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成長得頗為優秀,即便不壓過別人多少,但至少不落於人後。不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要想孩子將來成為秀木,那從他小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精心培養了!
6歲以前是公認的孩子教育的關鍵時期,大多數寶寶在2歲後會依次經歷語言的「詞彙爆發期」和「語法爆發期」,3歲左右,他們會掌握基本掌握口語能力,理解能力飛速提高。家長若能在此時抓住機會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教育,無疑會對他將來的成長帶去非常正面的影響。那到底應該從哪方面入手呢?家長不妨借鑑以下幾點。
促進大腦開發
3-6歲正是孩子大腦快速發育的時期,這時他們腦細胞的活躍程度和成人差不多,但是活躍速度卻幾乎是成人的兩倍,接受新事物能力和思維速度都非常快,因此家長要抓住機會開發孩子大腦。而這一時期最好的大腦開發方式並非讀書,而是啟蒙遊戲,所以爸媽最好能巧妙利用益智玩具來開發孩子大腦。
提升社交能力
在中國,大多數寶寶會在3歲左右上幼兒園,這時候,同齡小夥伴開始在他們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能順利交到朋友,那不僅有利於他們各種生活習慣的習得和養成,而且也有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因此,這一時期家長要著重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家長首先要讓他保持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注意他的衣著整潔,髮型得當。其次,家長可以交給孩子簡單的社交技巧,比如教他友好地向別人發問:「我可以和你們一塊玩麼」「你願意和我一起玩遊戲麼」等等。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教會孩子正確面對和處理社交矛盾。在和他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不可以使用肢體暴力;傷害到別人的時候,要真誠地和對方道歉;在朋友向自己道歉的時候,要學會原諒朋友,慢慢地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培養自尊自信
由於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3-6歲孩子會特別在意別人眼裡的自己,是否受到別人的喜歡對他們來說有非凡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會慢慢建立起來,這會讓他以後成長的相對更順利。
這一時期,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多用鼓勵,慎用批評。在孩子做成功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肯定他,幫他樹立自信;而在他犯錯誤的時候,不能「口不擇言」,以免讓他出現自我評價降低,出現低自尊、不自信的表現。
另外,這一時期的孩子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去完成某個動作,這種能力的充分發展有利於他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家長可以通過培養寶寶運動能力,培養他的自信心。遊泳、跳舞等就是不錯的培養孩子運動能力的辦法,但是家長要注意給寶寶準備專業的運動裝備,避免身體受傷。
明確規矩界限
對3-6歲孩子的教育,家長還有一點不能忽略,就是給孩子「立規矩」。受到這一時期思維能力發展的限制,孩子還不能很好的理解各種規則,常常會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但是這一時期他們又比較尊重成人的權威,因此這一時期也是讓孩子明確規則界限的絕佳時期。
家長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及時糾正他們的出界行為,比如隨意發脾氣、使用暴力、說謊等等,另一方面還要主動給他劃界線,比如什麼時候睡覺、一次最多能吃幾顆糖、玩具玩完以後要收好等等。
而且,由於孩子自主意識發展的緣故,這一時期在制定規矩時,家長要主動和孩子商量著來,讓他參與到決策過程中,這樣不僅能讓他更容易遵守規則,而且能讓他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對他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也很有好處。
總的來說,上邊粗略說的這四點雖然不能涵蓋3-6歲孩子教育的所有方面,但卻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啟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