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家電行業,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格力、美的、海爾等國享譽國內的知名品牌,近年來,我國的家電行業發展迅速,這些國內知名品牌不僅深入國人的心中,而且在國外同行業中也具有不凡的影響力。
根據2019年媒體發布的家電行業市值排名,美的市值為3787.19億元,位居第一,其次是鐵娘子董明珠的格力電器,以及張瑞敏的海爾。在這三家千億巨頭的背後,自然是因為其核心的技術和資本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脫穎而出。
然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家電市場卻幾乎被東芝、夏普、三洋等日本品牌壟斷。直到進入2000年後,隨著我國產家電品牌的崛起,這種情況才開始有所好轉。」。時至今日,我國的本土家電企業強勢崛起,並且憑藉超高性價比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曾經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也在逐漸走下坡路,甚至很多已經被國內消費者「遺忘。
但「遺忘」這也並不意味著真的被「打敗」,也並不意味著已經退出市場。事實上,日本家電巨頭在國內家電行業中仍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就包括了潛心「隱藏」在中國市場的日本松下電器,他在中國已經謹慎地經營了42年之久。
談到松下這一品牌,其實很多人都並不陌生。它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家用電器,從空調和冰箱到燈具和插座,松下都有涉獵,松下電器也是首批進入我國市場的製造商。時至今日,松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作為老牌家電巨頭,松下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而且還有著巨大的研發資金投入,松下每年都有著大量的新技術研發成功,這也使得松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松下電器成立於1918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公司創始人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松下曾經只是一個生產燈泡和插座的小工廠,後來它開始涉足燈具、收音機和乾電池等領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松下甚至還還生產過戰鬥機、通訊設備、山炮等。
直到1952年松下與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合作,松下才開始進入電氣領域。1978年,松下進入中國市場,成為當時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到目前,松下在華投資企業已超過80家,員工總數約10萬人。
在當時松下電器產品可以說是舉世聞名,享譽全球,在中國也很受歡迎。2001年,松下電器年銷售額超過610億美元 ,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6位。但到如今,松下在世界500強中的排名已降至114位。
近年來,隨著中國家電企業的崛起,松下在全球電氣行業的排名也被擠出了前五名。如今松下在市場份額上已不如格力、美的、海爾。數據顯示,松下電器在國內家電市場的高峰期佔據了20%的市場份額。然而,到目前為止,松下在國內家電市場的份額已經下降到2%,比高峰期下降了近10倍,不僅如此,松下在世界上的市場份額也遠低於中國的企業。
目前,海爾在全球家電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惠而浦排名第二,美的排名第三。在亞太地區的家電市場,海爾和美的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而松下僅排名第五。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海爾在國外賣得這麼好,但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海爾在亞太和北美市場的市場份額高達63.5%,穩居行業第一。
然而,銷量和市場份額,卻並不能代表銷售額,從盈利能力來看,國內家電企業遠不及松下,松下在2019年營收達了到7.45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4918億元。而美的2019年營收為2782.16億元,位國內家電行業第一,海爾以2007.62億元的收入排名第二,格力以1981.53億元排名第三。
因此可以看出,松下全球市場的佔有率雖然不及海爾和美的,但其營收能力卻遠遠超過了兩者。這可以從商品的價格上反映出來,國內家電企業走的是「物美價廉」的路線,這使得大多數消費者都能買得起。但是松下產品的價格動輒數幾千到上萬元,只有一些比較追求生活品質的人才會願意去買。
雖然日本松下這家百年家電巨頭,在市場上不斷「失勢」,但它仍然能夠在海爾、美的和格力身後,悄然賺走近5000億元。儘管它的市場份額不高,但它仍然可以很好的生存,它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年企業,這也得歸功於它不斷的技術研發,以優秀的實力來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這也在另一方面提醒了國內的企業,要想要長遠的發展一定離不開不斷的技術創新,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才能更好更長遠的發展。你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