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20〕第4期
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思政教育的契機,持續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守正創新,深入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有效性。
加強系統部署,精心組織思政課在線教學。教育部向各地各校印發關於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組織工作的通知和思政課教學組織工作規程,對思政課教學作出部署。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邀請由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組成的專家團隊進行在線授課,確保「思政大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各地各高校加強組織,統籌推進,抓牢抓實抓細線上思政課教學主戰場。北京組織專家錄製30期「老師請回答」疫情防控特別電視節目,組織各領域知名專家分別從經濟、文化、社會等角度,打造《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從疫情蔓延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等17堂形勢與政策課。遼寧以「講戰『疫』故事 鑄強國使命」為主題,推出遼寧高校大學生同上一堂「雲端」思政課,邀請湖北戰「疫」一線歸來的工作人員講述戰「疫」故事,激勵引導120萬高校學子堅定奮進信心,做不辜負時代、不辜負人民的年輕一代。吉林印發高校思政課線上教學準備工作通知,從教學平臺、教學課程、教學計劃、班級建設、教師培訓等方面作出安排。河南對上好開學思政第一課作出專項部署,各校黨委書記、校長率先垂範,帶頭上好第一課。甘肅及時制定疫情期間思政工作總體方案,引導全省高校思政教師儘快適應網絡教學的新形勢、新要求,把疫情危機轉化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契機。
堅持因勢而新,不斷豐富思政課教學資源。教育部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優質思政課在線課程,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139個優秀教學視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思政熱點面對面」「學習大家談」等優質資源,上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供高校學生優先選用學習。同時,動態徵集各地各高校的課程視頻、教學方案、教學課件、教改成果、理論文章等,實現教學科研資源更新不斷線。各地各高校加強創新,深化改革,將抗疫元素有機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廣西70餘位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在線上「開學第一課」中親自當「主播」,帶頭講思政課,宣講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宣傳抗疫鬥爭中的先進事跡,將思想政治教育優勢轉化為支持抗疫鬥爭的強大力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學校把「開學第一課」上成「疫情防控科普課、學習成長勵志課、立德樹人思政課」,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戰「疫」中展現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北京中醫藥大學緊密結合醫學院校特點和抗擊疫情一線工作,將專業課教育與抗疫鬥爭相結合,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專業課教學,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中國礦業大學組織學生對全國7省89市2450位社區居民開展為期一個多月的線上問卷調查,引導學生主動承擔照顧他人和服務社會的責任與使命,努力在歷練學習中豐富學識,在社會實踐中錘鍊品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以「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為主題,邀請參與抗疫工作的大學生志願者,採取「學」「聽」「說」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及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精神,分享抗疫一線故事和所見所聞。南華大學開播「南華青年說」,圍繞「學回信精神 見報國行動」「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主題,通過線上線下交流等方式,激勵廣大師生勇擔時代重任。
因地因校制宜,持續提升思政課質量水平。教育部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通過「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集中研討交流教學共性問題,114名專家開展在線教學指導並答疑。各地各校結合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實際,組織思政課教師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廣大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努力確保思政課在線教學質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制定了疫情期間思政課教學要求和細則,並督促各教研室舉行集體備課會,把疫情期間課程教學要求落實到每個環節、每位老師,上好線上思政課。四川大學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標準不降、內容不減、連線不斷」,開好思政課在線課程,開課率達100%。中國傳媒大學開展「雲上伴讀」讀書周活動,開設「認識馬克思、讀懂馬克思」等讀書輔導課,努力增強線上教學效果。華北電力大學組織學生開展疫情防控社會觀察並撰寫報告,不斷提升學生思政課參與度,凝聚眾志成城防疫抗疫的信心與力量。
(責任編輯:姚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