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奧委會刊文點讚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結碩果
IKM是什麼?IKM即信息與知識管理(Inform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的英文縮寫,是北京冬奧組委負責知識管理與人才培養工作的業務領域,設立在人力資源部,主要職責是:開展冬奧人才開發和教育培訓工作,培養專業化、國際化的籌辦人才隊伍。
近日,國際奧委會信息與知識管理團隊在其核心刊物《NEWSLETTER》上刊發評論文章及專題案例,以「北京冬奧組委信息與知識管理(IKM)工作取得新成效」為題,系統總結了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的進展與成果,倡導各未來奧組委全面學習北京2022工作經驗。6月11日,國際奧委會已經在其官方網站刊發此文,並對北京冬奧組委知識管理與人才培養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北京成果值得學習
國際奧委會信息與知識管理團隊負責人克裡斯·佩恩認為:「北京冬奧組委創新工作方式,組建由全委56個業務領域參與的IKM團隊,形成了往屆奧組委所沒有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構建了富有效率的工作體系,取得了很多標誌性成果,值得未來奧組委認真學習借鑑。」
國際奧委會信息與知識管理團隊的文章指出,國際奧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北京冬奧組委IKM團隊的工作進展。四年多時間來,他們憑藉著出色的工作,已經將IKM打造成「北京2022籌辦工作的奠基石」,其成功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國際奧委會相關人士認為,在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成功的要素中,首先應歸因於學習戰略的順利實施。北京2022學習戰略持續的在北京冬奧組委各個層面深入貫徹。北京冬奧組委IKM團隊還充分利用國際賽事平臺,組織實戰培訓項目,尤其是注重實施成果豐碩的實習計劃。他們還將學習戰略融入到人才引進的過程中,將國內外優秀人才培養成為業務骨幹。我們還看到,北京冬奧組委IKM團隊整合了大量教育資源,實施了系統的培訓工作,通過高質量的學習來彌補工作人員在籌辦冬奧會賽事方面的能力差距。
數據反映北京成果
國際奧委會IKM團隊認為,人才資源是IKM工作的核心資源。由人力資源部牽頭實施的IKM工作,貫徹於籌辦工作的全過程。在過去四年多時間裡,相關數據是最好的工作成果反映:
——先後邀請160人次國際專家來京召開40多場IKM系列國際學習研討會;
——依託國際賽事平臺,選派654人次業務骨幹到境外參與跨賽時實習計劃、影隨計劃、觀察員項目,這類實戰培訓被譽為「最生動和最有效的知識轉移」;
——累計培養2878人次國內技術官員、1700人次賽會服務保障人才、322名來自社會各行業的滑雪民間高手、140名冰上項目翹楚;
——統籌實施333個通用、專業、場館和崗位培訓項目。
國際奧委會肯定地說,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可謂碩果纍纍,為未來奧組委樹立了典範。
文章介紹,國際奧委會已經將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情況形成了一個專門的案例學習資料,翔實介紹了奧運會知識管理戰略開發、觀察與體驗項目實施、知識轉移與交付、帕運會卓越計劃實施、人才行動計劃制定、外國專家選聘與外籍專業人才引進、國內專業人才培養、教育培訓體系構築、教材和視頻課件開發等培訓工作基礎建設等內容,隨評論文章一併刊發,供各未來奧組委深入學習研究。
克裡斯·佩恩表示:「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實現了信息、知識、學習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工作的全面融合,這確保了以人為核心的管理戰略的全面實施。北京冬奧組委IKM團隊緊緊抓住了國際奧委會提供的所有發展機會。國際奧委會將持續參與和研究他們的工作實施路徑,並向北京冬奧組委IKM工作團隊表示真誠感謝。」
北京要成為貢獻者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IKM團隊召集人閆成介紹說,「在知識管理和人才培養工作中,國際奧委會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冬奧組委既是受益者,同時也要成為貢獻者,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留下屬於北京2022的獨特印記。」
經過四年多時間努力,北京冬奧組委的IKM工作以冬奧人才開發為核心,圍繞加快建設專業化、國際化的冬奧籌辦人才隊伍,建立和完善知識管理、人才培養體系。閆成介紹了北京冬奧組委在這一領域所做的主要工作。一是統籌好國際國內兩類人才資源。針對辦賽需要,選聘國內外特聘專家,引進外籍專業人才,培養國內技術官員和賽道作業人員等技術技能人才。二是統籌好國際國內兩種學習資源。把相關國際組織的賽事學習工具、學習方法及優質資源,與組委會人才培養的需要結合起來,形成體現北京2022特色的通用、專業、場館和崗位培訓體系,提升籌辦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辦賽能力。三是統籌好社會力量參與辦奧的人才開發工作。與高校合作招收和培養賽時實習生等專業人才,面向社會廣泛遴選雪上和冰上項目的技術技能人才,聯繫奧運主辦城市相關政府部門加大冬奧知識普及力度。(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