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2021-01-08 騰訊網

美國專家發明了一種新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抗生素藥物——DAIAs。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甚至可以殺死最具化學抗性的「超級細菌」,他們稱這是「潛在的裡程碑」。

如果成功商業化,那麼那些感染了超強、高度進化的「超級細菌」的醫院患者,可以服用這種被稱為雙作用免疫抗生素(DAIAs)的靜脈注射藥物,來清除細菌感染。

DAIAs解決了持續存在的巨大問題抗菌素耐藥性(AMR)——當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適應並進化以應對旨在殺死它們的現代化學物質,成為超級強大的「超級細菌」。

這項有前途的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DAIAs的工作原理是瞄準細菌中大多數細菌生存和茁壯成長所需的代謝途徑。與此同時,DAIAs還能刺激人體的免疫反應,使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那麼容易受到超級細菌的影響。

在實驗室測試中,DAIAs被證明對包括大腸桿菌在內的細菌有效,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源,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

DAIAs甚至針對泛耐藥細菌——這些細菌對市場上所有抗生素藥物都有耐藥性。

該研究的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獨立非營利機構威斯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法魯克·多蒂瓦拉(Farokh Dotiwala)說:「我們採取了一種創造性的、雙魚齊下的策略,開發新的分子,可以殺死難以治療的感染,同時增強宿主的自然免疫反應。」

「我們推斷,利用免疫系統在兩個不同的方面同時攻擊細菌,使它們很難產生耐藥性。」

「我們相信,這一創新的方案可能代表著世界對抗抗生素耐藥性的一個潛在裡程碑,在抗生素的直接殺傷能力和免疫系統的自然力量之間創造一種協同作用。」

如今,抗生素耐藥性已經成為全球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整個科學行業都致力於解決抗生素耐藥性(AMR)的嚴重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超級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到2050年,這些超級細菌每年將導致1000萬人死亡——其中一些患者死於曾經無害的感染——並給全球經濟帶來累計100萬億美元的負擔。

世衛組織已宣布抗生素耐藥性為危害人類的十大全球公共衛生威脅之一,而一位專家稱抗生素耐藥性的威脅與恐怖主義一樣嚴重。

「抗菌素耐藥性」包括抗生素耐藥性(ABR)——這是一個專門針對那些對設計用來殺死它們的藥物(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的術語。

更糟糕的是,對以往的有效治療產生抗藥性的細菌,已經越來越多。

據威斯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稱,幾乎沒有新藥在研發中,這導致了對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以防止公共衛生危機。

現有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的基本功能,包括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細胞膜的構建和代謝途徑。不過,細菌可以通過在生存鬥爭中進化和變異的自然能力獲得抗生素耐藥性。

具體來說,無論抗生素針對哪個特定的細菌靶點,細菌都會發生突變,從而在此過程中有效地使抗生素失活。

威斯達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專注於一種對大多數細菌至關重要,但在人類身上不存在的代謝途徑,使其成為抗生素開發的理想目標。

這一途徑被稱為甲基-d-赤蘚糖醇磷酸(MEP)或非甲戊酸途徑,負責生物合成類異戊二烯——大多數致病細菌細胞生存所需的分子。

該實驗室以類異戊二烯生物合成中必不可少的IspH酶為目標,阻斷這一途徑並殺死微生物。最終,既可以殺死細菌,同時又能增強宿主自然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說,考慮到IspH在細菌世界中廣泛存在,這種方法可能針對廣泛的細菌。

然後,他們利用計算機建模,篩選了數百萬種商業上可獲得的化合物,看它們是否有能力與這種酶結合。

他們選擇了最有效的抑制IspH功能的藥物作為這一過程的起點。

由於以前可用的IspH抑制劑不能穿透細菌細胞壁,研究人員識別併合成了能夠進入細菌內部的新型IspH抑制劑分子。

研究小組證明,IspH抑制劑刺激免疫系統的殺菌活性,比目前最好的抗生素更強。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威斯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庫馬爾·辛格(Kumar Singh)說,免疫激活是DAIA策略的第二道防線。

他們在「體外」(在一個玻璃培養皿中)測試了臨床分離的耐抗生素細菌,包括各種致病性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

研究人員說:「在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的臨床前模型中,IspH抑制劑的殺菌效果優於傳統的泛型抗生素。」研究顯示,所有的化合物都被證明對人體細胞無毒。

翻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9083101/New-antibiotics-block-essential-pathway-bacteria.html

相關焦點

  • 「超級細菌」剋星!新型抗生素可有效抑制耐藥性並增強免疫力
    近日,美國費城威斯達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化合物,可特異性結合耐藥細菌病原體,同時產生快速免疫反應。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 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抗生素耐藥性為危害人類的十大全球公共衛生威脅之一。
  • 殺死「超級細菌」最後一招?科學家發現新抗生素對付MRSA
    殺死感染細菌看起來沒有止境,科學家必須跟上細菌耐藥性的步伐,研製出可以再次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3月29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美國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最新成果: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早在1961年,英國科學家就將MRSA稱為「超級細菌」。
  • 科學家發現一種不會產生耐藥性的新型抗生素
    科學家發現一種不會產生耐藥性的新型抗生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14:16:50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Zemer Gitai研究組發現一種新型抗生素,可殺死革蘭氏陰性菌並不會產生耐藥。
  • 墨爾本大學華裔女博士研發星形蛋白 可殺超級細菌
    墨爾本大學華裔女博士研發星形蛋白 可殺超級細菌
  • 讓超級細菌害怕的90後女孩
    讓超級細菌害怕的90後女孩2017-04-14 14:56 來源: 科技日報 90後、美女科學家……或許這兩個詞是對藍舒潔最好的註解了。2016年,馬來西亞華裔女孩藍舒潔在墨爾本大學化學工程系喬光華教授等專家的帶領下,主導研發了一種可殺死超級細菌的名叫星形聚合物的新藥物,這是近年來少有問世的針對超級細菌的剋星。如今,超級細菌耐受各種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越來越快,藍舒潔的研究成果顯得尤為重要。因在科學研究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3月31日,25歲的藍舒潔獲得了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希望之星」獎項。
  • 新研究:細菌被抗生素殺死時會「尖叫」,警告周圍細菌危險來了
    圖|顯微鏡下的大腸桿菌在被殺死時釋放出抗性增強因子(來源: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很多情況下,我們生了某種病,如果多次使用同一種抗生素,便會產生所謂的「耐藥性」,但耐藥性是怎麼來的?這項研究可能會揭示出一些新的觀點。
  • 面對超級細菌 單抗成為後抗生素時代利器
    通俗來說,在長期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佔多數的敏感菌株不斷被消滅殆盡,而原本屬於少數派的耐藥菌株存活下來,並且獲得更多生存空間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這就使得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率不斷上升。細菌同人類的生存競爭,如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般,輪番佔據上風。為了能夠同時對抗多種細菌,人類熱衷於開發廣譜抗生素。
  • 「超級細菌」敲響「抗生素濫用」警鐘
    百度百科這樣定義,「超級細菌」是一種耐藥性細菌。這種超級細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濃瘡和毒皰,甚至逐漸讓人的肌肉壞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藥物對它不起作用,病人會因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燒、痙攣、昏迷直到最後死亡。這種病菌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它對人的殺傷力,而是它對普通殺菌藥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對這種病菌,人們幾乎無藥可用。
  • 新冠肺炎疫情下 為何新藥研發過程如此艱難? |青黴素|細菌|耐藥性|...
    實驗室測試表明,這種抗生素能有效殺死多種世界上最麻煩的致病細菌,包括一些對所有已知抗生素耐藥的菌株。研究人員為致敬庫布裡克的經典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將該分子命名為「halicin」(電影裡的人工智慧系統名為HAL 9000)。此外,研究人員還藉助使用其他機器學習模型發現,該分子可能對人體細胞具有較低毒性。這一新型抗生素將會對現代醫療和人類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
  • 對付超級細菌感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化合成分能殺死綠膿桿菌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由辛辛那提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混合成分(酸化的亞硝酸鹽和乙二胺四乙酸),稱為AB569,可以殺死一種細菌(銅綠假單胞菌,又稱綠膿桿菌),這是一種表現出多藥耐藥性和毒力的最嚴重的病原體。他們的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在線學術期刊上。
  • AI成超級抗生素「發現者」!短短幾天從1億分子中篩出 可殺死多種...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算法,確定了一種功能強大的新型抗生素化合物。在實驗室測試中,該藥物殺死了許多世界上最嚴重的致病細菌,包括一些對所有已知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菌株。它還清除了兩種不同小鼠模型中的感染。
  • 全民式濫用抗生素調查:催生抗藥性超級細菌
    劉正印說,這名攜帶「超級細菌」的患者,在13歲時就被診斷出肺部囊性纖維化——這是一種極易受到細菌感染的疾病。因此,在過去的8年,「她一直在反反覆覆地使用各種抗生素」。大量的抗生素雖然殺死了無數試圖侵蝕女孩的細菌,但也「錘鍊」出了不再害怕它們的「超級細菌」。
  • 關於「超級細菌」!這些研究成果值得一讀!
    近年來,細菌耐藥已成為世界抗感染治療領域面臨的嚴峻問題,而陸續出現的抵抗多種抗生素的"超級細菌"也逐漸受到全球的關注,目前全球每年死於超級細菌感染的人數大約為70萬,如果科學家沒有研發出新型的抗生素來控制超級細菌蔓延的話,預計到2050年,全球因感染超級細菌死亡的人數大約會達到1000萬左右。
  • 濫用抗生素招來禍災,超級細菌傳播成為可能
    您是否聽說過「超級細菌」?有沒有想過,假如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將意味著什麼?在研究前沿的科學家已經開始擔憂。《關你醫事》現在就為您綜述近期的科研進展。超級細菌通常是指具有耐藥性的細菌,現在則多特指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簡而言之,某種細菌感染,以前使用抗生素會有很好的療效,如今,卻發現抗生素在很多時候會失靈,細菌就會快速增殖播散,並導致死亡。從進化的角度看,細菌是先於人類出現的,在與自然界的長期抗爭中,它具有了頑強的生命力。人類發現抗生素後,有了應對感染的有效手段,而細菌也在不斷進化並具有了對付抗生素的辦法。
  • 以毒攻毒,黃蜂毒液可提取新型抗生素,可治療敗血症
    最近又有新研究發現黃夾克黃蜂毒素足以殺死已經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致病菌!(相關閱讀:)看來無論蜜蜂還是黃蜂,對人類的貢獻已不僅僅局限於採花受蜜了。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在想那我生病時找它們蟄一下,豈不是能治病?OMG可不能這麼想奧!
  • 科學家們提出新理念 如何選擇性地從內部殺滅抗生素耐藥性細菌?
    ),研究者希望能夠找到替代當前廣譜抗生素且能有效抵禦耐藥性致病菌的新型手段。,而且使得解毒劑在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中產生,這時候只會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霍亂弧菌就會被殺滅。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多個技巧來確定毒力只會在靶向細胞中發生,首先他們對編碼毒素的基因進行工程化操作使其受到弧菌特異性蛋白(轉錄因子ToxR,其對霍亂弧菌引發疾病非常重要)的控制,這就意味著,如果編碼毒素的基因通過結合作用轉移到其它細菌中時就不會有毒素產生;其次,為了確保任何抗生素敏感的霍亂弧菌接種者不會死亡,研究者將編碼解毒劑的基因包含在了可移動的基因集中,這種解毒劑在所有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中被製成
  • 400萬年前細菌戰鬥力爆表,能殺死現代"超級病毒"
    研究人員正在測試「鐵幕洞」中100種細菌,現已發現兩種多重抗病毒菌株,可用於製造一種能夠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在這100種細菌中,12.3%的細菌是未知的,甚至可能是科學家未知的細菌物種。「鐵幕洞」位於加拿卑詩省Chilliwack地區,這處地下隱匿處的土壤有助於微生物學家徹普薩姆探索殺死超級細菌的治療方案。2017年,一支研究小組發現該洞穴300米深處存在著「超級細菌」,它們對70%的現代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
  • 釋新聞|「超級細菌」是什麼?它有天敵嗎?
    「然而現在呢,自從他們新的首領『超級細菌』出現,我的地位就明顯下滑了,耐甲氧西林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這個大壞蛋,居然對我的絕招無效。」什麼是超級細菌?超級細菌(Superbug)並不是特指某一種細菌,而是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它的準確稱呼應該是「多重耐藥性細菌」。
  • 科學家找到耐藥病菌剋星 深海微生物可殺死「超級細菌」
    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深海微生物能夠產生一種強力抗生素,足以殺死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這種微生物是從日本海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的,它生活在水深300多米的地方,屬於放線菌家族。
  • 專家釋疑藥物耐藥性 盤點各類常見抗生素
    雖然在停止抗生素濫用方面呼聲已久,關於抗生素的一些知識已是常識,但仍有很多人對超級細菌與抗生素的關係等知之甚少。比如超級細菌與抗生素到底有什麼關係?人體自身能產生耐藥細菌嗎?日常小病中你誤用了多少抗生素?「超級細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