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變分級診療項目在京啟動

2020-12-22 新京報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數據顯示,中國眼底醫生人數約6000人,而慢病人群中,僅糖尿病患者就超過1億,如此龐大的患者人數意味著,大多病人不能得到及時的眼底篩查。

7月17日,北京醫院攜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及北京部分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啟動北京城鎮居民糖尿病眼底病變分級診療項目,旨在通過人工智慧的眼底篩查等手段,有效幫助基層百姓進行糖尿病眼底篩查,以期實現早發現、早治療和長期管理。

該項目將在北京地區開展為期150天的眼底篩查項目,預計覆蓋8000多名居民,幫助其進行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以及黃斑變性、青光眼、白內障等疾病的篩查與管理。

「北京醫院支持此次項目,旨在通過AI影像識別技術進行眼底篩查,將本院的優勢資源下沉到醫聯體內的基層和社區資源,幫助更多基層百姓進行慢性病篩查、早期發現和長期管理。」 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表示。

有專家指出,人體很多慢性疾病在早期,甚至是臨床前期,其血管特別是血液微循環會提前發生異常,但很難被發現,此時如能進行眼底專業篩查,客觀記錄和定期隨訪,有助於慢性疾病的及早診斷和治療。

「然而,目前主動做眼底檢查的患者少之又少。」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表示,以臨床上常見的糖尿病眼病為例,糖尿病眼病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可以引起患者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每年新發生的失明病例中,糖尿病患者佔12%,在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有某種程度的視網膜病變者佔21%。在與糖尿病相關的各種眼病中,視網膜病變最為常見。「由於病變損害的不可逆性,預防是最重要的一環,而且早期預防的花費要遠遠低於晚期治療的費用,療效也更佳。」

北京醫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紹,當AI眼底影像識別技術介入眼底檢查,將開啟更高水平上的慢病患者長期和有效管理,應用數據精準記錄和比較患者的整個病變過程,比如高血壓的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動態發展,通過眼底血管的變化推斷和評估該患者的腦、心、腎血管系統的病變程度。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編輯 王鹿

相關焦點

  • 進博會上,MMC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控中心項目全面啟動
    其中,MMC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控中心(以下簡稱MMC糖網中心)的啟動,為減少我國糖尿病致盲開啟了新篇章。MMC糖網中心項目由中國工程院寧光院士發起,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聯合諾華製藥(中國)今日在進博會上全面開啟!中國工程院寧光院士、上海市眼科臨床醫學中心許迅教授、諾華製藥(中國)代謝與移植事業部負責人王嘉先生及項目相關代表共同參與並見證了MMC糖網中心項目的啟動。
  • 淄博啟動糖尿病眼病人工智慧篩查項目 體素科技任技術支持
    作為聯盟成員之一、擔任該項目技術支持的體素科技將為淄博市市民提供糖尿病眼病的人工智慧篩查。&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我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有所增多,重大疾病防治體系的建設成為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據統計,我國有4億左右慢性眼病患者,其中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有2700多萬。
  • 愛爾眼科成立疑難眼底病分級診療平臺
    常見的眼底病包括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等,前兩者還是WHO(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目前世界三大致盲重點疾病中的兩種。這幾種眼底疾病佔城市居民不可逆致盲原因的一半。而我國不僅60歲以上人口已超2.5億,糖尿病患者群更是以1.1億的龐大規模居全球首位。因此,我國或將迎來眼底病發病的高發期。
  • 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在京啟動
    2020年12月10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牽頭髮起的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在京正式啟動,標誌著「網際網路+醫聯體」模式下中西醫結合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是踐行健康中國行動、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
  • 利用醫療AI實現分級診療的落地,解構眼科醫聯體案例
    就這樣,藉助於大恆的「眼科醫聯體服務平臺」和已積累的千萬張眼底檢查圖像數據,依託中科院研發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大恆普信成功打造了「慧眼AI」智能圖像分析軟體,專注於眼科,通過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及優良的大數據算法,協助眼科醫生完成眼底相關疾病的快速診斷,減少誤診和漏診。利用AI助力糖網病分級診療的落地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嚴重,2020年65歲以上老齡化人口比例將達到20% 。
  • 中西醫結合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啟動
    2020年12月10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牽頭髮起的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在京正式啟動,標誌著「網際網路+醫聯體」模式下中西醫結合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是踐行健康中國行動、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
  • 金山醫院啟動首家糖尿病足多學科中心 「創新模式」推動分級診療
    昨天,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批落地項目「中山糖尿病足多學科診療中心及金山運行中心」在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正式啟動。這也是國內首個糖尿病足運行中心,將通過早期篩選、分級診療、多學科介入等手段,探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的糖尿病足診療創新之路。
  • 【健康茶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防控與治療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海南省衛健委近視防控專項課題、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中央高校專項資金項目等多項課題。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參譯著作 2 部,參編著作 2 部。
  • 長治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項目推進會召開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日前,長治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項目推進會在市衛健委四樓會議室舉行。市衛健委副主任吳朝榮,長醫附屬和濟醫院常務副院長郝少峰及各縣區衛體局相關領導、醫療集團相關領導等20餘人參加會議。圖為:長治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項目推進會現場會上,和濟醫院眼科副主任李會琳對前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項目黎城站的情況進行了總結匯報。郝少峰從和濟醫院基本情況、眼科專業發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的重要性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 「人工智慧醫生」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準確率堪比專家小組
    最近,《英國醫學雜誌》子刊《開放糖尿病研究與護理》發表了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企業體素科技等共同發表的論文《人工智慧賦能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一項真實世界多中心前瞻研究》。
  • 減少我國糖尿病致盲——MMC糖網中心項目將啟動
    11月6日,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和諾華製藥宣布,全面啟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控中心(MMC糖網中心),以減少我國糖尿病致盲。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上海市眼科臨床醫學中心教授許迅、諾華製藥(中國)代謝與移植事業部負責人王嘉共同參與並見證了項目啟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表示,MMC糖網中心兼具篩查率高和落地性強的特點,可在短時間內使糖尿病患者獲益。
  • 糖尿病易「傷眼」糖友要定期查眼底
    福州東南眼科醫院眼底病診療中心李雲女主任醫師介紹說,糖尿病併發症很多,眼部的併發症常被忽視,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很多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視力出現問題的時候,都以為是由於年齡增大,視力開始下降,卻不知是由「高糖」所引起的。
  • 糖尿病不可怕,分級診療幫您忙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糖尿病最新資訊 > 正文 糖尿病不可怕,分級診療幫您忙
  • 眼前常有小黑點飛過,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經過醫生仔細檢查眼底才發現,老王這是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還好出現症狀比較早就來就診了,服用了幾周中藥後,症狀便緩解下來了。什麼原因會導致出現飛蚊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壞的」飛蚊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糖尿病是全身系統性疾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的時期會損傷眼底視網膜血管,導致眼底視網膜微血管瘤、出血、滲出、血管閉塞等,後期出現新生血管、大量出血、機化增殖,甚至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最終導致失明。
  • 糖尿病可致盲!要像關注血糖一樣,注意雙眼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國開展「眼底易致盲 定期檢查早控防 ——眼底科普大講堂」活動,旨在讓更多「糖友」警惕糖尿病眼病所帶來的致盲危害。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主任王剛呼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擺脫失明威脅。
  • 糖尿病還會導致失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又是什麼?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重要的表現之一,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屬於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會導致患者不可逆性的視力損害甚至失明。在發達國家,糖尿病性視網膜病是導致20-74歲成年人失明的最常見原因。
  • 糖尿病為啥還要檢查眼底?專家揭秘!
    糖尿病會引發小血管病變,而在這些血管在眼部尤為敏感和重要,所以臨床上看到,糖尿病幾乎可能會,引發眼部所有的疾病。 近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者逐年增加。
  • 糖尿病百「課」33:不要霧裡看花 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從表面上看,糖尿病似乎與眼睛不相關,糖尿病真的影響眼睛麼?是的,糖尿病可以影響結膜、角膜,引起乾眼症;影響虹膜,引起虹膜炎;影響晶狀體,造成白內障;影響眼外肌,造成突發性麻痺性斜視,影響眼底視網膜,引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視力影響最大,發病率最高。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早發現早治療
    對此,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儘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診斷率在內分泌科醫生和眼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達30%,但能得到早期治療的患者不足10%,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規範檢查眼底十分重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才能維護患者的視功能。」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為患者檢查眼底。
  • 「小飛蚊」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司機老王近來常感覺眼前有一些小黑點飛過,揮之不去,連行車都受到影響,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眼前的「小飛蚊」是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原來,老王是一位有著十餘年病史的資深糖友,但是血糖控制得不夠穩定,好在就診及時,經過治療後「小飛蚊」得到緩解,他可以重新出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