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製造商「決戰」價格決定權,日本家電連鎖業走下神壇

2020-12-23 中國營銷傳播網
  綜合日本媒體資料編譯:端木清言  

  7月20日的星期日,在秋葉原電器街,激烈的戰鬥正在持續。進入大量販店的話,平板電視賣場以北京奧林匹克即將開幕為由頭的獎金商戰佔據著您幾乎全部的視線,一片熱戰的景象。「品牌影響力一般的廠家只能以價格取勝;受歡迎程度高的品牌最後也只能採取降價的應對方式,以提高勝算」。一位廠方派遣的煩促員表示。「漲價?在這裡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

            

  資源型原材料價格上漲

  現在平板電視和DVD影碟刻錄機等AV數字家電商品良好的銷售勢頭帶來了日本彩電行業表面繁榮,但是沒有哪一個彩電生產廠家不害怕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收益惡化的後果。預計2008年度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將給日立製作所造成約400億日元的利潤損失,給松下電器產業造成約360億日的利潤損失。 

  可是在消費者敏銳的價格視線監控下,家電製造行業面臨原材料上漲卻無法順利的實現「最終產品的價格轉嫁成本壓力的殘酷現實」(松下大坪文雄社長)。根本原因則是掌握價格決定權的不是製造廠,而是在於作為消費最前線大型家電量販店們。 

  在追加設備投資以維持競爭力必要年,雖然生產成本(投資)持續以數千億日元計單位的巨額增長,但是「漲價」仍是製造廠商們諱莫如深,極力避諱的話題。然而這卻是家電行業毋庸置疑的現實。這種現實也迫使日本家電製造廠商之間的合縱連橫,以便形成規模協同效益,降低技術開發風險,提高生產成本優勢,例如:日本Victor和健伍的經營合併,索尼和夏普牽手液晶面板項目便是最明顯的例證。近來,日本家電業重組加速的動向則可以說是「價格攻防戰」連鎖反應。 

  煤上漲3倍,鐵礦石上漲65%。新日本制鐵等家電製造用鋼板、塑料、金屬部件加工型原材料供應巨頭,08年度以來生產需要資源型原材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成本上漲壓力。日前,新日鐵正在跟豐田汽車談判,以達成汽車用鋼板提價約30%的目標,以便轉嫁資源型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不過,在接受了漲價條件之後,豐田的CEO立即向身邊的工作人員指示:「公司內部會議的文件顏色拷貝太多,所以請以後還是簡單、節省一些吧」。

  不僅是中小企業,甚至全球性收入達26兆日元的巨大企業,都在進行擠牙膏式的成本削減運動。 

  製造廠商圖謀奪回價格決定權

  但是,製造廠商內部的成本削減運動仍然無法完全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消費者消費欲望的不利影響。對於,家電製造廠商而言,他們還必須解決價格決定權的問題,以降低流通環節中價格扭曲的不利影響。但是,大家電量販店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價格扭曲對自身的後續不利效應,堅守著價格決定權的防線。

  目前情況下,家電製造與家電零售渠道之間的戰爭,摻雜著兩個行業內部的重組整合,正在向著不明朗的方向發展。到最後,資源型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在平衡兩個互為因果關係的行業利益再分配中發揮著「千鈞の發」的關鍵作用。

  家電製造廠商正在反思他們在家電量販業發展的過程中所犯下的過失,是他們在家電量販業發展初期的容忍和縱容;也是他們當年沒有非常誠意的輔導和幫助家電量販業走向「正道」經營,正常的發展道路;以至家電量販業先天不足,誤入歧途,導致目前家電量販業界的「畸形」經營模式大行其道;從而使得家電製造廠商不得不吞下養虎為患,放任自流的苦果。但是,家電製造業對於家電量販業的矯正是一個緩慢甚至充滿陣痛的過程,甚至也不排除個別極端的行為。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將重建,家電製造業再一次充當了家電量販業「推手」的角色。

  因此,家電製造廠商們將重新獲得消費者的理解,家電量販店們也必將為他們錯誤的判斷和傳達消費者意見而付出沉重的代價,也許這也是對家電量販店們慣壞消費者的「衝動の懲罰」。

  製造廠商圖另闢蹊徑 地域型家電專業店復活

  家電分銷業界山田電機,Yodobashi Camera等巨大家電量販店的寡頭壟斷化前進的勢頭不減,不過,另外一個一方面地域型家電專業店的復活開始了。家電流通結構組成中,家電量販行業佔據著50%的份額;地域型家電專業店的市場份額處於長期的低迷狀態當中。不過,目前地域型家電專業店的市場份額已經由2003年的7.5%低谷緩慢爬升至2007年底的8.1%。地域型家電專業店以其更靈活的經營方式,更低調的姿態參與著市場的競爭。

  而地域型家電專業店復活的原動力,則是松下電器產業系列專業店中作為核心的超級專營店(Super Professional Store:以下簡稱SPS)的增長。松下電器產業旗下松下消費者營銷株式會社從2003年度以來推進的SPS戰略推動著地域型家電專業店行業的持續增長。假如以2003年度的銷售額作為100%的基準的話,2006年度松下電器SPS則取得了125%增長業績。2007年度4~8月期與2003年度同期比較的話則保持了162%持續增長態勢。松下電器產業SPS戰略的成功並不簡單是其獨家的成功,它還帶動了更多的地域型SPS的成功。目前日本的地域型家電專業店(SPS)約有5,800家,2003年度以來至今增長幅度高達61%,其中約有20%的SPS達到了佔據著39%的當地市場份額的實力。

  另外一個代表是在日本家電連鎖霸主山田電機的根據地,日本群馬地區最大的百貨零售企業Beisia集團旗下Beisia電器(ベイシア電器)秉承「For The Customers」的經營理念,立足於地域連鎖經營模式,致力於弘揚區域商業文化豐富同鄉家庭生活的事業目標。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穩健的經營步伐使其目前分店數量以達到36家(其中:東京1家(通訊IT專業店)、宮城1家、福島1家、茨城1家、栃木6家、群馬10家、埼玉5家、 千葉3家、山梨1家、長野1家、靜岡5家、滋賀縣1家),2008財年營業額達到400億日元。儘管Beisia電器與千億日元級家電量販店之間無論是店鋪數、從業人員數還是銷售額差距還很大,但是高達100%以上的年度複合增長率是任何一家千億級家電量販店所無法比擬的。更非Kojima、Laox、Sofmap、Best電器等那些經營業績持續下降,營利額甚至是負數的衰退型家電量販店們可比。

  除了松下電器產業之外,東芝、日立、夏普、索尼、富士通等日本家電製造巨頭們相繼推行著各自的SPS戰略;谷山無線電機、Beisia電器、Denkichi地域型家電專業店頑強的成長著,佔據著地方強勢的地位,逆轉著家電流通市場格局。

相關焦點

  • 店面數量過剩 日本家電連鎖進入併購期
    隨著日本家電連鎖店面規模的擴大,原本控制城郊地盤的三家家電連鎖Yamada、kojima、KS發動了對城市中心,特別是對佔日本家電銷售總額約四成的東京市場的攻勢。2008年,尤其是秋葉原商圈,家電連鎖戰火將更為激烈,戰況也將更加慘烈。   目前,日本家電連鎖業形成了郊外型連鎖店和市中心型連鎖店並立的競爭格局。
  • 快訊:日本兩大派系家電連鎖大戰再升級
    中國家電網訊:繼20日傳出BIC相機進駐K』S電機總部大本營—茨城縣水戶市JR(日本旅客鐵路)東日本水戶站商圈,都市型相機系家電連鎖站前店與郊外型家電連鎖國道店競爭升級之後。
  • 日本家電企業:全面潰敗還是主動轉型?
    夸父企業管理諮詢機構原首席顧問劉步塵向記者介紹,近年來,中國與韓國家電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的優勢集中體現到了產品的價格低廉上,日本家電企業自認無法匹敵,便選擇不與中韓企業在價格上纏鬥,而主動轉向中、韓企業未涉足或雖有涉足但競爭力不強的領域。
  • 日本家電消亡史
    日本的電氣時代正式啟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明治維新與電氣化革命讓日本家電產業進入了萌芽階段,而東京等大都市圈發展、西化運動與摩登文化興起,進一步推動家電在大都市圈開始小範圍普及。 1930年代,在日本國內,收音機、電風扇、冰箱、攪拌洗衣機、吸塵器以及熱水器等產品陸續問世,其中價格較為低廉的收音機、電風扇率先進入普通家庭。
  • 歐盟對大功率家電說「不」 部分家電製造商或破產
    許多家電製造商可能因此破產。報導稱,這讓人想起幾年前歐盟禁售白熾燈泡的規定。許多德國人直到現在仍對這種充滿溫暖光源的燈泡依依不捨,而不願用冰冷的節能燈。現在,布魯塞爾又開始實施下一個有爭議的禁令。從下月初開始,凡是功率超過1600瓦的吸塵器都不得生產和進口,到2017年吸塵器的功率將下調至900瓦。
  • 中國家電打趴日本家電,令人意外:日本家電敗走是因為質量太好?
    曾經在家電市場,日本品牌在我國市場能夠佔據一定話語權,負責加重電器採購的沒人不知道松下、日立、東芝的牌子。日本家電產品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這段時間,在我國的家電市場是著實輝煌過。很多家庭會認定日本品牌的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大型家電,哪怕價格不算便宜,也會有很多人認為這些品牌的質量很好性價比高,家中購入一臺電器能夠用很多年,設計也十分地吸引人,日本家電一度受到追捧。但是這幾年,日本家電在我國好像悄悄沒落了。
  • 日本家電博物館:領略昭和時代家電的魅力
    【中國家電網 郭瑩瑩 編譯】據日本媒體報導,日前,由日本私人收藏家增田健一建成的家電博物館在東京都足立區正式對民眾開放。此次博物館展出主題為「時光滑倒的昭和時代家電」。博物館主要展出昭和30年代的家電,其中,不乏當年設計奇特、且很少在市面上見到的珍品。
  • 日本家電品牌齊甩賣 國產巨頭忙接盤-日本,家電,索尼,東芝,夏普...
    三洋電視、東芝冰箱、先鋒電視、三洋洗衣機……這些曾經的日本家電品牌產品,現在都成了中國品牌運營的產品。可以說,20年前歐美家電品牌向日系家電交棒的歷史正在重演。曾幾何時,日本家電以技術優勢領導全球的多個市場,但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廠商的迅速崛起,日本家電的領先優勢已經大江東去,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全面接管日本在全球的市場。
  • 東芝家電2018年扭虧為盈?美的接手以後東芝家電又「活」了
    日本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製造業,曾經日本在家電這一塊還創造過輝煌的歷史。那時候日本最引以為傲的就是製造,日本家電在中國、歐洲等地都十分風靡,在全球都是處於領先地位。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家電製造上的能力已經大幅提升,而日本製造卻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 日本家電質量口碑這麼好,為何日企要紛紛拋售家電業務?
    總之,那時的日本家電統治者國內的高端市場。但時至今日,家電賣場裡「日本製造」卻越來越少了。即使你還能看到東芝、三洋、松下之類的日本電器品牌。他們通常也是「made in china」了。日本企業紛紛拋售家電業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索尼、夏普、松下、三洋、日立、東芝並稱日本家電六巨頭,而時至今日,除了索尼和松下之外,其他公司原先的家電品牌及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
  • 日本家電巨頭,「藏」在中國43年,在格力美的眼皮下,賺走5300億
    文:周周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的電子電器行業在我國贏得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日本品牌一度是知名品牌的象徵,例如索尼、東芝、松下、富士通、夏普等。但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子電器產業的發展,國內也三生了很多知名大型企業。
  • 從一塊鋁起家到烤麵包機,關於家電製造商Balmuda不為人知的故事……
    位於東京的電器製造商Balmuda將普通的廚房電器烤麵包機變成了高科技產品。使用蒸汽和標準化熱循環系統,該烤麵包機能讓超市買的麵包變得美味,就跟剛從烤箱裡烤出來的一樣。
  • 我們的舊家電哪去了?揭開家電翻新迷霧(組圖)
    上門的兩名男青年每人騎著一輛自行車,車龍頭前插著一塊收購舊家電的紙板,走在前面的男子手裡還拿著一個喊話筒。  「顯像管已經不行了,樣式又太舊。」打開電視機後,小販歷數這臺長虹彩電的不是。  「就30元吧!」小販終於開價。  「太低了吧?」記者試探著問。  另一男子則故意顯出不想要的樣子催同伴「走吧」。
  • 探訪日本蔦屋家電:讓人愛逛的家電商店是什麼樣的?
    但未來這些「你身邊的蘇寧、國美們」,除了傲嬌地迅速佔住線下有力的商業點位,唯一沒提到的,就是人們為什麼要來你開的店?最近,「零售氪星球」探訪了日本東京二子玉川的「蔦屋家電」,這是由策劃了世界最美書店之一,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CCC(Culture Convience Club)公司策劃開設的生活方式提案家電店。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在這三家千億巨頭的背後,自然是因為其核心的技術和資本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脫穎而出。 時至今日,我國的本土家電企業強勢崛起,並且憑藉超高性價比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曾經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也在逐漸走下坡路,甚至很多已經被國內消費者「遺忘。 但「遺忘」這也並不意味著真的被「打敗」,也並不意味著已經退出市場。
  • 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提到國外家電,在許多國人眼裡似乎都是最先進、時尚、價格不菲的進口家電,然後還能如數家珍的報出一些國外品牌,如松下、索尼、LG等等,那麼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老外們對家電又有怎樣的感受呢?我們採訪了MSN上的幾個老外,並整理出來,通過這些當事人的自述,大家或許可以對外國人與家電有一個大致了解。
  • 浦力適 下一個被爆買的日本家電 將是除溼機
    還記得2015年國人在日本瘋搶馬桶圈麼?從電飯煲、到馬桶圈,國人赴日搶購電器狂潮都說明我們離「家電強國」的路還很長。  日本的家電產品確實在這方面確實遙遙領先,特別是特色功能性小家電,瞄準細分市場空白,直擊用戶痛點。其實啊,除了馬桶圈,還是有日本還有很多我們一件肯定也喜歡的居家電器,比如衣物乾燥除溼機。
  • 日本大型家電商無力抗衡網上賣家 店員透漏攻略
    據日本《周刊Play》雜誌3月13日報導,日本家電量販店好像終止了同網絡價格降價的對抗。
  • 美的5億美元收購東芝家電80%股權
    【財新網】(記者 王瓊慧)老牌家電企業美的(000333.sz)正在全世界大肆收購家電及上下遊企業。最新完成的交易是以約514 億日元(約5億美元)收購日本綜合電機製造商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 80.1%的股權。東芝將保留19.9%的股權。
  • 十一京東家電爆賣!智能家電喊你換掉老舊家電了!
    在這個疫情之後的第一個傳統黃金假期,京東家電又賣爆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轉變,不但越來越接受智能家電,消費也越來越高端。同樣,超賣的數據更說明原本線下渠道旺季的十一已經發展到以線上銷售為主結合全渠道銷售,以京東為代表的平臺成為十一家電銷售的最主要渠道。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走在了智能家電換新的道路上,是不是怎麼看自己家的老舊家電都不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