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山越」守正創新的遵義故事

2021-01-07 天眼新聞

遵義,一片紅色文化沁潤的沃土,一座被寄予厚望的歷史名城。  1935年,紅軍在遵義轉戰三個多月,老一輩革命家通過演講等形式,組織發動幹部群眾,建政權、組織,軍民魚水情深,彰顯了我們黨強大的領導力、凝聚力和動員力。宣傳、引導、服務群眾,遵義有傳統、有熱情、有優勢。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遵義視察,作出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提出新要求: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足跡,尋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十三五」時期,遵義宣傳思想戰線堅持守正創新,講好遵義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力量。   舉旗定向,深學篤用新思想新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標註了時代高度、彰顯了實踐深度,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樹立起思想之旗,為實現強黨強國、民族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來,遵義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開展理論學習、宣傳、研究的腳步鏗鏘有力。

2020年6月,中宣部組織了16家媒體赴遵義市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

理論學習卓有成效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化、規範化,切實推動中心組成員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幹在實處。  開通「學習強國」遵義平臺,全市黨員幹部學習覆蓋面、供稿量、用稿量等指標,均位列貴州市州第一方陣。  為各級幹部群眾徵訂、配發有關理論讀物,榮獲重點通俗理論讀物宣傳推廣成績顯著單位,《黨建》雜誌學刊用刊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創新宣講深入人心  高點策劃、統籌推進運用新媒體發聲,理論網紅宣講,走出去講解三種模式,推動遵義市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百花齊放,2017年以來,遵義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遵義會議紀念館,黃大發、李光、杜富國、杜富佳先後獲得6次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或個人稱號。  創新宣講模式,「雲上宣講」「理來我網」短視頻等讓黨的聲音乘「雲」直上,直達民心,累計觀看量超過1億人次,點讚超過8500萬;   培育理論「網紅」,老支書黃大發、老紅軍李光、英雄兒女杜富國杜富佳兄妹講不忘初心、講責任擔當,讓馬克思主義傳播「潮起來」;

老支書黃大發為小學生宣講。

打造「流動講堂」,遵義會議紀念館宣講團在北京、上海等地開展「長徵與遵義會議」全國巡展,400多萬人次參觀學習。  一場場推陳出新、形象生動、接地氣的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黔北大地家喻戶曉。  理論研究成果豐碩  打造「婁山越」理論創作品牌,撰寫《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推出《踐行「兩山」理論書寫「醉美」畫卷》《發揮壩區優勢,點燃農村經濟新引擎》等理論文章,展現遵義兒女傳承紅色基因、奮進新時代的生動故事和時代精神;  近年來,遵義在《人民日報》「求是網」《光明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刊發理論文章30餘篇,理論研究碩果纍纍。   凝心聚力,提振黔北兒女精氣神

五年來,遵義宣傳思想戰線始終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落實好「聚民心」的使命任務,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推動改革激流勇進、發展乘風破浪。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年、黨的十九大,這些都是「十三五」時期極不平凡而又波瀾壯闊的歷史徵程。  圍繞主題主線,精心策劃宣傳專題,辦好「脫貧攻堅看遵義」新聞發布會,持續講好遵義脫貧攻堅故事,講述山鄉巨變,把黔北兒女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市委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年來,遵義市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各類陣地的建設和管理,持續維護意識形態領域風清氣正。  2017年以來,建成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4個,3個單位和3名個人被評為全國「掃黃打非」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網絡正面輿情佔總體輿情的比例從85%上升到95%以上,網絡空間越來越清朗。  意識形態領域的風清氣正,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乘帆遠航。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媒體融合撲面而來。遵義因勢而謀,順勢而為。  桐梓縣被列為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重點聯繫推動縣以來,始終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相關成效獲得高度肯定。  遵義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心相融」試點工作紮實推進,成為宣講黨的方針、培育主流價值、推動移風易俗的新時代農村基層宣傳陣地。   組建市級新媒體中心,構建起以「遵義發布」微信公眾號、APP為核心品牌和抖音、微博等一體發展的融媒體傳播矩陣,新型主流媒體不斷形成。

仁懷交警給仁懷五中學生志願者們講解文明交通手勢。

 鑄魂育人,培育弘揚核心價值觀

五年來,遵義市始終以「育新人」為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一幅幅時代新風畫卷次第展開:  文明創建花開黔北   從成功創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到成功蟬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從仁懷成功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縣級),實現貴州全國文明城市(縣級)零突破,到「五大創建」工作獲得20餘個全國榮譽稱號,400餘個省級榮譽稱號……

文明創建的豐碩成果,源自精神文明建設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五年來,遵義堅決維護品牌優勢、捍衛老區榮光,文明之花如群英綻放,開遍遵義大街小巷。其文明創建之路,印證著黔北兒女的美麗夢想和幸福追求,融匯成遵義溫暖的文明底色。  時代新人不斷湧現   堅持以典型人物為引領,培育核心價值觀。近年來,先後推出了全國「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黃大發、杜富國等先進典型,52人入選「中國好人榜」,299人入選「貴州好人榜」。

打造「時代楷模」主題文化廣場,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生動課堂。  創新教育模式,紮實開展「思政大課堂」,培育以新時代好少年張瑞凝為代表的「紅色義務小小宣講員」500餘名,紅色基因在這片熱土薪火相傳。  榜樣之花,灼灼其華;煩人善舉,最打動人心。一批批不斷湧現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印證著「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文明實踐精彩紛呈  高標準推進赤水、播州、桐梓3個縣的全國試點工作,建立「市中心、鄉所、村站」三級組織架構。  創新實施「九大工程」,著力搭建「五大平臺」,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實現「共建共享」。  持續深化志願服務活動,「遵道行義·人人義工」成為志願服務閃亮品牌。   立足優勢,建設全國紅色文化傳承基地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於一座城市而言,同樣如此。   五年來,遵義市立足紅色資源稟賦,圍繞建設全國著名紅色文化傳承基地,統籌構建集研學、觀摩、體驗為一體的紅色文化傳承體系,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2019年7月21日,遵義市「雲上」宣講直播杜富國先進事跡報告會。

按照「一核、一帶、七園、多點」思路,抓好遵義會議會址周邊環境整治及遵義會議紀念館提升改造項目等項目,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遵義片區建設工作推進有力。  加強紅色精神研究,成立「遵義市紅色文化管理中心」等機構,承辦第二屆「紅軍長徵論壇」,推進紅色文化交流研討,承辦中宣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負責人培訓班」。  成功打造多條集教育、培訓、體驗、研究於一體的紅色文化旅遊精品路線。  創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9個,市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6個。  紅色精神薪火相傳   圍繞「531」文化產業工程,開展文化產業扶貧「千村計劃」試點工作,正安吉他產業園創建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成為助推脫貧的典型案例。建成12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文化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被列入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遵義市國有文化企業「雙效統一」的經驗做法,得到中央改革辦充分肯定。遵義市演藝集團,成功申報為省重點出口文化企業。  精品創作百花爭豔   電視劇《偉大的轉折》《花繁葉茂》《吉他兄弟》在央視黃金檔先後播出,不斷刷新全國人民對遵義的認識,《偉大的轉折》榮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劇「飛天獎」。

電影《出山記》中,遵義市務川自治縣石朝鄉幹部召開群眾會講政策,動員搬出大山,搬入新居。

脫貧攻堅紀錄電影《出山記》在全國1400多家城市影院上映,觀影好評如潮,姊妹篇《進城記》,榮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長片十佳作品。  以黃大發先進事跡改編電影《天渠》,入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點優秀國產影片推介。  圍繞世界文化遺產打造紀錄片《海龍屯》,入選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五年來,一大批記錄時代進程、反映人民心聲的「文化盛宴」不斷呈現,助力遵義轉型發展、行穩致遠。   精彩講述,提升「醉美遵義」知名度美譽度

緊扣「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主題和「遵道行義、醉美遵義」城市形象,五年來,遵義搭船出海展形象,借勢發力美名揚,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遵義,展現在世人面前。  聆聽時代足音,講好遵義故事。  緊扣新中國成立70周年、長徵勝利80周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等主題活動,完成1100餘批次中央級媒體和國際CNN、Discovery探索頻道等採訪任務。  聯合人民日報推出紅色快閃《長徵原來如此青春》,一周內全網播放量超5000萬,獲得中宣部《新聞閱評》點讚。  配合新華社推出《紅色追尋——三個年輕人的長徵路》,吸引5500餘萬網友觀看。  「十三五」時期,遵義在中央級主流媒體發稿7000餘條,在省級主流媒體發稿2.5萬餘條,平均每年以20%比例遞增。  戰疫又鬥貧,遵義不遺餘力。  2020,極不平凡。如何在疫情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下,講好遵義故事,激發奮進力量?   精心策劃推出「三個一」(一篇新華社新華全媒頭條電稿、一條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一篇《人民日報》頭版綜述報導)重點報導,為我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加油鼓勁。

2017年6月16日,行進中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小小講解員們在西北工業大學作現場宣講。

圍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熱門話題,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推出深度報導,凝聚起打贏兩場戰役的磅礴力量。  借外宣展風採,遵義聲名遠揚。  前往英國、法國、瑞士、日本、俄羅斯等國開展「醉美遵義」文化旅遊宣傳推介,傳播遵義好聲音,展示遵義新形象。  先後推出紀錄片《黔北文化探秘》《赤水河》《鐵血海龍屯》,成功在央視刊播。  編印推廣《品味遵義》系列外宣口袋書,讓世人感受遵義力量,「醉美遵義」形象躍然而出。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  「十四五」已拉開帷幕,回首過去,腳步堅實有力,展望未來,前路任重道遠。  站在新的起點,以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為指引,在建設紅色傳承引領地、綠色發展示範區、美麗幸福新遵義的新徵程中,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必將乘勢而上,以昂揚奮進的姿態不斷開創「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新局面:  持續強化「雲上宣講」「婁山越」「理來我網」三大特色理論品牌。  長效常態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建立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兩心相融」機制。  重點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遵義片區工作,全面夯實文化事業全面發展……  徐曉野 查靜 熊明通 韓雪菁

編輯 黃霞

編審 陳富強

相關焦點

  • 常州市新北區工會、婦聯幹部黨性教育培訓班在遵義圓滿結業
    長徵是中華民族一首人類生存發展的英雄史詩,婁山關之戰是這一首大詩的詩眼;紅軍長徵是一幅人類改造世界的長卷,婁山之戰是這幅長卷的點睛之筆。英明的戰略要靠正確的實踐才能得以貫徹。彭德懷軍團長在遵義戰役中,深入到戰鬥最前列指揮,他具體實踐和出色地運用了軍委的戰略思想,對婁山關戰鬥的指揮,堅決果斷。在奪取婁山關後,緊接著又是勇追猛打,一鼓作氣再佔遵義。
  • 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
    我省基層政法幹警紛紛寄語祝賀希望改版後的《四川法治報》能繼續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為推動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設作出新貢獻。《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是法治路上的見證者、 記錄者、 宣傳者。《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宣傳人,更像是一位老朋友,一路攜手並進,講訴法院人法院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
  • 徵集自然資源系統「守正創新講好自然資源故事」案例啦
    徵集自然資源系統「守正創新講好自然資源故事」案例啦 2019-12-3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遇見·冬季貴州」醉美遵義紅色、養生之旅
    先帶大家走進「醉美遵義養生之旅」經典線路,一探遵義自然風光。線路推薦:仁懷茅臺酒鎮—赤水河谷旅遊公路(茅臺驛站段)—綏陽十二背後—中國湄潭茶海—遵義會議會址旅遊景區—婁山關景區—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景區第一站:遊古鎮,借酒香,品酒魂「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
  • 遵義十大特色美食
    烏江魚是貴州遵義特產之一,屬於貴州黔菜。」「烏江魚」是遵義烏江鎮一家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餐飲品牌,四菜一湯,名副其實。遵義八大碗是遵義著名的宴席名菜,屬貴州菜系,黔菜系。婁山黃燜雞是遵義特產之一,屬貴州黔菜之首。黔北有句俗話「南有烏江魚,北有黃燜雞」。在黔菜系中,婁山黃燜雞是一道特色菜,源自黔北門戶——桐梓,是用各種秘制香辣料精心燜燒而成。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從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半條被子」,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到長沙市馬欄山文創園,習近平總書記9月的湖南考察路線其實也正是一條文化傳承發展的路線,對文化產業的守正創新、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啟示。
  • 遵義十大特色美食名單出爐!
    黔北古城遵義歷史悠久,不僅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也在千年歷史中,在民族融合中,積澱了豐富的美食,嘗一嘗,品一品,很有地方特色,也很有民族特點。那麼,遵義特色菜有哪些?你都吃過哪些遵義名菜呢?1、烏江魚烏江魚是貴州遵義特色菜之一,屬於貴州菜、黔菜。"烏江魚"是遵義烏江鎮的一個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飲食品牌,四秀皆宜,聞名遐邇。
  • 南平:學以致用守正創新
    大家表示,宣傳思想戰線要學在前、作表率,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工作全過程,學以致用,守正創新,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日,南平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再次組織學習研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各項要求,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度量標尺和重要牽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貫徹落實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 何為守正?如何守正?「一起醫患糾紛鬧劇引發的深思」
    1關於「守正」,百度百科解釋有兩層意思:一是恪守正道;二是防守城門的官員。這兩層意思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意義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所謂本心善念,即為正、為道,即是你我內心的城門。我們可能會被困難打擊的一蹶不振,或是越挫越勇;也可能被利益迷失心智、被憤怒衝昏頭腦。是踏上歧途越行越遠?還是懸崖勒馬、迷途知返?完全取決於我們能否「守正」。2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守正是成功的根本。
  •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九)餘卓:中西結合,守正創新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九)餘卓:中西結合,守正創新 2020-08-25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Eyes遵義:創新驅動丨「雁歸興匯」,萬眾創新的匯川鄉村生機勃勃
    2017年9月,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供應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食材供應企業,也帶動著村民增長技能、增收致富,仁江河畔的現代農業就這樣生機勃勃地發展起來,推動著兩岸的村落變美、變富、變強。老農講三農:農民,農業,農村;新農講三創:創業,創新,創客。
  • 出遊|新年來遵義,盡享美食美景~
    特色美食:婁山黃燜雞、桐梓方竹筍、桐梓鍋貼餃、遵義羊肉粉、遵義豆花面、湄潭桃花雞、蛋包洋芋、牙籤肉、播州南白黃粑、烏江豆腐魚、道真油茶、大塘土雞、洛黨雞、海椒粑、鮓海椒、正安灰豆腐果火鍋、蒸米皮等。特色美食:婁山黃燜雞、桐梓方竹筍、桐梓鍋貼餃、遵義羊肉粉、遵義豆花面、紅油米皮、播州南白黃粑、烏江豆腐魚、仁懷合馬羊肉、習水苕絲糖、苕湯圓、習水豆腐皮、習水馬臨羊肉,赤水叉洋芋、熗鍋面、竹筒飯、老臘肉、筒筒筍、赤水熊貓餐等。
  • 守正創新,加快「主力軍」挺近「主陣地」
    越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越要在風雲變幻中保持定力,在守正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更加守正,堅定不移加快主力軍向主陣地進軍,推動新聞輿論事業高質量發展。二「守正」是基礎、是前提,堅持「守正」,「創新」才有明確的方向,才有堅定的立場。面對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價值觀念多元多樣,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裂變式發展,新聞輿論工作如何「守正」?
  • 婁山中學「歡騰」的這兩周,孩子們盡情展示自我……
    婁山中學日前迎來一場特別的文化節。這裡不但有形式多樣的體育競技,還有各個領域的創意競賽,以及精彩絕倫的書畫展示……每一位學生都得以盡情展示自我。追溯起來,婁山校園文化節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人物如過江之鯽,故事也紛繁複雜,往往枯燥無味。在初一年級的歷史漫畫比賽中,同學們充分發揮了創造力,利用誇張、比喻或者象徵的手法,創作出一幅幅兼具審美又不失深意的漫畫小品,讓觀賞者不禁會心一笑。
  •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既是我們黨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自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在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中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為了人民利益守正創新,在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中開拓前進。
  • 在傳承中讀懂"守正創新"的意義
    原標題:在傳承中讀懂「守正創新」的意義   在我前面發言的老前輩代表是閆百琨老師,當我邁入光明日報的大門時,最先學習的就是1982年他帶領記者站推出的張華為搶救淘糞老農獻出生命的報導,正是這個報導,將「大學生冒死救老農值得嗎」的討論寫入了教科書;   在我前面發言的中年記者代表是鄭晉鳴老師
  • 專家:守正創新 堅決支持腦心同治組織高質量發展
    「守正創新」要中西醫優勢互補守正創新,就是守中醫藥傳統的理論和經典體系,創新就是要去和西醫進行充分的融合,優勢互補。上世紀90年代,面對心腦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嚴峻形式,趙步長教授、伍海勤教授及趙濤創造性的提出腦心同治醫學理論,正是一種中西醫結合的創新。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最早出現了「降維攻擊」一詞,因其概念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某些商業競爭實踐異曲同工,所以也時常被大家拿來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顛覆型創新。
  • 張縈——《守正創新 教育強國》
    就是要做好守正、創新。守正,就是恪守正道。良師才能善邦。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創新,就是要勇於開拓。唯有創新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黨和國家需要教師培養具有「中國心、民族魂;責任心、擔當魂;智慧心、創新魂」的新時代學子。
  •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人民觀察)
    華中科技大學思政選修課《深度中國》給出的回答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價值引領的初心,創新是指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推陳出新。如果沒有守正,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創新,就會弱化引導功能。思政課教學只有將守正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發揮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