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冷絲欄目|絲說考研
近10年,我國醫療資源向大中城市集聚,各個大型醫院招聘醫護人員的標準也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醫學本科生考研越來越熱門,這也是導致醫學本科生考研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文末附錄國內醫學院排名名單)。
隨著社會進步和醫學科學的發展,醫學知識日新月異,學科門類眾多,高等醫學教育具有課程多、知識量大、學制長等特點。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醫學教育均為精英化教育,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的培養與成長必須要經過研究生教育,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所有醫學生都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必須同時具備優秀的學術研究能力和良好的臨床專業技能,而攻讀研究生是培養這兩個能力的必由之路,這就催生了「考研熱」。
我們都知道,醫學是保護和促進每個人生命健康的科學,高等醫學教育擔負著為醫學培養和輸送專門人才的重任。高等醫學教育本質的社會性決定了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學人才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每個人對高等醫學教育具有很高的期望值。
然而,一個很大的弊端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
考研擠佔實習時間,導致醫學本科生實習質量下降,高等醫學教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其中必須具備、無法替代的重要環節,沒有實踐教學的醫學教育是不完整的。
綜合來看,在高等醫學教育全過程中,實踐部分佔50%以上的比重,這和其他專業教育區別較大。與其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考試不同,醫學綜合涵蓋了醫學中主要的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如臨床醫學專業要考的西醫綜合囊括了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等6門學科,知識體系龐大,內容繁多複雜,大多數需要記憶,複習備考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醫學生考研勢必會擠佔大量實習時間,分散學習精力,導致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臨床實習任務。
據研究者的調查顯示,50%的醫學實習生認為在實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和問題是考研與實習相衝突,26%的醫學實習生認為考研或求職影響了實習質量。
所以,考研擾亂實習秩序,導致實習管理困難。
醫學生「考研熱」已經持續10餘多年,國內的醫學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現有的醫學教育制度下,如何做好實習期間考研學生的教育管理,保證臨床實習質量,對醫學院校和教學醫院來說,具有較大挑戰。
如今,社會和高校都特別重視畢業生的就業率,而成功考研的本科畢業生也算在就業率中。部分醫學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就業不好,為了提高就業率,另闢蹊徑,在考研率上做文章,弱化臨床實習,強化考研,默許學生成為考研專業戶,甚至乾脆讓學生不參加臨床實習,把一年本該用於臨床實習的時間投入到突擊複習考研上。
毫無疑問,這樣的學生缺乏系統的臨床實習,動手能力差,高分低能,影響了研究生培養的質量。
大部分考研學生不能兼顧實習,不能全心全意參與實習。很多醫科類高校教學負責人也反映,實習管理方面的問題就是考研對五年制醫學生的實習衝擊較大。他們非常希望通過嚴肅實習紀律,以此來保證實習質量。但是面對現實,絕大部分學校不得不考慮到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問題,只能對考研學生的違紀行為不積極幹預。
當考研與實習衝突時,很多學生寧願放棄實習,也要拼盡全力複習考研。隨著考試的臨近,考研的學生不斷減少實習時間,甚至不惜違反實習紀律,早退、曠班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違紀情況擾亂了正常的臨床實習教學秩序,增加了對實習生的教育管理難度,一時很難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給臨床實習的教育管理者帶來了煩惱和困擾。
其實,國家在醫學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上能夠大力提高推薦免試的比例,且在初試中更加重視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強化臨床技能考查。同時,在複試中推進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質考核的有機結合,通過綜合筆試、面試、實踐操作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強對考生職業素質和臨床實踐技能的深入考查,就可以引導醫學生更加認真對待實習,提高實習質量。
因為,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講,唯有認真投身臨床實習,提高臨床實習質量,才能熟練掌握臨床實踐技能,培養臨床診療思維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如此一來,實習質量的高低與醫學生能否成功考研緊密聯繫在了一起,考研和實習之間的關係就不再是矛盾而是協同和促進。
附錄國內醫學院排名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