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s遵義:創新驅動丨「雁歸興匯」,萬眾創新的匯川鄉村生機勃勃

2021-01-10 CityEyes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農村雙創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他們或來自於農村本土或是返鄉下鄉人員帶著城鎮資源要素回流,這是一群加速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幕後英雄」。這是一個助推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時代傳奇」,從「孔雀東南飛」到「春暖雁回歸」

他們帶著技術、資金踏上返鄉創業之路創出農業農村新天地。

匯川廣闊的田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圍繞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號召。

在全區各部門、各機構以及廣大農村雙創主體和返鄉下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匯川農村雙創創出了一片新天地,鄉村振興正給農業農村帶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

匯川區團澤鎮,一個被譽為「中國農民工政策發源地」的錦繡之地,在該鎮一個名叫大坎村的地方,張明富,成為了匯川農村雙創有名的「帶頭人」。

這個普普通通的農民,1998年毅然回鄉創業,先後在大坎村創建了貴州夢麗雅化妝品有限公司、貴州夢潤鵪鶉有限公司、貴州張明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隨著企業發展壯大,張明富所開創的夢潤集團常年帶動200人至300人就業,包括農村富餘勞動力、下崗職工、大中專應屆畢業生、退伍軍人、殘疾人等。如果加上產品經銷商和季節性臨時僱工,則帶動了上千人的勞動大軍。

就這樣,大坎村的村民,在千年棲息的土地上,正在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目標踏步邁進。

【農業「雙創」呼喚「新農人」「鄉村振興」呼喚新農人才】

黃中敏,被譽為匯川現代農業的「蔬菜造型師」。在她的帶領下,數十名嫁接技師、播種技師和植保人員從「老農」身份轉為「新農」身份,成為振興一方鄉村的「生力軍」。

2002年,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的黃中敏進入廈門一家嫁接苗企業,並逐漸成為年薪20萬元的公司高管。2015年,黃中敏回鄉創業,在匯川區泗渡鎮興辦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多年來,黃中敏手把手教授村民如何進行蔬菜嫁接,將先進農業科技帶回家鄉,幫助過去只靠傳統種植的農民轉變種植觀念,蔬菜產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9月,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供應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食材供應企業,也帶動著村民增長技能、增收致富,仁江河畔的現代農業就這樣生機勃勃地發展起來,推動著兩岸的村落變美、變富、變強。

老農講三農:農民,農業,農村;

新農講三創:創業,創新,創客。

【婁山關下東風勁 雁歸合奏春滿園】

位於遵義大婁山脈的板橋鎮婁山關社區立足當地藤編產業,依託婁山關、海龍屯等鄰近景區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館,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就業創業。

為給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創造更好條件,匯川區委、區政府投資近3000萬元,在婁山關社區打造了「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集聚了民宿旅館、特色餐飲、藤編手工藝加工等特色產業。

有了產業發展的引領,婁山關社區112戶返鄉農民工由「打工者」變成「創業者」,為全村456個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昔日靠務工為主的一類貧困村成為貴州省小康示範村。

依託於「農業+網際網路」的優勢,匯川區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正致力於打造共創共享的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帶動創業和就業。

楊成豐,一個讓蔬菜從田間直銷居民家中的「創客」,正用思想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精神成就著新生農業的時代價值。

2014年,楊成豐回鄉創辦了遵義成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200餘戶,常年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80餘個、季節性崗位150個,每年向村民發放工資160萬元以上。

為最大限度減少蔬菜銷售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楊成豐打破傳統的蔬菜銷售模式,在居民社區開設蔬菜直銷店,將蔬菜從田間地頭直接搬運銷售到市民身邊,在遵義市區先後建起32家社區蔬菜直供示範店,並通過市長「菜籃子」工程,將保供蔬菜基地面積擴大到1800餘畝,輻射帶動周邊2000餘農戶從事蔬菜種植。

【精準扶貧 電商先行】

從種植到終端渠道一條龍發展,在共享渠道推動農產品上行,在農特供應鏈聯盟大數據上,充分發揮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帶動作用,讓傳統農業走向新生,這是2018年以來,匯川區依託遵義院士中心走出的一條新型農業之路。

今年初,匯川區政府和遵義院士工作中心自然資源信息工程團隊採取「政企合作」方式,依託「雲上貴州」等電子商務雲平臺,以匯川區大數據運用創新示範中心為基礎,著力打造匯川區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和90個農村網際網路綜合服務站,並積極建立「遵品直供」等地方特色電商平臺。通過農產品資源整合,全區不斷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構建規範、高效、精準的電子商務體系,助推農產品全網出山,讓處在深山的優質農產品遠銷省內外。

如今,在發展電商經濟的過程中,匯川區不少貧困戶走上了科學化種植、網絡化銷售之路,實現了市場有份額、網絡有訂單。到目前,匯川轄區已有近百款農產品上架「遵品直供」「到村裡」「黔郵鄉情」等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總銷售額超3000萬元。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雁歸興貴」等行動,匯川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動「三農」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輸出變引回、創業帶就業、創新促發展」的農村經濟發展新路子,持續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統籌推進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和縣域經濟協調發展之路。

據統計,匯川區累計吸引4萬餘農民工返鄉,實現創業2.5萬人。僅2017年,返鄉農民工就業率就達92%;同年,返鄉創業農民工達17461人,佔返鄉農民工總數的61%,累計帶動就業人數達39665人。

匯川,這個被譽為「中國農民工政策發源地」和「返鄉創業第一縣」的匯美之川,成為了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區、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

如今,鄉村振興戰略正為廣大匯川農村人口擘畫著宏偉而美好的藍圖。通過聚人、聚業、聚財,未來——

匯川農業一定會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匯川農民一定會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匯川農村一定會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來源:聚焦匯川

相關焦點

  • 凝心匯力海納百川引鳳還巢惠「三農」
    近年來,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深入推進,匯川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工作部署,依託貴州省「雁歸興貴」行動計劃,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多方鼓勵、熱情支持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走出了一條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統籌推進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和縣域經濟協調發展之路,以具有匯川特色的實踐探索,向我們展示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嶄新畫卷,打造了另一張靚麗名片——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匯川實踐。
  • 劉承東:遵義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投資沃土
    人民網匯川10月18日電(龍章榆、孫遠桃、李宇、王秀芳)「遵義是一座紅色文化名城、綠色產業之城、金色希望新城。」遵義是座「紅色文化名城」劉承東說,遵義是革命聖地、轉折之城,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遵義人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苦幹實幹,創業幹事。遵義交通基礎完善,擁有遵義機場、茅臺機場「比翼雙飛」,已開通國內主要城市和香港、新加坡等56條航線。
  • Eyes遵義:義教均衡丨航天中學恆大分校建成投用!
    圖/聚焦匯川又是一年開學季。這個初秋,位於匯川大道的航天中學恆大分校正式開啟新生報名工作,這意味著,從2016年6月開始建設的航天中學恆大分校正式建成投用。圖/聚焦匯川據悉,航天中學恆大分校位於匯川大道中段,與古鎮商業街、林達美食城、恆大商業街僅一街之隔,與遵義航天高級中學、匯川九小、匯川十小形成小初高完整的教育體系。
  • 匯川「小茄子」賣進上海「大市場」
    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匯川區委書記姜世甫指出,此次發車儀式標誌著匯川農產品與大城市「菜籃子」實現了有機銜接,匯川「生態茄」賣進「大上海」,是全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的一次生動實踐,是全區搶抓東西部戰略扶貧協作機遇,深化對口幫扶成果,鞏固提升全區脫貧攻堅成效的一次成功嘗試。
  • ...萬眾創新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itiative
    7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新動能支撐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尤其是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應對疫情衝擊和發展環境變化,必須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要加大對創業創新主體的支持。二要鼓勵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跨區域融通發展平臺。三要鼓勵金融機構開展設備融資租賃和與創業相關的保險業務。
  • 2017貴州·遵義匯川山地戶外健身步道開放暨萬人徒步露營節啟動
    5月20日上午,由遵義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遵義市體育局、中共遵義市匯川區委、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主辦,貴州天天時尚文體發展有限公司推廣運營的貴州·遵義匯川山地戶外健身步道開放暨萬人徒步露營節啟動儀式,在健身步道大窩驛站舉行。
  • 2020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山西分會場
    全面展示今年以來我省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巨大成就,展現全社會創新創業良好生態環境和氛圍。  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抓「六穩」促「六保」,圍繞「六新」抓「雙創」,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我省雙創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發展。
  • 大美黔菜·尋味遵義:匯川特色小吃興俞記番茄雞
    2018年「大美黔菜·尋味遵義」美食文化節將於5月5號至5月9號在遵義高鐵新城風情街舉行。
  •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懷化學院廣聚英才共話創新創業教育
    (原標題: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懷化學院廣聚英才共話創新創業教育)
  • 十堰張灣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圓夢之城
    荊楚網消息(記者馬雪健 通訊員劉濤)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擴大就業、實現富民目標的根本舉措。在這個多元化的創新時代,需要激發社會活力。社會活力來源於每位社會成員,只有創造必要的條件,固本培元,輸血補氣,才能讓「創客」充分釋放能量,使創業從小眾走向大眾,讓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
  • 「十三五」成就巡禮丨遵義國開區:「四個堅持」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石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遵義國開區」)成立第十周年。「十三五」期間,遵義國開區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向轉型升級要效益、向開放帶動要活力、向創新驅動要動力,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寬廣的視野,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 遵義鄉村振興關鍵詞解讀
    不僅是因為這些人氣旺的縣(市、區)是遵義新農村建設的「佼佼者」,而且一些在實踐中探索創造的舉措在全省、西部乃至全國都是「先行者」。不少前來參觀的同志常常感慨道,遵義的新農村太漂亮了,真想到這裡當一個幸福的農民。  這些評價既是對遵義新農村建設的讚譽,更是近年來鄉村振興遵義實踐的生動詮釋。
  • 讀李克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少不了一個眾字
    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來說,「專業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場歷練中培養成長的。「雙創」可以促使眾人的奇思妙想變為現實,湧現出更多各方面的「專業人士」,讓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更好地發揮我國人力資源雄厚的優勢。另一方面,採取包括「雙創」在內的各種方式,允許和鼓勵全社會勇於創造,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助於社會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 設計理論丨人工智慧驅動的藝術形態的認知與創新
    通過對藝術形態的「形」與「態」的解構與映射關係分析,給出人工智慧驅動下藝術形態的「認知」過程,提出內容與風格融合的藝術形態的「創新」過程。揭示藝術形態的認知過程,構建人工智慧驅動的藝術形態的認知與創新方法,實現人工智慧與藝術形態設計的完美融合。
  • 2019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萬眾創新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預測:萬眾創新 2019-06-04 14:44 來源:
  • 「婁山越」守正創新的遵義故事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遵義視察,作出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提出新要求: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 協同創新丨「生態司法+碳匯」,順昌法院推動鄉村發展振興有一套
    協同創新丨「生態司法+碳匯」,順昌法院推動鄉村發展振興有一套 2021-01-13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省成都市郫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實施方案
    一、發展基礎和示範意義2015年以來,成都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決策和省上部署,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以推進「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為主線,著力搭建「菁蓉匯」、「創交會」兩大平臺,構建以3個雙創引領區(郫縣菁蓉小鎮、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天府新區菁蓉創客中心)、M個雙創集聚區、N個雙創特色區為載體的「3+M+N」雙創空間格局,明確激活資源、集聚要素、強化保障、營造環境四項任務
  • 【旅遊·頭條】玩民俗 賞冬景 泡溫泉 春節16條線路玩轉遵義
    匯川溫泉美麗的燈光花海海龍屯(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次冬季民俗文化旅遊活動從冬至(2016年12月21日)開始持續到大年十五(2017年2月11日)。期間,海龍屯冬季登山尋寶節、鄉韻歸真刨鍋節、匯川溫泉燈光節、土城古鎮民俗表演、四渡赤水冬泳強渡賽、苗家篝火晚會、二月二龍抬頭祭拜盛典、神砂仡佬演出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詳情點擊【美麗黔行·貴州邀你來過節】遵義)讓這個冬天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 《長治市創新生態建設三十條》解讀之二丨瞄準提質增量 打造長治...
    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動「雙創」工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蔚然成風,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的無窮智慧和創造力被充分激發,為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日前出臺的《長治市創新生態建設30條》(以下簡稱「30條」),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促進『雙創』載體提質增量」,提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扶持政策和舉措,力求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長治「雙創」升級版。為了讓大家對這部分內容有一個全面深入的認識,本報記者邀請市發改委主任許保中就涉及到的相關政策問題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