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中國品牌切換 應給他們時間換空間

2020-12-19 驅動中國

撰文/藍科技

一百多年來,身為全球家電巨頭,惠而浦集團從來不會讓別人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才成就百年傳奇。即使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年發生的美國經濟大蕭條,但惠而浦集團以及惠而浦品牌仍然用頑強的創新力、品牌力和生命力,站在了世界之顛。

外界,往往只會看到站在風口浪尖的王者,但容易忽視王者的成長經歷。任何一個王者傳奇,都會經歷不同的磨難與曲折,這才是商業真正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今天的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而浦中國)在中國市場正同樣面臨著品牌切換、以及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帶來短暫的陣痛,這也是商業發展中的必然規律。

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惠而浦中國今天的表現,應該從三個維度分析:

首先,惠而浦中國今天的表現是受到了過去市場基礎的影響。

2014年是惠而浦中國的分水嶺。這一年惠而浦中國通過整合,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和榮事達四個品牌,形成了一個品牌矩陣。但是在經過2015至2016年相對不錯的市場表現後,2017年出現了虧損。

其實從2017年中國家電業表現看,當年的整體走勢是穩步向上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家電行業全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1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利潤總額為1,169億元,同比增長6.09%。正是在行業普遍利好下惠而浦中國出現虧損,這其中既包括缺乏品牌協同性,未能放大品牌價值和市場知名度,更包括對市場的預判能力不足,導致惠而浦中國在環境整體向好的情況下卻出現虧損。

以歷史的眼光看,正是當年的決策和對市場的預判不到位,延誤了惠而浦中國的好時機,也為現在的情形埋下了伏筆。

其次,過去的惠而浦品牌認知度不足,消費意願不明顯。

在全球,惠而浦作為一個知名品牌,影響力、品牌力和用戶基礎十分廣泛,這也是一百餘年來消費者對惠而浦最好的回饋。但是在中國,過去十幾年本該把惠而浦品牌價值不斷放大,通過品牌故事和歷史講好惠而浦中國的故事,如今這卻成為了品牌短板,消費者購買意願不足,這對惠而浦中國是一個制約。

中國市場有強大的用戶基數和購買能力,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為消費者打造美好生活方式的願景,惠而浦中國都應該延續其全球化一貫持續穩定的表現,但在過去的表現中,優勢未能發揮到最大,多少有些遺憾。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惠而浦中國這兩年的快速發展趨勢。尤其是2018年以來,中國智能家電、健康家電市場份額迅速增長,惠而浦中國的健康家電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品牌認知方面,儘管和以往相比有明顯的提升,但和其他家電品牌相比,市場份額仍然比較少,這說明消費者還在對惠而浦品牌處於觀望中,這其實是有歷史成因的。一個品牌是需要歷史積澱的,如果過去的基礎並不穩固,對後續的發展和銷量是有影響的。

第三應該給惠而浦時間,任何一個品牌在換道、品牌切換過程中都會經歷短暫的陣痛,這是商業規律。

從2017年惠而浦中國高管團隊換帥以來,惠而浦中國以及惠而浦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有了明顯的變化。根據惠而浦中國年度審計結果,企業2018年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營收總收入達62.9億元人民幣,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億元人民幣,實現年度扭虧為盈。

這一結果是經營策略的變化,以及消費者對惠而浦品牌加深認知以後直接轉換成的商業價值。

在品牌方面,惠而浦中國開始對品牌聚焦,這將有利於增加惠而浦品牌的核心競爭優勢;在產品層面,通過產品結構調整,以健康智能的品質家電作為入口,推動惠而浦品牌系列產品提升毛利率。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惠而浦中國去年10月與三洋品牌授權到期結束,惠而浦中國面臨著品牌切換的現實問題。過去,三洋品牌佔據惠而浦中國的營收比重較大,而授權結束之後勢必對其營收產生較大影響。

品牌切換並不可怕,更何況惠而浦中國三洋品牌授權結束後,與渠道仍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原3,000家左右的三洋渠道商,至少有90%依然與惠而浦中國建立並維持著可靠的夥伴關係,這是品牌切換之後保證惠而浦中國與渠道商共建互利共贏、推動業務平穩發展的根基。

而對惠而浦中國來說,品牌切換一定會經歷陣痛。過去三洋品牌佔據比重較大,正說明惠而浦中國把三洋品牌經營得有聲有色,打出了極高的知名度。如今,回到惠而浦品牌本身,在過去兩年的推動下,惠而浦這一品牌認知較之以往也有了明顯提升,這是其邁出品牌切換成功的第一步。

今年的情況與往年格外不同。從疫情影響到全球經濟下行,惠而浦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儘管如此,其深耕中國市場的步伐依然從容而堅定。上半年的洗衣機線下市場受疫情衝擊嚴峻,而相比之下,惠而浦洗衣機銷售額則提升0.9%,增速領先大盤25%,印證了惠而浦中國的努力與實力。

在這樣的勢頭下,如果我們給惠而浦中國更多的時間,讓他們以時間換空間,假以時日,惠而浦品牌的厚積薄發,將拉開企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大幕。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美國百年家電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氣數殆盡,惠而浦已成落日遲暮?
    不僅僅是售後,惠而浦中國的家電產品近年來頻登質量黑榜。2020年2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到惠而浦中國的一款家用燃氣熱水器不合格。2018年5月,惠而浦(中國)生產的智能潔身器(規格型號WLP-02)等產品接地措施項目不合格,使用過程中有潛在的觸電風險,而被江蘇省質監局曝光。2017年10月,在廣東省工商局的抽查中,惠而浦無霜冷藏冷凍冰箱被查出不合格。
  • 沒有「三洋」加持惠而浦業績預虧4.2億 品牌切換代價大費用佔比升
    作者:沙拉醬失去「三洋」品牌光環後業績不佳的惠而浦(600983.SH)近期動作頻頻。4月8日和21日,召開「惠而浦」品牌的新品發布會。據惠而浦官網,惠而浦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四大品牌,業務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及廚房電器、生活電器等產品線。而「三洋」品牌授權到期後,惠而浦面臨尷尬的局面。
  • 惠而浦中國「災難性」業績背後:僅僅是因為失去「三洋」品牌?
    釘科技注意到,在業績預告中,惠而浦(中國)列了三條原因:一是失去了「三洋」品牌使用權。在2018年以及之前,國內銷售收入佔惠而浦(中國)銷售收入的50%以上,而三洋品牌在國內收入中又是大頭。失去了三洋,惠而浦(中國)如同斷了一條胳膊。2019年10月三洋品牌使用權到期後,惠而浦(中國)無奈只能用自己的「惠而浦」品牌銷售產品,但品牌切換哪有那麼容易?
  • 惠而浦:百年洋品牌也學壞
    紅周刊 記者 何豔百年洋品牌惠而浦進入中國市場已20餘年,可惜長期水土不服。2019年年報,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爆出虧損3.23億元的大雷,2020年一季報再度虧損1.07億元。業績不佳、品牌形象錯亂公開資料顯示,惠而浦集團創建於1911年,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的本頓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電製造商之一。1994年,惠而浦家電集團便確立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戰略,1996年正式在中國投產,已有20餘年歷史。然而,惠而浦在中國進展並不順利,近幾年業績持續下滑。
  • 惠而浦中國開啟品牌盛典 更多全球資源引入中國
    惠而浦集團全球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克·比澤爾表示,惠而浦對中國市場的初心與信心從未改變,全新品牌定位的發布,意味著惠而浦更加重視中國消費者。馬克·比澤爾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惠而浦進入中國已有25年,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初心與信心從未改變。
  • 百年惠而浦在中國煥發活力 他們念了什麼經?
    【藍科技】築劍近期,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總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惠而浦品牌的提及率、認知度顯著上升;二是惠而浦系列產品市場表現超出預期。仔細研究惠而浦在中國的變化可以看出,技術創新、多品類發展、發力體驗店,這是惠而浦為了在中國實現良好發展做出的幾大鋪墊。6月底,惠而浦中國總裁艾小明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惠而浦非常注重專為本土市場打造接地氣的產品,充分結合惠而浦中國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優勢,與惠而浦百年沉澱的技術底蘊,致力於將更多回歸本質的創新產品呈現給消費者。
  • 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 惠而浦「老矣」
    來源:新浪博客編輯 | 于斌出品 | 於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家電巨頭惠而浦的動作相當頻繁。4月8日、4月21日,惠而浦連著召開了2場品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多款廚衛、生活電器類產品。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它曾經一度頂著「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巨頭」的光環。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了26年,至今它依然沒有在中國家電市場站穩「腳跟」,甚至隨著三洋品牌的使用權到期,惠而浦的各類問題開始加速爆發。
  • 品牌過氣、業績預虧4.2億,惠而浦「老矣」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家電巨頭惠而浦的動作相當頻繁。4月8日、4月21日,惠而浦連著召開了2場品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多款廚衛、生活電器類產品。   創立於1911年的惠而浦,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家用電器品牌,它曾經一度頂著「大型家用電器製造商巨頭」的光環。1994年,惠而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惠而浦在中國市場也「水土不服」了26年,至今它依然沒有在中國家電市場站穩「腳跟」,甚至隨著三洋品牌的使用權到期,惠而浦的各類問題開始加速爆發。
  • 惠而浦百年後的拐點在中國 他們的趨勢正引領全球
    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的惠而浦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經歷過史上大風大浪的惠而浦之所以能安然無恙,始終站在創新前沿的風口,除了他們對市場的洞察、技術創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惠而浦專注於為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是惠而浦長盛不衰的秘訣。
  • 惠而浦中國將運營四個洗衣機品牌
    合肥三洋副總裁、營銷公司總經理章榮中11月23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預計惠而浦完成對合肥三洋的收購、出資手續,要到2014年年中,未來四大品牌將一同使用。  美國惠而浦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製造和銷售企業之一,業務範圍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2012年度銷售額達180多億美元。但是,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惠而浦在中國發展並不順利。
  • 惠而浦中國瘦身:無法掌控旗下四大品牌 已淪為二線
    惠而浦公司執行長Marc Bitzer在啟用慶典上透露了該公司的最新目標。事實上,在入主合肥三洋後不久,惠而浦便宣布「用5到10年時間,進入中國白電第一集團」的目標,但經過四年多的發展,惠而浦並未達預期,更因為去年業績涉嫌虛假記載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惠而浦」-一個美國品牌的本土逆襲之路
    曾幾何時,國際品牌家電一直被中國消費者所趨之若鶩。然而其中也有例外,惠而浦,作為一家擁有美國百年歷史,曾經的全球第一大白色家電品牌,90年代走入中國後,品牌知名度始終未有大的起色,在市場上一副「鮮有問津」的狀態。
  • 惠而浦雲空間洗幹一體機
    ,大幅縮減烘乾時間。惠而浦雲空間系列洗幹一體機採用世界領先的等離子焊接工藝,更好地利用內筒和機體外殼之間的空間,打造領跑業界的寬敞無限空間筒,能輕鬆勝任10公斤洗滌、6公斤烘乾,無論是厚重的冬裝,還是落地窗簾、床品三件套,雲空間都能在洗淨的同時完成烘乾。
  • 惠而浦中國開啟品牌盛典 帝王系列滾筒洗衣機方便消費者生活
    3月13日,擁有百年歷史的全球家電品牌惠而浦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品牌和新品發布會,惠而浦2019年全線新品齊齊亮相。惠而浦集團全球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克·比澤爾表示,惠而浦對中國市場的初心與信心從未改變,全新品牌定位的發布,意味著惠而浦更加重視中國消費者。 馬克·比澤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惠而浦進入中國已有25年,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初心與信心從未改變。全新品牌定位的發布,意味著我們更加重視中國消費者,他們的需求是我們不斷進步和革新的源動力,惠而浦集團也將把更多的全球資源引入中國。」
  • 行業競爭加劇 為何百年品牌惠而浦的產品變得更好賣了?
    以美國為主陣地的惠而浦,長期佔據著高達70%的市場份額。從1994年正式入華以來,惠而浦中國經歷了從單品牌發展到將帝度、榮事達吸納後的多品牌發展。惠而浦品牌本身雖定位中高端,但在中國市場表現和用戶口碑中,卻始終得不到足夠的認同。
  • 惠而浦中國新管理團隊首次出牌:四大品牌全品類全渠道引爆
    日前,家電零售新巨頭京東與惠而浦中國旗下的三洋洗衣機,共同發布了一款主打」臭氧除菌洗」差異化功能的Magic9新品。公開信息顯示,這是最近幾年來惠而浦中國第一次與京東家電展開新品的全網首發。就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出任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一職半年多的多艾小明首次公開與家電圈等媒體溝通表示,「2018年將會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惠而浦」。
  • 惠而浦首次進軍中國空調市場
    大舉進入昨日,惠而浦全球副總裁Kurt Tjaden正式宣布,從本周起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兩大系列8款新品空調,惠而浦空調選擇蘇寧作為中國地區獨家戰略合作夥伴,蘇寧擁有所有的新品首發權、獨銷權和獨家代理權,同時惠而浦全權委託蘇寧負責惠而浦空調在中國的市場推廣和售後服務等工作。
  • 惠而浦上半年虧損超5000萬,市場萎縮品牌低端問題待解
    對於業績下滑,惠而浦中國表示,是整體市場需求低迷和三洋品牌切換帶來的影響,公司冰洗產品市場佔有率呈現短期下滑趨勢,對公司經營影響較大,業績同比下滑,並主要體現在傳統批發渠道。與此同時,公司在品牌投入方面持續加大、新品研發的投入以及公司為提升運營效率而進行的組織變革對利潤造成影響。
  • 惠而浦喜獲2020年度淨水行業領跑者品牌
    12月5日,第二屆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主辦的中國室內淨化高峰論壇暨好水好空氣消費節於南京舉辦。經協會組織,邀請中國消費者協會、行業專家、相關科研所、媒體等組建評審小組,評選「2020行業領跑者品牌」獎。最終獲獎榜單正式揭曉,一直秉承著為用戶打造健康家電的惠而浦喜獲「淨水行業領跑者品牌」。
  • 百年品牌惠而浦的新勢力: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引擎
    當本土品牌強調全球化特性之際,外資品牌卻選擇重點突出中國市場及本土化的戰略,惠而浦就於3月13日,在上海舉辦了一場以「百年創新,悅享生活」為主題的品牌和新品發布會,以健康科技、卓越性能、簡單易用和前沿設計四大核心元素,冰洗及廚電等產品,構建全新的品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