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這一部分在我們的國考、江蘇省考、浙江省考都佔很大的比例,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重點題型。而且相對來說,該題型其整體難度不是特別大,我們廣大考生需要保證正確率達到80%以上,而要想在言語理解中得到高分就必須牢牢掌握其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言語理解當中的一個重點題型就是主旨概括題,而必要條件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2020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就有兩道題考查了這個知識點,因此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必要條件怎麼考以及在考場中如何運用。
首先,必要條件的核心含義就是沒它不行,像「必備要素、不可或缺、必不可少、前提、基礎、保證、保障」這些詞都在強調沒它不行,因此都能作為必要條件的關聯詞。其次,必要條件最典型的關聯詞就是「只有......才.......」,需注意只有之後才之前是我們這個關聯詞的重點。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往往最靠近「只有」的對策會比之後提到的意義、效果、作用、影響更加重要。此外,還有一些關聯詞比如「必須、務必、除非、應該、應當、需要、亟需、急需」也引導對策。因此,在做題時需要重點關注這些關聯詞,它們引導的對策往往就是文段的主旨句。
接下來我們通過兩道例題來給大家具體講解必要條件關聯詞。
【例1】經典會被一代代人重讀,這樣文化尤其是作為精髓的文化就有了傳承,當然有些也是隔代遺傳,甚至經過世紀塵封。有些經典的命運非常孤獨,有些好得多,經典是時間的造物,在時間中它又有了自己的歷史,一些讀者會把自己的命運加入進來,經典不怎麼時髦,經典是安靜的,經典等待著,它必須等到一個好的讀者才能復活,這個讀者有多好,它就能夠復活的多好。
這段文段主要說明:
A.重讀經典有利於文化傳承
B.經典的生命需要讀者來重塑
C.塵封的經典更值得去品味
D.經典的命運各不相同
【解析】B。通過問法,我們發現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句闡述了經典被重讀的重要性,接下來介紹了經典的命運和狀態。最後通過「必須」引導出對策:經典必須等到一個好的讀者去復活,文段最後一句話對該對策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說明。文段的重點就是「必須」引導的對策,對應B項。A項和D項均對應文段對策之前的內容,為非重點,排除。C項提及「塵封的經典『更加』需要品味」,文段中並沒有進行比較,為無中生有的選項。
剛剛這道題考查的是我們對必要條件的基本應用,接下來我們通過例題進行鞏固提高。
【例2】汽車是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商品,汽車廠商支持環保事業、進行環保宣傳,似乎是理所應當的。環保應當是汽車企業在發展中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素,但要求汽車企業沒有利潤甚至虧損來做環保,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也不會持久。汽車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採取新的技術措施,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汙染,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才是長久之策。
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是:
A.環保與實現企業利潤存在矛盾
B.發展環保事業應該注重從實際出發
C.技術革新是解決汽車影響環境問題的關鍵
D.汽車企業應在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環保
【解析】C。這一題作為主旨概括題題,我們發現文段尾部出現了必要條件關聯詞「才」,那我們重點需要關注「才」之前的內容,找到文段的對策。這個題目的關鍵之處在於我們發現才之前有三個分句,一句是「在發展的同時採取新的技術措施」,一句是「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還有一句是「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第一個分句才是主旨句,因為採取新的技術措施是一種對策和做法,而減少環境的汙染和符合社會發展大趨勢是這個對策的後續效果和意義。相對而言,對策更重要,文段重點強調的是汽車企業要採取新技術措施,故該題正確答案為C項。A項為文段中的問題,與對策相比是非重點內容,排除。B項和D項都未提價文段的對策,非重點,排除。
結合以上兩道題目,我們發現必要條件往往引導的是對策句,也就是我們文段的主旨句,因此考生必須掌握常見的必要條件關聯詞語,才能對必要條件熟練掌握,提高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