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開始英文的大量泛讀

2021-02-17 Taylor原版英語牛娃訓練營

 

經常有些家長跑來諮詢我:現在我們三天讀同一本訓練文本,那孩子的英語閱讀量會不會有點少啊?會不會有點慢啊?是不是要儘快把泛讀文本數量加上來啊?等等之類的問題。

 

特別是上海的家長,因為近年來原版閱讀的風吹得猛烈,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導致很多家長開始迫切的與美英母語國家的孩子橫向做對比。比如「美國孩子6歲都在這幾本閱讀原版書,我們也要讀這些…」「AR值要儘快趕超我家孩子所在的年紀均值啊…」諸如此類的問題。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可以一起了解討論一下另外兩個問題。

問題一:嬰幼兒到底怎麼學母語?學習外語與學習母語相比,關鍵是缺失了什麼過程和能力?

 

答案很簡單:嬰幼兒學語言先從聆聽開始,在掌握了聽說之後,學齡兒童再學習書面語。


 

實際上,語言學習的方法,無論母語或外語,都是從聆聽過程起步,從閱讀起飛。從閱讀過程起飛。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常識和規律。聆聽是學習語言能力的童子功,又稱嬰兒功,它表達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毫無困難地聽懂他人的表達,從而奠定口語表達與語言能力的基礎。或許正由於聆聽可以毫不費力的自然習得母語,所以在外語學習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忽略掉它的重要性。顯然,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天然」基礎,在外語學習中我們應該強調它。而因為外語學習中沒有嬰幼兒期聆聽天然的過程,缺失了語言學習的童子功,因此在外語學習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補上聆聽這一童子功。」童子功之所以稱作童子功就在於它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說,年齡一過就於事無補,這成為學習外語最重要的挑戰。由此得出:合理的學習模式必定是聆聽先行,從聆聽開始突破,並將聆聽貫穿始終。否則再多學習無法彌補童子功缺少的過程。

 

眾多英語的教學模式始終無法擺脫啞巴英語的狀況,這同時也導致閱讀寫作能力難以提高。而追溯根源就在對於聆聽沒有足夠重視,也沒有解決好聆聽訓練的問題,無法發揮聆聽在人類語言學習中的本源功能。

 

傳統的外語模式通常為:耗費大量的時間在書面語言(做題和記憶語法知識)這個過程沒有充分體現聆聽先行,聆聽主導的規律,是糊裡糊塗,學識淺薄的做法,自然會形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成為南轅北轍的學習模式。

 

國內英語教學雖也提倡聽說先行,但實踐中仍然存在兩大問題。

其一:對聽說先行中的聆聽主導的重要性重視不夠。

其二:整體上對聽說先行的方法貫徹不夠。雖說許多機構的老師近來也在強調聆聽先行的主導性,但依然沒有執行落地。

 

(關於聆聽先行究竟改如何執行的這個大課題,我們會另起一篇文章詳細解釋)

 

同時,語言能力還得注意從閱讀起飛,雖說正常人不會成為母語的語盲,但如果沒有高素質高效率的閱讀教育,很多人都很有可能成為母語的文盲,而更多人則會缺失文化智慧能力。區分這些的核心環節就在於閱讀。當聆聽環節過關後,閱讀水平的高低及閱讀作品的質量,便決定了語言文化的水準和程度。閱讀是語言能力的少年功,它使得我們更快掌握書面語言,運用書面語言學習欣賞更淵博的文化,汲取古往今來的智慧。

 

因此,無論是母語外語,一切語言學習的核心歸根結底於是兩個方面:聆聽+閱讀。聽與讀是語言的輸入體現,說與寫則是語言的輸出體現。而大量的語言輸入則是語言輸出的唯一基礎。所以口語是聆聽後自然或刻意模仿與加工的產物,閱讀的厚積薄發便是寫作。總結為,一句話,任何外語學習模式是否合理,關鍵在於能否解決好聆聽和閱讀兩個核心環節,其中,聆聽具有更本源的重要性。

 

問題二:母語學習中中聆聽和閱讀的學習順序和過程是什麼?

如前所述,自然順序為先聽後讀。就母語而言,聆聽和閱讀的學習過程通常是完全分離的,前者發生在嬰幼兒期的自然習得,後者主要產生於學齡期的學習體制化及社會文化教育,中間相隔大約3-4 年。

問題三:外語學習中聆聽和閱讀的學習吮吸應該是什麼?

邏輯上的結論只能是:自然順序不可顛倒,顛倒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事倍功半;但可以改變的是,聆聽與閱讀這兩種能力在學習上的年齡與過程的分離情況。由此得出:外語學習中,應該堅持聆聽先行,同時應該把聆聽和閱讀緊密結合起來,在時間上無縫銜接,並在學習過程中有機運用。

 

——————————————————————

 

道理講完了,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家長們的問題。關於何時開始大量泛讀, 如何和美國孩子英文水平同步的問題。

 

首先要說明的是,閱讀是必然需要的。但存在背後的問題,大家要擦亮眼睛了解明白。

 

請問:美英母語的本土孩子幾歲開始自主閱讀?是平均5-6歲對嗎?

(當然,有人要說,不是啊,很多孩子4歲就開始閱讀了啊!但是這裡有個事實大家要明白,全世界精英階層都很雞,美國也一樣,所以私校並不輕鬆。但很多老百姓的情況則是另外一碼事,所以我這裡強調的是平均。)

 

但注意,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我們需要關注,和他們對比的,其實並不應該是年齡,而應該是學習階段和前期積累。

比如,母語孩子6歲開始自主閱讀。那麼0-6歲他們在幹嘛?

 

0-1歲,大量聆聽,不張嘴。聆聽的內容都是簡單高頻率重複多的單詞和短句,並且需要結合不同的場景和語境,邊聽邊理解。

 

1-3歲呢,需要做到單詞和簡單句型的張嘴跟讀,便是重複家長講話。

 

3-5歲呢,依然是大量聆聽為基礎,大量重複大人說話,把從大人口中學到的語句,用於與他人溝通。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是做到不斷地聽-說-聽-說,從而形成單詞與句型豐富積累。

 

到了5-6歲,就可以開始學習自然拼讀,幫助認字,把進耳朵嘴巴說積累到的英文,通過拼讀過程,在書本上認出來,開啟自主閱讀的步驟。

(這個過程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和Taylor原版聽讀訓練的步驟十分相似?)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識到一個道理,非母語國家的孩子,如果前期語言積累過程跳過的話或是訓練不夠,直接跳到大量自主閱讀來帶動英文水平的提高,就會帶來一個後果——啞巴英語。即便可以講幾句,輸出水平也會與輸入水平嚴重不匹配。

 

我前面講的重點:一個是順序,一個是積累的量。而母語孩子積累的量,是家庭+學校,在每天十幾個小時中,做到連續五年的積累。

 

但中國孩子呢?到底有沒有經歷這個過程?請不要說在機構學了幾年了.這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

 

聽讀訓練前期一定是「慢」的過程,千萬不能急切,穩紮穩打。積累的量到了,那麼自主閱讀的泛讀量就可以持續跟上。

 

包括美國的AR測試,推薦的書目也都是同一難度級別的大量閱讀與積累,這個過程完成後才做到進階。

 

隨著年齡增長,書本上優秀的遣詞造句是會提成口語表達能力,但這是後期了。

 

因此,何時開始大量泛讀,關鍵是要把握好順序和節奏。

 

相關焦點

  • 精讀與泛讀哪個重要
    英文思維模式的學習要揣摩閱讀文章中作者提出和展開觀點的方式。泛讀是一種迅速、廣泛地接受文學信息的讀書方法。其學習理念是通過大量的英語接觸,發揮人的語言習得機制的自發力量,自然習得英語語言能力。它不要求學習者死記硬背,也不要求學習者精研細讀,只需了解讀物的性質、涉及的範圍和大致內容。這是一種很有實用價值的閱讀方法。
  • 精讀or泛讀?孩子的英語閱讀該如何規劃?
    在孩子的英語閱讀之路上,不管選擇什麼閱讀材料都避不開「精讀」和「泛讀」的規劃,這兩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對英語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鯨寶就和大家聊聊精讀泛讀的那些事兒。精讀和泛讀,孰輕孰重?在很多家長看來,精讀比泛讀更難、更重要。因此會選擇在泛讀一段時候後,開始著手搜集精讀該怎樣進行的信息。
  • 2019考研英語閱讀:泛讀+精讀
    從閱讀理解的英文翻譯「Reading Comprehension」便可看出「讀」在攻克閱讀中的重要性。本文針對「泛讀」和「精讀」給考生提出備考建議。一、 泛讀讀什麼?這裡的「泛讀」分為兩個維度:核心期刊的泛讀和歷年英語真題的泛讀。前者指的是廣大考生在備考英語的過程中可以多閱讀、多涉獵這些核心期刊,但考生只需要大致瀏覽段落行文即可,因為原文中的生詞和句子都沒必要逐個查閱,泛讀的目的在於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感受西方人的思維習慣以及提升自身的語感。
  • 英語最重要的是閱讀,但精讀和泛讀到底應該怎麼選?
    通過大量的閱讀,讀者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許多收穫。再舉兩個「泛讀」的例子:在我家孩子就讀的美國學校,孩子們每周都要上交一張Reading Log,上面記錄著他們每天閱讀書籍的名稱和閱讀時間。和精讀要求不同,老師不會對Reading Log選擇的書目做任何要求,也就是說,你讀什麼都可以,只要讀到了數量,就算完成了作業。
  • 英語泛讀的含義及核心
    關於閱讀,關於泛讀這件事,特別是外語學習方面的泛讀。我們常常會困惑:難道孩子大量廣泛的讀書真的就能把外語(英語)學好?當我們決定帶孩子走上泛讀道路的時候,應該帶上這樣的初心:讀就對了 讀多了慢慢就愛上閱讀了,然後一點一滴的感受到閱讀帶來的進步。Reading is art.在外語學習的道路上,閱讀應該是最初要做的,也是最終需要做的!
  • 第七期 英語泛讀原文(英語泛讀社群長期招募)
    誰不是從零開始學發音?誰不希望學習的路上不孤單?現代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誰會無償把自己的心血分享給身邊的人?我打算弄一個英語口語學習平臺。Step one: 我會每兩天一個周期,發布英文句子的讀音。Step two: 同學們在備忘錄等工具上練習聽寫。
  • 精泛結合、多快粗-談英語泛讀
    詞彙掌握的熟練與否決定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考試的速度和正確率,從而影響理想成績的取得。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眾所周知,要學好一門語言,僅靠課上四十分鐘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課後大量的語言輸入必不可少。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於培養世界意識,有利於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如:東西方人接受禮物的不同舉止:西方人通常拿到禮物禮貌的做法是當著朋友或客人的面打開禮物,而中國人正好相反。飯桌上說慢吃的不同感受。
  • 7-9歲學英語全面發展階段,精讀泛讀都不可少,爸媽要準備好這些
    一.7歲該報班7歲的孩子該上一年級了,邏輯思維也已經開始萌芽了,在英語學習方面,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專業的班級,學習一套綜合教程,正式開始他的「學得」之路。如果有比較好的英語啟蒙,有大量的句子儲存在腦海中,這個時候孩子學習一些語法就是在歸類總結。
  • 英語學習的精讀和泛讀——家庭英語教育
    很多家長糾結家庭英語閱讀到底是精讀還是泛讀?先說什麼是精讀,什麼是泛讀吧。所謂精讀和泛讀的概念來自於大學時的專業課程,精讀離不開泛讀做奠基,泛讀離不開精讀做升華。泛讀好理解,extensive reading 廣泛地閱讀;通常也指一般性閱讀。
  • 精讀+泛讀攻克考研英語閱讀 謹防三個誤區
    在向大家介紹考研閱讀攻克方法之前,首先指出大家在考研閱讀中容易存在的誤區:1、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文章,而題目匆匆做過;2、做題靠印象或直覺;3、不知如何做記號。NO.2泛讀除了精度歷年真題中的文章,為了擴充背景知識,我們還需要投入30%的精力適當泛讀一些文章。基礎階段我們需要堅持每天泛讀10-15分鐘的英文原刊。強烈推薦的雜誌是economists( 經濟學家、經濟學人)和scientific American.它們同時也是考研英語的主要材料來源。
  • 考研英語閱讀:精讀、泛讀缺一不可
    我們建議各位考生要合理規劃好自己的複習計劃,對於英語這門課程來說,大家除了記單詞外,大量的閱讀是不可少的。  近幾年來,考研文章的題材呈現出兩個顯著特點,一是選文內容比較新穎,二是涉及的領域較廣闊,包括經濟、文化、教育、科技、法律、社會等問題。
  • 只模仿性跟讀是無法掌握自然拼讀的,無法支撐後續大量的泛讀要求
    最早的啟蒙階段目的應該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熟悉英語的語音,語調,韻律等語感,啟蒙階段的側重點是大量的聽力輸入,而不是輸出,也就是孩子以聽為重點,不用要求一定能朗讀出繪本上的內容。這階段的學習目標應該是按照一定教學大綱開始掌握自然拼讀,為自主閱讀做準備。學習的側重點也開始要求必須有學習輸出,來驗證學習效果和進度,逐步適應學校正式教學形式。Raz的分級設計也是從學前班開始,對應有專門的Early Reading欄目圖書,再逐步過渡到正式的Leveled Book閱讀。
  • 蘭登精讀+牛津泛讀!推薦大家最適合中國孩子的分級閱讀課
    特別是有了一定自然拼讀基礎的孩子,更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鞏固自然拼讀知識,並通過閱讀來擴充詞彙,學習句式句型和閱讀方法,為今後實現自主閱讀打好堅實的基礎。 為什麼要精讀章節書呢?隨著分級閱讀數量的增加,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居然可以開始半自主閱讀、甚至自主閱讀了。
  • 英語,泛讀,語彙語法語音淺分
    語彙,語法,語音之分語彙的英文是vocabulary,就是語言的內容本質。語法(文法)的英文叫grammar,是講某種語言中表示意念關係的種種之法。泛讀精讀之外,必要博覽,大概英語學習在初中時代,務必專用精讀功夫。到了高中,務必多看多讀。不但讀得精,也要讀得快,讀得多,泛覽快讀時,自然不能字字咀嚼,但是其中偶有好字佳句,也須隨時體會默誦。精讀的根基打得好,習慣已成,多看多讀是有益無害。
  • 泛讀比精讀更有助於理解?
    但在實際的閱讀學習中,我發現很多時候泛讀比精讀更有助於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1.思路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我們的大腦更喜歡完整和連續的東西。泛讀一目多行,即使是閱讀晦澀艱深的專業材料,讀不懂什麼意思,卻不妨礙了解文章大體講what,這是完整;泛讀的過程是連續的,從頭到結束,所以思維也是連續的。
  • 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快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方法就是很簡單,平時注意精泛讀相結合提高閱讀能力。什麼是泛讀,顧名思義泛讀是快速閱讀的一種,主要就是不用理文章中每句話的意思,只要大致知道文章所講內容就行了。比如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哪一方面的內容,是工作,學習還是講述某一個人的,從哪些方面講,講了多少點。只要知道大意就可以了。泛讀能節省大量閱讀時間,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捕捉到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 八達嶺長城現英文刻字塗鴉 「文明」何時才能成為遊客「隨身物品」
    八達嶺長城現英文刻字塗鴉 「文明」何時才能成為遊客「隨身物品」時間:2017-08-16 1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達嶺長城現英文刻字塗鴉 文明何時才能成為遊客隨身物品 近日,一組名為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並引發網友熱議。
  • 噓,爸媽別打擾那個抱著一大堆書在讀的小孩,TA在學習泛讀呢
    成年後,更是既需要會泛讀,也需要會精讀,泛讀幫助擴展視野,精讀幫助有效學習,它們共同構成一個成熟讀者必備的閱讀能力,同時也是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尊重孩子自發的精讀實踐的同時,父母也需要支持孩子做大量泛讀,並通過持續的泛讀活動,掌握泛讀技術,發展泛讀能力。
  • 什麼是泛讀,能給英語學習帶來什麼好處?
    (文中推薦的是全球最流行的英語分級讀物,而不是普通的英文繪本)在英語教學行業,廣泛閱讀正變得越來越流行-由于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了廣泛閱讀的好處和必要性,在許多出版物和學術會議上都有報導。如今,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的廣泛閱讀計劃(ERP)不僅在私立學校提供,而且還在更多的公立學校中得到實施。廣泛閱讀對英語學習有影響。
  • 為GRE做的泛讀,究竟該怎麼做(下)
    昨天講了為什麼要泛讀?選哪些材料進行泛讀。今天我們繼續分解更重要的兩個問題:如何獲取這些泛讀材料?如何做泛讀最有效?英美報刊資源哪裡找?你當然可以訂閱紙質版或電子版,但還有很多不花錢的實惠方法。首先,你可以訪問各大媒體的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