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一個人養成的性格,未來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家長們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性格的發展方向,不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最後將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窩裡橫,外面慫」是一種典型的「兩面型」性格,就是在熟悉人的面前是一個性格,在外人面前是又一個性格,當孩子出現這種性格之後,對他們的成長和心理發展影響非常大,甚至還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想必家長都很疑惑,為什麼會培養出這樣的性格呢?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多半與家長的行為有關!
1、父母溺愛孩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現在的家長大部分都是80、90後,對孩子十分的寵溺,總覺得孩子年紀小,沒有那麼多精力,作為父母寵愛是應該的,總會認為孩子長大之後,自然而然就明白事理了,也就聽父母話了。
不過,我們要知道家長一味地寵溺孩子,孩子不但不會聽話,還會認為你好欺負,總以自我為中心,只要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就大哭大鬧,甚至還會對家長拳打腳踢,長期下去,孩子就養成了「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在外人面前很膽小內向,在家中很霸道任性。
2、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也會出現這種性格,因為缺乏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孩子會表現的很淘氣,認為這樣才能吸引爸爸媽媽的關注,而在外人的面前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拒絕跟別人交流,如果家長不注意,漸漸地孩子就養成了「窩裡橫、外面慫」。
孩子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就是因為生活中缺乏家長的陪伴和關愛,所以,我們需要多多陪伴孩子,不要每天沉迷於工作,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這樣才能改變性格,彌補缺失的安全感。
3、家長教育方式都不統一
還有的家庭是因為長輩的觀念才出現這種情況的,平時父母可能對孩子比較嚴厲,但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就會很寵溺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誤,還不等家長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就先站了出來將孩子護住,認為孩子小你跟他計較什麼!
當孩子經常經歷這種事情時,慢慢就學會了仗勢欺人,無論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總覺得爺爺奶奶會保護自己的,逐漸就變的霸道起來,什麼壞事情都想要嘗試一下,長期下去,孩子「自我意識」會逐漸上升,變得目無尊長在家中任性霸道。
1、培養孩子獨立,學會自主做事
孩子總有一天是要自己出門闖蕩的,家長們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除了讓他們生活上獨立之外,精神上也要如此,不能讓孩子過度的去依賴你,如果孩子沒有獨立的本領,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社會都會受到欺負。
他們在學校中的怨氣不敢跟別人撒,只能回家對父母發脾氣,未來工作時也會這樣,所以,家長們早早培養孩子獨立很重要。
2、教會孩子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家長總是責怪孩子「亂發脾氣不對」根本沒有用,我們若想改變孩子性格,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孩子情緒上面的表達和釋放,鼓勵孩子如何跟別人相處,可能最初的時候會比較困難,但是家長耐心一點,孩子總能學會的,而且當孩子正在發脾氣時,我們不要隨意的去打壓他們,這只會更激怒孩子,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孩子才能夠接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