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敗退中國:全球最大家電巨頭之一,深耕26載依舊水土不服

2020-12-22 正商參閱

導讀:又一美國家電巨頭敗退中國!一年虧損3億,深耕26年卻還是水土不服

近些年,以格力、美的、海爾等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家電製造企業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隨著國內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大企業紛紛選擇走出國門,憑藉高質量的產品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在海外市場也殺出了一片天地。

而對於中國市場,相信很多外資品牌最為興奮的就是「全球最大市場」的桂冠,然而在中國發展水土不服的問題,時時困擾著洋企業,比如SUBWAY賽百味、亞馬遜、谷歌等在國外做得風生水起的大品牌,在國內卻一直不溫不火。

在國內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中,前些年表現良好的一些歐美品牌,在近幾年也不得不在中國市場收縮。就連品牌創建109年,全球年營收超過1400億元的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Whirlpool) ,在格力、美的、海爾的步步緊逼之下,也招架不住了,陷入「聲名不顯」、「問題多多」的尷尬處境中。這樣的惠而浦,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家電市場難以突圍。

美國龍頭家電品牌,輝煌百年

惠而浦是創立於1991年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龍頭家電品牌,在美國本土市場廣受歡迎,《財富》雜誌2019年美國500強榜單中排名第148位。

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曾有著百年輝煌的歷史:

1911年,惠而浦發明世界上第一臺電動絞擰式洗衣機,人類自此告別手洗衣物的時代;

1949年,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對開門冰箱;

1969年,為「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定製世界第一座太空廚房;

2001年,以105億美元的年銷售額雄踞全球白色家電第一。

可以說惠而浦見證了一個時代。由1911年創立發展至今,歷經一個世紀,惠而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之一。

它的產品涉及洗衣機/乾衣機、微波爐、冰箱、空調、灶具抽油煙機、洗碗機、油熱汀及家庭廚房垃圾處理機等9大系列。而該品牌備受矚目的是其白色家電產品,連續11年保持全球市場佔有率領先。

可惜,在如今家電市場競爭格局下,這些輝煌的成績都已經成為前塵往事。

「三洋」到期,自揭財務造假,爆虧損3億「大雷」

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如果說上一個百年,惠而浦的發展重心在美洲市場,那麼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以及歐洲市場將成為惠而浦下一個百年的戰略要地。」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家電企業,惠而浦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名頭響亮,但是在中國市場,這塊金字招牌似乎還擔不起這句豪言。

據惠而浦歷年的財報顯示,從2015年其營收到達66.8億元後就不斷下滑,2017年至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63.64億元、62.86億元、52.82億元,淨利潤分別是-0.97億元、2.62億元和-3.23億元,其中2019年淨利潤較上一年下滑223%。進入2020年,惠而浦的經營情況也沒有出現轉機。

2020年,其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更是出現同比大幅下滑的情況。財報顯示,惠而浦上半年營收為21.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9.90%;淨利潤虧損1.1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35%。

對於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惠而浦是這麼解釋的,「2018年及以前年度,國內銷售佔合併收入一半以上,其中『三洋』品牌產品銷售佔國內收入比例較大,由於『三洋』品牌使用權於2019年10月23日到期,惠而浦2019年大力推進『惠而浦』品牌產品銷售,受到品牌切換的影響,導致國內銷售收入下降。雖然2019年度外銷收入取得較好增長,但不足以抵消內銷的收入下降,導致惠而浦2019年度整體收入下降」。

21世紀初,中國掀起消費升級浪潮。本土家電品牌如格力、美的等紛紛搶佔高端消費市場,積累品牌資本。而惠而浦卻沉迷於價格戰,錯過了品牌升級風口。

與合肥三洋集團合作期間,惠而浦對三洋過度依賴。終止合作後,惠而浦不僅失去了最大業績來源,品牌過度的操作不當還使它在2019年整體收入大幅下滑。

8月,惠而浦更是扯下了掩蓋其財務造假最後的「遮羞布」。

近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安徽監管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證監會調查查明,惠而浦公司存在多起違法違規行為,目的在於虛增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和利潤。

經統計,惠而浦在2015年、2016年虛增的營業收入達到2.45億元,虛增利潤2.23億元,屬於較為嚴重的違規行為。

品牌定位混亂、質量問題多,屢次被召回

儘管惠而浦曾多次獲得家電產業設計大獎,但與此同時,惠而浦也因為產品質量、售後問題屢次見諸報端。

2018年底,上海市消保委通報了針對空氣淨化產品的比較試驗結果,在通報中,惠而浦因為異味、臭味淨化能力不足被判定不合格。

2018年2月,惠而浦7公升電熱水壺手柄存燙傷隱患,全球召回31萬個KitchenAid熱水壺;

2017年,奪走71條人命的倫敦格蘭菲爾塔火災,起火點就是一臺故障的惠而浦冰箱;

2017年,廣東省工商局曾抽檢判定惠而浦2款電冰箱不合格;

2016年,惠而浦轉筒式烘乾機曝起火風險;

2016年8月,惠而浦公司召回了1.52萬臺微波爐,因存在起火隱患;

2015年12月, 惠而浦AMB505+7E食物垃圾處理器曝出起火隱患;

2009年3月, 惠而浦公司共同宣召回160萬臺存有火災隱患冰箱;

2004年,惠而浦主動召回5萬臺問題洗衣機;

......

對於一家企業的發展而言,產品質量是企業勝敗的關鍵。安全事故高發、品質缺陷頻現頻登黑榜,讓「惠而浦」的光環在褪散,遭受一波又一波質量考驗的大衝擊。

惠而浦一直秉持多線品牌戰略,旗下還包含三洋、榮事達、帝度等品牌。但這一手好牌卻沒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為品牌定位混亂且靠長期價格戰搶奪市場,惠而浦及其旗下品牌給消費者留下了廉價、低端的品牌印象。在中國家電廠商紛紛以年輕化為核心轉型的現狀下,沒有進行針對性營銷的惠而浦,品牌形象和價值已經拖了後腿。

頻繁的「換血」,也致使惠而浦在中國市場元氣大傷,至今仍未完全走出陰影。

惠而浦近年高層更替頻繁,甚至在2017年還出現了董事長、總裁、銷售副總裁等高管相繼辭職,財務、電商、物流、連鎖業務負責人中堅骨幹全部下課,就連銷售和電商專員等基層員工也紛紛跳槽的現象。

二十六載成與敗

惠而浦在最好的日子進入了中國市場,進入中國已有二十六載,然而,卻因為不適應中國的土壤而慘敗收場。

縱觀過去30年,一些技術壁壘不是特別強的美資企業,幾乎沒有一個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

對白電行業來說,在技術層面未迎來關鍵性變革的態勢下,也已經出現強者愈強的情況。

倘若惠而浦不能及時補足短板,那麼等待惠而浦的,或許就是不斷邊緣化甚至退出中國市場的結局。

已經展開白熱化競爭的中國家電市場,留給惠而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參考資料:

鈦客財經《進入中國25年,多難的惠而浦依然沒在中國市場站穩》

商學院《惠而浦自揭財務造假:進入二十六載,似乎從未「適應」中國?》

家電人《惠而浦年虧損近4億!大劫之年能否撐住?》

於見《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惠而浦「老矣」》

相關焦點

  • 入華20餘年仍水土不服,惠而浦中國將易主格蘭仕?
    8月23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惠而浦」)公告表示,收到格蘭仕書面告知函,正在籌劃部分要約收購事項,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這一百年老牌家電巨頭,惠而浦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0餘年,但一直有些「水土不服」,近年來業績還陷入虧損。這次被要約收購,惠而浦中國的命運,又將如何改寫?
  • 日本家電巨頭,「藏」在中國43年,在格力美的眼皮下,賺走5300億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松下在中國開設了85家分公司,擁有6萬名員工。業務範圍包括家電、機電、商用產品和製造業用品、新能源、航天電子應用等不同領域。中國已成為松下最大的海外市場。儘管日本企業在智能行業似乎沒做出什麼成績,但它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松下生產的貼片機,被很多手機企業都在用,松下還是華為零部件的供應商。
  • 外資家電中國變局:博西加碼 惠而浦飛利浦萌生退意
    據了解,最新啟動的南京研發中心是博西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同時也是該集團研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擔博西家電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以及前沿技術的探索。記者注意到,自2015年開始,中國已趕超德國成為博西家電全球最大的單一國家家電市場。而最新啟用的研發中心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億元。預計到2025年,該研發中心將容納1000名左右的研發人員。
  • 全球知名家電品牌惠而浦雙十一強勢突圍!
    全球知名家電品牌美國惠而浦自1911年創立以來,以百年積澱的創新技術實力,致力於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品質,的家電產品,其白電產品已連續11年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位於前列。這個雙十一,惠而浦依舊以不俗的成績成功收官!
  • 外資家電中國變局:博西逆勢加碼 惠而浦飛利浦萌生退意
    據了解,最新啟動的南京研發中心是博西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同時也是該集團研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擔博西家電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以及前沿技術的探索。記者注意到,自2015年開始,中國已趕超德國成為博西家電全球最大的單一國家家電市場。而最新啟用的研發中心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億元。預計到2025年,該研發中心將容納1000名左右的研發人員。
  • 美國「百年品牌」惠而浦忙召回家電業務收縮或成主因
    作為世界最大家用電器製造商之一,近年來「惠而浦」的光環在褪散。安全事故高發、品質缺陷頻現、全球家電業務萎縮,有著107年歷史的美國惠而浦,正遭受著危機。據悉,目前,惠而浦因產品隱患引發的安全事故頻發。惠而浦召回的或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涉及幾大主要的家電業務線。
  • 美國「百年品牌」惠而浦忙召回 家電業務收縮或成主因
    ■本報記者 賈 麗  作為世界最大家用電器製造商之一,近年來「惠而浦」的光環在褪散。  安全事故高發、品質缺陷頻現、全球家電業務萎縮,有著107年歷史的美國惠而浦,正遭受著危機。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事實上,日本家電巨頭在國內家電行業中仍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就包括了潛心「隱藏」在中國市場的日本松下電器,他在中國已經謹慎地經營了42年之久。 時至今日,松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作為老牌家電巨頭,松下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而且還有著巨大的研發資金投入,松下每年都有著大量的新技術研發成功,這也使得松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松下電器成立於1918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公司創始人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松下曾經只是一個生產燈泡和插座的小工廠,後來它開始涉足燈具、收音機和乾電池等領域。
  • 又一日本品牌敗退中國,跨國巨頭為何在華紛紛上演「大撤退」
    值得注意的是,已在中國深耕數位相機市場多年的奧林巴斯,其實已轉型成一家醫療企業了。為了走出困境,2012年奧林巴斯抱上索尼的「大腿」,索尼出資500億日元,持股10%,成為奧林巴斯的最大股東。這些日企也「敗退」中國除了數碼企業,日本其他領域的企業也紛紛從中國市場「撤退」松下、東芝等日本家電品牌縱觀家電市場的變化,近年來特別是在凜冬環境下,外企的日子「普遍不好過」。
  • 日本家電品牌齊甩賣 國產巨頭忙接盤-日本,家電,索尼,東芝,夏普...
    曾幾何時,日本家電以技術優勢領導全球的多個市場,但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廠商的迅速崛起,日本家電的領先優勢已經大江東去,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全面接管日本在全球的市場。國際化「踏板」為全球而戰事實上,最近幾年日本家電巨頭在中國甩賣品牌的情況越來越多,尤其以三洋和東芝最為熱衷。以三洋為例,在日本和東南亞,三洋牌的白色家電是海爾的;在中國大陸,三洋牌白色家電是惠而浦(中國)的,彩電是長虹的。東芝彩電業務在中國市場由TCL運營,海爾早在2011年就收購了三洋電機白電業務和高端AQUA品牌。
  • 惠而浦中國完成洗衣機、冰箱、洗碗機三大產線布局
    據介紹,該工廠以工業4.0標準建設、設計年產能40萬臺,是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洗碗機生產線之一,智能化製造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標準。 惠而浦集團全球執委會常委、亞太區總裁、惠而浦中國董事長吳勝波在投產儀式上表示,智能洗碗機工廠的建成投產,是惠而浦對在華長期持續發展承諾的兌現,也是惠而浦中國發力廚電的裡程碑。他表示:「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始終是惠而浦集團的重要戰略」。
  • 百年惠而浦闖關「外資家電第一名」
    其先是在AWE2019(2019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期間發布了冰洗及廚電新品,並高調宣布「未來要成為中國家電市場外資品牌的第一名」的市場戰略;後是在央視「3·15晚會」上成為第一個因售後服務問題被點名的家電企業。作為「百年全球家電品牌」,惠而浦耕耘中國市場已有25載。當前惠而浦正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不過,擺在它面前的現實是,身份仍然尷尬。
  • 從洗衣機到冰箱再到洗碗機,惠而浦中國三年三大變
    據介紹,該工廠以工業4.0標準建設、設計年產能40萬臺,是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洗碗機生產線之一,智能化製造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標準。  惠而浦集團全球執委會常委、亞太區總裁、惠而浦中國董事長吳勝波在投產儀式上表示,智能洗碗機工廠的建成投產,是惠而浦對在華長期持續發展承諾的兌現,也是惠而浦中國發力廚電的裡程碑。他表示:「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始終是惠而浦集團的重要戰略」。
  • 惠而浦中國品牌切換 應給他們時間換空間
    撰文/藍科技一百多年來,身為全球家電巨頭,惠而浦集團從來不會讓別人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才成就百年傳奇。即使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年發生的美國經濟大蕭條,但惠而浦集團以及惠而浦品牌仍然用頑強的創新力、品牌力和生命力,站在了世界之顛。
  • 它是美國碩果僅存的家電企業,堪稱白電龍頭,為何卻在中國市場淡出...
    2016年前三季度,惠而浦中國實現營收40.6億元,同比下降5.19%;實現淨利潤2.49億元,同比下降28.69%。一面是持續加大的產品與研發投入,一面是並不理想的市場表現,惠而浦中國戰略似乎陷入怪圈。惠而浦中國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事實上,惠而浦是全球最大白電企業之一「誰是全球最大白電企業?」這個問題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準確答案。
  • 一鍵百年 惠而浦開啟"創·易生活"
    (2013年9月10日,上海)102年的歷史積澱,成就了惠而浦在家電行業裡的龍頭地位;覆蓋全球170個國家9700萬戶家庭的用戶體驗,百年"大數據"在惠而浦的龐大身軀內消化、提煉,變成創新的源源動力。
  • 已經無縫隙覆蓋市場的惠而浦中國,為何不再續用三洋品牌?
    文/劉步塵惠而浦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對產品和品牌的深刻理解,對於中國市場從不期待一夜崛起,指導思想堅持長期深耕,以極具競爭力的、令人驚豔的產品徵服消費者,以此實現品牌形象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10月22日,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而浦中國)發布《三洋品牌授權到期事件聲明》,針對可能發生的疑問,惠而浦中國稱,與三洋不再續約符合惠而浦在華發展的品牌聚焦戰略,未來三洋品牌產品定位將由帝度品牌承接。聲明重申,惠而浦中國將進一步聚焦資源、加大投入,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家電產品,惠而浦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 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 惠而浦「老矣」
    來源:新浪博客編輯 | 于斌出品 | 於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家電巨頭惠而浦的動作相當頻繁。4月8日、4月21日,惠而浦連著召開了2場品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多款廚衛、生活電器類產品。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它曾經一度頂著「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巨頭」的光環。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了26年,至今它依然沒有在中國家電市場站穩「腳跟」,甚至隨著三洋品牌的使用權到期,惠而浦的各類問題開始加速爆發。
  • 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惠而浦「老矣」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家電巨頭惠而浦的動作相當頻繁。4月8日、4月21日,惠而浦連著召開了2場品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多款廚衛、生活電器類產品。   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它曾經一度頂著「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巨頭」的光環。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了26年,至今它依然沒有在中國家電市場站穩「腳跟」,甚至隨著三洋品牌的使用權到期,惠而浦的各類問題開始加速爆發。
  • 惠而浦百年後的拐點在中國 他們的趨勢正引領全球
    首先,中國率先從疫情中走出來,消費市場仍有望領先全球,惠而浦中國漸入佳境。從當前的市場狀況看,毫無疑問,中國率先擺脫疫情帶來的陰霾,通過復工復產進一步刺激消費。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場,而惠而浦中國系列產品在中國的表現,已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