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託成長故事(二十九)餘卓:中西結合,守正創新

2020-12-24 澎湃新聞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九)餘卓:中西結合,守正創新

2020-08-25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西結合,守正創新

餘卓

2017年,我有幸入選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圍繞中西醫結合防治肝病開展了一系列臨床科研工作。在結題之際,特別感謝中華中醫藥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的支持以及導師和同行朋友的幫助。

夯實根基,穩築平臺

我自2003年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開始七年制本碩連讀階段學習,在校期間,多次獲得一等或二等優秀獎學金及「仲景」獎學金,「三九」獎學金等,並經過層層選拔,推選成為至東芬蘭大學的首批交換生,學習公共衛生專業知識,畢業時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憑著優異成績,2010年繼續攻讀博士,師從國家百千萬人才、上海市領軍人才高月求教授,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肝病的臨床療效評價和機制研究,並被導師推薦至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進行合作研究,博士階段從事的基礎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開拓性,課題的完成及優質論文的發表使本人更具紮實的科研功底,能獨立設計及解決科研工作中常見問題。此外,多次的交流訪學經歷使我對西方國家醫學新理念,新技術有了比較詳盡的了解和相對直觀的認知。我深知科研的重要性,基礎研究才能推動醫學的根本發展。在這方面刻苦鑽研,精益求精,認真積累心得,細心做好筆記備忘,為日後科研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此後的研究拓寬了新的視野。

求知若渴,業精於勤

治病救人,來不得半點虛假。我始終銘記真誠兩字,胸懷一顆醫者仁心。在完成博士階段學習後, 2013年進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通過中山醫院全院範圍內各科室的輪轉培訓,不僅使我的西醫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強化,更是使我在應對各項臨床施治,臨床醫療的方方面面打下紮實基礎。2015年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肝病科工作。在臨床一線,能獨立應對並解決各種肝臟病症,且急患者所急,想病員所想,獲得患者的一致嘉許和認同,多次收到表揚信和錦旗。2018年獲聘講師,在臨床上同時擔任帶教老師一職,對進入肝科的研究生及基地醫生定期帶教培訓,獲得高度認可。2018年完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進修學習,將所學的知識技術帶回肝科,目前科內已能獨立開展肝穿刺等操作。2019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

學標既高,奮發以求

臨床教學之餘,本人仍牢記科研的重要性,從臨床問題出發,首先圍繞B肝相關性肝癌男性發病率高的機制開展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消化雜誌Gut(IF為19.819)上,研究成果獲同行專家臺灣著名肝病領域學者陳培哲肯定與好評,發表評述刊登於Gut上,強調此項研究的意義。在此基礎上,結合表觀遺傳學,後續研究成果以第二作者身份發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IF為20.582)上。後本人發揮個人特長,將中西醫結合,從臨床常用的抗肝癌藥物華蟾素入手,發現華蟾素抗肝癌的新機制,在第26屆亞太肝病年會和第9屆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會上發表口頭報告並獲得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並分別在Scientific Reports和Cellular Oncology上發表論文。2018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美博士後項目,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進一步深造,期間結合中藥免疫調節優勢及美方納米藥物遞送特長,發現補腎藥物淫羊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淫羊藿素能促進線粒體自噬並輔助阿黴素引起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已在著名期刊ACS Nano上發表論文(IF為14.585)。中醫藥是一個大寶庫,我將結合專業背景,進一步挖掘,闡明中醫藥致病的機制並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運用及轉化。

託舉期間,她作為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及上海市教委人才培養項目「晨光計劃」,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科委「啟明星計劃」,上海市衛生計生系統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計劃,上海市青年崗位能手,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美博士後項目,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35 under 35優秀青年腫瘤醫生全國100強,曙光醫院「四明學者」,曙光醫院「十大優秀青年」等人才培養項目及稱號。獲聘副主任醫師。

共發表期刊論文11篇,其中SCI論文10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5篇。包括ACS Nano(IF為14.585)等國際著名雜誌,另外,發表國際會議論文5篇,先後在美國腫瘤納米科技高登研究會議,亞太肝病年會,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會上發表口頭報告,並獲得Young Investigator Travel Award。另外參與的研究項目獲得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等獎項。擔任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雜誌審稿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病專業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肝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分會青年委員。

香港回歸

本微信號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郵箱:xinxibu102@126.com

原標題:《青託成長故事(二十九)餘卓:中西結合,守正創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青託工程】青託人才成長故事——陳立明
    青年人才成長故事——人生在勤,勤則不匱陳立明,男,1986年1月生,山東臨朐人,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這些成績的取得與「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的支持密不可分,對我個人成長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我科研道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四)張愛華:建立創新研究方法,揭秘中醫藥科學內涵
    青託成長故事(二十四)張愛華:建立創新研究方法,揭秘中醫藥科學內涵 2020-08-17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託成長故事(十四)陶益:繼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青託成長故事(十四)陶益:繼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2020-08-03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託成長故事(五)方南元:太陽上的星星之火
    青託成長故事(五)方南元:太陽上的星星之火 2020-07-21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託成長故事(十二)李欣:天助自助者
    感恩的心本人2010年研究生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成為上海市首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培訓,2012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培訓,獲上海市首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優秀住院醫師稱號,進入醫院皮膚科工作。
  • 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
    我省基層政法幹警紛紛寄語祝賀希望改版後的《四川法治報》能繼續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為推動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設作出新貢獻。《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是法治路上的見證者、 記錄者、 宣傳者。《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宣傳人,更像是一位老朋友,一路攜手並進,講訴法院人法院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
  • 徵集自然資源系統「守正創新講好自然資源故事」案例啦
    徵集自然資源系統「守正創新講好自然資源故事」案例啦 2019-12-3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人民觀察)
    華中科技大學思政選修課《深度中國》給出的回答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價值引領的初心,創新是指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推陳出新。如果沒有守正,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創新,就會弱化引導功能。思政課教學只有將守正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發揮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 專家:守正創新 堅決支持腦心同治組織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趙超博士在致辭中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堅決支持腦心同治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和未來舉措。「守正創新」要中西醫優勢互補守正創新,就是守中醫藥傳統的理論和經典體系,創新就是要去和西醫進行充分的融合,優勢互補。
  • 南平:學以致用守正創新
    大家表示,宣傳思想戰線要學在前、作表率,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工作全過程,學以致用,守正創新,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日,南平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再次組織學習研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各項要求,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度量標尺和重要牽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貫徹落實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 華雲文化董事長汪海英:內容創作要守正創新
    大會以「e閱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旨在聯合各方共同探討全媒體時代下的數字閱讀理念創新、方式創新與實踐創新。   在本次大會的IP交易會環節,浙江華雲文化集團董事長汪海英以「內容創作的守正與創新」為主題,探討了在內容回歸良性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內容。
  • 守正創新:中國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從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的「半條被子」,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再到長沙市馬欄山文創園,習近平總書記9月的湖南考察路線其實也正是一條文化傳承發展的路線,對文化產業的守正創新、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啟示。
  • 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原標題: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闡明了辦好思政課的長遠意義,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課程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要點,深刻闡釋了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於在新時代更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 守正創新,加快「主力軍」挺近「主陣地」
    越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越要在風雲變幻中保持定力,在守正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更加守正,堅定不移加快主力軍向主陣地進軍,推動新聞輿論事業高質量發展。二「守正」是基礎、是前提,堅持「守正」,「創新」才有明確的方向,才有堅定的立場。面對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價值觀念多元多樣,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裂變式發展,新聞輿論工作如何「守正」?
  •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既是我們黨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自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在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中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為了人民利益守正創新,在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中開拓前進。
  • 在傳承中讀懂"守正創新"的意義
    原標題:在傳承中讀懂「守正創新」的意義   在我前面發言的老前輩代表是閆百琨老師,當我邁入光明日報的大門時,最先學習的就是1982年他帶領記者站推出的張華為搶救淘糞老農獻出生命的報導,正是這個報導,將「大學生冒死救老農值得嗎」的討論寫入了教科書;   在我前面發言的中年記者代表是鄭晉鳴老師
  • 守正創新 中醫藥奮戰國內外抗疫前線
    在近期舉行的第三屆京津冀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暨京津冀臺中醫藥傳承與發展研討會上,兩岸中醫藥專家總結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治療經驗,還介紹了古老的中醫藥智慧如何守正創新,如何從中國走向世界。  在病毒肆虐武漢的嚴峻時刻,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如何治療?中醫藥的介入,為有效控制疫情發揮了關鍵作用。多位專家分析確定,本次疫情臨床特徵從中醫角度看是「溼毒疫」。
  • 守正創新:新時代外國語大學的教育改革
    作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外語院校,四川外國語大學已經走過70年辦學徵程,如何結合新時代教育發展面臨的新要求、新問題,探索學校推進內涵式改革的新路徑,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人才需求,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也是所有外國語大學需要高度關注的時代課題。
  • 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
    原標題: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 新疆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倪培強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張縈——《守正創新 教育強國》
    就是要做好守正、創新。守正,就是恪守正道。良師才能善邦。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創新,就是要勇於開拓。唯有創新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黨和國家需要教師培養具有「中國心、民族魂;責任心、擔當魂;智慧心、創新魂」的新時代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