學習理念和方法,為更多的媽媽們提供支持和幫助。
  • 當代童謠面臨生存尷尬 孩子們愛傳「灰色童謠」
    記者 路豔霞    「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這首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童謠能喚起幾代人的童年記憶。隨著紙巾的普及,人們把手絹「丟」了,而更被悄悄丟棄的是陪伴一代代孩子成長的童謠。當下,童謠的生存尷尬尖銳地擺在人們面前。正因為如此,探究童謠的生存現狀及其背後原因,也許正是時候。  外國童謠更受家長青睞  童謠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形式短小,語言單純,適合兒童傳誦。
  • 200首優秀童謠產生
    通訊員吳章美實習生李治略記者張向瑜經過網絡點讚展示和後期分數統計,「我們靚·杭州靚」杭州市第九屆新童謠大賽複選環節全部結束。成年人組前100首、未成年人組(點讚不計分數)前100首作品進入終選,200首優秀作品將迎來終極「PK」。從初選到複選,一輪接一輪,這200首優秀作品從20000餘首投稿中脫穎而出,可謂「百裡挑一」。細讀這些作品,有的選材新穎,有的構思巧妙,有的角度獨特,但無一例外的是,每一首的內容都富有童趣、體現童真,簡潔明快、朗朗上口。
  • 《小白船》是恐怖童謠?中國古代童謠,才是真·細思極恐
    中宏網江蘇7月3日電(記者 張瑜英)隨著《隱秘的角落》刷屏,童謠《小白船》也意外走紅,但跟它以往代表的"純潔天真"的意境不同,這首童謠已然有了"黑童話"的韻味。"中國古代的童謠往往如此,可以說是帶有'預言'的恐怖歌謠。"青年學者侯印國在接受採訪時"揭秘"。
  • 你能唱幾首童謠?
    結果表明,如今,27%的英國父母假如不費九牛二虎之力,就無法回憶起哪怕是一首童謠。在各年齡段的父母中,無法完整回憶起一首童謠的比率分別是:30歲以下的年輕父母(39%);55~64歲的父母(27%);65歲以上的父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