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
【大學思政】
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委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始終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切實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在立德樹人、鑄魂育人中的關鍵作用,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一是堅持黨委領導建設好思政課的政治擔當。學校黨委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把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作為時代賦予的光榮責任、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圍繞加強思政工作、意識形態工作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常委會多次專題學習,深入研究,落實舉措。黨委書記和校長帶頭參加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班子成員根據分工共同推進。二是堅持把強化協同配合作為辦好思政課的堅實保障。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部門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在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公共資源使用中優先保障思政理論課基本建設。學校職能部門在師資引進、學位點建設、課程教材改革、評優表彰、職務評聘等方面量身定製為思政課建立協調推進機制。三是堅持把建設好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抓手。配齊配強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黨委常委會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從明確總體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學科建設等方面提出16條意見,集全校之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四是堅持把建好教師隊伍作為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因素。2018年,開通「綠色通道」,計劃單列、標準單設、評審單列,共引進思政理論課專職教師12名。同時,大力推動綜合改革,以人事制度和績效分配改革為切入點,加大槓桿力度,建立激勵機制,有效調動教師上好思政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強化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教育實效
新時代的思政課,一方面要強化理論支撐,科研反哺教學,圍繞理論難點、社會熱點、學術觀點等開展集中研討、延展教學內涵,努力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另一方面必須按照當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用更貼近學生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講道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努力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思政課教育實效。一是突破單向式的傳統模式。學校鼓勵思政課教師關注學生需求、關注學生特點、關注學生獲得感,把思政課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的「金課」,思政課堂實現教授為本科生上課100%,教師運用新媒體教學手段100%。二是堅持守正創新。學校將「高大上」的理論講得「接地氣」,將「有深度」的知識講得「有溫度」,將「有意義」的事情講得「有意思」,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使學生「入耳、入腦、入心」。三是大力推進思政理論課教學評價改革。學校建立健全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並將教學評價結果與績效考核和津貼分配相掛鈎,用考核評價倒逼思政課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四是通過設立教改研究專項,建立教學案例庫、教材庫,開展教學競賽等形式,強化教學研究,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目前,學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是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在線開放課程,《確定問題域,提升親和力,追求實效性,構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獲得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培育德育共同體,融合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
建設好高校思政課,必須要緊緊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充分挖掘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實踐教學等思政教育資源,構建全校上下聯動、校內校外互動的德育共同體,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融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做出了以下努力:一是深挖校內專業課思政教育資源,用心打造「課程思政」系列課程。學校開設157門新生研討課、281門學科拓展課,建成了以「物理與藝術」和「航天、人文與藝術」等精品課程為代表的與工程素養相關的通識課程群,形成「課程思政」矩陣。二是構建德育共同體。組建以徐川、何畏等青年教師為代表的「川流不息」思政團隊,建設了徐川老師領銜的「頂天立地談信仰」系列黨課,何畏老師帶領輔導員隊伍領銜的「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系列課程,退休老領導丁榮茂老師帶領退休教師領銜的「南航歷史與文化」系列課程,構建以點帶面、老中青結合的德育共同體,一批優秀思政教師脫穎而出,日益成為廣大青年學生歡迎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三是深挖校友思政資源,精心打造「校友講思政」品牌。從2018年起,學校陸續邀請校友總師、校友院士、校友重大科研團隊等擔任思政工作首席專家,精心打造以「愛國奮鬥·南航擔當」為主題的校友思政公開課。12名行業精英,先後進校為在校師生講授「航空報國」愛國情懷和「勇於擔當」成長曆程,每場都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會效應。四是深挖「社會大課堂」思政資源,潛心打造思政教育大平臺。學校開展「軍工記憶」專項實踐、國防企業面對面、師生「行走的課堂」等實踐活動,組織師生實地體驗航空航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感受航空航天工作者的感人事跡,並面向學生解讀軍工精神,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近年來,南航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業發展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傳承南航立校興學國家使命和國防使命的責任感不斷增強,每年有40%~50%的畢業生主動奔赴軍工、國防類單位幹事創業。
(作者:鄭永安,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