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外家電,在許多國人眼裡似乎都是最先進、時尚、價格不菲的進口家電,然後還能如數家珍的報出一些國外品牌,如松下、索尼、LG等等,那麼國外的家電賣場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老外們對家電又有怎樣的感受呢?我們採訪了MSN上的幾個老外,並整理出來,通過這些當事人的自述,大家或許可以對外國人與家電有一個大致了解。
買家電,相信第一直覺
說到家電,有點慚愧因為我們美國本土家電製造業已經被日本及歐洲一些國家遠遠地甩到後面了,不過由於美國人的超前消費習慣,美國人買電器有五至八成採用信貸消費,因此美國實際上還是全世界最大的家用電器消費市場。
在美國購買家電主要到大型家電連鎖店,美國家電連鎖銷售網點大多設在商業繁華、人口多、信息發達、市場輻射能力強的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費城、大西洋城、休斯敦、舊金山、邁阿密、拉斯維加斯、亞特蘭大等。商店的具體地點選擇在大城市的邊緣地區,靠近居民區。比如排名美國第一的Bust Buy。此外再就是沃爾瑪等大型超市也銷售家電。這兩種銷售方式基本上壟斷了家電市場。在美國銷售的家電品牌主要是歐美及日本的名牌產品,如西爾斯(Sears)主銷惠爾浦等6大品牌,中國加工生產的家電產品也是其中一部分。但是,這些商店為了保護美國製造商及原有供貨商的利益,一般不會主動接納新品牌家電產品進入,因此新品牌的家電往往上市時價格昂貴。
近年來,美國消費者對多數家電的要求越來越類似於對電視機和手機的要求,即對耐用性不太在意,更在乎的是產品的款式。這種消費趣味的變化導致了美國家庭家電更新換代步伐大大加快。目前美國家庭平均7—8年就要更新家電,而10年前的更新頻率為12年一輪。美國消費系統的總結:買大型家電的時候,第一直覺往往是最準確的,他們不會用一整天的時間來逛上幾個商場。
免費的社區家電服務
日本的家電銷售方式大約分為三種,一種是大型家電商場。這裡著名的商場如「小島電器」、「澱橋相機」等。這裡最新產品亮相很快,品種齊全,選擇面寬,顧客在一家大型家電商場幾乎可以買到所需的所有家電用品。而且價格便宜,經常降價,許多商場還以計點方式給顧客提供更多的優惠,一般說來比商店大約要便宜10%—15%,而且由於掌握了定價權,所以商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降價銷售,有的商品打折率高達70%—80%,曾經最低價的時候用1日元就可以買到一個手機,便宜吧。
對於多數小區居民來說,他們可能更喜歡家電專營店,這種店分布的很多,比如「松下」在日本全國就擁有2萬多個專營店。這些商店專門經銷松下產品,近年為了賺錢,也開始經銷其它廠家的商品,但仍以松下產品為主。這種專營店規模較小,以夫妻店、兄弟姊妹店為主,分散在居民住宅區。雖然專營店的價格相比大型家電商場貴一些,不過由於離住宅很近,因此便於居民就近購買。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務,日本是個老齡化很嚴重的國家,老年人購買家電很不方便,也缺乏新鮮的家電信息,而專營店十分重視和附近居民的關係,他們經常挨家挨戶調查,一有需求立刻送貨上門,不僅安裝調試,而且提供各種售後服務,只收取很少一點費用,為了競爭有的甚至完全免費服務,所以深受小區居民、特別是老年用戶的歡迎。
在日本還有一種購買家電的渠道就是到超市和百貨公司的家電賣場。它們經銷家電主要為了齊全商品種類,便於顧客一次性購物。這種形式價格上比專營店便宜,但高於大型家電商場。不過在大型家電商場的競爭壓迫下,有的超市和百貨店的家電賣場並不景氣。
應該說日本的年輕人更青睞於網上家電直銷。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樂天」。「樂天」是日本最大的網上直銷商,商品的更新不亞於大型家電商場,且價格比後者便宜15%以上。此外,部分廠家如松下、夏普、東芝也都開始網上銷售。不過網上買家電的劣勢還是顧客不能直觀面對商品,還有事後退貨、售後服務等等也讓人不太滿意,目前網上銷售的對象主要局限於公司企業和空餘時間不多的少數年輕人。
食品超市賣電視
說起德國的家電賣場,不得不提一下「馬可羅—馬爾克特」電器商行,這是一家誕生於1930年有著悠久歷史的家電銷售品牌商店,在德國境內經營著54家連鎖店,這54家商店分布在德國各地,觸角伸向德國的大小城市;僅在柏林就有5家,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德國的家電賣場主要是多媒體和娛樂電器商品,包括電視、家庭影院設備、攝像器材、汽車收音機、電話和手機等通訊工具、電腦、洗衣機、電冰箱、微波爐和吸塵器等家用電器,以及各式各樣的音響、音像製品和電腦軟體。在德國沒有信譽,幾乎做不成生意,因此很少有欺詐行為。
(來源:中國計算機報 張旭東)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