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商學院院長:京東的運營包括零售、物流和金融三個板塊,您也對FinTech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能否介紹一下京東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的發展是怎樣考慮的?
劉強東:對,大家知道在中國,目前網際網路金融非常火爆,無數人在做,京東為什麼要做網際網路金融?其實我們內部討論了一年多,我們到底能夠創造什麼價值?我們跟銀行相比能有什麼優勢?最後發現因為我們是零售平臺,我們有龐大的物流體系,我們有數據,又對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有判斷,它能不能賺錢,消費者喜不喜歡,這些數據我們都有。所以我們做了一個金融科技公司,背後其實跟銀行合作,資金還是來自於銀行,但是我們把產品、服務、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我們貸款是按日收利息,大家知道去銀行貸款,你要土地質押、房產質押,一貸三個月,但是你貸完的錢在三個月之內並不是每天都使用的,可能三個月的貸款只用了10天,另外兩個月趴在帳上沒有用,結果你還要付銀行利息,但是京東不一樣,你用一天給一天的錢,明天不用明天還給他,周一貸的周五還回來,你還可以設定,向京東要求保證帳上的安全運營資金比如說100萬,你超過100萬,我們自動扣掉,你不用付利息,不到100萬,自動給你貸款,保證你帳上有足夠安全的運營資金。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過去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這其實都是技術,用全新的商業模式,做一些跟銀行不同的內容。這些產品能值多少錢,能賺多少錢,銀行不知道,它沒有這些數據,沒有這個物流體系。這樣一來就把我們的貸款全部流向了大量的中小製造企業,還有農民的手中,這就解決了我們過去的痛點,也是能夠為這個行業,為很多中小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
賽德商學院院長:這裡有幾位同學想問劉總同一個問題:您是怎樣做到事業、生活和家庭之間的平衡?
劉強東:公司是用來管理的,家是用來愛的。所以對我來講,我從來不認為它是衝突、矛盾的,是完全不同的。對於一個人來講,一輩子能讓你覺得生活最幸福的,無非就是你事業上取得成功,家庭也非常圓滿。
賽德商學院院長:您對優秀員工的定義是什麼?您個人最喜歡哪種類型的員工?
劉強東:價值觀,在京東有一句話,價值觀比能力重要,什麼是價值觀?就是你對你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這對京東來講是最重要的,我們每年全員360度考核,我們通過能力價值觀體系把員工分為幾類,有鋼,有金子,有鐵,還有鐵鏽京東價值觀就是三條——只做第一、客戶為先和正道成功。如果員工的價值觀不符合這三條的話,我們立即把他「砸掉」,我們內部叫掄起大錘砸鐵鏽。這在京東叫「鐵鏽」,就是你業績很好,你價值觀根本不對,就是鐵鏽。我們最看重三個能力,第一個能力是自我學習能力,特別是管理者,沒有自我學習能力很可怕。第二個就是你的激情,對於我來講,我認為人一輩子活的有激情最好,你對生活的熱愛,你對明天充滿憧憬,所以你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你不會覺得累,你不願意停止下來。最後一個就是你為人誠信,很Nice,一定要是比較Nice的人,我們不喜歡那種不好的人。
賽德商學院院長:您覺得中國一些創業公司的特點和國外的創業公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劉強東:確實有很多不同,中國市場龐大,我們有無數的場景,有無數的消費者,任何一個產品,你只要能滿足一個群體,哪怕是1%的群體,能夠滿足中國人的1%就是1000多萬,在歐洲就相當於一個小國的人口。所以龐大的市場,機會很多。在中國創業,你要思考如何跑的更快、更穩。第二點,就是市場這麼大的情況下,你可以放心大膽不斷地去創新,只要你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哪怕是1%,也有上千萬的消費者買,這就是機會。第三個,你如何做到既有好的服務,還要把成本降到很低。
賽德商學院院長:京東與競爭對手相比有著哪些優勢和劣勢?
劉強東:每個人都是獨有的,都是特別的,一家公司也同樣如此。2003年在網上賣東西的時候,我都還不知道亞馬遜,當我們做「當日達」,當我們自建物流,而且倉配一體化,亞馬遜在那個年代都沒做。所以京東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只是抱著非常樸素的商業理念或者是一個商業的信仰,就是只要有問題,我如果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就可以取得成功。所以我們十幾年以來不斷的在無數的地方大量地創新,才能夠在中國市場脫穎而出。2004年京東正式做電商的時候,我們是很晚的,我們比主要的競爭對手晚了7年,我們在2004年做電商的時候,人家2001年已經拿到10億美金的投資了,而我們那個時候只有38個兄弟,沒有什麼錢。我們一直要做一個獨特的京東,所以才會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成就我們今天的市場地位。
賽德商學院院長:之前您提到了「Boundaryless Retail」,能否請您詳細解釋一下?
劉強東:對,這是我們去年提出來的,我們叫「無界零售」,我們認為未來零售三個核心要素,第一個是人,人就是消費者,大家知道現在不僅僅是歐洲、美國,特別是中國,消費者是變化非常快,越來越個性化,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嚴,所以消費者在變化。第二個是貨,貨物在變化,過去我們中國人因為沒有錢,大家買個桌子買個沙發,只要能使用就買回家了,不在乎質量,也不講究品牌,但是現在不是,現在要有質量,要有品牌,還要有設計,放在家裡還像個藝術品,所以他對品牌、設計、質量、品質、功能,各個方面要求都在快速變化。第三個是場景,這是最大的變化,我們前10年做電商,業務幾乎百分之百都來自於PC,叫PC時代,幾年之後進入移動時代,今天京東85%的銷售來自於手機和Pad移動端。但是大家再想想,未來購物的場景,5年前京東提了一個概念叫「NSNG」,No smart no goods,如果一個商品不帶智能的話,就不能稱之為商品,也就是所有商品未來都是智能化,百分之百,萬物皆智能。在智能時代,人們的購物可能在PC,可能在手機上,可能在iPad上,可能在智能電視機上購物。我們京東還有智能冰箱,我們兩年前研發的智能冰箱,中國很多年輕人買給遠在老家的父母,買一個智能冰箱,他們知道冰箱裡面每天父母吃什麼東西,還可以設置一鍵,牛奶不夠的時候,京東自動給他送牛奶,雞蛋快沒的時候,京東自動給他送雞蛋,你都不用管理。還會告訴你冰箱裡哪個商品,哪個生鮮食品已經過期了,通過人工智慧的方式去不斷地識別。所以冰箱可以是一種購物的界面。大家也知道智能音箱可以成為購物的界面,甚至汽車,今天大家坐在汽車裡拿手機購物,但是未來汽車一定會變成全部是自動駕駛的,可能你坐在車裡面唯一幹的事情就是娛樂、買東西。線下便利店、商超、city mall,有各種各樣的業態,所以未來購物場景成千上萬。
可是這麼一種變化,大家想想對品牌商來講是一個噩夢,你如果做一個品牌,你要面對一萬個不同的購物場景,你如何管理你的庫存,如何用CRM管理你的客戶,如何定價,如何提供履約服務。這些對品牌來講都會變得非常複雜,京東的「無界零售」核心說白了是用我們的技術,我們的物流體系,去為品牌商打造一個無界零售,全部是一盤貨、一個價格、一個質量,可以滿足成千上萬的各種場景,還有消費者無處不在的購物需求。我們有一句話,希望將來有一天消費者抬頭就能看到京東,比如我們京東在中國現在已經開了很多家京東便利店,我們還有7Fresh,還有各種各樣線下的業態,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只要一抬頭都能看到京東一個店。低頭一定能看到京東,你的手機有京東APP。
賽德商學院院長: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您能回到從前,和還在上大學的自己對話,您會對那個時候的自己說什麼?
劉強東:我是1996年畢業的,就在那一年,我們的商學院也建立了,如果我能夠Go back young的話,我應該在1996年來到這裡上學。
原標題:劉強東:問題越多的行業獲得成功的機會也越多
責任編輯:朱詩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