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公司創立於1911年,至今已有100餘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奔騰港,旗下擁有Whirlpool、Maytag、KitchenAid、Indesit、Hotpoint、Brastemp等國際品牌,其中有7個品牌的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美元。然而,這樣一家跨世紀的輝煌企業,這兩年的日子也過的如坐針氈。
圖片來源:惠而浦官網
售後問題突出,家電產品頻登質量黑榜
汽車行業有句名言:第一輛車是銷售人員賣出去的,可第二、三輛車是售後服務人員賣出去的。售後服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句話放在家電企業也同樣適用。去年3·15晚會,美國百年家電品牌惠而浦被曝光其售後服務存在明修暗騙,無病假修、小病大修、高價推銷等問題。
與惠而浦籤約的特許售後服務商--宏瑞家用電器服務公司負責重慶市沙坪垻區惠而浦等多家品牌的家電初裝和售後服務。也就是說,如此重要的售後工作,惠而浦卻非"自營",反而是被"外包"出去的。3月15日當晚,惠而浦與該服務商解除合約關係,並在其官微發布聲明致歉。
不僅僅是售後,惠而浦中國的家電產品近年來頻登質量黑榜。2020年2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到惠而浦中國的一款家用燃氣熱水器不合格。2018年5月,惠而浦(中國)生產的智能潔身器(規格型號WLP-02)等產品接地措施項目不合格,使用過程中有潛在的觸電風險,而被江蘇省質監局曝光。2017年10月,在廣東省工商局的抽查中,惠而浦無霜冷藏冷凍冰箱被查出不合格。
"三洋"到期,"惠而浦"未被認可
2014年,野心勃勃的惠而浦公司收購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合肥三洋更名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及以前年度,"三洋"品牌產品銷售佔國內收入比例50%以上。
2019年10月23日,"三洋"品牌使用權到期,為了推陳出新,2019年惠而浦只能去大力推進"惠而浦"品牌產品銷售,但是,品牌的推給並非一蹴而就,品牌知名度和市場銷售提升尚需一定時間,不是輕易就能被市場接受的。"三洋"到期,"惠而浦"未被認可,受品牌切換影響,2019年惠而浦的銷售收入同比下滑了3%,公司的家電業務已經處於下滑的通道。
如今來看,三洋品牌已經沒有了,榮事達這個品牌由於被過度授權,也沒有多少品牌價值,惠而浦、帝度兩個品牌在家電行業則處於邊緣化的位置,惠而浦(中國)的品牌發展策略整體上並不成功,有產業觀察家認為,惠而浦中國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反思和調整,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依然堪憂。
惠而浦2019年年度預虧2.8-4.2億
惠而浦的日子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據2019年年度預虧報告,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預計2019 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 億元到-4.2 億元,2018年這個數據為2.6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3.0 億元到-4.4 億元,2018年這個數據為681萬。
除了失去"三洋"品牌,冰箱生產線開工不足,需進行減值測試,也是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之。,目前正在就減值範圍和幅度進行評估,即冰箱生產線相關的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預計減值幅度不超過 2 億元。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據一位在惠而浦工作七八年的老員工稱:近兩年公司效益差,發給員工的年終獎也越來越少,2019年中國地區的年終獎甚至為零,之前許諾給員工的定期漲薪也未能實現,老員工們也好幾年沒漲工資了。
股價飛漲又下跌,誰有攪局大動作?
3月24日開始,惠而浦的股價開始逐步走高,截止4月8日收盤,惠而浦在11個交易日大收7個漲停。一個預虧好幾年的公司為何突然連續漲停?為此,上海證券交易所也專門發問詢函詢問,3月27日,惠而浦公司回復答: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他們為什麼把我們家股票買漲停,我也不懂。
4月8日,惠而浦再發風險提示公告說明,有關本公司為市場傳聞的 C2M(根據單個消費者需求進行差異化產品定製)概念股一事,目前惠而浦並不涉及上述 C2M 業務,在電商平臺取得的業績增長也與上述 C2M 業務或相關模式無關。公告發布之後,惠而浦3連跌,截止4月13日收盤,惠而浦報5.39元/股,比近期的高點7.4元/股跌去27.16%。
作者:桌球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