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感悟:學習能力就是競爭力,這3個學習思維很重要

2020-12-09 魏晉寒

文章作者‖魏晉寒

圖片來源‖網絡

職場當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歸根到底是「學習能力」的差距。學習能力的強弱,又能衍生出適應能力、洞察能力、創新能力、開拓能力的高低,從而使得優秀者能力的與日俱進;平庸者能力的原地踏步。

尤其在日新月異、多元發展的職場背景之下,新行業、新崗位、新觀念的層出不窮,大大加劇了職場的多元性和不確定性。一輩子只幹一種工作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想要在多種行業崗位、工作角色之間切換自如,就要求我們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

01縮短努力路徑

在暢銷書《好好學習》當中,成甲老師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

學習能力,歸根到底就是和「問題」周旋的能力。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想要增強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明確「問題」究竟在哪裡?我們要如何行動?最終實現怎樣的目的效果?通過問題所在,反過來推導出我們的流程計劃,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縮短我們的努力路徑。

模模糊糊的計劃和目標,以及對問題的感知和揣測,只會讓我們事倍功半!

對於過去的問題,優秀者總是反思總結,平庸者卻是得過且過

對於現在的問題,優秀者總是全力以赴,平庸者總是避重就輕

對於未來的問題,優秀者總是未雨綢繆,平庸者卻是臨陣磨槍

對於一些人來說,即便問題明明白白出現在眼前,他們也不願意分析和研究,找到它們的突破口。他們寧願火急火燎的盲目行動,也不願意靜下心來謀劃思考。正如網上說的那樣:「一些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寧願做更苦更累的事情!」

他們的努力路徑就像是布朗運動,被外部環境指引著做不規則運動,很難形成行之有效的學習效果。

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

答案是:多思考,多定位,多找框架!

在企業管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SWOT」分析法。即: 從「S (strengths)優勢、W (weaknesses)劣勢,O (opportunities)機會、T (threats)挑戰」四個維度上,分析企業公司的定位處境,以及個人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我們有哪些優勢?

我們有哪些缺點?

我們有哪些機會?

我們有哪些挑戰?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內心深處好好盤問一下自己,讓自己的努力路徑更加清晰,讓自己的奮鬥方向更加準確,這樣我們才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更大、更廣的成長空間。

02熟能生巧

著名作家劉同曾經說過:「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不管我們處於什麼行業崗位,扮演什麼工作角色,都遵守「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的學習道理。很多情況下,人與人的差距並不是智力上的差距,而是熟練程度上的差距。越簡單的工作方式,熟能生巧的重要性越發明顯。

然而在實際工作當中,有的人只願意從事自己熟悉的工作,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工作往往敬而遠之。這就導致他們熟悉的工作越來越精通,不熟悉的工作越來越生疏,從而形成明顯的能力溝壑。

原本以來,這種封閉式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很多人待在某一個工作崗位上,一輩子高枕無憂。

然而,隨著職場環境越來越多元,職場要求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的新知識、新理念、新局勢撲面而來,使得我們必須面對很多「不熟練」、「不擅長」的知識領域。

比如說:在單位從事文案工作的,可能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在單位從事計算機工作的,也可能是文學專業的畢業生。

善於挑戰自己不熟練領域的人,往往才是學習能力強的人;就比如學生時期,不僅善於做會題、而且勇於做生題的學生,往往才是排名靠前的學生。

所以,在工作當中,我們要有意識的挑戰我們的陌生領域,不擅長領域,即便初期非常笨手笨腳,也不能退縮和逃避。只有這樣,我們的知識面、技能面才能越來越廣,職場競爭力才會越來越大。

記得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過這麼一句話:「你們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們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

每個領域的專家,都是從生疏到精通的,不要躲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安穩度日。正所謂:人生就是逆水行舟,不想著進步開拓,就意味著封閉倒退。

03先發者優勢

職業生涯其實就是一個昨天、今天、明天的互動過程——用昨天的成果服務於今天,用今天的付出兌現於明天。時間越拉的長久,先發者優勢越發明顯。後發者必須擁有更多的機遇和努力,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什麼是先發者優勢?

我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們單位第一個文筆好的人,無疑會牢牢佔據某一些崗位和資源。過了一段時間,你們單位出現第二個文筆好的人,即便他能力很強,然而想要和第一個文筆好的人搶佔崗位和資源,依然要付出更多倍的努力。

文筆如此,其他能力也是一樣——越早起航的人,越有優勢。

對於很多年輕職場人來說,我們要懂得「儘早積累,未雨綢繆」的重要意義。專業性類技能自然不用說,甚至是寫作、計算機、數據分析等等輔助性機能,我們也要早行動、早掌握,確立自己的先發者優勢。

前瞻性和時效性,亦是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

04

現實當中,學習往往是一個記憶、熟練、理解、沉澱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有目的性的學習,根據環境的要求來重新塑造自己;另一方面,我們要敢於面對我們不熟練、不擅長的領域,拓寬自己的能力認知;最後,我們還應該明白先發者的重要性,打破先發者的資源壁壘。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比知識、才華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前段時間回老家,發現家裡的親戚有了重大的變化。以前,他們討論的話題堅定而永恆,永遠是金錢的問題。「你今年賺了多少錢」「我們一起投資個什麼」「哪家公司今年倒閉了,欠了多少外債,老闆自殺了」等等。
  • 擁有職場競爭力的人,都有這種思維
    多元思維是指跳出點、線、面的限制,能從多層、多維、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二、擁有「多元思維」的人,在職場上更會思考思維認知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思維影響決策,決策決定行動。思維認知成為影響著一個人行動的重要因素。
  • 如何提高思維邏輯深度?深度詳解提高個人的能力,提高職場競爭力
    謝謝點讚和轉發,祝您幸福今天老夏分享的是如何提高思維邏輯深度?深度詳解提高個人的能力,提高職場競爭力在生活中,我們常提到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往往可以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我們更多的認可與欽佩。而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和閱歷的豐富,邏輯思維能力逐漸提高深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在最終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而得到提升的。
  • 憑什麼比我能力強?4個學習思維與建模,讓人豁然開朗
    4個學習思維法則 第一步:4個學習思維法則 我們經常聽到」倡導終身學習「這句話,其實並沒有認真的考慮過學習時,學到的是一個個知識點。我們每個人當初為了記住這些知識點,撓破過頭皮、熬死過細胞。 無數的知識點,再形成知識面,編織成知識網。這就需要用到構建思維模型。 什麼是思維模型?思維模型,就是「萬物背後必有道理」的那個道理。它指導我們面對一個問題,該如何去做,如何去解決。甚至還能告訴我們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以及這樣做的原因。
  • 三帥六將阿彬老師:學習能力是第一競爭力
    學習,我們學什麼?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學。第1個學的是思維。我覺得學習最重要的學的是思維,這是最底層的東西。我們的思維會決定我們的行為,會決定我們有什麼樣的方法,用什麼樣的工具決定我們去做什麼事情。如果你的思維正確了,你的結果才會正確。
  • 職場乾貨:初入職場,一個能力,一個品質很重要
    網友諮詢:對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最重要的能力,和最重要的品質,各是什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職場裡,尤其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品質有很多,那麼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呢?弄清楚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撥開迷霧,抓到職場發展的重點。沐沐君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主動學習的能力,最重要的品質是忠誠。
  • 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
    而大家討論的最多的,不僅僅是他的高智商和沉著,還有非常強大的思維能力。 玩數獨,最關鍵的就是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空間想像、抽象思維等等。 而這樣一個孩子,在別人眼裡可能學習成績從小就很好,但其實胡宇軒在小學的時候,成績只能說一般般,不是頂尖,考到了中學之後才變好。
  • 突破職場發展的8大黃金思維秘訣,挑戰自己的能力,值得收藏!
    3.很迷茫,未來自己的道路怎麼走.等等造成這幾個瓶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的自身知識、閱歷不足以來改變目前的現狀,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面對職場的問題,不知道如何應對,也不知道如何去思考這些職場問題.今天分享的突破職場瓶頸的思維模式,希望對大家有所收穫.
  • 新入職場,這3個學生思維不改變:再優秀的學生,也混不好職場
    思維不是技巧,沒有那麼多種。我學生時代,成績非常好,當時我到職場也有典型的學生思維。總結起來,有三種典型的學生思維需要改變。在職場初期,只要先改變這三種學生思維,就會有非常明顯的職場進步。二、變集中努力的學生思維為持續努力的職場思維學校每年都有寒暑假,高三時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熬過這一年你們就解放了」。大學每門功課結業考試後,第一件事就是扔掉教科書。所以學校的努力都是間歇性的。但是職場生涯非常長,需要我們持續發力。
  • 別再忙活學歷經驗顏值了:提升職場競爭力,「衝刺思維」才是大事
    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無論是晉升、轉崗還是轉行,你都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能,提升職場競爭力。有人說,學歷高競爭力強;有人說有經驗競爭力強;還有人說顏值就是生產力。不過在技術瞬息萬變的今天,這些都已經過時了。如果你能夠把較短的一段時間當做衝刺期,在衝刺結束的時候習得一項新技能,你就能夠保持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 孩子的語言能力影響思維能力,孩子從小學習家鄉話有這3個好處
    隨著普通話的普及現在大多數人都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除了普通話之外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會讓孩學習英語,一次來激發孩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但是家長們卻忽視了一種特別重要的語言能力——方言。但是有些方言的表達難度要遠遠超過英語的,孩子的方言表達能力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語言表達能力。
  • 思維模式,暴露了你的職場能力
    19年應屆畢業生,現在一家小型英語培訓公司做市場運營助理,個人能力不差,以她的能力應付實習工作應該是沒問題。那問題在哪?職場新人莫須有的自尊心誤以為那是世界的殘酷。說到底是職場新人的弱勢思維和弱勢思維慣出來不願動手的壞毛病。
  • 英國名校畢業生,職場競爭力在哪裡?
    這些都是在日後的職場發展過程中英語溝通時所需的重要技能。同時,在英國留學的大家經歷了學術寫作的訓練,在英語實際使用能力上也有了鍛鍊和提升。優勢三、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歸結於英國高校非常注重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經過了「批判性思維」系統的學術訓練之後,大家在掌握了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學會了如何進行獨立思考、學習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與專業知識本身相比,這更是大家即將受用終生的寶貴技能。
  • 學習沒效果?試試培養這7種高效學習能力,讓學習事半功倍
    除了這本書外,還有《寫作7堂課》、《時間管理7堂課》等等。因為這些書是專為職場中的我們打造的,因此書中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答疑解惑,提升我們的職場能力。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想要學習什麼知識,還是掌握某項技能,都離不開學習。因此,高效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 學習7種能力,36種思維模式後,學習好像開了掛
    經過不到十年的時間,他憑藉自己的高效學習能力,成功把知識遷移到演講、培訓、寫作、團隊運營等方面。他可以駕馭多種文章類型,並且在各大新媒體平臺有著眾多粉絲。 《高效學習7堂課》這本書講述了高效學習者所具備的7種能力,分別是: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遷移力。每種能力都有所對應的應掌握的思維模式,一共36種思維模式。
  • 《時間思維》:「時間商」是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能力
    之所以能在多個領域收穫讓人羨慕的成績,他說這些都得益於「時間商」長期思維模式帶來的蝴蝶效應。可能大家會好奇,到底什麼是時間商?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時間商」……這篇文章我就帶大家走進《時間思維》這本書,一起學習「時間商」思維模式。一、什麼是「時間商」(時間思維)?
  • 華爾街英語攜手哈佛商學院出版 助力學員提升職場競爭力
    近日,華爾街英語為幫助職場人提升英語水平,擁有更高競爭力,...這是繼2008年雙方首次合作後又一個十年的突破。升級版本課程不僅能幫助學員們提升商務英語語言能力,還能在自我職業規劃、管理思維、領導力技能等方面有所收穫。
  • 孩子學習繪畫,自身感悟很重要!
    見過不少學習的繪畫的孩子,拿出仿佛模子刻印出來的繪畫,看起來精緻「像樣」,但這種結果其實是很可怕的。這種情況往往是老師畫一筆,小孩跟著畫一筆的被動教育方式教出來的結果,老師給了小孩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當形成習慣之後,小孩兒就很難跳脫出來了,如果遇到這種教育方式的繪畫館,家長一定要謹慎選擇。藝術是一件很難用語言描繪清楚的東西,繪畫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講的知識性的東西,起到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啟發作用。
  • 「MECE分析法」—提升職場競爭力,助你走向成功的極簡主義法則
    有一次,我問她,工作這麼久,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有提升嗎?她告訴我,每天完成公司同樣的工作內容,千篇一律的,都習慣了,哪裡有什麼提升。有時也想學點新知識和新技能,可是學習的內容那麼多,光想想就夠心累,也不知道從哪下手,最後就放棄了。其實她的主要問題就是:思路亂,想的多,做的少,沒有章法。以至於最後也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 桔博士: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通過思維能力大考察可以發現,思維是很神奇的一種能力。現在越來越多的書籍都提出「思維能力」是孩子必備的能力。但是什麼是思維能力呢?孩子的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具體是怎麼做呢?什麼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一個人的主要能力,是智力的重點,參與、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智力活動。是孩子對外界和內心的認識能力,比如寶貝能夠按顏色、形狀來分類玩具,知道要搬凳子來拿到他夠不著的東西,就是「思維能力」在發展。為什麼要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