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公共空間裡人與狗如何和平共處,似乎還沒有答案。
執法協管員在一個小區的人群集聚區抓住一隻流浪狗,旁邊圍觀的群眾說:「是該管管了。」
文|新京報記者 衛瀟雨
編輯 | 陳曉舒 校對 | 王心
►本文約4153字,閱讀全文約需8分鍾
2017年,攝影師朱駿遇到一個毒狗的人,民警抓住他的時候,摩託車兩邊的蛇皮袋裝滿了東西,打開一看,全是被毒死的狗。他用的是一種名叫三步倒的毒藥,意思就是三步之內就會倒下。他拿一根雞腿,把雞肉剝到只剩骨頭,然後將雞腿骨截成兩段,撒上毒藥。
包裝好了以後,就騎著摩託車從上海趕到浙江農村,看見村民家有狗就把包好的餌料扔過去。
朱駿發現,這種人和狗的矛盾是很常見的。嘉興在浙江北部,長三角的最中心,常住人口不到500萬,主城區人口不足100萬,但據專門管理犬只的市級犬類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犬管辦」)估計,僅市區三環以內就養了兩萬多條狗。
狗多了,沒管好就容易出問題。遛狗不牽繩、排洩物不清理、隨意遺棄病狗、不打疫苗不辦證……從2007年開始,嘉興犬管辦主要的職能就是負責犬類登記辦證、受理投訴、流浪犬收容等。但從成立到去年年中,辦證的犬只只有5000例左右,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
犬管辦所轄的主城區共有20多位執法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兼職、無編制人員,要管好狗,他們也很為難。嘉興市疾控中心的一組數據更直觀:2017年嘉興全市共發生狗傷人事件達82895起,這個數字還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
人與狗的衝突被放大,攝影師朱駿用鏡頭記錄下十幾年來浙江嘉興市整治狗患行動中的衝突,試圖看清衝突背後,人與狗之間複雜的關係。
以下是他的口述:
一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那時候幾乎家家養一條看門狗,農村的狗命「很賤」,到了時間就被殺了吃肉。
我上小學時,鄰居是個礦山老闆,他養了一隻狗,體型像小貓一樣,白色的毛,後來我特意查了下叫中國獅子狗,以前是養在宮廷裡的。鄰居經常給狗洗澡,洗完後,把它送到理髮店站在桌子上吹乾。我經常去理髮店玩,看見狗洗澡比我都勤快,白白淨淨的。
我第一次知道狗還可以有另一種身份叫「寵物」。
2012年,我來到浙江嘉興工作,看到街上到處都是「寵物」狗,主人們把他們抱在懷裡,口中還喊著:「寶貝過來,媽媽抱。」 這種親密,我和我父母都沒有過。
寵物狗和嬰兒一樣躺在車裡。受訪者供圖
2014年起,我開始有意識地關注寵物的話題,漸漸走近和寵物有關的人群。我發現,在中國的城市裡,隨處可見人們和寵物相伴的場景,這其中以寵物狗居多。據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在冊寵物數量已達1億隻,其中61.74%為寵物狗。
後來的拍攝裡,我觀察到了越來越多人和寵物狗的關係。有人會抱著狗拍婚紗照,給狗洗SPA,給狗舉辦盛大的生日會,在寵物醫院我見過給狗做剖腹產,狗四個腳被綁在手術臺上,接生出來以後,寵物醫生給它的寶寶清理嘴巴裡的羊水。狗像個孩子一樣。
主人為自己的寵物狗做了個新造型。受訪者供圖
在拍攝中,我一直在思考,狗對人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曾經拍攝過的一個阿姨,她就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一米六的個子,四十多歲,養了6、7隻流浪狗。
其中有一隻流浪狗「黑仔」,兩個月大的時候被主人丟棄阿姨家門口的草叢裡,當時,黑仔全身多處皮膚潰爛、大小便失禁,幾乎只剩下半條命。
阿姨把它送到醫院救治。當時,她家裡經濟有點困難,全家人打算離開嘉興,搬到鄉下老家生活。但是為了照顧黑仔,阿姨決定不走了,每天守在寵物醫院陪著它。我跟拍了黑仔做手術的整個過程,手術前,阿姨抱著它,像對待孩子一樣,不停地撫摸它的身體,一遍遍叫它的名字,鼓勵它「別怕」,黑仔在手術室裡,阿姨還哭了,她說,她把黑仔當自己的孩子養,擔心它會痛。
5月19日,黑仔即將進行第二次手術,王阿姨抱著黑仔像對待孩子一樣不停地鼓勵它。受訪者供圖
那種情感很真實、很打動人。我覺得,他們在寵物身上有一些寄託,人們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扮、照料它。
每年8月的上海亞洲寵物展是寵物行業的盛會,來自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主要海外市場的參觀團都會相聚。我也去拍攝過幾次亞洲寵物展,2015年的時候,第十八屆亞洲寵物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當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八萬多名觀眾前來觀展。
8月29日,人流達到頂峰,我發現很多人都是帶著寵物狗來的。展會現場會有些珍奇品種的狗,每個人帶著自己的狗像打卡一樣,去和各種品種的狗拍合照,像一個狗的party。我遇到過很稀奇的狗,它的主人把它放在地上,就很快一堆人圍過來,要撫摸它,和它拍照。也有狗打扮得很奇怪,還會有人給狗畫眉毛,帶鴨嘴。
為期四天的上海亞洲寵物展,在8月29日人流達到頂峰,55000平米的展廳被擠得滿滿當當。受訪者供圖
我加了幾個狗主人的微信,後來看到他們朋友圈裡的照片,有人給狗辦集體婚禮,狗穿著婚紗和西服,和人的婚禮現場一樣。
我和他們聊天,發現大家描述狗就像家庭成員一樣,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個30多歲的女人,她養了10隻狗,在她家有一個專門的房間給狗,每個狗都有自己專門的床位和餐桌,就像幼兒園一樣。
錢女士家裡有10隻馬爾濟斯,它們都有自己的專屬床位和餐桌,像一個幼兒 園。受訪者供圖
二
2018年11月至12月,犬管辦在嘉興全市範圍內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整個市區的執法隊員都集中出動清理流浪狗。把主城區劃分了區域,幾乎是挨個小區搜查,每周三次。
一隻未拴繩的狗跑進樓道「消失」了,執法隊員「白忙一場」。受訪者供圖
我因常年和犬管辦在工作上的合作關係得以全程隨行記錄,也藉此機會更加深入了解城市犬類管理人員的工作細節。
每次出動,十幾個執法隊員分成三輛車,浩浩蕩蕩地出發。到了小區裡再分幾個組,通常是兩個人、三個人一組,在小區裡搜查流浪狗。執法車是普通的皮卡車,後面有籠子裝狗,抓得多的時候得來回收容基地轉運好幾趟。
工具也簡單,一個綠色的網兜,連著一根一米多長的棍子。遇到狗了,執法人員悄悄靠過去,用網兜把狗罩住,有時候狗受驚了要跑,幾個執法隊員也跟著跑。
執法人員抓捕流浪狗現場。受訪者供圖
判斷流浪狗只有一條標準,有沒有拴繩子。有些狗看起來很乾淨、很漂亮,有的還穿衣服、戴蝴蝶結,但是只要是沒有拴繩,相當於主人沒有對狗進行可控的管理,就會按流浪狗處置,犬管辦工作人員解釋,「因未拴繩被收容的狗可以由主人來收容基地認領,未辦證的辦好證後才能領回。」
按規定辦理了狗證的寵物狗可以跟著主人回家。受訪者供圖
也正是因為這樣,遭到了不少狗主人的反對。我記得有一次抓捕,狗已經進到籠子裡了,我們跟著上車,突然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衝出來一個男人,攔在車前面不讓走。他情緒很激動,大聲罵,「我人就在裡面吃飯,你怎麼把我狗抓走?」
執法隊員和他爭論,「你的狗沒有拴繩子就在小區公共區域亂跑,還沒有打疫苗也沒辦證,咬到人了算誰的責任?」
像這樣的極端情況不多,但是一年到頭總能碰到幾個。有人會開著車截停執法車輛,有人想扒開門把狗救出來,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女人,一直強調自己的狗有證,但是拿不出憑證。最後,執法人員還是把狗還給她了。
當著主人的面,執法隊員沒有強行收容放養狀態的狗,而是對主人進行了文明養犬的宣傳。受訪者供圖
在我的觀察裡,犬管辦還是以引導教育為主,執法人員抓捕狗的過程也算溫和。執法的目的不是激化矛盾,恰恰是要避免矛盾。以前,犬管辦還搞過一個活動,他們去熱鬧的公園裡面,遇到遛狗不拴繩、或者狗大便不處理的,就讓狗主人發朋友圈自我警戒。犬管辦的人告訴我,他們認為,管理犬只的工作本質是管理養狗的人,人的意識提高了,文明養犬才能成為現實。
一位狗主人及時趕到,帶走了自己沒有牽繩的寵物狗。受訪者供圖
抓捕的狗會暫時送到收容基地,犬管辦在嘉興城郊有個獨立的院子,辦公樓兩層高,狗的收容基地就在辦公樓旁邊。我進去過裡面,像宿舍一樣,分成五、六個房間,一共一百平米左右,每個房間關著幾十隻狗,用鐵做的柵欄圍住,還裝著有機玻璃,不然擔心狗會撞碎。
收容基地,幾十隻狗被關在一個房間裡。受訪者供圖
狗多了,工作人員每天早晚都要去清洗,主要是清理它們的糞便。還要灑消毒水,但是即便這樣,味道也挺大。
有的主人會找過去,趴在犬舍的門口一直喊著自己「寶貝」的名字,甚至會有人到收容基地鬧。我遇到過一對父子,他們認為城管是故意抓走狗。按照規定,收容基地的狗繳納600塊錢(2019年7月1日,《嘉興市養犬管理條例》實施後,這項費用已經取消),辦好了狗證、打疫苗、買保險以後才能領走,那對父子吵了一個多小時,罵執法隊員「為了600塊錢把我的狗抓走了」,甚至要闖進收容基地搶走狗。最後只能報警處理。
一名男子來收容基地尋找自家的狗,他家的狗沒有辦證和打免疫針就被放養在外。受訪者供圖
犬管辦的收容基地像是一面人性的鏡子,有人願意交了錢、接回一個「家庭成員」,但也有的不願意出這個錢,實際上無情拋棄了一個生命。我記得經常能見到同樣的人,隔幾天來收容基地看看,每次都站在同樣的位置,估計是在看自己的狗。非常猶豫,拿不準這600塊錢值不值。
犬管辦收容基地裡的犬只通過登記上網後,也向市民開放免費領養。我發現,名貴品種的狗會受到青睞,「土狗」沒人要。還會有愛狗人士找藉口進來監督犬舍的環境,有的當場就提意見,「你怎麼能這麼多狗放在一起?」
三
執法隊員也為難,有人來鬧事,他們只能報警處理。今年7月1日,經過省市兩級人大審議通過的《嘉興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犬類管理有法可依,執法主體也從城管轉移到公安。條例規定,個人在重點管理區內養犬,每一戶籍和每一固定住所限養一隻。
所謂的「重點管理區域」,其實就是嘉興市三環以內的主城區,但事實上,現在很多家庭養了不止一隻狗。執法人員目前也比較寬鬆,沒有馬上要求全部狗轉移,而是教育引導,希望狗主人能把狗轉移到限養區外。當然,最終的目標是一戶人家只能有一隻狗。
一隻上了狗牌的寵物狗好奇地跑到執法車前,執法隊員用手輕輕撫摸它的頭。受訪者供圖
除此以外,所有的狗都需要辦狗證、打疫苗、植入晶片。到現在,鼓勵大家辦證是犬管辦的主要工作。各區犬管辦保持每個星期要去兩個社區宣傳,引導狗主人當場預約辦證,現場通過審核,馬上就有寵物醫院的獸醫給狗植入晶片和注射國產疫苗,而且完全免費。
晶片非常小,植入的時候就是拿一個打針的針管,晶片在針尖上,可能都不夠一毫米,對著狗脖子一紮,晶片就跟著植入進皮膚表皮了。晶片裡面包括狗的信息和狗主人的信息,都是一些基本信息:這條狗是什麼品種?多大年齡了?多高多重?狗主人的聯繫方式和住址在哪?通過晶片都可以查到。現在,他們還會給狗戴上一個項圈,項圈上正面是二維碼,掃描後是狗的信息;背面還有犬管辦的電話,如果狗走丟了,被人撿到,就能馬上聯繫犬管辦。
寵物醫院為狗植入晶片,晶片只有不到一毫米大。受訪者供圖
7月1日新條例實施後,整個嘉興新登記的狗一下子就多了,截至8月12日,主城區有2500多條狗新辦了狗證。
我用鏡頭記錄下犬管辦裡發生的不同側面,但圍繞在養犬人、不養犬人、愛狗人士和犬類管理人員之間的複雜關係,有形和無形中阻止了我的行為。比如,很多問題犬管辦的人會拒絕回答。
我理解在犬類管理這件事中每個人群的難處。抓捕過程裡,經常會有人圍著說「是該管管了」,但總有狗主人不理解。曾經有杭州犬類管理執法隊員來做業務培訓,杭州的執法隊員有十幾年犬類管理經驗了,他說犬類管理工作最難的就是和養犬人的溝通工作,這個工作70%靠宣傳、20%靠管理、10%靠執法。
主人見到執法隊員準備收容自己沒有拴繩的狗,立馬將狗趕回院子裡。受訪者供圖
直到現在,公共空間裡人與狗如何和平共處,似乎還沒有答案,《嘉興市養犬管理條例》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犬管辦的協助執法者小柴說,文明養犬是對養犬人最基本的要求,「我自己也愛狗,但是對城市生活環境來說,愛狗更應該文明養狗。」他家裡養了兩隻貴賓犬,白天在陽臺的籠子裡,晚上回來會給它們拴上繩子出去遛遛。
動物園園長
E-mail:weixiaoyu@sysumedia.com
▼
你認為人和狗該如何和諧共處?
後臺回復關鍵詞 「洋蔥君」 ,加入讀者群
推薦閱讀
未婚生子,我有權領生育保險金嗎?
既然在看,就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