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日本除了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櫻花食品外,順應時代發展的櫻花點心也在不斷增加。
我的工作是立體造型的人物設計以及世界上的日用雜貨的收集和講解。特別是當我專注於造型工作時,有時候三四天都不出門,和外面世界的唯一連接就是從辦公室的窗口眺望旁邊的公園。
因為是在東京中心,所以那個公園很小,在那裡有兩棵大櫻花樹,春天開花的時候就好像雲朵飄落下來,即使閉門不出也能讓我心情十分愉悅,無論做什麼都會很興奮。
在日本,春天是開學、升學、換工作等的重要時期。我也是一到春天,好像許多問題和不好的事情都能重新歸回原點一般,變得非常積極樂觀,而這個象徵就是櫻花。
▲ 用香氣濃厚的大島櫻葉包裹的櫻餅,從江戶時期流傳下來的美味
以前用電報發大學錄取通知的時候,還曾經用「櫻花盛開」(サクラサク)這個詞。在櫻花樹下野餐「賞花」讓人興致勃勃,陶醉於此的人更是絡繹不絕。最近從近鄰國家來賞櫻花的遊客也變多了,賞櫻花好像變成了一個節日。
因此,人們對櫻花的印象很好,在日本,春天的時候,櫃檯擺放著的食品和雜貨中的櫻花元素也在逐年增加。
但是比較棘手的問題是,櫻花的開花時間是不定的。比如聖誕節的話,可以制訂12月24日的商品銷售計劃,但櫻花受該年的氣候影響,不知道何時開花,於是不管太早還是太晚都會讓人覺得掃興。由於櫻花的開花對商業和人的心情都非常重要,因此日本新聞一到春天就會每天播放「櫻花預計開花日」。
接下來就說說最近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關櫻花點心的事情吧。
在離事務所很近的地方有一家咖啡連鎖店。一到春天,那家店的櫃檯裡就會最早擺放出櫻花味的戚風蛋糕。海綿蛋糕是粉色的,被白色奶油包著,一看就讓人很有食慾。嘗上一口自然是很美味的,雖說櫻花本身有香味,但在蛋糕裡並沒有很濃的味道。
隱約飄散的花香的濃厚程度是至關重要的,我十分喜愛這份細膩感。平時看書或雜誌時吃的戚風蛋糕,我也會盡情在這個時期品嘗。用來外帶的咖啡的杯子上也有櫻花圖案的設計,店裡面也充滿好似櫻花盛開般的華麗感。儘管開花期一過就不再使用了,但我還是理所當然地非常想得到這杯子。
▲ 1875年面世的櫻花夾心麵包,受到了明治天皇的喜愛
如今幾乎所有生活圈內的便利店裡,都陸續擺放出一些簡單易買的櫻花風味的小點心,如櫻花味的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等。因為這些都是有時間限定的,所以一旦發現有賣的話人們就會不由自主想要買,不僅要買自己那一份,還要買上一些送給別人。尤其是櫻花味冰淇淋,雖然天氣微寒,但還是每次都要買。後來還出現了櫻花風味的可樂,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甜甜圈連鎖店每年也會銷售以櫻花為主題而設計的甜甜圈。甜甜圈的原料是粉色的櫻花味的,在甜甜圈裡加入櫻花味的砂糖、櫻花花瓣形狀的巧克力裝飾等,這些每年都富有創意的設計給大家帶來了歡樂。
此外,海外遊客們非常喜愛的百貨商場的地下街,也就是「百貨地下街」(デパ地下)的各處也都能看到櫻花點心。用櫻樹葉包裹的和果子櫻餅自不用說,還有每年都登場的櫻花馬卡龍,蓬鬆綿軟的口感跟櫻花的印象十分相配。
由於諸多廠商都會出售,要買哪一家的,真是眼花繚亂。難道這也是因為櫻花人們才心情高昂嗎?比起自己一個人吃,更讓人想送給別人,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也是其魅力之一。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以櫻花為主題的休閒點心的呢?
細想想,是十幾年前便利店競爭越發激烈的時候。為了促使顧客經常光顧,需要大量的推陳出新的季節性商品。從萬聖節到聖誕節,再到1月結束,2月的情人節,3月的白色情人節,4月的櫻花……這些活動中櫻花都是很適合的素材。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流行的日本「卡哇伊」潮流。嬌小粉嫩的形象和「可愛的條件」完全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