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條條道路通羅馬。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裡,各個行業都在不斷的發展,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智能設備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這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便捷。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家電已經越來越普遍了且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了,那麼這個龐大的市場,必然會出現很多的競爭者。在家電的市場,不管是品牌還是種類都已經五花八門了,不單單是國內的品牌,海外的品牌在中國市場也是很吃香的。當你留意的時候,普遍存在我們生活中的家電,就是來自於國外的品牌。
其中有一個來自於日本的電器巨頭,這個品牌已在中國市場深耕長達42年,曾經超越國內家電巨頭美的、格力,創造了高達5300億的年收入。那麼這家日本電器巨頭就是松下,看到這兩個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松下生產的不少的家電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並且還很廣泛。
在智能家電這一塊,國人還是很注重的,作為被我們頻繁使用設備,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幫助,因此在選擇家電這方面還是很注重品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國內家電品牌還沒有開始盛行的時候,而像東芝、三洋、夏普、松下等這些日本品牌佔據了市場,不過隨著國產品牌的相繼崛起,對海外品牌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力。
畢竟國內品牌價格上的優勢,吸引了不少的用戶,當然松下也不免俗,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松下是一個老牌子了,從成立至今已經長達100多年的歷史了,其創始人是松下幸之助。沒有哪個企業是一蹴而就的,松下在成立初期也是一家很小的作坊,其主要的經營僅僅只是一些小零件,比如燈泡插座。
之後松下才開始不斷的開拓業務,進軍更多的領域,收音機、通信設備、燈具、乾電池等等,不過始終這些沒有與家電能夠掛上鉤,而真正是松下公司的轉折點,是他與荷蘭的飛利浦達成了合作,因此開始正式進入家電的大門。
進入家電行業的松下開始不斷的發展,不單單在本土開疆擴土,在1978年的時候進入中國的市場,從今天看來不得不說這個決定很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已經長達四十多年的歷史,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擁有了強大的陣容,80多家的企業,企業員工達到10萬人左右了。這也足以表明松下在中國市場發展趨勢看好。
在市場中競爭是肯定存在的,松下在市場的火熱也讓松下企業一直在世界500強之中,霸佔著領先的地位,曾經躋身進入26名,然而隨著其他品牌的崛起,松下的排名開始出現了變動,明顯的下滑趨勢。海爾、惠而浦、美的這幾大黑馬開始搶佔市場,在全球家電市場的佔有率中,位列前三名。而曾經名聲大噪的松下卻屈於第五名。
據悉,雖然松下在市場的佔有率上要低於這三大企業,但是在營收方面卻不遜色,甚至還高於這幾大巨頭,也是另一種成功。近年來,海爾、格力、美的已經迅速在市場上打下自己的江山,海爾電器在市場的佔有率中更是遙遙領先,可以算得上家電行業的龍頭老大。
不過從營收上面看,松下卻是獨佔鰲頭,即便在市場的佔有率上並沒有領先的地位。那麼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了。其實這與公司的定位不同,松下企業所針對的客戶群體不同,產品定價不同,那麼自然其營收也會有所不同。國內的產品的價格更加親民,性價比高是一大特色,這讓家電成為大眾都能夠消費得起。
而松下不同,主要針對的是中高端的客戶,只要在經濟層面比較自由,且更加注重生活品牌的用戶,更多的選擇松下電器。那麼產品的定價高了,這也極大地彌補了市場佔有率上的不足,這也就能夠說通了,為什麼佔有率不領先,而營收上面卻領先的問題。
相比松下電器,國內的品牌想要超越還需要不斷的提升,單單價格上的優勢還不能夠完全的突破,在技術層面上也需要不斷的升級,只有跟隨時代的發展趨勢,才能被時代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