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美女配英雄,自古以來但凡有英雄的地方便有美人。英雄自愛美人,美人也自愛英雄,英雄美人之間各自有獨特的氣質吸引著彼此,所以才成就了無數的良緣佳話。但是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面對美色的時候不為所動,甚至半點心思也無,而這位英雄就是我們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在書中第五回亂蟠桃大聖盜丹,反天宮諸神捉怪中,孫悟空掌管蟠桃園卻不老實,每天都偷吃蟠桃,有一天吃飽喝足之後躺在葉子上睡午覺,恰逢這個時候七仙女奉王母娘娘命令來此摘桃,採摘之時驚醒了大聖,大聖問清楚了摘桃緣由,原來是為了舉辦蟠桃盛會,又聽說蟠桃會請了不少神仙,但唯獨沒有自己的名字,急得他抓耳撓腮,自己堂堂齊天大聖怎會不來請自己?肯定是忘了!於是猴子便施了個定身法定住了七仙女,自己獨身去打探消息。
到這裡不少看官要問了,那七仙女何等美人,這孫猴子倒不懂得憐香惜玉,直接施了個定身法就跑了,如果是豬八戒,必然要先要抱幾下,甚至親幾下,如果是喝醉了酒,膽子大的他還要人家七仙女陪歇,畢竟這傢伙曾經幹過這種事情。但孫猴子對她們卻一點興趣也沒有,所以有的人猜測了,難道孫猴子是一個騸猴子?和烏雞國那個獅子精一樣不能行周公之禮?
其實並非如此,關於猴子為何不近女色,筆者大概總結出了三點原因。
第一是猴子從小不曉得幹那種事情。
在書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中黎山老母,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菩薩變作四個美女,為了試探取經人的定力假說要招入贅的夫婿,當時唐僧問及孫猴子願不願意留下來的時候,孫猴子就說了一句我從小不曉得幹那種事情。
原文道:三藏見他發怒,只得者者謙謙叫道:「悟空,你在這裡罷。」行者道:「我從小兒不曉得幹那般事,教八戒在這裡罷。」
第二,蟠桃會更重要,猴子最看重名氣
猴子非常看重名氣,蟠桃會的邀請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在烏雞國那段猴子為了騙八戒下水救國王,就說有寶貝可尋,豬八戒說降了妖精寶貝就要歸他,猴子說我不要寶貝,只圖名氣。
原文道:八戒道:「我不如你們乖巧能言,人面前化得出齋來,老豬身子又夯,言語又粗,不能念經,若到那無濟無生處,可好換齋吃麼!」行者道:「老孫只要圖名,那裡圖甚寶貝,就與你罷便了。」
第三,你把七仙女換成七隻母猴子試試!
書中好像沒有提及過什麼母猴子,但不代表孫猴子不喜歡,想那西行路上的的妖怪,都喜歡抓個凡間女子做老婆,也許我們的猴哥跟他們不一樣,他就喜歡同類的,所以七仙女在他眼中看來或許根本一點都不漂亮,甚至說很醜,如果把七仙女換成七隻母猴,猴子或許便要調戲一番再離開了。
而且在書八十一回鎮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眾尋師中也可以證明猴子並非一個騸的。
原文道:他兩個摟著肩,攜著手,出了佛殿,徑至後邊園裡。那怪把行者使個絆子腿,跌倒在地,口裡「心肝哥哥」的亂叫,將手就去掐他的臊根。行者道:「我的兒,真箇要吃老孫哩!」
所以孫悟空為何定住七仙女之後什麼都沒做,原因大概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