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2020-06-02 斌斌媽媽育兒史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現在在大部分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家裡面是「一方霸主」,到外面卻變了樣子,甚至總是躲在大人的身後尋求庇佑。對此行為,大部分家長都會歲孩子說:「你就是典型的窩裡橫,真到了關鍵時候不頂用。」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說歸說,但是孩子這種行為還是讓家長很是擔憂,畢竟這樣的孩子融入到社會生活是存在困難的,也很容易被欺負,這都不是家長想要看到的結果。

那麼孩子「窩裡橫」的原因出在哪呢?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窩裡橫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 1、家人的溺愛

溺愛孩子真的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很多父母或者老人在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拎不清。不管孩子的行為是否正確,總是無條件的包容他們,把孩子培養的驕縱任性。但是他們接觸到外界的時候,意識到別人不會這麼包容她的時候,孩子就會有所收斂,小心翼翼,出現了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的表現。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 2、受爸爸性格的影響

爸爸的形象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爸爸這個角色在孩子心中大多都是勇氣的代名詞;爸爸的形象越偉岸,孩子就越有底氣。但是如果爸爸本身就存在「在家是大爺」,出門是那啥的形象,孩子自然會形成錯誤的觀念,去效仿爸爸的行為。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 3、爸爸當甩手掌柜

管教孩子父母雙方缺一不可,現在很多爸爸當起了甩手掌柜,對教育孩子不聞不問,孩子就缺少了一部分力量與支持,自然不敢在外面表現的強硬。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當孩子出現「窩裡橫、外面慫」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糾正?

  • 1、引導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窩裡橫」是什麼?說簡單一點,就是孩子在家裡有脾氣就發出來,完全不注重場合和時間,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這是典型的不會處理負面情緒的現象。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是先教會孩子控制、舒緩自己的情緒。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可以先舒緩孩子的情緒;等孩子穩定之後,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孩子如何處理這種不良情緒。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 2、堅持自己的原則

教育孩子最怕家長的突然心軟,看著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就忍不住的退讓;這一步步的退讓到孩子眼裡就變了樣。家長的妥協,只會換來孩子得寸進尺的想法;如果一開始就堅持自己的原則,孩子就明白父母的堅決,才不會放任自己的壞習慣持續下去。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 3、注意對孩子性格的培養

孩子到外面表現的膽怯,多半是內心缺乏自信,所以才會表現得特別畏懼。父母這個時候就要注重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培養,強大孩子的內心,引導孩子與外界進行接觸。孩子接觸的次數多了,膽怯心理才會慢慢的褪去;同時,父母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孩子最依賴的人就是父母了。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養成閱讀的習慣是孩子一生的受益的財富,讓孩子從小管理好情緒,學習人際交往,養成良好的性格,擴展人生的寬度!

給大家安利一套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共10冊,中英文雙語,可以作為孩子的啟蒙繪本。這套繪本適合3-6歲的孩子,父母可以讓培養孩子自我閱讀,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培養性格,提高眼界。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兒童教育專家告誡家長,如果你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科學的早教方法,那麼請你把0~3歲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孩子人格,性格,情緒,獨立意識,責任心,意志力,控制力,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養成上,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品德好,受人歡迎的孩子,這一點就足夠了。

為家長朋友們推薦這套:中英雙語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一套共有10冊。該系列共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誠實守信、不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做最棒的自己、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每個主題後面都附有「給父母的話」,給父母們補充相應的兒童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更好的與孩子相處,解決育兒過程中的困惑。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自我保護、《勇敢做自己》勇敢、《做最棒的自己》自強、《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誠實守信、《我不隨便發脾氣》情緒管控、《我們都是好朋友》友誼、《好孩子懂禮貌》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分享,《媽媽我能行》自信、《養成好習慣》自律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這是一套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中英雙語繪本。通過閱讀的樂趣和藝術的美感,啟發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還能透過故事中的榜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和行為習慣,幫助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爸爸的教誨很重要
    為什麼孩子在家裡脾氣暴躁像個「小霸王」,一出家門就變成了任人欺負不敢還手的「小慫包」?為什麼孩子會有「窩裡橫,外面慫」的表現呢?曾有心理學家表示: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和自己爸爸的教誨脫不了干係!
  • 為何很多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爸爸負主要責任
    ,外面慫」來評價孩子。「窩裡橫,外面慫」顧名思義,在家裡或是在熟悉的人面前非常橫,而到了外面,或遇到陌生人就變得非常慫,別說發脾氣了,可能連話都不敢說。如果爸爸總是溺愛孩子,就會養成孩子窩裡橫的性格,而外面慫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外人可不像父母那樣,即使是對於孩子也不會特別容忍。肯定不會慣著孩子的壞脾氣,時間長了孩子自己就能明白在外邊要收斂一點,最終養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很多人還不自知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很多家長總是會抱怨,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總是覺得會出現這種情況,全都是因為孩子的錯。因為他們很清楚,外面的人不會像家長那樣限制自己,所以,他們也就不會那麼蠻橫,成為了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現在改還不晚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是自信、陽光開朗的,無論走到哪裡都表現的得體大方。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變得「窩裡橫,外面慫」。在家裡稱王稱霸一幅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一旦到了外面孩子就變得特別膽小,甚至在外連最基本的招呼都不敢打,遇到熟人還要躲在家長身後。相信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家長都很生氣,因為從了另一方面看也代表孩子窩囊。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是爸爸帶出來的,不改正早晚碰壁
    孩子沒有教育好,那是身為父親的責任。但是到了如今這個現代社會,很多人卻理所當然的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媽媽身上,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那都是媽媽沒有教育好,沒有管教好,簡直太冤了。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爸爸指責媽媽教育失職朋友家的兒子三歲多了,簡直就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典型代表。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和爸爸關係很大
    導讀: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和爸爸關係很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和爸爸關係很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和爸爸有關
    許多家長在觀察之後發現,自己的孩子似乎在家裡總是厲害的不得了,但是,當孩子在外面的時候,卻又非常膽小怯懦,連話都不敢說。對於有這種行為的孩子,父母都非常擔心,因為孩子若是一直這種性格的話,將來長大的話也定是一個在外面就很「慫」的孩子。
  • 這2種家庭的孩子,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多半在爸爸身上
    孩子之所以會外面慫,窩裡橫,其實更多的還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說得具體一點,孩子的這一屬性,多半都是父親傳給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很容易窩裡橫。但是到了外界,很少有人會再慣著他,這會讓他有很大的落差。這種落差,在外界他是得不到寬慰的,只能回到家裡欺負家長,以此來尋求心靈上打補償。如此一來,孩子就會養成外面慫,窩裡橫的性格。
  • 為什麼許多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跟寶爸有很大關係
    文/依肯的爸爸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其實是家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所以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能反映出一個家庭,而很多「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跟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
  • 李玫瑾: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多半與家長的行為有關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一個人養成的性格,未來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家長們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性格的發展方向,不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最後將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為什麼孩子會「窩裡橫 外面慫」,心理專家:爸爸是主要原因
    有沒有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時乖得不像話,甚至有點慫;但是到了家裡,那簡直是一個小霸王的存在。有些父母就覺得這樣沒有什麼問題,家裡就這一個寶貝,不疼他疼誰啊!孩子說怎樣怎樣。這就是老人那一代常說的「窩裡橫」。
  • 孩子「外面慫,窩裡橫」,多半是有這3種爸爸,希望不是你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家稱王稱霸,在外乖巧如兔,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孩子總喜歡「窩裡橫,外面慫」。可是偶爾在小區看見小月帶著女兒出門時,看著躲著小月背後滿臉羞澀害怕的小姑娘時,讓我對孩子喜歡「外面慫,窩裡橫」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認識。其實這種行為在家長看來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對孩子日後的影響很大。
  • 2種家庭的孩子,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多在爸爸身上
    然而,當她與老師對質時,孩子拒絕承認。回家之後,孩子還在生父母的氣,全然沒有在學校時的慫樣。這種「窩裡橫、外面慫」的行為,可以說跟她老公一模一樣。於是這位母親絕望了,想到古代的「孟子三遷,而她能做的就是把兒子從他父親身邊帶走。雖然我不是很贊成孩子媽媽的做法,但是我們也要理解母親這樣的想法。你要知道,這兩個家庭的孩子很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大多在父親身上。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是什麼原因?據說和孩子爸爸關係很大!
    導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是什麼原因?據說和孩子爸爸關係很大!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孩的時分,其實就能夠想像的出來他日子的環境是怎樣的。首要,能夠從穿著看出來,自己的家長是否乾淨整齊。其次,通過說話口氣,我們或許就能夠看出孩子的性情。當然,也不全是這樣。孩子在家裡時霸道霸道、動不動就窩裡橫,一不高興就肆意的亂發脾氣、跟爸爸媽媽頂嘴,對爸爸媽媽呼來喝去的;可是一到外面,就跟小綿羊般老老實實的,甚至別人動手搶他的東西還不敢抵擋。現在的許多小孩大都比較受爸爸媽媽寵愛,所以也有或許出現性情反差。常常會聽到家長點評自己的孩子是:「窩裡橫,外面慫」。
  • 為什麼許多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跟寶爸有很大關係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其實是家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所以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能反映出一個家庭,而很多「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跟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
  • 孩子喜歡「窩裡橫,外面慫」?先別責怪他,看看是不是爸爸沒做好
    而正是因為這種育兒方式,讓孩子認為自己在家中就是「最有權力的」!跟父母頂嘴,跟父母吵架,屢見不鮮!所以,很多父母現在都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之前就有心理學家表示過:孩子之所以會養成這樣「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家中「小霸王」出門「小慫包」,窩裡橫的孩子,多半出自3種家庭
    其實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很多窩裡橫的孩子,在外面不敢發脾氣,總是順從其他孩子,但是回到家裡後,就開始胡作非為。其實這就是一種「補償心理」,這種兩面性的孩子,多半處於這3種家庭。看著窩裡橫的兒子,寶媽也十分無奈。
  • 為什麼孩子會「窩裡橫、外面慫」?專家: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有一句俗話叫做&34;,很多情況下,父親都是在一個家庭中作為&34;的存在,父親的方方面面很容易被孩子模仿,也很有可能因為父親的教育而表現出一系列的特徵。所以若是孩子表現出讓父母無法理解的事情,也是有一定的原因所在。小剛是個五年級的小男孩,在家裡通常都是一個&34;的性格,一下子沒有順道他的意思,小剛便會開始發脾氣,所以家裡人都不得不謙讓著他。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爸,現在不改早晚吃虧
    導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爸,現在不改早晚吃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爸,現在不改早晚吃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
    導讀:「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