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縈——《守正創新 教育強國》

2020-12-14 廣西新聞網

主要內容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也是一個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目前,南寧市提出了教育強首府戰略,西鄉塘區也按下了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區」的加速鍵。教育興則國興, 教育強則國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共產黨員,該如何身體力行,「學在西鄉塘」呢?又該怎樣為教育強首府出一份力呢?就是要做好守正、創新。

守正,就是恪守正道。良師才能善邦。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創新,就是要勇於開拓。唯有創新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黨和國家需要教師培養具有「中國心、民族魂;責任心、擔當魂;智慧心、創新魂」的新時代學子。教育也要實現課堂形態、課程形態、學習形態、教師形態四個轉變,站在時代的最前沿,給學生注入源源不斷的「清流」,讓今天的教育奠基明天的希望,培育更多具有中國氣質、世界眼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張縈

南寧市秀田小學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正高級教師,廣西特級教師,曾榮獲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優秀教師、廣西五一巾幗標兵、南寧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南寧市教壇明星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語文方向,專業引領語文教學。近年來主持參與12 項市級以上規劃課題並已結題,科研成果得到廣泛推廣;2 項教學成果榮獲 2019 年廣西基礎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等次評定二等獎;20 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帶領師生實施「多彩教育」,學校辦學成效顯著,影響力大,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譽。

相關焦點

  • 守正創新:新時代外國語大學的教育改革
    外國語大學和其他高校一道,共同承擔著教育現代化與建設教育強國的新使命,既要適應必須從「外延到內涵、從規模到質量、從繼承到創新」轉變的新趨勢,還要適應更好地服務教育對外開放,推動中國同世界各國交流互鑑,參與全球新秩序重構和治理體系建設,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精通外語,通曉國際規則,具有跨專業技能高層次人才,體現外國語大學特有責任和擔當的新要求。
  •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守正創新要堅持實踐導向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守正創新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依據主要功能的不同可以區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即政治話語、學術話語和生活話語。政治話語的主要功能是宣傳和闡釋黨的大政方針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學術話語的主要功能是從哲學社會科學的角度論證黨的思想理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 「歡迎回家」——中國戲曲學院70華誕守正創新大會隆重舉行
    牆外鮮紅的圍欄宣傳板格外醒目,教學樓前老校長的塑像巍然聳立,教學樓南北兩側分別設置了「守正創新 砥礪前行 ……10月30 日上午,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守正創新大會在學院大劇場隆重舉行。慶宣傳片《國戲風華》展現國戲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講述那些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播放《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的視頻,共同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戲師生的深切關懷和殷殷囑託。
  • 南平:學以致用守正創新
    大家表示,宣傳思想戰線要學在前、作表率,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工作全過程,學以致用,守正創新,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日,南平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再次組織學習研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各項要求,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度量標尺和重要牽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貫徹落實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從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半條被子」,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到長沙市馬欄山文創園,習近平總書記9月的湖南考察路線其實也正是一條文化傳承發展的路線,對文化產業的守正創新、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啟示。
  • 人民日報名家筆談:守正創新,引領未來
    今天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只有轉變發展模式,大膽地、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子,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站到世界最前沿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經典《大學》裡有這樣一句話。彼時的「大學」,一有「博學」之意,二是相對於基礎學問和基本禮儀的「小學」而言。
  •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既是我們黨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自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在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中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為了人民利益守正創新,在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中開拓前進。
  • 徵集自然資源系統「守正創新講好自然資源故事」案例啦
    徵集自然資源系統「守正創新講好自然資源故事」案例啦 2019-12-3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馬來順:守於初心持於恆心勇於創新 續寫新時代守正創新的「老兵新...
    守於初心 持於恆心 勇於創新續寫新時代守正創新的「老兵新傳」——在河北新聞界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座談會上的發言在我看來,這個獎項,是評委會對我個人從業經歷和業績的認可,也是對長城新媒體集團事業發展的褒揚,更是業界對河北新聞戰線守正創新成效的肯定,我為此深感光榮和自豪!記得有位新聞前輩說過,黨的新聞事業是一項需要激情也創造激情的事業。今天回味這句話,我更是感慨萬千。
  • 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原標題: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闡明了辦好思政課的長遠意義,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課程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要點,深刻闡釋了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於在新時代更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 山東省社科界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工作巡禮:守正創新 奮進有為
    不負時代守正創新,不負使命昂揚奮進。山東省社會科學界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五年來,山東省社科聯按照「黨建工作全面加強,業務工作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帶領全省社會科學工作者,求真務實、攻堅克難,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推動「十三五」時期社會科學工作躍上新臺階。
  • 挖掘戰「疫」素材 推進守正創新 切實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
    挖掘戰「疫」素材 推進守正創新 切實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 2020-07-13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20〕第4期
  • 李鳳亮 | 新時代中國文化如何守正創新?(附視頻)
    文化自信與守正創新 我今年演講主題是《文化自信與守正創新》,以此來回應今年年會的主題——「新徵程:文化自信與融合創新」。大家都說,現在進入了新時代。中央定的調子非常明確:前五年是「破」,即「正本清源」,將過去不正確的認識、看法、做法進行了清理;後五年,中央提出來非常明確的方向,就是「守正創新」,要創造一些「立」,來創造新時代的新文化。所以我想用「守正創新」,給大家做一個回應。「守正創新」,離不開對於本土、本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順勢智能教育榮獲2020品牌強國(教育行業)十大創新力企業
    2020品牌強國經濟論壇暨(第四屆)創新成果發布活動」北京隆重召開。   順勢智能教育集團受邀出席並榮獲「2020年品牌強國·(教育行業)十大創新力企業」獎項。   順勢智能英語教育致力於打造OMO新型學習方式,主要涉及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四門剛需學科,針對整個K12用戶群體,為用戶提供智能化學習系統,數據更精準,學習更高效。   打造創新型智能學習系統
  • 守正創新 繼往開來 努力推進新時代新聞學傳播學學科建設
    新時代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學科建設,面臨著難得機遇和重大挑戰,需要我們堅持守正創新,繼往開來,去迎接新發展,走向新輝煌,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理論自信和學術自信。在我國,辦新聞與傳播教育如果不重視新聞學科就難以入主流,難以成氣候。新聞學成為辦好新聞教育,搞好新聞學傳播學學科建設的根基。以新聞學為立學之本、立院之本,成為許多新聞院校的共識。 前些日子清華大學停招新聞學專業本科生一事引發了一場爭論,也引發了一些人對新聞學學科發展前景的擔憂。有人因此問「新聞無學論」是否會「死灰復燃」「捲土重來」。我想,「新聞有學」已成定論,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
  • 「聲韻傳廉,律己守正」——中山海事局開展廉政教育「十百千」系列...
    「聲韻傳廉,律己守正」——中山海事局開展廉政教育「十百千」系列活動(1) 2020-08-06 1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強國》 第二集 強國基業
    視頻簡介 本集主要內容:中國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個發展中國家中,率先實現全民教育目標,創造了人類教育史上的奇蹟!中國教育,背負著國家使命,承擔著民族重任。風雨兼程,一路前行。(《教育強國》 第二集 強國基業) 節目信息
  • 李東榮:發展金融科技應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 做到「 四正」
    他表示:「發展金融科技,應繼續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做到『四正』」。在這個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應繼續堅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把守正作為創新的方向盤,把創新作為守正的動力源。那麼,實踐中金融科技如何才能真正守正創新呢?我認為,應著力做到「四正」:  一是著力做到「正心」。即發展金融科技應堅持良好的初心動機和正確的價值導向,把金融為民、科技向善的基本理念落實到金融科技創新工作的各領域、各環節。
  • 接續傳承、守正創新 國粹京劇與時代共鳴
    守正:專攻青衣廣受青睞1920年,張君秋出生於北京。15歲首次登臺便以優越的嗓音條件和嫻熟的演唱技巧廣獲觀眾好評。他師承前輩藝術精華,兼取眾多劇種優長,在長期的表演藝術生涯中創造了風格獨特、韻味獨具的張(君秋)派京劇藝術。
  • 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
    我省基層政法幹警紛紛寄語祝賀希望改版後的《四川法治報》能繼續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為推動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設作出新貢獻。《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是法治路上的見證者、 記錄者、 宣傳者。《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宣傳人,更像是一位老朋友,一路攜手並進,講訴法院人法院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