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生活周刊
享受和孩子一起自由成長
過去一周,未來數年,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共同關注的教育新知?
「蜂窩生活周刊」精選國內外的優質內容,既呈現過去一周的教育熱點,也關注面向未來的教育。
在蜂窩打造的這個第三空間裡,希望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自由成長。
01 動畫片因人物角色染髮、穿著花哨被舉報後停播整改
近日,有觀眾在湖南廣播電視局網站上投訴金鷹卡通頻道的動畫片《菲夢少女2》價值導向存在問題,「不應該提倡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穿得花裡胡哨的還在舞臺上表演換裝」。
對此,湖南廣播電視局回覆:
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的是一群有音樂夢想的少女團結合作、歷經考驗、努力奮鬥、共同成長的故事,傳達的是正能量,在內容導向上沒有問題。不過因人物較多,製作公司將人物頭髮設計成不同顏色以提高角色辨識度,並非倡議染髮。
同時,湖南廣電對這一「監督建議」的實際行動回應是,金鷹卡通頻道第一時間停播了《菲夢少女2》,並且表示,舞臺表演和日常服裝之間的切換場景,忽略了對未成年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今後會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播出更多適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優質內容。
此舉也引發眾多質疑,一部分聲音表示,動畫片人物染髮沒有問題,因染髮被禁才是問題。
對此,你怎麼看呢?
02《阿爾茨海默先生》:讓孩子理解生命與告別
適齡:6-9歲
這個繪本沒有直接描述阿爾茨海默病是什麼,而是讓它變成了一位「阿爾茨海默先生」住進了「阿公」的大腦裡,然後以他慢慢搬走記憶的方式呈現與親人的告別。
對孩子來說,閱讀這本書會是一次認識生命和學會告別的記憶之旅。
03 體罰回憶錄:被老師懲罰的過去給了我們什麼體驗?
繆可馨事件曝出,袁老師曾經扇過她的耳光和有其他體罰學生的情況。
故事FM 團隊發起了網絡徵集,當中可以看到而立之年的成年人回想過去的「體罰」經歷,依然會感到恐懼、不安。
當年老師們的行為,造成的是學生的「不敢說」、「隱藏鋒芒」、「越來越自卑」。
「體罰」的做法,究竟意味著什麼?你怎麼看?
04 聯合國最新報告:關於預防暴力侵害兒童行為的全球狀況
這份《2020年關於預防暴力侵害兒童行為的全球狀況報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負責暴力侵害兒童問題的秘書長特別代表和全球制止暴力侵害兒童行為夥伴關係共同發布。
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每年有二分之一的2-17歲的兒童遭受某種形式的暴力行為。同時,新冠疫情的流行和社會的應對措施也對暴力侵害兒童行為的流行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可能造成長期的負面後果。
據觀察,求助熱線接到的關於虐待兒童和親密伴侶暴力的電話數量激增,而提交給兒童保護服務機構的虐待兒童案件數量卻有所下降。此外,還發現潛在或實際的網絡傷害也有所增加,包括兒童越來越多地使用網際網路導致的性剝削和網絡欺凌。
另外,報告也顯示,雖然各國在法律、經濟上對預防暴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但在落實執行上依然需要繼續努力。
因主要面向政府決策者和規劃設計者,這份報告也在最後提供了相應的建議。
【資源獲取】在蜂窩兒童大學微信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聯合國報告」,獲取中文版摘要和英文版全報告。
編輯 | 阿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