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暨第八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開幕

2020-12-15 澎湃新聞

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暨第八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開幕

2020-10-2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印發的相關文件精神,10月27日下午,中華女子學院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暨第八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在教圖樓一層報告廳開幕。院長、黨委副書記劉利群,副院長王京霞、王練,黨委副書記趙浩,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任翠茹,副院長周應江出席會議,全體教職工和部分學生代表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邀請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長、北京師範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馮剛教授為全校教職工作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主題報告。黨委副書記趙浩主持報告會。

報告會上,馮剛教授從立德樹人的發展演進和理論內涵、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發展回顧、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宣傳思想工作會精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展望四個方面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發展變革、如何從實際出發落實好總書記提出的「六要」「八統一」的要求以及如何立足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完成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等一些基本問題。馮教授結合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七個育人」,深入剖析了「大思政格局」的深層蘊意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動力機制。他特別提出我們的教師一定要做思想的行動者和關注實際問題的研究者,要有世界眼光、中國情懷、時代特徵。整場報告始終以問題為導向,既談了什麼是立德樹人、立什麼人、樹什麼德的問題,也對如何立進行了方法論的指導。體現了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特點,為學校在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劉利群代表學校黨政,作了題為《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主題報告。會議由王練主持。

報告從三個方面回顧和總結了近年來我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工作:學校層面高度重視,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全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相繼出臺「中共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幹部培訓學院委員會關於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具體舉措及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將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效納入二級學院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分別從師資、經費、激勵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課程思政工程,是學校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八大工程之一;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討與實踐探索,以典型示範為引領,營造課程思政改革氛圍,從而引導教師深入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將課程的思想性和價值性表現出來,讓學生在各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政治站位,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師德建設和教師培訓,增強教師課程育人的理念提高育人的能力。

劉利群在報告中就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工作的全面性系統性等方面提出七點工作要求。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深刻認識和理解把握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重大意義。二是要堅持大思政育人理念,努力構建起「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三是要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深化思政課程改革。四是要秉承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孕育課程的理念,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改革。五是要注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推進,始終保持同向同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六是要加強教材建設,為思政課和課程思政改革提供支撐。七是要堅持四個服務,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和教育觀在人才培養、性別研究中的指導地位。

本次會議將持續一周時間,除各二級教學單位獨立組織研討會外,還將邀請校外專家作關於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等相關講座和工作坊。本次會議分別通過主題報告、工作坊、研討會等形式在全校範圍內展開關於加強學校思政教育與課程思政等內容的學習與大討論,進而統一思想,凝心聚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全面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暨第八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開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穗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11月7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高端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國內2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並圍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相關問題進了深入研討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副校長王天澤參加全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暨2020年度本科教學工作推進會議並作典型發言
    8月24日,全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暨2020年度本科教學工作推進會在信陽召開,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刁玉華出席會議並講話。河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負責人、全省本科高校分管教學工作校領導以及教務處長參加會議。我校副校長王天澤參加會議並作典型發言。刁玉華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一招,是構建思政育人體系的迫切需求。
  • 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須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全員參與;主動建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全方位融合;牢牢把握課堂教學「主渠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貫穿。
  • 【課程育人】應用物理系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近年來,電信學院應用物理系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實踐課程育人。
  •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暨課程思政專題...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工作深入開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2020年12月9日,土木工程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成立暨課程思政專題研討會在世紀樓
  • 我校召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會議
    1月15日上午,我校在五四路校區主樓304報告廳召開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會議。學校領導郭健、楊立海、申世剛、倪志宇、孟慶瑜出席會議。會議採用視頻形式,在302報告廳、綜合樓401和402智慧教室分別設置了分會場。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孟慶瑜主持。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本文載於《中國大學教學》2020年第10期[摘 要]專業思政和課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有效手段,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有利於整體提升協同育人效果。結果是一些專業課出現了為思政而思政的「貼標籤」和「兩張皮」現象[5];一些專業課不顧課程性質之間的差異,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還有一些課程思政喧賓奪主,甚至把專業課上成了思政課。這些都無法更好地實現「全面培養人」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目的,偏離了課程思政建設的初心和使命。(3)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性和協調性,無法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王傳亮指出,近年來,學校黨委在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建設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中央和市委要求,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依靠廣大教師,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本科教學審核評估整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在健全「三全育人」格局、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思」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堅持三全育人,教師在思路上下好「一盤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開展課程思政,各類課程教師要掌握「三全育人」思路,形成全校「一盤棋」大思政的課程建設體系。一是形成全員育人的「寬度」。
  • 浙工大發起成立浙江省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聯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盧麗 張燕萍11月20日-21日,在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研討會暨浙江省本科院校新任教務處長培訓會舉行。該會議由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管理分會主辦,浙江工業大學承辦,旨在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創新,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呂華、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施建祥教授等出席會議並致辭。
  • 課程思政 | 網上教學不忘育人初心!復旦大學課程思政與抗疫同向同行!
    輸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學校官微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2020年2月下旬,春季學期開學在即,同時也正值全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階段。
  • 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在...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2日,華東政法大學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  推進課程建設 落實立德樹人  葉青在致辭中提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不僅要在課程育人上下功夫,也要在教改實踐中做文章。
  • 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寧夏教育廳推進學校思政課程全面創新
    10月28日,寧夏全區學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會暨建設發展論壇在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本次論壇由寧夏教育廳主辦,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自治區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國家督學李龍錦;自治區教育工委、教育廳學生工作處處長楊文剛;各高校分管思政課建設工作校領導參加了本次論壇。
  • 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 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大河網
    新時代,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為根本指引,落實貫徹教育部相關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發揮好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重要功能,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我們要深刻認識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有機統一關係。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二者有著同一的問題意識,都是要解決高等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 福建省堅持「四個抓好、四主合一」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福建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構建主心骨、主力軍、主戰場、主渠道「四主合一」的課程思政育人機制,努力實現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加強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領導和整體設計,10位省委領導定期深入聯繫高校調研課程思政工作,推動高校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系統部署課程思政工作,出臺《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行動方案》《全面振興本科教育實施意見》,實施高校課程思政體系和教育教學創新計劃,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學校辦學績效考評內容,推動高校形成「一校一特色」的課程思政工作模式。
  • 以專業精準育人強化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路徑創新
    專業學科課程思政的教學要求是推進思政教育教學方法同專業學科教學方法的統一,並且在教學內容上相得益彰,在協同育人的前提下保證學生既能實現專業學科理論和應用能力的學習,又能實現思政教育,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發展和人格發展,從而深化自己的全面發展。
  • 成都體育學院召開在線教學總結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推進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鄧佩佩)7月15日下午,成都體育學院組織召開了在線教學總結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推進會。該校領導、二級教學單位負責人、分管教學負責人、教研室負責人、教學質量評估中心負責人及教務處共八十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浙江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蔣亦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五年內培育一批示範校、示範課程。 方案明確要把專業課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分類推進各學科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
  • 探索構建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黨委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探索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思政與德育實踐一體化育人模式。一、加強領導,確保思政課改革有序開展學校黨委將課程思政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機制。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4個課時思政課。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每學期至少給學生講授2個課時思政課。
  • 哈師大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白夜昕介紹了思政課教學經驗,解讀了思政課「五維」特色教學模式:關注「人」,多途徑密切師生交流,以「詢」促教;把握「政」,多渠道堅定政治信仰,以「研」支教;引領「思」,多維度彰顯思想魅力,以「宣」助教;創新「課」,多角度關注時政熱點,以「融」精教;拓展「域」,多形式探索育人渠道,以「聯」輔教。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郭東林介紹了學院課程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