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零點整,《少年的你》總票房破8億。
這部青春國產片上映後就火得一塌糊塗,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上映不到8小時票房破億,6天內票房破8億;在挑剔的豆瓣上,評分也高達8.4。
這在同類型的影片中,可以說是並不多見了。
一部青春片,憑什麼這麼火?
電影主題
電影講述周冬雨扮演的女主「陳念」,在遭受校園霸凌,父母又缺位的情況下,向易烊千璽扮演的混混「小北」求助。
兩人彼此扶持,走出人生的陰暗。
這部電影聚焦於「校園暴力」,可謂是直擊人心。
向整個社會發出靈魂的拷問:誰來守護年少的他們?
「校園霸凌」
霸凌:bully;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
「霸凌」其實是英語bully(/ bli/ )的音譯。
bully 做名詞表示「惡霸」、「以大欺小的人」,比如:
school bullies
校園惡霸
bully 做動詞表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比如:
He is often bullied at school.
他在學校經常受欺負(被霸凌)。
電影名字
《我和我的祖國》英文名是「My People, MyCountry」;
《我不是藥神》英文名是「Dying to Survive」;
《致青春》英文名是「So Young」;
《中國合伙人》英文名是「American Dreams in China」;
而《少年的你》,英文名是「Better days(更好的明天)」。
陽光又美好,是珍貴的青春本該有的樣子,也是對青春寄予的美好希望。
關於這個英文片名,看了劇組的翻譯之後,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很走心的片名:
Even if you are facing school bullying,
即使面臨校園霸凌,
even if you're covered with scars,
即使滿身傷痕,
you should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也要心向陽光,
and strive for a better tomorrow.
向美好的明天進發。
電影臺詞
電影從三句英文臺詞開始:
This is our playground. (這是我們的樂園)
This was our playground. (這曾是我們的樂園)
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這曾是我們的樂園)
was和used to be 的區別,「陳念」在電影中已經講過,你聽懂了嗎?
was和used to be 都表示的是「過去」,但是usedto be表示「過去」的意思的同時,還有一種「曾經擁有但是現在失去了」的感嘆在裡面。
整部電影中,讓人記憶深刻的臺詞實在太多了。
小北在決定保護陳念後,對她說的: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You protect the world, I will protect you.
小北在送陳念去上學的路上,覺得走在一起對陳念影響不好時說: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後。
You go ahead, I'm right behind you.
陳念說的一句值得學校,家長,社會反思的話:
高考完,我們就變成大人了,
Once the "Gaokao" is over, we'llbecome adults.
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But, what they don't teach is how to be anadult.
當然還有陳念手抄到英語書上,小北無意中翻到,並作為整部電影畫龍點睛之筆的英文臺詞:
We'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looking at the star.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還有一句「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你覺得應該怎麼翻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