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明市的無償獻血工作形勢日趨嚴峻,存在獻血人群單一、總量不足、「季節性血荒」等問題,為保障臨床用血得到平穩持續供應,廣泛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倡導和參與無償獻血,昆明市及時制定出臺了《昆明市獻血條例》。該《條例》於6月4日經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公布,將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目前全市供血缺口達20%
2002年,昆明市政府出臺了《昆明市獻血用血管理辦法》,並於2008年進行了修訂。但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昆明市的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血液保障壓力異常艱巨。
據昆明市副市長王建穎介紹,2017年,昆明市獻血14.1萬人次,採血量41.4噸,分別佔全省的31.59%和32.7%,但昆明地區集中了全省93%的省級醫院、46%的三級甲等醫院。經測算,昆明市日均採血人數需達450人次才能滿足供血需求,而目前僅有384人次,加之雲南阜外心血管醫院等一批服務全省、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醫院建成,臨床需求不斷擴大,臨床用血量持續快速增長,全市供血缺口達20%。
昆明市衛計委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李紅飆說,目前昆明市的獻血人群主要為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結構單一,導致寒暑假和春節期間容易出現「季節性血荒」。全省優質醫療資源高度集中在昆明,危急重患者多數在昆明就醫,加之「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高齡產婦增加,致使臨床血液需求急劇增長。此外,無償獻血工作機制不健全,具體表現為宣傳不到位、獻血服務網點覆蓋不足等,導致社會公眾無償獻血參與度不夠。因此,迫切需要將《辦法》上升為地方性法規,進一步解決血液保障的嚴峻形勢。
破解「獻血容易報銷難」
新制定的《條例》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各方參與的獻血工作機制,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完善用血管理機制。
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學鋒介紹,《條例》創新性地把獻血相關知識納入公共衛生健康教育,充分藉助全市健康教育機構的專業優勢等,有序推進無償獻血宣傳。為破解「獻血容易報銷難」,在全國率先實施全省異地用血報銷和報銷關口前移制度,取消了提供「親屬關係證明」等證明材料,簡化報銷流程。例如,「符合免交臨床用血費用條件的,可以在就診醫療機構予以報銷;醫療機構不具備報銷條件的,可以攜帶相關憑證到血站報銷」的條款,切實方便了獻血者用血報銷。
為緩解「季節性血荒」,昆明在全國率先設立醫務人員和公務員獻血月,其中每年1月為醫務人員無償獻血月,2月為公務員無償獻血月。同時,鼓勵公民參加獻血志願服務;鼓勵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大中專院校組建獻血志願服務組織。按規定,市政府應當加強血站建設,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呈貢和晉寧六區應當在本轄區範圍內規劃建設不少於3個固定獻血服務站,其他縣(市、區)和開發(度假)區應當在本轄區範圍內規劃建設不少於一個固定獻血服務站。
凸顯對獻血者的人文關懷
為營造獻血光榮的良好社會氛圍,《條例》通過明確具體的激勵措施,引導並鼓勵公民積極參與獻血。
根據規定,持《無償獻血證》的獻血者及其父母、子女、配偶在同等條件下,醫療機構應當保障其享有優先用血權利。全血每200毫升按1次計算,機採血小板每1個治療單位按1次計算。獻血滿5次的,本人終生免交臨床用血費用;獻血不足5次的,自獻血之日起5年內按照獻血量的3倍本人免交臨床用血費用;超過5年的,本人免交與獻血量等量的臨床用血費用;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可以免交與獻血量等量的臨床用血費用。
榮獲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的獻血者和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的志願者,享受「三優四免一補」待遇:同等條件下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優先推薦就業,優先保障子女入託、入學;免費遊覽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旅遊風景區等場所;免交公立醫療機構普通門診診查費,享受優先診療;享受每年一次由用血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項目免費健康體檢;免費乘坐城市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相應社保補貼。(雲南日報 茶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