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學子唱響黃梅戲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拉薩9月30日電(記者金一清)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體育館內,高二學生旺珍正在後臺穿戴藏裝。馬上,她就要登上舞臺,參與黃梅戲經典劇目《女駙馬》選段的演出。

  精緻的妝容,傳統的藏裝,加上戲曲的內核,讓黃梅戲在高原演繹出了新的味道。

  這是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近日在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體育館內舉辦的「皖藏一家親,同築中國夢」中秋節和國慶節晚會的現場。

  「藏族孩子演黃梅戲居然這麼棒,真不可思議!」臺下一名來自安徽的觀眾說,「我小時候看黃梅戲就很多,但看藏族同胞演,確實是第一次,感覺表演很成功!」

  孩子們在臺上表演,臺下有一個人充滿期待地盯著他們。

  她叫金慧琳,是孩子們的老師。2019年8月,來自安徽省安慶市的金慧琳暫時告別了家鄉、學校以及正在讀初三的兒子,跟隨安徽省組團式教育援藏隊,來到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擔任音樂老師。

  為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促進文化交流,金慧琳首次把「非遺」黃梅戲帶進了課堂,還邀請同校老師多吉次仁,將一些黃梅戲選段翻譯成藏文,讓藏族孩子用藏語演唱。談起教學生表演黃梅戲的初衷,金慧琳說,希望通過實踐讓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據了解,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有2445名學生,其中絕大部分是藏族,佔學生總數的98.12%。「我覺得黃梅戲很好聽,也很好看。」高一學生達娃說。

  「援藏教師教藏族學子黃梅戲表演,學生們還學會了用藏漢雙語演唱,讓黃梅戲在高原大地煥發了新生機!」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校長李敏說。

相關焦點

  • 援藏教師教藏族學子黃梅戲表演 促進文化交流
    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體育館內,高二學生旺珍正在後臺穿戴藏裝。馬上,她就要登上舞臺,參與黃梅戲經典劇目《女駙馬》選段的演出。  精緻的妝容,傳統的藏裝,加上戲曲的內核,讓黃梅戲在高原演繹出了新的味道。
  • 五老峰下雪蓮盛開 雪域高原白鷺翱翔——廈大與西藏的校地情緣
    西藏,雪域高原上的神奇土地,與廈門的海島景致風格迥然。像是兩種對比強烈的畫風,一個是雄渾廣袤的豪放邊塞,一個是浪花飛舞的清新都市;一邊是最美校園裡求知若渴的朗朗書聲、青春芳華,一邊是青藏高原震撼心靈的天高地廣、雪山冰湖。正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致,遙相呼應著彼此的熾烈濃情。
  • 西藏帕裡邊防派出所:帕裡高原鑄就邊關軍魂
    原標題:西藏帕裡邊防派出所:帕裡高原鑄就邊關軍魂   帕裡高原鑄就邊關軍魂  ——記西藏日喀則邊防支隊帕裡模範邊防派出所  郭大利、楊軍、陳洋、田世新  初冬的帕裡高原已是冰天雪地,高寒似乎要將一切凍僵凝固
  • 高校拉歌活動彰顯青春力量—— 畢業時,我們唱響奮進之歌
    ……這支歌從我的心上飛出……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  ……  今年3月以來,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在全國多所高校唱響,青年學子獻歌新中國七十華誕,展示新時代青年與祖國共奮進的愛國情和報國志。幾個月來,拉歌活動歷經「青春篇」「傳承篇」「奮進篇」,高校學子以多種形式進行創意演繹,彰顯奮進中蓬勃的青春力量。
  • 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
    2020年7月11日,由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學會主辦,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協辦的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來自中國農科院、西藏大學、西藏農牧學院、西藏農科院、西藏林規院、西藏林木科學院等區內外科研院所和學會代表約80餘人參加本次學術研討會。
  • 高校拉歌活動彰顯青春力量——畢業時,我們唱響奮進之歌
    ……這支歌從我的心上飛出……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  ……  今年3月以來,一場名為「青春,為祖國歌唱」的網絡拉歌活動在全國多所高校唱響,青年學子獻歌新中國七十華誕,展示新時代青年與祖國共奮進的愛國情和報國志。
  • 高原高原—中國西部美術展收藏作品展到達西藏 「春雨工程」惠及...
    8月16日「高原展」來到西藏,受到當地藝術界及媒體的熱烈關注,30餘幅收藏作品在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與廣大觀眾見面。這些作品均以西部題材為表現對象,風格各異,精彩紛呈,體現出畫家對「地理高原」的情感和對「精神高原」的追求。作品一經亮相,受到西藏藝術家的一致好評。
  • 西藏「新生」中學首個高考告捷:讓青春在高原閃光
    中新社拉薩7月9日電 題:西藏「新生」中學首個高考告捷:讓青春在高原閃光中新社記者 貢桑拉姆7月9日是2020年中國高考的第3天。當日上午,西藏拉薩阿里河北完全中學(以下簡稱:阿里完中)高三學生考完民族語言文字藏語文考試後,圓滿告捷該校迎戰的首個高考。阿里完中高三一班的學生央吉來自阿里地區噶爾縣,其家庭主要以逐水草而居的牧業為生。
  • 仁心仁術暖高原——醫生遲路湘的西藏情
    2001年1月,他主動放棄出國學習的機會,肩負黨和軍隊的重託,踏上了一年的援藏之路,與西藏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年,當我走進西藏軍區總醫院,看到同行們兢兢業業、忘我工作,感動不已,覺得高原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生動的,到處都充滿著朝氣和激情。」初至西藏的情景,遲路湘至今印象深刻。
  • 江海平原「孺子牛」甘當人梯,助力大批西藏學子成長成才
    德慶玉珍是沐浴南通教育陽光茁壯成長、而後發揮自身力量幫助更多藏族同胞改變人生命運的眾多西藏學子之一。「民族團結傑出貢獻者」、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熱地曾揮毫盛讚南通西藏民族中學:「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是西藏世世代代繁榮富強的保證。你們為此做出的卓越貢獻,西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 西藏發展高原養蜂 推動蜂農 「甜蜜事業」
    這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在開展高原蜜蜂養殖技術越冬適應性試驗,當年獲得成功。從此,西藏告別了無蜜蜂養殖產業的歷史。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認為,由於西藏屬於高寒地區,冬季花源稀少,但是西藏地域遼闊,高海拔複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的多樣性,使蜜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空間。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高原新時代】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盛開民族團結花 2019-03-23 11:57:27   來源:央視網
  • 西藏察隅僜人文化:雪域高原的一抹「芭蕉風情」
    西藏察隅僜人文化:雪域高原的一抹「芭蕉風情」 2017-04-0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中新社林芝4月4日電 題:西藏察隅僜人文化
  • 西藏民族大學教授陳立明到青藏高原所交流
    西藏民族大學教授陳立明到青藏高原所交流 2018-07-06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   7月5日,應中國科學院墨脫地球景觀與地球系統綜合觀測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墨脫中心」)特聘研究員紀明波邀請,西藏民族大學教授陳立明訪問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為什麼去西藏旅遊會有高原反應,而藏族人卻沒高反?
    到了晚上,我的血氧量急劇下降,就出現了頭疼等典型的高原反映症狀。等我在西藏呆了5天,即便我身處海拔4000米以上的日喀則,頭疼也已經好很多了。原因是,我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高原地區含氧量少的情況。但是平原地區的人去高原旅遊,為什麼會有高原反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水土不服。別說高原,我經常從南方去北方,就會便秘等。
  • 西藏自治區資訊|西藏不只有雪山與高原,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西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西藏不只有雪山與高原,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密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高潔神聖之地的話,大概有一個地方,會被最多的提起,那便是西藏了。這一片廣袤無垠的雪域高原,在多少人的心目中,佔據著一個既為之神往,又不可褻瀆的位置。古往今來,去往西藏的朝聖者不計其數,藏文化漸漸的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它是那聖潔高聳的雪山,也是那澄淨透徹的納木錯,是那莊嚴輝煌的布達拉宮,更是那叮噹作響的傳經筒。如今,我們通過網絡、電視等各種渠道,對西藏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也有越來越的的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遊客實現了心中的聖地之行。
  • 中國軍人高原記憶:寫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中國軍人的高原記憶——寫在第一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之際    新華社拉薩3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白瑞雪、王逸濤)半個多世紀以來,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發生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巨變;    在120多萬平方公裡的雪域高原邁上富裕
  • 黃梅戲大劇院:點亮黃岡 重啟未來——寫在黃梅戲大劇院開業運營5周年
    1月16日,黃岡城市的文化地標——黃梅戲大劇院上演老舍和北京人藝的看家大戲《茶館》。1月22日,黃梅戲大劇院發出緊急公告:因不可抗力原因,原定於1月30日、31日上演的兒童劇《踩著麵包走的女孩》和《「甜蜜蜜」金曲——勵娜懷舊新春演唱會》兩場演出取消!遺愛湖畔的高雅藝術殿堂一度沉寂了,淡出觀眾的視線。
  • 4500米高原「外賣」來了!西藏軍區演練無人機送餐
    (原標題:4500米高原「外賣」來了!西藏軍區演練無人機送餐)
  • 中華民族一家親,民族團結之歌在西藏拉薩唱響
    中國西藏網訊 12月24日晚,「中華情 團結頌——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文藝晚會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上演。晚會以「歌舞節目+詩朗誦(電視音畫)+電視短篇+現場互動」的表現形式,推出了一批集中體現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優秀文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