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選玩具時,比起種類,人們更在乎安全性能。近年來,危險玩具傷童的案例時有發生,如磁力珠、自製水晶泥等都曾被重點提名。近日,不少市民@黨報熱線,希望「第一實驗室」關注一下兒童玩具質量。
近日,記者直擊市質檢院「兒童玩具檢測實驗室」,請來專家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市民點題>>>
玩具的安全和質量如何判斷?
市民李女士想為即將生日的外甥挑選一份禮物,但面對各種款式的玩具卻發了愁。她想要一件安全性能高、質量過硬的玩具。
還有梁先生也想為孩子挑選毛絨玩具,他問:「該怎樣判斷,毛絨玩具公仔是否質量過關?」
實驗現場>>>
涉及34項檢測標準
根據特點選擇適用項目
「兒童玩具檢測實驗室」裡,擺滿了各類專業的檢測設備:銳利邊緣檢測儀測試邊緣是否鋒利、ICP光譜儀檢測玩具的可遷移元素、玩具綜合燃燒衡量毛絨玩具的燃燒性能……仔細觀察檢測工程師朱遠的操作,記者發現小小一件玩具,需要測定的項目還真不少。
技術人員在進行毛絨玩具表面燃燒速度檢測 楊冰傑 攝
根據規定標準,兒童玩具的檢測項目分正常使用、可預見的合理濫用、材料、尖端、邊緣、增塑劑等34個大類。朱遠一邊操作一邊介紹,他們會根據玩具的特點、屬性選擇適用的檢測項目。
只見他拆開一件釣魚類玩具,將其中的魚鉤拿出,放進了小零件測試儀,結果魚鉤完全容入。「像這樣的情況就表明這件魚鉤不符合安全標準,因為這樣的尺寸容易被孩子們吞下去。」隨後,他又拿出銳利尖端測試儀,將魚鉤最為尖銳的一角,戳進儀器尾部一個小孔,此時前端紅燈亮起。朱遠解釋:供8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不應有可觸及的銳利尖端,如果紅燈亮起,就代表該測試項目不達標。
在現場,朱遠還演示了毛絨玩具的燃燒性能測試、塑料玩具的可遷移元素檢測。
朱遠將事前準備好的毛絨玩具放到儀器的架子上,再用噴火裝置進行燃燒,同時用秒表記錄,如果火焰蔓延速度小於30mm/s為合格,在10mm/s到30mm/s之間應在包裝、標籤上設有警告。
而可遷移元素檢測則是先從塑料玩具中取部分樣品,剪碎後放入專用容器中,再加入0.07ml/l的鹽酸,最後放到ICP光譜儀中對砷、鉻、鉛、汞、硒等8類化學元素的含量進行檢測。「砷的含量需小於25mg/kg,鉻小於60mg/kg等,每一項都必須在安全指標內,才算通過。」
點題回應>>>
銳利尖端和邊緣
需特別注意
針對李女士的點題,朱遠作出解答:不同年齡段的玩具,安全要求不同,如適合3歲以上兒童的玩具可能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玩,主要從兒童智力發育與行動力等方面考慮。像小零件較多的玩具容易脫落,造成幼小兒童吞食異物和窒息的風險,不建議選擇。還應注意的是銳利尖端和邊緣,在挑選時,一定要用手去觸摸判斷是否銳利。
面對梁先生的提問,他也給出判斷依據:首先好的毛絨玩具的面料厚實點好,不易露襯。還要看配色是否舒服,面料質地是否柔軟,會不會脫毛。其次看填充物,好的毛絨玩具基本是非常乾淨的PPC三維中空棉,膨鬆性強、彈性好、纖維細膩、易於清洗、沒有異味。最後要看做工,品質較好的公仔工藝走線很平整,而針腳大走線歪歪扭扭的很可質量也不過關。
在此,他也提醒家長,如果買到不合格產品最好處理一下:如剪掉繩帶、小部件等;甲醛含量高氣味重的,先把玩具清洗晾曬,如果還很嚴重就建議丟棄。
專家提醒>>>
看實物查標牌
儘量到大商場選購
那麼,購買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對此,朱遠給出了建議——
1、看標牌。玩具應有使用說明,如毛絨玩具的使用說明,至少應包含有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廠址、聯繫電話、主要材質或成份、填充物的成分及清潔保養、執行標準代號、適用年齡範圍、安全警示等。不要購買「三無」產品。
2、看外觀。如軟體搖鈴、擠捏玩具、出牙器等玩具即使是在最大壓縮狀態下也不能完全塞入兒童的口中,以確保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暢銷的彈玩類玩具,如玩具槍,圓形子彈的直徑需大於31.7mm,長條形子彈的長度需大於57.1mm,且質地應為相對柔軟的材質。
3、看實物。玩具上的小零件,如:藝眼、鼻子、嘴巴、小飾物等應結實、牢固,金屬件應無銳利邊緣和毛刺。
4、看包裝。選購的玩具配有塑料包裝袋或包裝物,拆封后應立即收好或丟棄,不要讓兒童玩耍。
記者 莊越
攝影 冰傑
編輯 姜志威
審核 宏宇
此為「溫州網絡問政」原創報導,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