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a
"寬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提到"寬恕"這個話題,如果你願意靜下來勇敢面對自己曾經的傷痛,相信每個人都有被人激起悲傷的故事。
而很多人一輩子甚至都生活在怨恨當中,不肯原諒寬恕給自己帶來傷痛或不公的人,即便是這個傷痛和不公的感受,不一定是那個他自認為的加害者造成的。
有時,或者只是一次很小的矛盾衝突,也能讓一個人陷入憤恨中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釋懷。而這些不能釋懷的人往往自己的內心也得不到寧靜,生活的也並不是十分的開心和幸福。
常聽長者說:"放下"即"自在"。可現實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放下呢?那是因為寬恕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努力,也需要始終如一的決心才能完成。
看完《寬恕》這本書,相信你對寬恕會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同時它也能賦予你去"寬恕"的力量。
面對作者的提問,我們該如何回答
帶著非常沉重的心情閱讀這本關於"寬恕"的書,確實震撼我的心靈。因為書裡的真實故事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痛苦所能比擬的,而作者的處理方式和社會上很多有名望的智者們給予的各種回答,深深的蘊藏著關於"寬恕"的智慧,非常值得我們去反思自己的生活。
作者西蒙*威森塔爾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在納粹集中營裡,親身經歷的納粹人殘忍殺戮的歷史事件。
同時邀請各界有學識有名望的專家或領袖們,以及讀者們給予他一個答案:當年輕的納粹黨衛隊卡爾在瀕臨死亡時請求得到他的寬恕,而他保持了沉默到底是對還是錯?假如我們就是他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怎麼做呢?
作者如何面對傷害自己的人
先來看看本書作者西蒙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在無力、恐怖、喪失希望、死亡時刻都會降臨的納粹集中營環境下,目睹著納粹每日的殘殺無辜,經歷著自己的同胞猶太人被鎖在一間屋裡,被殘忍的納粹一把火燒掉的撕心裂肺,而自己的89位親人也都死於這個地獄般的集中營。
但是當西蒙成為僅有的倖存者走出集中營後,那個目睹並參與了殺害無辜行為的納粹黨衛隊卡爾在臨近死亡前居然招呼西蒙到醫院來聽他的懺悔,並且請求得到他的寬恕。
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感覺這個納粹黨衛隊卡爾簡直太可惡又可笑了,一點都不值得寬恕!相信很多人若是西蒙站在那個殘忍迫害自己的敵人面前,一定怒火衝天,恨不得將這個參與殺害自己家人的納粹暴打致死都不解恨。
但是作者西蒙面對這樣一種情形卻是始終保持著沉默,並且最後西蒙還握住了卡爾的手,還替他趕走了蒼蠅。在卡爾死後,西蒙居然還拜訪了卡爾的母親,當卡爾的母親拒絕承認自己的兒子犯下的罪惡時,西蒙依然選擇了沉默,
加州奧克蘭創靈大學校長馬修*福克斯在自己的回覆中是這麼評價西蒙的,他認為西蒙保住了他的良心,那位納粹士兵也拯救了他的靈魂。
他說:"西蒙在聽了卡爾的那麼多駭人聽聞的故事後仍然留下來繼續聽,傾聽是他送出的禮物,傾聽是他同情的表示。"
一個是行刑者,而另一個是受刑者。而西蒙卻選擇了留下來傾聽曾經傷害自己及親人、同胞們的納粹的懺悔,保持了沉默。這是多麼大的包容和仁慈!
不僅如此,當西蒙活著走出集中營後,畢生從事著到處尋找納粹的工作,為的是讓納粹們在病榻之前進行臨死前的懺悔。
馬修*福克斯說,西蒙撼動了我們的良心。確實,在良心的拷問下該如何去做選擇?這真的是件非常難以抉擇的事情!但西蒙卻以自己的沉默以及後續的工作展示出了他的博大胸懷。
雨果說:"世界上最高貴的復仇就是'寬恕'"。我相信西蒙做到了,雖然他並無須忘記這段歷史。
我們該如何應對傷痛
回看生活中,無論是電視上還是我們的周圍,總能看到一些為了利益或仇恨互不往來的親人或朋友,與西蒙所遭受的傷痛和傷害相比,我們真的更應該選擇寬恕,創造和諧。
因為唯有寬恕才能讓自己與生活和解,讓自己的內心歸於平靜 ,讓生活回歸於美好。那麼面對仇恨和傷痛,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呢?
一、 寬恕的真正意義是放逐我們仇恨的心靈。
其實我們寬恕的不是別人,而是讓我們自己那顆仇恨的心得到解放。當你選擇寬恕後,你的潛意識裡就不再是受害者,那麼你也就拿回了自己內心的力量,從而才能看到這個世界上更多的色彩。
二、 你寬恕的只是對方當下的愚蠢信念,而不是事件本身。
就比如作者西蒙寬恕的是卡爾在那個特殊時期下被蒙蔽了良心的愚蠢信仰,並不是殺戮本身。我們不值得傾其一生去追隨一個人的愚蠢信念,這種行為只會讓自己的一生與痛苦同在。而只有寬恕才能讓我們的內心歸於平安。
三、用愛的力量融化過往世界,重塑今生。
書中說"沒有愛的任何善意都是假裝的力量。"一個人的善意如果不是出自於愛,受施者是感受不到愛的善意和力量的。"愛"是一切的答案,愛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重塑生命。
四、 放下別人就是成全自己,解放自己的內心,才能收穫幸福。
尼採說:"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珍惜來到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沒有人是偶然進入到你的生命中來的,正如佛陀釋迦牟尼說:"無論你遇見誰,她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所以,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而人的最終幸福也只能來自於我們內心的自我寬恕。
在寬恕中迎接一切美好的發生
寬恕並不是遺忘,更不是懦弱的表現,寬恕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智慧。
擇寬恕並不代表承認對方的行為,而是能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解脫,從而獲得內心的寧靜與幸福。寬恕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生活中,不僅要學會寬恕別人,更要學會寬恕自己。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給自己和他人改錯和成長的機會,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寬恕帶給自己的痛苦感受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願你我擁有寬恕的力量,願人間充滿和諧的景象,願世界在寬恕中更加美好和平!
作者:Lina,鏡姐夢想領讀會,高效閱讀訓練營學員。今日頭條原創作者,心理諮詢師,向陽向善,踐行終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