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說:交領or對襟?襦裙or襖裙?漢服的入門知識快來get~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專稿 (小編/凍土劫火)

  這兩天,各地的漢服愛好者們迎來了重要的日子:

  農曆三月初三(4月7日),第二屆中國華服日在西安·曲江隆重舉辦。

  除了這個全國性的節日,不少地方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各自的傳統服飾節日~

  比如南京的玄武湖景區就在舉辦漢服文化節,小編的不少朋友們也去湊了熱鬧~

  最近幾年,在傳統文化愛好者的不斷努力下,漢服越來越為人所知曉。

藝人林志玲曾為專門製作明制漢服的商家「明華堂」代言,並登上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

  不過,有同學表示,雖然躍躍欲試,但面對那麼多種類的漢服,還是望而卻步,不知該從哪裡下手_(:з)∠)_

  畢竟,傳承了數千年,漢服的款式和形制也在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改變。

  眼看著小夥伴們穿著各式美美的漢服參加節日,自己還沒來得及加入,捉急!(╯‵□′)╯︵┻━┻

  趕緊翻一翻文獻,補習一下——

  ……知識點太多,告辭。

  莫方,小編這就給大家帶來一篇入門級攻略~深入的不多說,說多了小編自己也要繞暈,先介紹時下的流行「爆款」,get這些,你就是穿漢服的弄潮兒~

  女款外衣:

  【襦裙類】

  「襦」,即短上衣,有對襟(直領)、交領(斜襟)、坦領(U型領)等;「裙」,即下裙,通常為一片式合圍裙。

戰國初(中山國)女子襦裙

  襦裙是我國服飾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裝形制之一,實物考證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

  由於襦裙上衣短、下裙長,穿起來顯得身材十分修長;另外,現代商家製作的襦裙多用輕薄的布料,使裙擺隨著走動而「仙氣」飄飄,非常符合妹子們的少女心~所以,直到現在,各式襦裙依舊是最常見,也最流行的女款漢服。

  襦裙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款式,目前,最受歡迎的有——

  交領襦裙

  交領襦裙是最基礎的漢服款式,流行於漢、唐、宋、明等朝代,其中,「交領」指衣襟左右相交。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漢民族服飾的傳統,穿衣要按照「左襟右衽」的交叉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左半邊衣服要壓在右半邊上。

  雖然這種襦裙男女款都有,但現在還是在女孩子中更加流行~

  對襟襦裙

  「對襟」指左右的衣襟對稱,內穿(內衣)抹胸。這種襦裙主要流行於宋代。宋代文人蘇轍曾作《蠶麥》詩:「不憂無餅餌,已幸有襦裙。」

  齊胸襦裙

  之前提到的無論是交領襦裙,還是對襟襦裙,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然而,從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時期,出現了一種特別的襦裙——齊胸襦裙。顧名思義,這種襦裙的下裙要系在腋下,繞胸口一圈,所謂「胸部以下都是腿」╮(╯▽╰)╭

齊胸襦裙在唐朝仕女中非常盛行,現在保留的不少古畫、出土文物都有它的蹤跡。圖為唐代畫家張萱的《搗練圖》

  按照上襦的穿法,齊胸襦裙也分為對襟齊胸襦裙、交領齊胸襦裙兩種。目前,對襟齊胸襦裙的流傳度更廣。

  PS:俗語「拜倒在石榴裙下」中的「石榴裙」就是楊貴妃愛穿的齊胸襦裙~

  【襖裙類】

  「襖裙」是對古代漢族女子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其中,「襖」特指帶裡襯的衣服。襖裙類主要流行於明代,現在商家製作的襖裙也主要為明制襖裙。

出圖文物

  襖裙的上衣穿在裙外,衣身通常為A字型,衣領收束較緊,衣身寬大,包裹嚴密。袖子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裙,也可配普通褶裙。

  按照上衣的款式區分(主要是衣領的款式和上衣長短的差異),目前最受喜愛的幾種襖裙是——

  交領短襖

  交領長襖

  對襟立領短襖

  立領斜襟長襖

  圓領襖

出土實物

  女款罩衫:

  講了熱門的裙子,再為大家配一下美美的外套,也就是漢服中的「罩衫」~

  【大袖衫】

  通常搭配齊胸襦裙,袖子、衣擺都十分寬大,衣長及地,十分輕薄。注意穿的時候不要將前襟合攏,要鬆散地搭在肩上~

  【褙子】

紫灰縐紗滾邊窄袖褙子(南宋)

  通常為窄袖,兩側開叉,內搭襦裙,或者直接穿抹胸配長裙。

  褙子中具有代表性的為宋制和明制,現在流行的主要是宋制褙子。

  男款外衣:

  【直身&直裰&道袍】

  三者皆是明代的常服,應用於各種日常場合。

  其區別在於,直裰兩側開衩無衣擺,行動時能露出裡面的褲子;直身有衣擺遮擋,但衣擺縫在外,能看出衣擺;道袍衣擺縫在內,即暗擺。

明制直裰

  直裰從宋朝開始就有,到明代發生變化,現代所講的基本指明制直裰。

道袍

  要注意,道袍在漢服體系中指的是一種款式,並不是道士穿的袍子。如果有男生對你說:「我今天穿了道袍。」千萬不要鬧出笑話哦~

  【圓領袍】

  圓領袍是至少在漢朝初年就出現的一種漢族服飾,流行於隋唐至明末。它早期作為內衣存在,直到魏晉南北朝,開始作為正裝,穿在外面。

  由於宋明時期的圓領袍已經演變為禮服,不適合日常穿著,所以,現在圓領袍中最為流行的是唐圓領。

  對了,由於唐代流行男裝女穿,所以圓領袍男女款皆有。不過,現在喜歡趕這種潮流的姑娘們就很少啦~

  【短打】

  短打又名「裋褐」,原意為粗布短衣,後來引申為上衣下褲的百姓服飾。這裡的「短」通「 裋」,讀作「shù」,意為「粗陋的短衣」,並不是長短的意思。

  短打曾經作為老百姓方便活動、居家休閒的勞動服裝,並不適宜在正式場合穿著。不過現在也有不少人將其作為乾淨利落的休閒服裝來穿。

  短打也是男女款皆有,但更流行於男性中,大概是因為妹子們還是喜歡更精緻的裙裝~

  男款罩衫:

  【褙子】

  和女式褙子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因為身形差異導致尺寸不同。

  【大氅】

  又稱氅衣,鶴氅。最早其實是穿在盔甲外的軍大衣,之後演變為日常穿著的外套。

  目前漢服界的人氣top就是這些,小夥伴們有中意的款式了嗎~

  By the way,最後再提一下漢服時尚界的「時代的眼淚」——曲裾和直裾

  這兩位曾經是首批進入眾人眼裡的漢服之二,也是早期各大漢服商家的寵兒。不過,由於本身並不屬於常服的範疇,外加版型不太符合現代大眾的審美,所以很快退出了「」

  不過,即使做不了常服,我們還是莊重的禮服呀!雖然失去了曾經時尚界的領頭地位,但由於本身「素質過硬」,曲裾和直裾的身影依然活躍在各種大型傳統祭祀活動上,儼然是漢服界的「制服標杆」~如果有出席正式活動的需要,買一套曲裾or直裾,也是可以噠~

  (參考自《中國服飾淺話》(高春明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從文著))

相關焦點

  • 來了解漢服襖裙的分類及簡介
    以下襖裙問題你知道嗎?襖裙起源和盛行於哪個朝代?襖裙和襦裙的區別是什麼?襖裙分為哪幾類形制?看下文了解。襖裙,是上身穿襖、下身著裙的合稱。襖裙盛行於明朝,因此襖裙也是作為明制漢服最典型的例子,在眾多漢服形制中,襖裙是無數「大明少女」最喜愛的形制。
  • 想要入圈不踩雷,告別萌新就看這篇超全的漢服知識!
    在基本漢服知識裡,還有漢服款式也是萌新們必須知道的內容哦!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漢服的基本款式吧!只有弄清楚這些內容,才能避免踩雷呀!【齊胸襦裙】首先就是齊胸襦裙了。其實,現在的漢服萌新們穿的比較多的就是這樣的款式。
  • 明制漢服的穿法,女裝明制漢服不完全穿搭指南
    從明朝服飾特點,看女裝明制漢服穿搭穿搭款式一:襦裙襦裙作為明朝常見的女裝,是從先秦至明末一直保留的重要款式,穿搭一般為「上交領下褶裙」。穿搭款式二:襖裙(衫裙)襖裙,是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又稱衫裙。漢服中「襖裙」一般指「明制襖裙」。1、明代襖子,按領型、袖口、長短又可分為多種形制,。
  • 盤點漢服最常見的五種形制,快來看看你離集齊還差幾種
    首先,漢服可不是單單的在指漢朝的一種服裝哦,它是包括整個漢民族的服飾體系的。漢服涵蓋的內容,比大家想的還要多呢。在漢服中,有這樣的一中附屬,就是晉制襦裙了。當然,大家在穿著晉制襦裙的時候,總是會很容易將晉制襦裙和魏晉風弄混。其實,魏晉風和晉制漢服,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哦,大家千萬要注意呀。
  • 漢服知識:襖裙,你了解嗎?
    漢服知識:襖裙,你了解嗎?什麼是襖裙,襖裙是漢服中的一個分類。中國古代女上上身穿襖,下身著裙。襖裙最早從唐代就開始有記載。一直到民國時期。現代漢服中說的襖裙一般指明代有襖裙樣式。有些人對於襖裙的樣式有一些錯誤的概念,認為上衣穿在裙子外面就是襖裙。其實,從明一代,衫子也穿在裙子外面。從出土的文物,東晉十六國陶桶就能看出來,那個時代襦就是穿在裙子外面的。所以簡單的把上衣穿在裙子外就定義為襖裙。襖裙應該是上身穿襖,下身穿裙。朝鮮民族的傳統服飾赤古裡裙,就是從明朝的襖裙發展過來的。
  • 中國的漢服和韓國的韓服,你喜歡哪種?
    中國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稱呼,而漢服是引領著整個東亞地區的審美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漢服與韓服的區別。其實追本溯源,我們現在看到的韓服最開始就是明制漢服,經過幾百年的本土化,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色彩鮮豔的韓服。
  • 漢服【款式圖&結構紙樣】合集!(附漢服通用詞彙百科)
    在這個多元的社會,復興漢服和傳統文化,不可能是為了撿文化糟粕,更不是為了固化世界。復興漢服,更多的是找回中國式優雅的生活方式,重拾民族千年的記憶。  因為有漢服,傳統中國顯得瑰姿豔逸。因為有你我,漢服得以重現光芒。  今日相聚,感謝有你,慶幸有我。  這個介紹,只是漢服常見的款式,為了便於閱讀,是按照裁剪方式來分類的。
  • 漢服到底有多少種形制?其實大體只有三種
    很多漢服群加群提問都是說出三種漢服形制。各種回答都有。有以時代分的回答,比如漢制,唐制,明制。有以款式分的,比如襦裙,直裰,襖裙之類。其實真要以形制論。漢服主要有三種形制。衣裳制是漢服根本形制之一。不管是襦裙還是襖裙,齊腰還是齊胸,交領或是對襟。都是上衣下裳制。領型,袖型,內穿,外穿實際上只是款式的區別。二、深衣制
  • 漢服文化源遠流長,要認清什麼是漢服?這些形制小常識要了解
    【襦裙制】「襦裙制」的漢服中,齊胸襦裙居多,這類襦裙起於隋,在唐朝盛行,是根據繫結位置分出的一種衣服款式,繫結的位置若是在胸上方,無可厚非就是齊胸襦裙了,這類齊胸襦裙,上為襦,下為裙,將上襦束於裙內,稍微圓潤點的同袍們,可以很輕鬆的將它撐起來。
  • 漢服那些事兒|襖裙
    1.概念「襖裙」 是指一種古代漢族女裝按照上襖加下裙的搭配方式穿著的服飾的通稱,故「襖裙」指「上襖」和「下裙」的組合,而並不是單指某一件衣服。衣掩裙這種衣掩裙形式,是一種在明代女裝中非常流行的衣著方式,因此我們現在談論最多的是明制的襖裙。
  • 漢服萌新必備科普:齊腰襦裙一片式與兩片式怎麼穿?如何區分
    大家好,我是素娘今天依舊是漢服科普小知識,許多漢服萌新入坑的原因,都是被漢服漂亮的外觀所吸引,進而想入手一套漢服,可是面對網上眾多的漢服,袍子們難免犯難,聽說漢服是講形制的,有山有正,十分害怕入手的第一套漢服是山。
  • 漢服的三種形制,哪種更深得你心?
    西方有西裝,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而我們中國有漢服。自古一來,漢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視為「國之顏面」的東西。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雖然在清朝因剃髮易服政策而有所衰落,但現在又逐漸開始復興。
  • 2019年漢服搭配,做魅力迷人的小仙女,有你喜歡的嗎?
    近年來,受國潮、傳統文化氛圍的薰陶,以及微博、抖音等視頻社交媒體的傳播,漢服熱被進一步推向高潮。你可能經常在一些景區、公園看到身穿交領右衽、褒衣寬袖和無扣結纓漢服的年輕人。穿漢服上街不會再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所看待。
  • 漢服在冬天該如何穿搭?這篇保暖指南送給你
    提起穿著漢服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是會想到在春夏之際,穿著美麗飄逸的齊胸襦裙的場面吧!那麼,很多人可能就要問了,漢服在冬季該如何穿搭呢?這可是一類相當適合在秋冬季節穿著的漢服哦。襖裙其實算是襦裙的另一種說法,指的是上衣在裙子外面的襦裙。這裡說的「襖裙」呢,是明代漢族女子服裝的一種統稱,並不算是固定術語。襖是襖,裙是裙。
  • 你穿的究竟是齊胸襦裙還是齊胸衫裙?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出街遊玩的時候,一定會見到許多穿著漢服的袍子們吧!在眾多的漢服中,齊胸漢服可以說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類服飾了。但是,現如今市面上的齊胸襦裙,實在是魚龍混雜。而且,從漢服復興的一開始到現在,齊胸襦裙一直是一類比較具有爭議性的服飾。那麼,關於齊胸漢服的知識,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現如今大部分的「齊胸襦裙」,都應該叫做「齊胸衫裙」才是。齊胸衫裙是對隋唐五代時期特有的一種女子裙裝的稱呼。一般穿法為一件對襟衫衣搭配一條下裙,或者一件交領上襦搭配下裙,即成為齊胸襦裙。
  • 還在叫這種漢服「齊胸襦裙」?正確形制應該是衫裙才對!
    漢服,是我國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與之有關的故事說也說不完,漢服歷史悠久、意蘊深沉,美不勝收,廣受大眾喜愛,雖然曾經遭遇滿清政權的摧殘,也在和平年代重煥生機!其中,下圖這種「齊胸襦裙」就是最受同袍們喜愛的一種形制,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甚至穿過這種漢服!
  • 讓漢服告訴你,什麼叫文化沉澱出來的經典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形制多樣,紋飾美麗的漢服更是我國悠久文化的產物,近年的漢服復興運動 更是將漢服,我們的傳統服飾成功地推廣得更遠。但是近日,我們奇妙的鄰居韓國近日又開始了他們奇妙的挽尊舉動。
  • 漢服裡的「襦裙」究竟有多少種?萌新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襦裙是漢服的一種,是漢服歷史上最早最基本的服裝形式之一,通常指上身短衣以及下身的裙子,兩者合稱叫做襦裙。也就是「行話」裡所說的上衣下裳衣制,所謂的「襦」便是上衣的短襦或是衫,通常長不過膝,緊身長裙,還佩披昂,加上半臀。很多人以為襦裙出現於唐朝年間,畢竟齊胸襦裙在漢服圈裡有著很高的地位。
  • 漢服入門科普|20種漢服形制介紹(下)
    襦裙的一種,又有對襟半臂襦裙、交領半臂襦裙、袒領半臂襦裙等之分。主要區別在於上衣。交領襦裙。漢服中深衣的一種,為禮服,多用於祭祀等場合。直領(沒有續衽,類似對襟)而穿為交領,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繡。其樣式以直領對襟為主,腋下開胯,腰間用勒帛系束,開始為便服,逐漸成為後世女子的一種常禮服。
  • 漢服為什麼追求形制?每件漢服的形制都有深刻內涵和意義
    和仙女服是指一些形制不對,漢服商家臆想出來的漢服,比較代表的是魏晉風和兩片式襦裙。因為傳上之後衣袂飄飄宛若仙女,所以一位「仙女黨」的妹子說是仙女服。魏晉風和「仙女黨」相對的是被仙女黨稱為「形制黨」的同袍,因為他們追求漢服自身的形制,講求還原歷史形制的漢服。和仙女黨相比,形制黨更追求歷史的還原,更尊重歷史和中國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