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0周年大閱兵儀仗方隊資料:三位擎旗手介紹

2020-12-20 閩南網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在前不久的國慶活動演練中,細心的觀眾可能看到了儀仗方隊高擎黨旗、國旗、軍旗出現在了天安門廣場。這支曾被中央軍委授予「軍旅標兵」榮譽稱號的部隊,先後代表國家執行了4800餘次儀仗司禮任務,每次都萬無一失。》》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徒步方隊(15個方陣具體介紹圖片)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國慶閱兵場上,儀仗方隊的三位擎旗手將高擎三面旗幟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儀仗方隊政委 朱威明:我要從你們的眼神裡看到軍人的血性和彪悍,看到你們對旗幟的尊崇!旗幟是什麼,是忠誠、是信仰、是力量、是方向、是億萬中華兒女的夢想和希望,我們要用靈魂去珍惜、用青春去守護、用生命去捍衛。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閱兵,儀仗方隊將護衛黨旗、國旗、軍旗走在徒步方隊的最前方,引領受閱部隊接受檢閱。如何展現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形象與風採,是三個旗組擎旗手思考最多的問題。

  儀仗方隊黨旗擎旗手 郭鳳通:今年是三面旗幟,黨旗、國旗和軍旗。尤其在行進過程中,對我們旗手來說,應該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

  儀仗方隊國旗擎旗手 塗李響:作為中間的旗組,我一定跟第一組旗對正,如果在我這裡出了問題,後面的旗組乃至方隊都沒辦法把旗組放在中間,整體就會出現偏差。

  儀仗方隊軍旗擎旗手 王子赫:所以我們要做到三面旗高度要一致,角度也要一致。包括這個對正標齊,都要一致。

  護衛三面旗幟徒步通過天安門,對儀仗官兵來說也是第一次。分列式上,每個旗組之間的距離是三米,如何保證三面旗幟對正標齊、高度一致,擎旗手擎旗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儀仗方隊黨旗擎旗手 郭鳳通:舉旗的動作都有要求的,右手多高左手在哪一個位置都是有要求的,長時間的訓練能達到我們人杆合一吧。

  這是擎旗手進行的端旗耐力訓練。在7斤半的旗杆上繫上磚塊練臂力,掛上水壺練平衡,總重量超過了30斤,剛開始的時候,即使是訓練有素的他們,也一時間難以適應。

  儀仗方隊黨旗擎旗手 郭鳳通:一開始我們練的時候確實是很掙扎很痛苦,開始確實是這種情況也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吧,一開始舉磚時根本舉不動。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儀仗方隊軍旗擎旗手 王子赫:然後我們回去之後都胳膊酸腿疼的,然後吃飯拿筷子拿碗都感覺到在抖,對 手在那抖。

  從最初的咬牙堅持到現在的舉重若輕,這背後凝結的是擎旗手辛勤的付出,現在,旗手對旗杆的掌控越來越穩定,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追求人杆合一是他們的終極目標。

  黨旗擎旗手郭鳳通,曾是國旗護衛隊轉隸中國人民解放軍後首位執行天安門廣場升旗任務的升旗手,入伍十四年來,他先後執行了600餘次儀仗司禮任務,但是參加國慶閱兵還是第一次。

  儀仗方隊黨旗擎旗手 郭鳳通:我作為黨旗手,因為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廣場,對我來說確實難度很大,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如果說我的步幅,每一步達不到七十五釐米,可能會影響後面的整個徒步方隊。

  國旗擎旗手塗李響在今年7月份剛剛完成白俄羅斯「獨立日」閱兵任務,作為中國閱兵方隊的擎旗手,展示了大國風範。今年首次參加國慶閱兵,就能擔任國旗擎旗手,他倍感榮光。

  儀仗方隊國旗擎旗手 塗李響:國旗,我認為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抹陽光,我們都在國旗下成長起來的,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去維護它去捍衛它,不允許它有任何被侮辱被損壞。

  軍旗擎旗手王子赫今年剛剛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邊海防學院錄取,從入伍那天起,成為一名擎旗手就是他奮鬥的目標。

  儀仗方隊軍旗擎旗手 王子赫:當我真正第一次穿禮服的時候,我真正感覺到這不僅僅是一件衣服,更多的是責任擔當,當國歌響起的時候,我就有那種眼眶蓄淚的感覺,感覺到很自豪。

  旗幟指引方向,旗幟凝聚力量。距離國慶閱兵的日子越來越近,訓練場上,儀仗隊員們仍在緊張忙碌地進行著強化訓練,他們希望以最好的精神風貌展示大國儀仗的風採。

郭鳳通

  儀仗方隊黨旗擎旗手 郭鳳通:很期待十一當天,把自己的動作更好地展示好,把中國軍人的形象展示好,把大國威儀展示好。

  儀仗方隊國旗擎旗手 塗李響:這期間經過高強度的訓練,吃的苦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們的形象和國家的形象聯繫在一起,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儀仗方隊軍旗擎旗手 王子赫:作為一名擎旗手我感覺旗幟比我的生命還重要,旗幟是老一輩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他們一代又一代傳到了我們手裡,我們更應該用我們的生命去愛護它,去呵護它。

  關於閱兵,你或許還想知道?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

  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幾點開始?十一閱兵在哪直播

  2019年國慶70周年央視視頻直播入口(閱兵+聯歡活動)

原標題:我們準備好了——閱兵訓練場的故事丨擎旗手:對正標齊 引領方向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1984年國慶閱兵 我是擎旗手
    國慶35周年閱兵式上,程志強(左二—)高擎「八一」軍旗通過天安門。孟昭瑞 攝  作者小傳:程志強:1973年12月入伍,26年從事儀仗工作,被譽為「中國第一兵」,曾榮立一等功。  198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規模空前的盛典,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天安門廣場上檢閱了由三軍諸兵種組成的部隊,這是新中國自1959年國慶閱兵以來相隔25年後,一次公開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我作為閱兵軍旗手,高擎著火紅的「八一」軍旗,引導受閱大軍氣勢磅礴地通過天安門,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 2019國慶大閱兵方隊順序 70周年國慶閱兵有哪些方陣
    2019國慶大閱兵方隊順序 70周年國慶閱兵有哪些方陣其中,徒步方隊編儀仗方隊、各軍種方隊、女兵方隊、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預備役部隊方隊、民兵方隊、維和部隊方隊等15個方隊【介紹+圖片】;裝備方隊編陸上作戰、海上作戰、防空反導、信息作戰、無人作戰、後裝保障、戰略打擊等7個模塊32個方隊;空中梯隊編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轟炸機梯隊、艦載機梯隊、殲擊機梯隊、陸航突擊梯隊等12個梯隊;聯合軍樂團以解放軍軍樂團為主,從全軍抽組1300多人組成。
  • 10個英模方隊首次參加閱兵 用名字致敬先輩
    新華社發   在即將到來的9月3日,三軍儀仗隊將使用207名儀仗隊員組成史上最大陣容亮相勝利日大閱兵。其中,51名平均身高1.78米的女隊員將首次出現在閱兵儀式上。   為了在閱兵中展現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儀仗隊員們在高溫酷暑下堅持科學訓練。
  • 2019國慶閱兵儀式時間安排 10月1日國慶70周年閱兵直播時間表
    2019今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怎麼看?小編整理了一份2019國慶閱兵儀式直播時間安排表的觀賞攻略,幫你直觀的觀看本次10月1日國慶70周年閱兵。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10月1日舉行,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
  • 探秘國慶閱兵集訓點:朝陽民兵、神秘裝備、久違的縫紉機
    積極準備國慶70周年閱兵,儀仗隊於2019年9月17日在北京昌平閱兵集訓點進行訓練。攝/李昊在徒步方隊中,儀仗方隊是民眾心目中最耳熟能詳的。這些頭戴白色貝雷帽、身穿淡藍色軍裝、腳蹬白色馬靴、手持微型衝鋒鎗的女民兵方隊隊員全部由北京市在編女民兵遴選抽組而成。民兵方隊政委史連雪介紹,隊員的平均年齡26歲,平均身高1米7,全部來自北京朝陽區的政府機關、學校、醫院、企業。其中有34個參加過2009年的國慶大閱兵,還有81個媽媽隊員。
  • 70周年閱兵女民兵方隊資料照片:平均身高1米72
    在閱兵訓練場,姑娘們都經歷了什麼?一起跟隨我們的鏡頭去一探究竟!(視頻點擊)》》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徒步方隊(15個方陣具體介紹圖片)  民兵方隊總教練 馬樹華:不能放鬆,不能偷懶,參加過真正閱兵訓練的,一出來就是非常規範,讓人一看這個隊員動作不錯,有功底,給大家提示一下,時間到了組織休息,帶回,收操!  收操的口令在這個訓練場每天會出現三次,分別是中午、黃昏和晚上,對於姑娘們來說,這是一天中最悅耳的指令,沒有之一!
  • 國慶70周年閱兵觀後感怎麼寫?2019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觀後感心得...
    2019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根據「十年一大慶」的原則,今年國慶節將會舉辦閱兵儀式。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到來,中國終於放出了一個大招,最近中國對外稱一場盛會已進入倒計時,中國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多款殺手鐧裝備將首次亮相,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70周年閱兵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 2015大閱兵女兵方陣:女儀仗隊首次受閱
    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207名儀仗隊員組成了史上最大陣容,整齊地從天安門前正步走過。三軍儀仗隊女儀仗隊員首次亮相閱兵場,成為本次閱兵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相關:勝利日閱兵59種裝備最全詳細解析 全程回顧2015閱兵(圖)
  • 雙語總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亮點
    在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空中護旗梯隊拉開了閱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國共產黨黨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飄揚在天安門上空。20架直升機組成巨大的「70」字樣。
  •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最新消息:70年國慶大閱兵直播時間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最新消息:70年國慶大閱兵直播時間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  直播時間: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群眾遊行將隆重舉行
  • 大閱兵"山東元素"還原:總指揮是咱山東人,腳下都是咱"山東造"
    1999年,年僅18歲的張洪傑還是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參加了國慶50周年大閱兵,擔任儀仗隊海軍護旗手,出色完成任務,榮獲個人三等功。2009年,國慶60周年的閱兵訓練中,張洪傑不僅是護旗手,還是教練員,護旗方隊第一個排面就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2015年5月,張洪傑走出國門,在俄羅斯紅場大閱兵中亮相,再次擔任護旗手。四個月之後,他將再次參加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
  • 東明小井姑娘驚豔國慶閱兵 民兵方隊!看看你認識嗎?
    2019年10月1日,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70周年華誕!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在英姿颯爽的聯合軍樂團男兵隊伍和閱兵隊伍中,有1位咱們東明姑娘和3位東明小夥。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宮志明,東明陸圈鎮宮莊人,畢業於陸圈一中,2003年入伍,多次受到嘉獎,參加三次大閱兵,被評為優秀士兵和優秀黨員。
  • 與祖國同行——武警部隊某方隊速寫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題:與祖國同行——武警部隊某方隊速寫劉新、葉杉、王澤旭金秋,閱兵訓練場上,平均身高1.83米的官兵們組成的武警部隊某方隊,訓練正忙。作為原武警國旗護衛隊的擎旗手,他對榮譽有著更深一刻的理解。「軍人的榮譽來自刻苦的訓練。」作為擎旗手的齊曉光,訓練一直高標準嚴要求。他綁著沙袋練定型、卡著秒表練步速、蒙著眼睛練步幅、頂著狂風練穩定。在他的「擎旗生涯」中,有一幅畫面始終難忘。一次升旗儀式,大雨傾盆而下,而前來觀看升旗儀式的遊客卻無一人離開。
  • 硬核懸念大揭秘:國慶閱兵上這群人背後的那些事
    京郊閱兵訓練場,烈日下,參閱隊員們揮汗如雨,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步幅75釐米,誤差不得超過2釐米▲▲▲田翔是空軍方隊第七排面大教員,負責排面25名隊員的訓練。首次出現的「戰旗方隊」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首次出現「戰旗方隊」,100面代表我軍各英雄部隊的戰旗,以車載的方式通過天安門,這也是裝備方陣中第一個亮相的方隊。空降兵某旅上甘嶺特功八連的曹瑜,作為八連的擎旗手,扛起八連的戰旗。
  • 觀看2019國慶70周年閱兵觀後感 描寫閱兵儀式場面壯觀句子
    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毫無疑問,這是最激動人心的。下面小編整理了2篇關於觀看2019國慶70周年閱兵觀後感,還有描寫閱兵儀式場面壯觀的句子,希望能幫到你。  受閱官兵在閱兵訓練場進行訓練(9月11日攝)。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舉行在即,記者日前在閱兵訓練場採訪了解到,閱兵訓練有條不紊推進,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 閱兵女儀仗隊員平均高1.78米 88%大學以上學歷
    本版圖片來自新華社、央視等周年閱兵有啥不可錯過的看點709月3日去哪兒?相信很多人會在家裡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式直播。重慶十大攝影師、國家一級攝影師王正坤是重慶唯一一名受邀參加拍攝本次閱兵式彩排的攝影師,得以在閱兵村零距離接觸閱兵彩排。
  • 錚錚報國志 殷殷愛國情 義烏三位戰士講述閱兵典禮親歷故事
    日前,隨著戰士張陵緒乘坐的高鐵到達義烏火車站,至此,91867部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典禮的三位戰士全部從北京返回義烏。回想起半年多來閱兵訓練和接受檢閱時的場景,夏倫勇、孫泰雷、張陵緒三人依然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 60周年國慶閱兵介紹_國慶60周年_中考網
    60周年國慶閱兵介紹  名片  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4次閱兵  2.新世紀的首次閱兵  3.建國60年慶典的1號活動  目的意義  展示政治、經濟、科技、軍事及綜合國力,全面檢閱軍隊現代化水平
  • 2019年70周年國慶閱兵新武器有哪些?會亮相新裝備名單
    9月24日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介紹有關閱兵活動安排。》》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  在回答記者關於本次閱兵東風-41飛彈是否會亮相時,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少將介紹,參閱裝備十分關注,我可以明確告訴你,裝備方面有兩大特點,一是全部國產現役裝備,這主要包括其中部分中國軍隊新型裝備,參閱裝備集中展現中國軍隊聯合作戰裝備體系構成,也可以比較充分體現國防科研自主創新。
  • 外軍方隊五大看點:白俄羅斯顏值最高
    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在此次盛大閱兵中,中國首次邀請17支外軍方隊或代表隊參與。屆時,外軍方隊或代表隊將有怎樣的表現,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