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月子仇」是這些年很熱的話題。
孕期的時候我們都加了一個孕媽群,後來生了寶寶那個群就變成了我們的吐槽群,很多寶媽都在吐槽著老公和婆婆。
加上前幾年那篇在網上傳閱很火的文章《你不管我小,我不養你老!》,讓越來越多寶媽們開始記住月子仇,如果月子裡不伺候,那老了也別指望我給你養老。
前段時間樓上樂樂媽媽跟我們吐槽,說那會兒婆婆不管伺候月子,現在要過來看病,但是樂樂爸爸要出差,樂樂媽媽表示:非常不願意。
結果樂樂爸爸卻說: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是你卻有義務為她養老。
初聽這句話我們也以為樂樂爸爸是大男子主義,盲目護著老媽的男人,後來樂樂爸爸解釋說:我媽雖然沒伺候月子,那是因為我媽退休後身體不太好,但是生孩子、請月嫂都是我媽給的錢,後續給孩子買東西、買衣服,有時候連孩子的學費都是我媽交的,你說該不該管我媽?
原來樂樂爸爸是這麼認為的,那麼婆婆到底有沒有義務伺候月子,兒媳有沒有義務為婆婆養老呢?
其實法律上規定的是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並沒有對兒媳有法律規定。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寶媽們普遍認為婆婆有義務伺候月子呢?
其實並不是現在的寶媽這樣認為,在過去也是一樣,過去的女性出嫁後基本很少回娘家,所以也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個說法。
但在過去並不是每家都能僱得起保姆的,像莊稼人肯定是婆婆來伺候兒媳月子,那麼久而久之就成了「婆婆伺候月子」的傳統。一直到現在,流傳了很多年,思想一時難以轉變。
說到底婆婆伺候兒媳也是情分而已,你想如果不是因為兩個人的結合,那麼婆婆和兒媳本應該是陌生的兩個人,本應是毫無交集的,可因為亮哥年輕人的結合才讓她們成為一家人,所以其實不管婆婆伺候月子,還是婆婆;老了之後兒媳盡孝,都是一家人的情分。
如何才能讓婆媳情分越來越深厚?
01、懂得感恩:最好的狀態無非是:你管我小,我養你老。但很多寶媽對婆婆和對親媽完全是兩個態度,有的寶媽不會聊天,總會說:你看你媽怎麼怎樣!一開始老公可能會有耐心哄你,可時間長了就會反感。
寶媽要懂得換位思考,婆婆再不濟也是老公的親媽,跟老公在一起的時候多說婆婆的好話,老公肯定很開心。
02、多對婆婆說好話:很多寶媽喜歡對婆婆板著臉,話很少,其實這才叫情商低,你對婆婆說點好聽話,多喊幾聲媽,婆婆能不開心嗎?
婆婆其實並不是不喜歡兒媳了,而是她喜歡看到兒媳懂事、懂得體貼男人。有個同事就是,婆婆一直不太喜歡她,婚禮都是同事張羅的,可婆婆總是挑毛病,後來她老公就支招:你在我媽面前對我好點,給我倒水,保證我媽很喜歡你。
這招果然奏效,所以說,世界上任何一段關係都需要經營,婆媳關係更是如此。
婆婆伺候月子或者不伺候月子都無可厚非,只要她不是那種惡婆婆就行,與婆婆保持一碗湯的距離,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男人懂得心疼你,這就可以了。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