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3:非典那年的家電行業與家電市場

2020-12-25 和訊網

  2002年的12月初,首例非典(SARS)病患出現在廣東河源,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也沒有

微博

微信,人們照往年一樣過了一個喜慶熱鬧的春節。2003年2月11日,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廣州地區非典型肺炎情況。「非典」期間,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到2003年6月15日,中國內地實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轉確診病例數均為零的「三零」紀錄。歷時半年的「非典」疫情給當時的中國

旅遊

、零售、公共衛生等經濟社會諸多領域帶來衝擊和改變。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籠罩下的今天,我們不妨回望一下,17年前的那場「非典」疫情下的家電行業和家電市場。

  「非典」爆發的2003年,是中國加入WTO剛剛滿一年。

  到2002年底,中國家電行業中銷售收入超過百億的只有五家企業,分別是海爾、海信、長虹、美的和春蘭。全行業的銷售收入剛剛突破2000億元。

  「非典」前2002年中國家電產量及每百戶擁有量

  這一年的1月21日,時任伊萊克斯中國區總裁劉小明給員工發了一封告別信,在信裡,劉宣布辭職並「感到萬分內疚」。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的伊萊克斯,給國人的印象是一個中高端歐洲大牌,從百事可樂中國空降到伊萊克斯中國區總裁位置的劉小明,通過低價擴張將伊萊克斯中國拉出了持續虧損的泥潭,但伊萊克斯的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

  和伊萊克斯形成反差的是,大部分外資家電企業加快了在中國的跑馬圈地,博西家電、LG、三星、惠而浦(600983,股吧)、日立、松下等在2002~2003年期間在中國紛紛增資擴產。

  有黯然退場的,也有春風得意的。在兩年前將科龍電器收入囊中的顧鄒軍並未止步,這一年的5月,顧鄒軍控股的格林柯爾以2.07億元收購了上市公司美菱股份20.03%的股份,至此,顧鄒軍已將中國冰箱行業「四大家族」中的兩大巨頭科龍、美菱收歸麾下,這離顧氏的「打造世界主流製冷家電航母」的夢想又近了一步。在郎鹹平高喊「國退民進」之前,民營資本風起雲湧,家電行業內的併購重組此起彼伏,當年10月,南京斯威特收購小天鵝集團17%的股權,並通過其他公司間接完成了對無錫小天鵝的控股。曾經的中國彩電五強之一的樂華由於資金鍊問題面臨崩盤,急於整體上市TCL集團藉機獲得樂華彩電的大部分無形資產。期間,還有中山威力、河南冰熊、山東小鴨、吉林吉諾爾等諸多知名家電品牌被重組。除了在國內市場的兼併重組,中國家電企業也安耐不住進行整合海外市場資源的嘗試。這一年11月4日,TCL集團和法國湯姆遜集團(Thomson)籤訂協議,組建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TCL湯姆遜電子公司(TTE)。同一年,京東方科技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現代集團的全部面板TFT-LCD業務。

  在海內外市場攻城略地的同時,家電企業集體爆發出對汽車行業的強烈興趣,紛紛跨界進入汽車圈。早在1997年空調一哥春蘭就開始進入汽車行業,在2003年前後,正是春蘭汽車的高光時刻,曾一度經躋身了重型卡車行業銷量前三。格林柯爾系也在一路高歌猛進中控股了亞星客車(600213,股吧),揚州格林柯爾以3.06億元總價收購亞星客車集團持有的亞星客車60.67%股權。奧克斯出資數千萬元收購瀋陽雙馬汽車有限公司95%股權,從而獲得SUV和皮卡的生產許可,也算是一腳邁進汽車行業。美的集團也在這個期間收購了湖南的三湘客車,掀起了家電企業進軍汽車業的熱潮。

  製造商在忙忙碌碌,家電渠道商也沒閒著。

  2003年,京東多媒體已經開到12家店。雄心勃勃的劉強東,規劃這一年要把門店數量開到18家。「非典」爆發導致門店門可羅雀,這也啟發了劉強東轉戰線上,2004年1月,京東商城註冊成立。

  而風頭正勁的國美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開了一場2003年家電新品的訂貨會,拋出了100億採購大單,當時媒體報導稱「業界為之震驚」,據測算,100億元的盤子大約是國美全年銷售的一半,約佔當年中國家電零售總額的1/30。這年10月,黃光裕一擲千金,投資約5000萬港元,在九龍最繁華的旺角開設了國美電器在香港的第一家門店。

  起步於南京的另一連鎖大鱷蘇寧電器同樣處於高速擴張。

  2003年初張近東召開連鎖發展會議,提出要每周開一家新店,明確旗艦店、中心店、社區店三個層級的連鎖發展方向,初步建立了全國連鎖網絡,「美蘇」爭霸愈演愈烈。

  地方渠道豪強也不甘示弱,開始合縱連橫,想利用聯合採購的優勢「抗美(國美)防蘇(蘇寧)」,在永樂家電董事長陳曉、河南通利董事長王駕宇、北京大中電器張大中等人的推動下,中永通泰於2002年7月18日宣告成立,2003年正處於快速擴容階段,又陸續有廣州東澤、深圳銘可達、武漢工貿、深圳順電、重慶百貨(600729,股吧)、哈爾濱黑天鵝等地方連鎖加盟。「非典」疫情對當時的家電零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時的電商還在萌芽狀態,更沒有什麼「6.18」,五一黃金周是上半年最重要的促銷節點,而這個五一長假正是非典肆虐的高峰階段,在「非典」重災區的北京,4、5月空調零售下降幅度超過40%,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其他品類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非典」影響,激發了消費者對健康家電的極大關注,也造就了中國家電發展史上第一波健康家電的消費潮流。一些具有抗菌消毒功能的空調、洗衣機、微波爐、空氣淨化器等家電逆勢走俏,這些帶有除菌、消毒等功能的家電,價格雖比普通產品高出10%~30%,非典期間銷量卻上升了 20%~80%。「非典」疫情平息後,經濟生活秩序很快恢復到了正軌。到下半年,以「潮流趨勢&品質生活」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家電展(到第10屆之前一直是雙年展,AWE的前身)籌備工作全面啟動。2003年值得回顧的事情還有,根據國家規定,5月1日起,絕大多數家電產品開始實行CCC認證,凡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產品,未獲得指定認證機構的認證證書,未按規定加施認證標誌,一律不得進口、銷售和在經營服務場所使用。因「非典」疫情,該項政策推遲到當年8月1日實施。這一年,中國彩電還遭受美國反傾銷訴訟,11月,根據初裁結果,國內彩電企業海爾、海信、康佳、創維、長虹、SVA、TCL、廈華等企業的懲罰性稅率為27.94%~78.45%不等。

  2003年中國家電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大幅增長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2003年主要家電產品的產銷量都超過2002年(當時的產銷比在95%以上),同比增幅也超過了2002年。家電行業在先抑後揚中走過了2003年,在2004年初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2003年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回顧》的摘要中這樣寫道,「2003年,儘管年初受到SARS疫情和主要原材料大幅度漲價等不利因素的困擾,中國家電行業仍然獲得了歷史性的高增長,在生產與出口兩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中國作為全球家電製造中心的地位更加不可動搖。」

  今天是2020年的2月17日,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家電企業邊抗疫邊復工,空氣淨化器、乾衣機、洗碗機等一些有抗菌殺毒功能的健康家電再次迎來熱銷。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疫情數據統計,2月16日0—24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2048例,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13日呈下降態勢。

  相信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終將會有效控制,繁花似錦的春天也必將到來。只不過,每一年的春天並不完全相同。

(責任編輯:宋虹姍 HO031)

相關焦點

  • 真「男神」——家電行業的投資價值|基金經理投資筆記
    但對資本市場投資者來說,中國家電行業上市公司經營穩健、業績增長確定、較高的分紅比例、優質的現金流、再加上不算太貴的估值,這些行業特性都是長期投資者,尤其是外資最為看重指標。因此,儘管近兩年多數家電企業的業績增速稍有放緩,家電行業作為白馬行業仍然吸引了不少長期配置型資金和指數基金擴容帶來的現金流入,家電行業指數的權重股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屢創新高,2019年家電行業漲跌幅仍位居全行業第三,再次證明「男神」魅力。
  • 德國藍寶入駐中國家電市場,家電行業再現大牌玩家
    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和消費國,市場上有著諸多的優秀家電品牌。但是隨著國內經濟崛起,市場出現了大量的高淨值人群,隨之而來的就是消費的升級與分級,對於家電的消費也呈現出高端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需求。這塊高端市場曾明顯空白,數年來隨著一些國外高端品牌的進入,尤其是近百年的老品牌德國藍寶(BLAUPUNKT)的入局,該局面正在被打破。
  • 家電清洗市場前景與行業未來發展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家電的衛生,有專家調查表示,若按照一戶家庭一年至少有一部家電需要清洗來計算,市場至少有4到5億戶家庭!市場如此巨大。清洗的家電主要包括:空調、飲水機、太陽能熱水器、抽油煙機、灶臺、洗衣機、冰箱、電磁爐等家電,有的還包括電腦、電視等。
  •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一季度報告發布:一季度國內家電市場零售額同比...
    5月19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指導、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一季度報告》以視頻的方式向媒體和公眾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零售額累計1172億元,同比下降36.1%。
  • 家電清洗行業前景
    所以說,年末會是一個清洗家電的高峰期。由於大家慢慢有清洗家電的意識,所以才衍生了一種新的服務行業,那就是家電清洗行業。那麼家電清洗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呢?其實家電清洗行業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幾件電器,而且現在大家清洗家電的意識,其實家電清洗的市場做起來要比水管清洗的容易多了。畢竟大家家電清洗的意識還是非常強的。
  • 挪威家電市場現狀一覽
    灰色家電包括電視機、錄像機、組合音響、數字光碟錄放機(CD/VCD/DVD)、數位相機等;白色家電包括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烘乾機、電爐灶、洗碗機、微波爐等;小家電包括電風扇、吸塵器、各種電加熱器、果蔬處理器、電熨鬥、電吹風、剃鬚刀等。          挪威基本不生產家用電器,市場規模小,清一色進口產品,被世界上少數著名家電品牌控制和壟斷。
  • 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發布:中國家電市場規模達到8104億元
    近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全年度報告」中顯示。2018年家電行業雖然承壓前行,行業升級趨勢卻十分明顯。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家電市場規模達到810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9%。
  • 綠之源深度解析:家電清洗行業的市場未來是什麼樣子
    要分析未來的家電清洗市場發展,首先就需要了解行業的現狀,先從整個家電清洗行業的發展過程來看,其經歷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這一階段是中國清潔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傳統清潔方式將逐漸退出市場角逐。三階段:將是家電清洗行業發展的壯盛時期,清潔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客戶必將對家電清洗公司的設備、技巧、治理和服務意識進行綜合比擬,這個時代的行業競爭,將從單純的技術競爭轉向龐雜的品牌競爭。
  • 2003年非典肆虐那年世界足壇大事件揭秘
    2003年非典肆虐那年世界足壇大事件揭秘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回顧歷史,時鐘撥回到17年前的
  • 家電製造商「決戰」價格決定權,日本家電連鎖業走下神壇
    對於,家電製造廠商而言,他們還必須解決價格決定權的問題,以降低流通環節中價格扭曲的不利影響。但是,大家電量販店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價格扭曲對自身的後續不利效應,堅守著價格決定權的防線。  目前情況下,家電製造與家電零售渠道之間的戰爭,摻雜著兩個行業內部的重組整合,正在向著不明朗的方向發展。到最後,資源型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在平衡兩個互為因果關係的行業利益再分配中發揮著「千鈞の發」的關鍵作用。
  • 日韓傳統家電企業變賣資產,國內家電行業如何過冬
    家電產品銷量全線下滑,國內公司逐步開源節流,國外公司開啟了賣賣的節奏。整個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家電行業還能夠迎來春天嗎?國外家電巨頭出售產業近日,日本家電品牌日立再次傳出售6成左右海外家電業務。松下正處於家電市場節節敗退的下滑通道之中。根據市場研究機構中怡康的數據顯示,松下電器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已不容樂觀,其冰箱、空調市場排名被擠出前十,小家電也遲遲未能形成規模。日本家電行業紛紛出售和調整自己的家電業務,而韓國的三星和LG日子也並不好過出售、退出成為主旋律。
  • 2020年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行業銷售規模下降 新興家電深受...
    行業銷售規模下滑中國家電行業在經歷了高速增長期後,產品普及率較高,市場已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過去十年中國家電產業高速增長,將2018年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銷售規模推高至8211億元;2019年,受到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持續走低的結婚率與出生率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家電行業面臨內需不足的問題,銷售規模出現了下滑的現象,2019年家電行業國內銷售規模為8032億元,同比下降2.18%。
  • 同利家電祁瑩:「創二代」的理想與責任
    「創二代」的理想與責任1999年因工作需要,祁瑩由報社調到同利家電有限責任公司,雖然是跨界,但是因為在父親的影響下她對家電行業早已經知道很多。「創業難、守業更難,特別是面對激烈競爭的包頭家電市場,本土企業想要突圍,並且搶佔更多的份額,其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不能躺在同利第一批創業者的功勞簿上,市場告誡我們的是,我們的責任不僅是守業,更需要我們用現代的經營理念創新、創造,為本土企業贏得更多的機會,打造更穩固的市場,最終取得勝利。」祁瑩的話語坦誠,也道出了年輕企業家的理想與抱負。
  • 中國家電行業快速復甦 好產品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12月15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主辦,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協辦的「2020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峰會暨『好產品』發布盛典」在北京召開。大會發布了2020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大事件和2020中國家電年度「好產品」。
  • 家電行業紅頂獎揭曉 高端家電不降反增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2月16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指導、紅頂獎組委會主辦的「第12屆中國高端家電趨勢發布暨紅頂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辦。眾多國內外知名家電企業、科技企業以及渠道戰略合作夥伴見證下,紅頂獎公布了面向未來的新定位,發布了高端家電消費趨勢,並揭曉了年度獲獎產品。
  • 規範家電回收市場 讓舊家電變廢為寶
    據此,記者走訪了我市廢舊家電回收市場及部分電商平臺線下門店。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前我市廢舊家電大多由私營個體戶上門回收,部分市民還會參與商場的「以舊換新」活動。 「很多顧客想要售賣家裡的舊家電,但是不方便搬運,就會上門諮詢,我們去顧客家裡查看家電品質,商議價格後搬運回來。」經營家電回收生意的劉先生說。
  • 2020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屆時,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產品包裝箱上的標識來辨別產品的智能,購買智能家電將有據可依。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智能家電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日益豐富如今智能電視已經成為市場時尚,也廣為消費者接納。而以往智能化速度較慢的白電,在**年以來也紛紛加速,眾多家電廠商紛紛發布了自己的智能家電產品,從而加速了智能家電產品的市場步伐。
  • 疫情寒冬影響仍在,但家電行業的春天依然值得期待|品牌
    但隨著國內經濟環境不斷轉暖,國家政策與各家企業應對策略的效果正在顯現,我們依然有理由期待家電行業將加速走向復甦。人人自危的一季度,生存成為關鍵詞第一季度零售交易額下挫超過20%,GDP更是罕見出現下行,種種數據都在昭示疫情衝擊之大,各行各業都在艱難求存。但總有一些行業的日子格外難過,家電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 家電行業加速轉型,去家電化和拓寬邊界成主要關鍵詞
    導讀:近年來,家電行業呈現出加速轉型、升級和分化的趨勢。綜合來看,家電巨頭的轉型主要分為「去家電化」和「拓寬家電產業邊界」兩大類型。  在經歷了30年的快速發展後,中國家電行業已走過普及潮帶來的快速成長期,進入到以改善性消費為主要特徵的低速成長和(港股00001)整合提升的階段,由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
  • 中國家電在韓國市場喜憂參半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強勢崛起,已經成為不容否定的事實。特別是在過去長期以來很難突破的日本、韓國等地市場上,中國品牌的家電產品也開始嶄露頭角,與日本、韓國等強勢巨頭展開正面競爭,並取得一定成績。近年來隨著中國家電產品在設計、功能、規模化精品製造等方面,逐漸與日韓等世界一線品牌縮小差距,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電已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就拿隔海相望的韓國為例,中國家電產品物美價廉的優勢,迅速搶佔原本屬於韓國本土品牌的家電市場,但是對手仍然很強,未來競爭壓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