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漢服群加群提問都是說出三種漢服形制。各種回答都有。有以時代分的回答,比如漢制,唐制,明制。有以款式分的,比如襦裙,直裰,襖裙之類。其實真要以形制論。漢服主要有三種形制。
一、衣裳制
衣裳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衣裳制是漢服根本形制之一。不管是襦裙還是襖裙,齊腰還是齊胸,交領或是對襟。都是上衣下裳制。領型,袖型,內穿,外穿實際上只是款式的區別。
二、深衣制
曲裾深衣
周朝開始崇尚深衣。只要上下連體,不論分裁、通裁、有擺、無擺、開衩、不開叉,各種領型與袖型皆為深衣制。深衣只是深衣制中典型款式。
三、衣褲制
在一個綜藝節目上有一個漢服介紹環節。主持人說漢服已經不適合現代生活節奏,因為不方便行動勞作。確實不管是在各類影視節目中,還是現在漢服同袍的日常穿著中。寬袍大袖,廣袖飄飄是主流。然則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農民永遠是人口基數最大的。方便行動勞作的衣褲制才是穿著面最多最廣的漢服。由於衣褲的便利,衣褲也是古代軍士主要的戎武服裝。
漢服的三種主體形制「上下通服」自天子以至於庶民皆可服。服裝的穿著是以功能與場合來區分的。農民勞作的時候會穿上衣褲,完了在家裡會換上衣裳,正式場合會穿上深衣制的服飾。天子上朝穿朝服,下來穿常服,甚至漢代還有天子夜晚在臥室召見大臣穿短褲的記載(犢鼻褌)。以現代佛教僧衣為例。日常勞作穿短衫(衣褲制),平時正裝常服穿長衫(直裰),正式的宗教祭祀場合穿海青(交領大袖深衣制)。漢族先民是聰慧與進步的民族,千百年來不斷的發展進步才能創造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這也是為什麼服飾在根本不變的情況下有不同演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