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源自唐·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而這在寒亭一中的全體教職工心中,卻有著別樣的意義。
「做新時代的剪燭者」是學校校長、黨委書記孫太和繼校園文化核心理念「搏·雅」後,基於教師發展提出的又一新理念。
在2020年11月2日,寒亭一中舉行的「做新時代的剪燭者」新理念座談會上,孫太和校長對這一理念進行了更為全面的闡釋:「正如燭光暗淡之時的那一下剪燭,微弱的『撲哧』一聲,點點火光,跳動一下,轉而更加明亮。其中精彩,不僅在照亮屋宇時展現,也是自身價值的更大實現。」這是孫太和校長賦予「剪燭者」最詩意的解讀。於教師而言,則是在「立德樹人」的道路上,要敢於「剪燭」,勇於自我革新,主動成長,在自我奉獻的同時,成就自己。如今,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人人爭當剪燭者在寒亭一中蔚然成風。教師成為了「剪燭者」,不僅剪出了精彩的自己,還剪亮了學生未來,更剪出了人民滿意的教育。守正創新 理念引領——「剪」開教師成長枷鎖2020年9月10日,寒亭一中在學術報告廳舉行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以此表彰先進,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寒亭一中,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向來不會缺席。尤其疫情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衝鋒戰疫一線的老師。先有班主任吳寶增驅車100多公裡為學生送去書籍;再有年級主任李曉寧,母親病重,愛人剛做完手術,他卻義無反顧把老人送回老家,帶著剛上一年級的女兒住進辦公室,還有丁奇偉老師,丈夫是海員,毅然將兩個孩子託付給76歲老母親,自己封校戰「疫」……無論年輕教師,還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竭盡全力,無私奉獻,為學生構建起了一道鋼鐵之牆。「無論學生、家長還是社會對教師的評價都定位於一根奉獻的「蠟燭」,犧牲自己,照亮別人,這一精神將教師牢牢定位在奉獻的角色,卻忽略了從教師發展的角度思考,奉獻反而像枷鎖一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成長,而學校更希望教師要照亮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與時俱進,同向發展。疫情期間,基於對『紅燭精神』的再思考,我提出了『做新時代的剪燭者』這一口號,希望教師以『剪燭者』自喻,永不懈怠,奮力向前。」學校校長孫太和說。自2017年來,寒亭一中不遺餘力關注教師成長,多措並舉開展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工程。「做新時代的剪燭者」這一口號的提出,讓學校教師培養工作有了理念引領,學校也將這一理念融於教育教學方方面面,根植於心,引領全體教職工走上成長之路。「做新時代的剪燭者」,須具備相應的水平。因此,為實現教師專業成長,寒亭一中多措並舉為教師搭平臺,豎梯子,不斷拓寬教師上升通道。學校充分發揮教師培訓這一法寶,三年來培訓投入持續增加,「走出去,請進來」,讓教師對接一流水平,與名師面對面,先後五次大規模派教師前往衡水中學學習;創設了「青藍工程」「名師講堂」等品牌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鍛造了一支作風優良、敢打硬仗的過硬教師隊伍。三年來,學校創造了「寒亭一中名師」這一品牌,共孵化名師26名,並藉此建立名師工作室,帶動了學科教學發展。今年又創立了「寒亭一中首席班主任」這一品牌,4名優秀班主任獲評這一殊榮,成為第一屆首席班主任。此外,學校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發揮好洗車中心、體能訓練中心、多功能音樂教室等特色功能室作用,堅持為教師查體,增加教師娛樂活動,不斷夯實工會福利待遇,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切實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以生為本 因材施教——「剪」亮學生精彩未來「『剪燭者』對老師來說,不僅剪自己,還要剪學生,這是對『剪燭者』含義的另一層解讀。從學生發展角度看,像減掉多餘的、分叉的燭芯一樣,選在燭光暗淡、需要修剪的時機,老師果斷出手「剪燭」,讓學生這根蠟燭發出明亮的光。」孫太和校長說,教師必須採用合適的教育方法,適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為學生更好的發展提供幫助。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全面發展,寒亭一中教師一直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這一教育理念,遵循「學困生補弱、尖優生培養」這一策略,建立全員導師育人機制,通過藝體培養、小語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了全面成長的舞臺。基於學生成長需求,對學校資源充分整合,構建起包含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閒暇課程相結合的「搏·雅」課程體系,開發了國防、心理、傳統文化、鄉土歷史等多種特色課程,開啟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新培養方式。在此基礎上,積極開發活動課堂,打造社團育人第二課堂。寒亭一中現有學生社團50多個,堅持活動育人,組建社團輔導團隊,堅持與高校共建,把學生社團打造成素質教育載體。開學第一課、成人禮、藝術節、陽光體育節、模擬聯合國比賽、詩詞大會等各類活動豐富了學生校園生活,開闊了學生視野。此外,為進一步提高學生適應新高考能力,學校積極探索選課走班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一時期,學校就依據新課標要求,對學生開展生涯規劃、性格職業測試、職業體驗教育,模擬選課走班,幫助學生找出自身優勢、特長,到高二全面實現選課走班,讓學生自主選擇。「一生一課表,20多種選課組合,讓學生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特長。學校選課走班模式重視學生個體差異,併兼顧師資團隊、教學場地、課程特色,儘量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最合適的發展平臺。」孫太和校長說。「搏·雅」文化 繼往開來——「剪」出人民滿意教育2020年8月19日,寒亭一中承辦了「青鳥計劃·寒亭英才家鄉行」活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全國「雙一流」高校博士、碩士為主的30多位寒亭一中英才學子齊聚母校,了解母校發展變化。走在寒亭一中美麗的校園,拼搏的氣息讓人熱血沸騰,優雅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學子們紛紛著感嘆母校的新顏新貌;在黨建文化廳,學子們不斷體味學校核心文化理念「搏擊未來,雅行天下」以及學校黨委提出的「做新時代的剪燭者」號召的深刻內涵。近幾年來,寒亭一中依託搬入新校區這一新時機,在「搏·雅」文化核心理念引領下,銳意進取,大膽改革,全體教職工凝心聚力,治校育人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口碑日益良好。學校大力開展校園建設工程,為學生提供最優質、最舒心的教學條件。前兩年,學校先後投資數百萬元,加強校園綠化建設、文化建設以及智慧校園建設,2020年又投入近二百萬元為教室和辦公室及宿舍頂樓全部安裝空調,投入二百多萬元開通西大門改善學校交通狀況,方便師生,投入近一百萬元為教學樓吊頂。疫情期間,籌建的三個「空中課堂」教室,發揮了線上教學重要作用,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揚。此外,學校教學樓、實驗樓完成了所有教室及實驗室網絡互通,安裝了35套路由設備,確保了網絡課堂直播順利進行。暑假期間,投入118萬,完成了高三、初中部等42個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的安裝、調試,極大地提高了老師們課堂效率和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多功能音樂教室、空中課堂、多媒體教室、智能閱讀書櫃、電子觸控螢幕、電子班牌、智慧校園網站、各類顯示屏等先進設施為學校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教學育人方面,寒亭一中立足學生成長,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大力實施以改革促發展戰略。分層教學、激情課堂、小語種教學、藝體生培養、國防教育、心裡健康教育、鄉土文化課程等形式多樣的創新性教學改革,讓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斐然,多點開花。近三年,初中優秀生源大面積回流;以為教師解決後顧之憂為初衷的幼兒園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獲評濰坊市示範幼兒園,並以此為基礎上奮力衝擊省級示範幼兒園。幼兒園、初中部、高中部,彼此借勢發展,資源共享,相互成就,讓學校教育生態充滿生機,特色更加鮮明。2020年高考,高嘉明同學考出了688分的高分,學校連續三年出現考取清華北大分數的尖優生,藝體生中有兩名同學在體育高考中獲得滿分成績,先後有220多名同學在國家及省市比賽中獲獎,19名同學被評為省市級優秀學生,1名同學被評為「山東省最美中學生」。2020年,學校41名教師獲全國及省、市級獎項,15名優秀教師被媒體報導,兩項課題被確立為濰坊市基層首創改革案例立項項目,學校思政課題被納入山東省教學改革立項項目,三項成果獲濰坊市優秀教學成果獎,學校「鄉土黨史課程」被評為濰坊市「十大黨建品牌課程」。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中學生基礎學科創新能力大賽人才培養基地」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省市級榮譽稱號多達10幾項。以「搏」致「雅」,繼往開來。如今,寒亭一中在「搏·雅」文化引領下,走上了一條特色品牌發展之路。而「做新時代的剪燭者」這一新理念的提出,是對「搏·雅」文化核心理念的凝練和升華,為學校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2020年7月,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牽頭,《語言文字報》承辦的《名校文化》評選中,寒亭一中以其獨樹一幟的文化理念引領順利入選,學校文化理念解讀被收入《名校文化博覽》一書。「『做新時代的剪燭者』是寒亭一中人自上而下的一場自我革命,教師剪出自己,剪亮學生,學校亦是如此。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任重而道遠,在黨建引領學校發展的總方針下,學校黨委也當以『剪燭者』姿態,剪掉冗餘,全面構建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優化學校生態,堅決破除「五唯」,充分發揚民主,不斷完善學校自主辦學的同時,讓社會廣泛參與,全面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剪出人民滿意教育。」學校校長、黨委書記孫太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