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說起坐月子,過來人深有感觸。不僅僅是因為月子期間這不能吃,那不能吃,還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家庭瑣事。尤其是在找人伺候月子這件事上,更讓產婦發愁。
我一個朋友,當初坐月子時,想請婆婆幫忙。但是,婆婆在她面前拿架子,非得讓請三四次才來。後來,朋友一個人帶娃吃不好睡不好,難免有情緒,就對婆婆說:「我們是一家人,你也早晚有用到我的時候。」結果,婆婆說:「不伺候月子,你照樣給我養老。」之後,婆婆當真不來伺候月子了。
沒辦法,我朋友狠狠心,找了一個月嫂,勉強把月子坐完。後來,帶娃再艱難,她也沒有再向婆婆張過口。如今,婆婆年紀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託人捎信兒說想讓她伺候。但我朋友拒絕了,她說:「婆媳沒有血緣關係,情分都是靠後天積攢的。在我最需要幫忙時,她沒管我,現在她需要照顧咋好意思找我?讓她找自己兒子和女兒吧,我不管。」
「不伺候月子,你照樣給我養老」多年後,說這話的老人打臉了。其實,說到底還是老人自己為老不善,事做得太絕,話又說得太滿。
坐月子,是女人生完孩子身體最虛弱、帶娃最無助的時候。所以,此時如果家裡人不幫忙,還各種刁難,她就很容易留下「月子仇」。就像我這個朋友,幾次三番請婆婆來伺候月子,婆婆都拿架子不來,最後她狠狠心,再也不求婆婆了。因為最需要婆婆幫忙時,婆婆都袖手旁觀,以後的事她都能克服。也因此,在婆婆想讓她伺候養老時,她才有底氣和理由拒絕。
所以,不管是從情理上,還是考慮產婦的身體,家人一定要好好伺候月子。如果婆婆有能力幫忙伺候月子,儘量不要推脫,畢竟兒媳嫁過來不容易,生的也是你兒子的孩子。
俗話說,前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兒媳。就算婆媳倆沒有血緣關係,也要懂得積攢情分。畢竟,婆婆以後養老也可能要麻煩兒媳。而且,婆媳關係處理不好,兒子夾在中間也要為難,孫子也可能受自己媽媽的影響,這樣一家人關係很難和諧。
因此,婆婆在伺候月子上要做出表率,盡心盡力伺候兒媳。比如,月子裡要做好一日三餐,要注意照顧兒媳做好產後護理,要幫兒媳多帶帶寶寶,這樣兒媳月子坐好了,身體恢復了,自然感激婆婆。一家人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以後婆婆養老也不發愁。
當然,婆媳在伺候月子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分歧和矛盾。如果女人產後不想因此而遭罪,其實應該寄希望於兩個人——老公和月嫂。
有老公伺候月子,照顧起來更方便,而且孩子他也有份,一開始就參與帶娃,以後也不會發展成「喪偶式育兒」。而讓月嫂伺候月子,雖然會花點錢,但是卻更專業,產婦身體會恢復更好,寶寶也會被照顧得更好。
【話題討論:寶媽們,你坐月子時,婆婆來伺候了嗎?你還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