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競技體育,鍛鍊還是傷身?拔苗助長?

2020-12-12 新華教育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該技能大於娛樂,還是娛樂多於技能,值得深入研究 新華社發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該怎麼搞?近日,一種幼兒園籃球聯賽正在國內部分幼兒園陸續開展,和一般的臨時性課堂遊戲比賽不同,這種聯賽由專門機構組織,模仿成人體育聯賽的形式,甚至,最後還舉辦了全國總決賽。在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有家長和專家提出了不同看法,對抗性的體育競技比賽,真的適合幼兒嗎?這到底是不是一種拔苗助長呢?日前在廣東惠州舉行的廣州市青少年基金會南崑山學前教育公益論壇上,幼兒體育健康教育也成了專家們討論的焦點。

  現狀

  幼兒園體育活動各自為政缺乏指導

  上午9點多,正是佛山南海機關第二幼兒園孩子們的室外活動時間,記者走訪時,孩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拍打籃球。籃球在孩子的手中顯得有些碩大,但這並不妨礙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滿頭大汗。

  該園園長周結華介紹說,全園400多個孩子,雖大中小班班別不同、能力相異、被要求規則不一致,但基本上都能做到「會打球」。該幼兒園的「花式籃球」,即籃球和舞蹈動作的結合,已成為這所省一級幼兒園的招牌項目。這個發展時間不過兩年的項目得到了專業籃球訓練機構的支持,還在今年6月份獲得了全國幼兒籃球聯賽籃球操金獎;今年7月,幼兒園還和南海區足協合作,開始在大班推行足球計劃。

  然而,儘管在體育運動方面已走在同類幼兒園的前列,周結華仍坦言,科學的幼兒運動指導,他們得到的還不夠。「現在很多人都避重就輕,不願意研究幼兒體育運動,因為它涉及一個科學規範的問題。」

  周結華說,自己在幼兒體育運動項目上仍在摸索,所能依靠的來自政府部門教育材料,只有教育部在2001年印發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2012年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而這兩份文件對幼兒的運動指導只停留在身高、體重等表層測量上,不像針對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一樣,有大量規範細緻的數據標準作為參考。

  此外,這位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為,自己雖實操經驗豐富,但缺乏理論的提升。儘管曾有不少教育專家入園考察、提出建議,但在她看來,很多建議仍有些「模稜兩可」。

  質疑

  幼兒玩競技體育違反自然規律

  和周結華一樣正在嘗試幼兒體育教育的,還有亞洲幼兒體育學會常務理事溫大治和他的同事們。就在3個月前,他所創辦的公司剛剛舉辦了全國幼兒籃球聯賽總決賽。作為國內較早開展幼兒籃球運動教育研究和推廣的人物之一,溫大治在嘗試以幼兒籃球對抗賽的形式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和規則意識。

  不過,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體育教研員莊弼對此不以為然。在深耕中小學體育及身心發展30多年、研究幼兒體育活動4年之後,他將幼兒「動作發展」和「體育」兩個概念做了剝離。

  莊弼表示,幼兒階段應以發展人的基本活動能力為主,比如走、跑、跳、投、攀、爬等;而體育比賽講規則、講技術,是以技術要求來激發人體最大潛能。莊弼舉例說,籃球比賽中要求比賽者投中籃筐,這屬於精細動作,鍛鍊的是「小肌肉」;然而3-6歲幼兒本只需要鍛鍊「投」這種簡單的動作,真正精細動作的鍛鍊應在小學三年級以後進行。

  莊弼擔憂,這種用規則技術來約束孩子的競技比賽項目會讓幼兒園、社會培訓機構和家長不遺餘力地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而這種「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感覺統合失調,即大腦因輕微障礙而無法使身體保持協調。

  廣州體育學院足球學院執行院長周毅抱有同樣的看法。周毅認為,目前某些幼兒園、社會培訓機構所做的不規範的地方在於,沒有建立好動作發展和動作教育的體系,出現了幼兒體育活動「小學化」、「項目化」的現象。周毅說,自己之所以不贊成幼兒進行足球或籃球比賽,就是因為比賽考察的是綜合技能的運用,而幼兒在單個動作都沒有打好基礎的前提下,這樣的跨越會使教育目標發生改變。

  「這絕對是拔苗助長,教育是很公平的,在哪個點上違背了教育的規律,一定是要付出代價的。」周毅對羊城晚報記者說。

相關焦點

  • 體育專家毛振明:中國孩子缺乏鍛鍊
    封面新聞記者 陳羽嘯 攝影報導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主席、北京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首任院長、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體育學科首席專家毛振明10日在成都指出,現在中國孩子嚴重缺乏鍛鍊,體質普遍下降,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競技or鍛鍊?傳聞中的日本「變態」體育幼兒園教什麼?
    在日本,更是全民看重幼兒的體育教育。這裡,就有一家被很多父母認為「變態」的幼兒園,光體育課就有二十多種,每項都是必修課,除了室內體育課、一年一度的滑雪和運動會外,還有個極具挑戰甚至有點「虐」的夏令營——高強度長距離徒步。這個聽起來讓孩子「吃苦」的幼兒園,就是日本以體育教育聞名的Buddy Sports幼兒園。
  • 幼兒識字是好事還是壞事?正確的引導才不會拔苗助長
    幼兒識字是好事還是壞事?正確的引導才不會拔苗助長 在綜藝節目《了不起的孩子》中有一個四歲的孩子王恆屹,據王恆屹奶奶介紹,王恆屹3歲時,就已經能識3000多個漢字、一百多個國家的國旗、會背上百首古詩,對音樂也是特別敏感,能聽曲辨歌。
  • 挖掘競技體育「本土力量」廈門為49所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授牌
    臺海網7月30日訊 據廈門網報導 7月28日,我市競技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授牌儀式在梧村小學舉行,正式授予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等49所學校為我市競技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市隊校辦或市隊區辦)。這些基地校的創建,將發掘更多競技體育「本土力量」,為廈門在各級各類體育競賽爭得榮譽,同時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助力建設高水平健康之城。
  • 運動訓練:競技運動培養未來體育之星
    伴隨著兒童人口基數的增加,兒童教育開始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中體育教育在兒童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體育培訓在有著龐大基數的幼兒培訓行業中非常有潛力,但目前兒童體育教育領域仍有很大空白,市場急需專業的體育教師。同為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側重於競技體育方向,對口的工作是在競技體育領域擔任助理裁判員、運動員教練等職位。
  • 競技體育的意義
    最關鍵的是,《奪冠》後半部更加貼近現實,最大限度地詮釋了競技體育的意義所在。 競技體育最原始的初衷就是用公平競技的方法來代替殘酷血腥的戰爭,以此來分出勝負,這樣勝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負者就相對得到少一點的利益。但無論勝負,都無傷大雅,還可以在競爭中強身健體,互相學習提高,得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 小小搏克手競技顯身手:達茂旗民族幼兒園舉辦首屆幼兒搏克邀請賽
    足下盤旋,腿膝相擊,7月17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民族幼兒園舉辦首屆幼兒搏克邀請賽,來自民族幼兒園及蒙古族幼兒園的64名幼兒參加了比賽。此次比賽不僅鍛鍊幼兒頑強拼搏,挑戰自我的體育競技精神,更展現了蒙古族團結、互助、友愛、和諧的傳統文化內涵。
  • 日本體育大學教授時本久美子,帶你走近日本幼兒體育教育!值得中國家長反思
    裡面對日本體育法的歷史沿革,體育立國戰略和體育振興計劃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早在1961年,在東京奧運會召開之際,日本就頒布了《體育振興法》,提出體育是為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而進行的競技比賽和體育鍛鍊。2000年,又頒布了《體育振興基本計劃》,將終身體育和競技體育作為至21世紀初體育發展的重點,提出了從少年兒童抓起,建立終身體育社會。
  • 專家:體育以健康為目的 並非追求純粹的競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12日,在首屆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由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研究團隊牽頭研製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行動方案首屆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汪曉贊教授介紹:「很多人把體育當做是少部分人的體育,而我們想推行的體育,是所有人的體育。這個體育的一個最終的目標是以健康為目的。所以會談到健康冠軍,健康精英,健康達人,健康能手,他有個導向,我們追求的是以健康為目的,並不是以純粹的競技為目的。
  • 廈門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昨授牌
    廈門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授牌。臺海網7月29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昨日,廈門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授牌儀式在梧村小學舉行,正式授予廈門二中等49所學校為廈門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市隊校辦或市隊區辦)。這49所基地校中有35所將為廈門重點培養足球、籃球、網球、射擊、體操、擊劍等項目後備人才,剩下14所將承擔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共18支年齡梯隊的市級運動隊的訓練和競賽任務。
  • 適宜的體育活動有幼兒興致相隨
    又如,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將基本的運動技能和運動素質納入到教學活動中,通過遊戲化的教育教學方式,讓幼兒在身體的直接參與中得到鍛鍊,不斷增強體質。基於幼兒運動核心經驗開展這幾種不同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均不同程度地包含著幼兒運動的基本核心經驗:身體控制與平衡能力、身體移動能力和器械(具)操控能力的練習與發展。
  • 拔苗助長危害大,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循序漸進
    從而人為的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拔苗助長的故事也就會重演。但是若因急於求成而拔苗助長,過度施教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和生理的負擔。過度施教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幼兒時期孩子的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這時讓他們承受過重的負擔,就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危害。興趣班是培養孩子興趣的,讓孩子學英語、學舞蹈、學繪畫、學樂器、學奧數等等,層出不窮的補習班導致家長們開始盲目跟風。
  • 2019幼兒體育大會暨第二屆國際幼兒體育學會主題活動深圳開幕 多措並舉 探索市場參與幼兒體育新機制
    本次活動以「與時代同頻共振,助幼兒身心健康」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日本、英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的百餘名幼兒體育專家、幼兒教育專家、幼兒健康專家齊聚一堂,共話幼兒體育及幼兒健康大計。本次活動由國際幼兒體育學會和北京好樂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開幕式上,針對如何鼓勵幼兒進行體育鍛鍊、如何讓幼兒健康成長等問題,國際幼兒體育學會會長前橋明依據自身多年的幼兒體育研究經驗作了分享。
  • 【聖巴巴拉教育在線】---豐富多彩的體育鍛鍊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間鍛鍊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動作協調發展,提高幼兒身體各個機能,是以「幼兒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開展晨間鍛鍊,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      晨間戶外鍛鍊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大部分幼兒入園的第一項活動,是他們一日生活的開始。幼兒參加晨間體育鍛鍊有助於幼兒生長發育,培養幼兒身體各器管系統的功能,使幼兒體格健壯。       參加體育鍛鍊能促進大腦發育。
  • 「學園動態」聚焦戶外體育鍛鍊,培育幼兒強健體魄——記錦尚鎮中心幼兒園小班段教研活動
    戶外體育鍛鍊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確保幼兒每日兩小時戶外活動的基本途徑。為了深入貫徹《指南》精神,增加晨間活動的趣味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錦尚鎮中心幼兒園小班段開展《基於小班健康領域的戶外體育鍛鍊》主題研討活動。
  • 智力對抗運動Betway必威體育助威電子競技
    作為行業新風口電競產業的商業模式在國內日漸成熟,電子競技本身更成為全民體育項目之一,並且今年正式列入2018雅加達亞運會表演項目和2022年亞運會比賽項目。必威體育全球首檔電競競猜聯盟認為可以說隨著電子競技的不斷發展與普及,其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文化的彰顯,體育事業的強大均有不容忽視的助推作用。電子競技是指電子遊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活動。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通過運動,可以鍛鍊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好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要更好發揮競技體育綜合功能和多元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體育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競技體育作為體育事業顯性指標,「十四五」要發揮競技體育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多元價值。
  • 店埠學區中心幼兒園幼兒體格鍛鍊測評
    為了檢測幼兒的體格鍛鍊以及機體各方面的發展情況,2019年1月2日-3日,店埠學區中心幼兒園由園長、副園長、保健醫組成的測評小組,對各年齡段幼兒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性、靈敏度等方面進行了測評。
  • 電子競技不算體育?還是給別人留點念想吧
    最近呢,那有一則新聞是這樣說的,愛奇藝的CEO,他在一則節目中稱電子競技是從遊戲演變來的,無論有人拿到過什麼成績,他也不會承認電子競技是一項健康的體育運動。看到他說這句話,本來我是不想發表自己意見的,但是現在就是越想越生氣,對他的觀點。
  • 體育培訓招生從小學轉向幼兒園
    負面清單列明:禁止幼兒進行正式足球比賽;禁止對幼兒進行成人化、專業化、小學化足球訓練;禁止幼兒足球考級;禁止進行足球頭球練習;禁止足球操等形式化表演;禁止對幼兒所有負重的力量練習;禁止幼兒只練足球;嚴格控制幼兒的運動時長和運動強度。現象體育培訓低齡化,家長和市場是誘因以前,只有兩個體育項目在幼兒階段開始選材,那就是體操和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