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在進入國外市場前,首先要調查目標市場的人文環境、消費結構、社會氛圍等條件,在此之後制定出適合當地具體情況的本地化方案,同時優秀的品牌譯名能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
Airbnb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通過確定中文品牌譯名,聘用中國本土的負責人,以及打造一支專業中國本土團隊,將一直強調的本地化戰略層層推進,但自從Airbnb將中文名定為愛彼迎,寓意是「讓愛彼此相迎」,大眾對於這個名字的吐槽就從未停止,紛紛表示這個譯名拗口難讀。
由此可見,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一個優秀的品牌譯名的重要性,好的譯名不僅要遵循「信、雅、達」的原則,還要考慮讀音是否朗朗上口,有沒有其他不好的諧音情況等。
接下來,潤界君幫大家梳理一下,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品牌譯名:
1. 可口可樂(Coca-Cola)
說到經典的品牌譯名,Coca-Cola絕對榜上有名,從剛開始進入中國時的「蝌蚪啃蠟」,對於當時的國人而言,古怪的味道,加上拗口難記的名字,自然沒法打開銷售渠道,所以Coca-Cola剛開始的銷量很差。於是第二年,Coca-Cola公司公開登報,用350英鎊的獎金懸賞徵求譯名,來自南京大學的蔣彝教授將其翻譯為「可口可樂」,擊敗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而Coca-Cola公司也獲得迄今為止被廣告界公認為翻譯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樂。
不但保持了英文名的音譯,還附加一層英文名沒有的寓意,朗朗上口、易讀易記,無論是在書面還是口頭,可口可樂這個譯名一經採用便廣為流傳,使得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打下堅實的一步。
2. 宜家(IKEA)
來自瑞典著名的家居品牌——IKEA,採用宜家作為中文品牌譯名,將其美好家居的理念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宜家與其原名IKEA發音相近,體現出其家居品牌和家居產品的優質。
宜家還與我國《詩經》裡的一首詩歌有關:「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指的是娶到一位美麗容貌的姑娘,一家子怎能不和順美滿呢。這樣的品牌名不僅做到了「信、雅、達」,還做到與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
3. 露華濃(Revlon)
露華濃一詞是在1996年被國際彩妝品牌REVLON用作品牌的中文譯名,這個詞來自詩人李白的《清平調詞》中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露華濃」一詞原指帶著露水的牡丹花顯得格外嬌豔,指代楊貴妃美麗的容貌。用「露華濃」作彩妝品牌的譯名可謂是非常貼切作,不會顯得違和。
4. 海飛絲(Head and shoulders)
說起「Head and shoulders」,可能會很少有人能反應過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海飛絲」,作為一個世界知名的洗髮水品牌,「Head and shoulders」很直白的展現出品牌產品的洗護功能。當這個品牌剛進入中國臺灣市場時,使用的中文譯名是「海倫仙度絲」,也就是直接從原名音譯過來的。
但是在進入中國的大陸市場時,寶潔公司採用「海飛絲」作為這款洗髮產品的中文品牌譯名,使潛在消費者一看到這個名稱就會聯想到,像海洋一樣清爽、髮絲隨風飛舞的產品使用體驗。
5. 夏士蓮(Hazeline)
同樣作為洗護品牌,「夏士蓮」這個品牌譯名也衡經典,這個譯名是由出版界的元老張元濟首創。當時這個品牌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增加知名度,於是邀請時任商務印書館經理的張元濟,將英文商標「Hazeline」翻譯成為中文,於是張元濟就將之翻譯為「夏士蓮」,蓮花在中國人的心裡一向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用於洗護產品也確實恰當。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