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張蒙
定稿:蘇子後
孕媽身上的這幾點表現,暗示胎兒很聰明
1、孕媽情緒穩定
研究表明,孕媽在孕7~20周時情緒起伏較大,時常陷入焦慮和不安中,但這樣是不利於胎兒生長發育的,容易引發先天性唇顎裂等問題。
而且孕媽情緒不穩定還會影響營養吸收,容易導致胎兒體重過輕,出生時有發育不良的情況。
因此,孕媽的情緒管理十分重要,可以適當多聽聽舒緩柔和的音樂來紓解不良情緒,多與家人溝通交流,避免胡思亂想,更有利於胎兒發育。
2、胎動波動正常
一般來說,孕媽在孕四個月左右能感受到明顯胎動,在孕28~30周時胎動到達頂峰,每天早上的7~9點和晚上9~11點左右最為頻繁。
如果胎兒發育正常,每天胎動的頻率和節奏是存在一定規律的,當1小時內少於3次,12小時內低於10次,說明胎兒可能有宮內缺氧危機。
如果12小時內胎動30~40次,且節奏強勁有力,頻次有規律,表示胎兒大腦發育一切正常,出生後是個聰明娃。
3、孕媽堅持做胎教
隨著胎兒身體及心理不斷發育成熟,孕媽可以在合適的時機給胎兒進行胎教,比如孕四個月時,胎兒視力發育到達一定程度,開始對光線敏感,孕媽可以多曬曬太陽,促進胎寶視覺發育。
等到孕6個月,胎兒感官發育較為成熟,能清楚感受到外界刺激,孕媽可以做做音樂胎教,給胎兒讀讀繪本、講講故事,促進胎兒認知、情感和大腦發育。
決定孩子智商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智商受父母雙方的遺傳因素影響較大,爸爸媽媽智商水平高,孕育出來的孩子也相對比較聰明。
但這並不是決定孩子智商的唯一因素,有些國外專家提出,父母后天的培養對其影響更大。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孩子在5歲前受到專業智商訓練,智力水平和IQ值比普通父母散養的孩子高出許多。
但這並不能說明沒有受過專業指導的寶寶天生智力就落後,而是思維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遺傳基礎並沒有被合理開發利用,所以相對處於劣勢。
尤其是一些父母在學術上有較高成就的家庭,孩子通常在學習中的表現會比較突出,這也是父母后天的培養和家庭氛圍影響的功勞。
孩子出生後,家長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升寶寶智商
1、引導寶寶思考
雖然孕媽的努力能幫助胎兒奠定智商基礎,但寶寶出生後一開始還並不懂得如何用大腦思考問題,必須依賴於父母的正確引導。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思考,學會發散思維,善於靈活用腦,充分發揮想像力,腦子越用越活,智商水平也能更上一層樓。
2、加強體能鍛鍊
所以,父母也要加強孩子的體能鍛鍊,平時多去戶外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提升大腦供氧,更有利於智力開發。
【今日一問】你在孕期為胎兒的發育做過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