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農村雙創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他們或來自於農村本土或是返鄉下鄉人員帶著城鎮資源要素回流,這是一群加速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幕後英雄」。這是一個助推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時代傳奇」,從「孔雀東南飛」到「春暖雁回歸」
他們帶著技術、資金踏上返鄉創業之路創出農業農村新天地。
匯川廣闊的田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圍繞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號召。
在全區各部門、各機構以及廣大農村雙創主體和返鄉下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匯川農村雙創創出了一片新天地,鄉村振興正給農業農村帶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
匯川區團澤鎮,一個被譽為「中國農民工政策發源地」的錦繡之地,在該鎮一個名叫大坎村的地方,張明富,成為了匯川農村雙創有名的「帶頭人」。
這個普普通通的農民,1998年毅然回鄉創業,先後在大坎村創建了貴州夢麗雅化妝品有限公司、貴州夢潤鵪鶉有限公司、貴州張明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隨著企業發展壯大,張明富所開創的夢潤集團常年帶動200人至300人就業,包括農村富餘勞動力、下崗職工、大中專應屆畢業生、退伍軍人、殘疾人等。如果加上產品經銷商和季節性臨時僱工,則帶動了上千人的勞動大軍。
就這樣,大坎村的村民,在千年棲息的土地上,正在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目標踏步邁進。
【農業「雙創」呼喚「新農人」「鄉村振興」呼喚新農人才】
黃中敏,被譽為匯川現代農業的「蔬菜造型師」。在她的帶領下,數十名嫁接技師、播種技師和植保人員從「老農」身份轉為「新農」身份,成為振興一方鄉村的「生力軍」。
2002年,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的黃中敏進入廈門一家嫁接苗企業,並逐漸成為年薪20萬元的公司高管。2015年,黃中敏回鄉創業,在匯川區泗渡鎮興辦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多年來,黃中敏手把手教授村民如何進行蔬菜嫁接,將先進農業科技帶回家鄉,幫助過去只靠傳統種植的農民轉變種植觀念,蔬菜產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9月,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供應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食材供應企業,也帶動著村民增長技能、增收致富,仁江河畔的現代農業就這樣生機勃勃地發展起來,推動著兩岸的村落變美、變富、變強。
老農講三農:農民,農業,農村;
新農講三創:創業,創新,創客。
【婁山關下東風勁 雁歸合奏春滿園】
位於遵義大婁山脈的板橋鎮婁山關社區立足當地藤編產業,依託婁山關、海龍屯等鄰近景區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館,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就業創業。
為給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創造更好條件,匯川區委、區政府投資近3000萬元,在婁山關社區打造了「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集聚了民宿旅館、特色餐飲、藤編手工藝加工等特色產業。
有了產業發展的引領,婁山關社區112戶返鄉農民工由「打工者」變成「創業者」,為全村456個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昔日靠務工為主的一類貧困村成為貴州省小康示範村。
依託於「農業+網際網路」的優勢,匯川區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正致力於打造共創共享的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帶動創業和就業。
楊成豐,一個讓蔬菜從田間直銷居民家中的「創客」,正用思想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精神成就著新生農業的時代價值。
2014年,楊成豐回鄉創辦了遵義成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200餘戶,常年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80餘個、季節性崗位150個,每年向村民發放工資160萬元以上。
為最大限度減少蔬菜銷售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楊成豐打破傳統的蔬菜銷售模式,在居民社區開設蔬菜直銷店,將蔬菜從田間地頭直接搬運銷售到市民身邊,在遵義市區先後建起32家社區蔬菜直供示範店,並通過市長「菜籃子」工程,將保供蔬菜基地面積擴大到1800餘畝,輻射帶動周邊2000餘農戶從事蔬菜種植。
【精準扶貧 電商先行】
從種植到終端渠道一條龍發展,在共享渠道推動農產品上行,在農特供應鏈聯盟大數據上,充分發揮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帶動作用,讓傳統農業走向新生,這是2018年以來,匯川區依託遵義院士中心走出的一條新型農業之路。
今年初,匯川區政府和遵義院士工作中心自然資源信息工程團隊採取「政企合作」方式,依託「雲上貴州」等電子商務雲平臺,以匯川區大數據運用創新示範中心為基礎,著力打造匯川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和90個農村網際網路綜合服務站,並積極建立「遵品直供」等地方特色電商平臺。通過農產品資源整合,全區不斷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構建規範、高效、精準的電子商務體系,助推農產品全網出山,讓處在深山的優質農產品遠銷省內外。
如今,在發展電商經濟的過程中,匯川區不少貧困戶走上了科學化種植、網絡化銷售之路,實現了市場有份額、網絡有訂單。到目前,匯川轄區已有近百款農產品上架「遵品直供」「到村裡」「黔郵鄉情」等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總銷售額超3000萬元。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雁歸興貴」等行動,匯川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動「三農」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輸出變引回、創業帶就業、創新促發展」的農村經濟發展新路子,持續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統籌推進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和縣域經濟協調發展之路。
據統計,匯川區累計吸引4萬餘農民工返鄉,實現創業2.5萬人。僅2017年,返鄉農民工就業率就達92%;同年,返鄉創業農民工達17461人,佔返鄉農民工總數的61%,累計帶動就業人數達39665人。
匯川,這個被譽為「中國農民工政策發源地」和「返鄉創業第一縣」的匯美之川,成為了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區、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
如今,鄉村振興戰略正為廣大匯川農村人口擘畫著宏偉而美好的藍圖。通過聚人、聚業、聚財,未來——
匯川農業一定會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匯川農民一定會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匯川農村一定會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來源:聚焦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