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清晨,家住鄰水縣城御臨天下小區的高先生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來到銀鼎山公園晨練,這裡綠樹環繞、寧靜幽雅,前來晨練的人絡繹不絕,成了附近居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
近年來,鄰水縣搶抓城市提質工程重大機遇,以「繡花功夫」抓實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優化人居環境,補齊城市建設短板,提升城市發展能級,讓小城既有「面子」,也有「裡子」。
完善功能,讓城市發展更有品位
12月8日,記者來到鄰水縣西部新城,嶄新的道路標識、標牌、標線清晰可見,數條乾淨寬闊的道路縱橫交錯,編織出了一張四通八達的西部新城交通網。
「從去年入場施工,在政府以及周邊居民的關心支持下,我們通過搶晴天、戰雨天,加快道路施工建設,如今5條道路已經全面完成,給附近的居民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施工負責人劉榮川說。
據了解,鄰水縣西部新城6號、7號、13號、14號、15號道路位於西部新城一號大道與西環線連接處,按照城市支路、次幹路標準設計打造,總施工面積約十萬平方米,投資約1.45億元。「這幾條道路的建成,為西部新城打通了交通路網,又為西部新城增了色添了彩。」鄰水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和西部新城「一街一景」的街區特點,不僅符合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極大地改善了沿線居民的居住環境和交通條件,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的幸福感。
「這條路在沒有修好之前,路面坑坑窪窪的全是泥,現在路修好了,我們出行十分方便,周圍環境也變得更加漂亮了,生活在這裡感到非常的開心。」附近居民李女士說。
去年以來,鄰水縣實施城市提質工程項目70項,建成「一街一景」7條,完成銀鼎山公園等7個公園和廣場的城市節點綠化彩化;全面完成西部新城5條骨幹道路建設,同時8號、10號、18號等7條道路建設正加速推進,基本形成了「一射三環、縱橫交錯」城市交通骨架網絡;重點打造廣鄰大道、渝鄰大道至同心橋段亮化示範街,建設一批高品質商住小區,打造高品質城市商業綜合體,城市節點綠化彩化,綠地景觀亮化,扮靚了城市景色、點亮了城市夜空,增強了城市名片效應,也為老百姓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城建為民,讓城市發展更有內涵
12月9日,記者在城北鎮同心村「同心溼地生態修復區」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緊張有序的開挖排水溝,一旁的鏟車正在來回運輸碎石,挖掘機不停地揮動長臂對車行道進行初次調形,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據了解,城北同心溼地恢復項目計劃完成溼地恢復建設50公頃,項目實施主要是為推動片區水環境質量和面貌持續改善,恢復片區動植物生態體系,打造成為集綠色、生態、環保於一體,人工景觀與自然生態景觀和諧共生的生態廊道。
「同心溼地項目修復工程建設已經接近尾聲,現在正在鋪墊車行道和遊步道,預計12月底能完工。」該項目現場負責人鄺宜寬說。
近年來,鄰水縣按照「改造一批、建設一批、提質一批」的思路,通過大力推進「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四大工程,完善公用配套設施,加快推進城市綠地系統建設,不僅讓城市更具魅力,也讓居住在這裡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截至目前,鄰水縣已完成城區13處旱廁改造、老舊小區內澇改造、21個老舊小區水氣改造,並對縣城48處二次供水設施進行了檢測。同時,該縣積極貫徹為民做實事的理念,切實完成民生工程任務,今年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2248套,已交房3702套。
「下一步,我們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圍繞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對標城市提質工程工作任務,仔細梳理任務清單,細化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實。」鄰水縣住建局城建股股長蔣勇說,接下來,該局將加快靈寶山公園建設,實施護城河綜合整治工程等,推進生活垃圾環保發電、同心溼地、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持續開展「綠化、美化、亮化、淨化」行動,讓城市既有風度,又有溫度。
原標題: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來源:廣安日報 李林 鄰水記者站 唐力 遊傑 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