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思」

2020-12-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因此,對於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課程思政的關鍵是各類課程教師之「思」,核心要義是教師的思想、思維、思路、思域。

堅持立德樹人,教師在思想上高舉「一面旗」

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在思想上要統一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一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列為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首,因此各類課程教師應站穩根本立場,引導青年學生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學習過程中,要善於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思考問題,走向工作崗位後能夠以「一技之長」服務社會。二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因此,各類課程教師要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標準,將「大思政」課程體系所蘊含「德」的內涵滲透進課堂、浸潤進教材、滋養進學生頭腦,把紅色基因、工匠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思政元素的「鹽」溶解入各門課程的「水」中,形成「思政+課程」有機交融的價值「營養液」,讓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三是堅持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做好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不是簡單地把思政理論課的知識內容疊加到其他各類課程教學中,而是要牢記「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辦學路徑,確保課程標準在制訂、執行和修訂過程中,能夠回答和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使各門課都能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引導當代青年學生認識國情,善於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勞動模範和工匠大師身上感受道德風範的力量。

堅持協同育人,教師在思維上圍繞「一張圖」

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要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確保思政課與其他各類課程共同發揮協同育人效應。首先是在課程教學中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課教師對其他各類課程教師開展專題培訓,確保每名教師都能挖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通過集體備課和互相聽課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技術技能統一起來,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程育人導向,引導青年學生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於各類課程學習中。其次是在課程教學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各類課程教師的教學內容應凸顯時代性,在每一節課堂中落細落小落實、日常經常平常,充分發揮思政課「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課程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效應,通過構建「全課程」育人體系,讓愛國主義成為當代青年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再其次是在課程教學中實施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三教」改革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貫穿思政課和其他課程的教學全過程。各類課程教師共同形成育人「教學共同體」,注重教學過程的知識傳授、道德引領和價值引導,在教材編寫中體現黨和國家意志,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把教法作為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通過課堂革命,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方式創新,保證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堅持三全育人,教師在思路上下好「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要掌握「三全育人」思路,形成全校「一盤棋」大思政的課程建設體系。一是形成全員育人的「寬度」。思政課教師與通識課、專業課教師之間開展全員交流,通過課堂觀摩、教學比賽、名師工作坊等多種方式,提高各類課程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組建「思政教師+專業教師」的課程教學團隊,開展模塊化分工協作教學,把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課程教學,把價值引領融入行動導向的課程標準。選聘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社科理論界專家、企業勞模和技能大師等校外專家組建課程思政的兼職教師隊伍,形成校內外全員育人的新模式。二是形成全過程育人的「長度」。各類課程教師都應當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從學生第一次踏進校門到畢業離校的全過程,貫穿於學生每學期學籍註冊到放假的全過程,貫穿於學生每一節課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後複習的教學全過程,把教師、教材、教案、教室、教風五個核心要素嵌入育人各環節,構建全面覆蓋、全課育人、全程銜接的立體化課程育人體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三是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深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建立「大思政」教學隊伍的政治理論宣講和教師業務學習制度,二級學院專業教師發揮課程標準實施作用,從課堂禮儀、課程考核等方面推進課程思政,各類各門課程教師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對象,把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靈活嵌入教案設計、教法創新、課堂教學等環節。通過形成一體化、全方位的各類課程教師育人局面,讓青年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樹立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堅持全面育人,教師在思域上擰成「一股繩」

高校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要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握全面育人「大思政」課程考核評價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在課程標準制定上做到「為黨育人」與「為國育才」相統一。各類課程教師把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價值認同的要求納入課程標準,體現為「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目標;同時還應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幫助學生職業素養養成和專業技術積累,體現為「國」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其次,在課程教學過程上做到「正本清源」與「守正創新」相結合。各類課程教師一方面把德智體美勞的育人要素融於「必修+選修」課程體系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系統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守正創新」,共同增強思政意識,積極主動投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以智啟德、以體促智、以勞育美、以美培元,激勵學生把實現個人全面發展融入到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之中。再其次,在課程考核方式上做到「學思用貫通」與「知信行統一」相融合。課程思政的效果評價,歸根到底是學生的成長、成人和成才問題,各類課程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把「學」和「做」結合起來,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扭轉「一張試卷定分數」的考核方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價值傳遞、動手製作、體育社團、舞蹈美術、勤工儉學、志願服務等教學形式,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能力融入到日常過程考核中,聚焦學生的素質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讓學生在課程與思政無縫銜接中做到學深悟透,牢牢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信心,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系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17日第10版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穗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11月7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國內2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並圍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相關問題進了深入研討
  • 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
    「課程思政」面臨的關鍵問題  「課程思政」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就是「無源之水」,缺少了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就是「無本之木」,忽視了課程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的問題。
  • 教師是做好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關鍵
    [摘  要]正確把握課程思政的理念與內涵,做好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凸顯價值引領,有效地實施課程思政。它突破了思政教育過於集中於思政課的瓶頸,緩解思政課的「孤島化」困境,挖掘每一門課程內蘊的獨特思政價值,讓學生的政治成長與知識增長相輔相成。課程思政致力於多環節拓寬思政教育渠道,可吸引多部門各類人員參與,讓思政教育更寬廣。
  • 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 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大河網
    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為根本指引,落實貫徹教育部相關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我們要深刻認識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有機統一關係。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二者有著同一的問題意識,都是要解決高等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 做好課程思政的關鍵在於「內生」而不是「外嵌」!
    但是,在2017年、2018年,甚至2019年推進課程思政的阻力還是比較大,一是絕大多數專業課教師認為課程思政就是讓自己去搞最不擅長、甚至有些「討厭」的政治,當然「發怵」、自然「牴觸」;二是在課程思政建設的相關文件和要求中,強調要求專業課教師要「挖掘」專業課程之中的「育人元素」,這可把大多數人弄糊塗了,「挖什麼和怎麼挖」就成為最棘手的問題;三是在除了思政課的其他所有課程的日常教學、各類課程的競賽(非思政課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深入探究思政課程如何引領課程思政,努力實現「三個一」的目標。理念引領,形成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主導,組織不同層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工作的專題研討,引導學校各類主體、尤其是專業課教師充分領悟思政教育的關鍵性作用,明確在辦好思政課程的基礎上,不斷推動其他各類課程發揮育人功能,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相互促進,通過形成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在全課程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
  •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主要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線教師。首先,我向在座各位老師,向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致以誠摯的問候!古人說:「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
    新華社發  【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其中包括「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  下面,我就幾個問題講點意見,同大家交流。  第一個問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重大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對思政課建設都作出過重要部署。
  •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求是》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主要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線教師。首先,我向在座各位老師,向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致以誠摯的問候!古人說:「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 醫學教育中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光明日報-光明網
    醫學院校在醫學生思政教育中要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向貫通」和「思政實踐與實踐思政雙向貫通」局面,從而培養出一大批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服務人民群眾的卓越好醫生。    在思政課程中注入醫學元素。
  • 把思政課程 與「課程思政」結合起來
    把思政課程 與「課程思政」結合起來 黃坤明同上海高校教師和社科理論工作者座談 2019年05月22日 13:07 來源:新華社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徑
    [關鍵詞]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立德樹人;文化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主渠道作用。無論是思政課程還是課程思政,都要不斷完善,更加關注課程的綜合化、主題化發展趨勢,加強學科間的聯繫和整合,注重綜合實踐活動及學科實踐活動、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實現課程整體育人和實踐育人。思政課程要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總體要求具體化,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 「思政講理」充分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效應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關鍵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航定向,屢次強調教育應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目的,要著眼「立德樹人」目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思政工作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育人育才的關鍵舉措,廣泛涵育在「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之中。
  • 課程思政關鍵在教師思政 上海大學用生動故事激發教師育人情懷
    顧曉英老師回顧《與子同行》的創作歷程上海市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顧曉英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首先回顧了《與子同行》從2012年開始五次面向學生的主題徵文活動。顧曉英還結合學校課程思政整體校和領航校建設,指出「育人者先育己」,課程思政關鍵在教師思政。
  • 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暨第八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開幕
    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暨第八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開幕 2020-10-2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原標題: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大學思政】 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委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 【學習新語】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下面,我就幾個問題講點意見,同大家交流。第二個問題: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講好思政課不容易,因為這個課要求高。在浙江工作時,我給大學生講過思政課,當時我要求浙江省委班子成員都到大學去講課,而且都聯繫一所大學,我就聯繫浙大。
  • 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須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全員參與;主動建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全方位融合;牢牢把握課堂教學「主渠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