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老腔」取材光明日報,編輯回憶約稿陳忠實細節

2020-12-14 澎湃新聞

北京高考作文「老腔」取材光明日報,編輯回憶約稿陳忠實細節

劉旭、林豔、張昆龍/北京青年報

2016-06-08 10:32 來源:澎湃新聞

四年前的《光明日報》刊發陳忠實 《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北京青年報6月8日消息,千呼萬喚的北京高考作文6月7日終於露出「真容」。2016北京高考作文延續了去年「一大一小」的可選擇模式。入選大作文題目之一的「老腔」,同樣出現在閱讀題中,選自已故著名作家陳忠實的散文《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頗顯冷門的「華陰老腔」繼今年登上春晚舞臺之後,再次成為眾人熱議焦點。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老腔」作文,實「脫胎」於四年前《光明日報》刊載的陳忠實的同名散文。當時該報「文薈周刊」的領銜編輯韓小蕙接受北青報記者獨家訪問時說:「這次選入高考語文閱讀跟作文題,我感到非常意外,進而會心一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有懸念又稍難的作文題。」

曾建議陳忠實增補「現場感受」

韓小蕙6月7日中午得知高考作文題後,遠在英國的她第一時間在自己朋友圈曬出了她與陳忠實以及「老腔」的緣分,「北京的考題用了《光明日報·文薈》編發的陳忠實文章,寫陝西老腔的,陳原題《我看老腔》,發表時我們改為《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今年4月底,作家陳忠實去世。作為當年領銜編輯,韓小蕙隨後撰文《陳忠實為我們改稿》,回憶了4年前約稿陳忠實的溫暖細節,「那篇文章的字裡行間顯示出大作家陳忠實對文字的尊崇與珍重:『我在這腔調裡沉迷且陷入遐想,這是發自雄渾的關中大地深處的聲響,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濤聲,也像是驟雨拍擊無邊秋禾的嘯響……』」

韓在文中回憶當時曾猶豫要不要請陳忠實補充他自己聽華陰老腔的現場感受,陳忠實出人意料地爽快答應。「我希望忠實老師能用文字表達更加強大的氣場,取得更壯觀的效果。這次北京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用意何其接近,想來這是有緣啊。」韓小蕙坦言,此次的約稿是她32年編輯生涯中做出的最有光彩、最堪驕傲、最刻骨銘心的幾個版面之一。

「老腔」會喚起公眾對民間藝術的關注

當北青報記者問起韓編輯若自己要寫這篇議論文會怎麼動筆時,她沉吟一會兒笑答:「如果是我構思寫這個文章,大概得包含幾個要素:陳忠實的作品和為人、《白鹿原》裡的老腔片段給我的感受,以及像老腔這一類深邃而博大的民間藝術傳承問題。」她說,這次的作文切合現實,有春風化雨之感,但又是一個有懸念又稍難的題。因為現在的孩子對華陰老腔的關注偏少,老腔作為陝西的民間戲曲,離北京考生的日常生活較遠,這樣的命題考查了學生們的文化積澱,有一個引導作用。「『老腔』作文會引導大家關注到被大眾遺忘的民間藝術,同時喚起對陳忠實《白鹿原》作品的關注。這是好事。」

青年作家、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劉汀曾經聽過華陰老腔的現場演出,他認為學生們要寫出對「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的個人理解,其實是有難度的。因為這次作文是讀和寫的高度結合,這一方面做閱讀理解題有利於作文的審題,但另一方面要學生敢於跳出陳忠實散文的文本影響。「不局限於老腔的話題,而是在這基礎上說開去。老腔,究其精神內核,它有著黃土地文化裡的悲涼和堅韌。老腔,實際上有失落的民間文化的象徵意味,這樣的立意也更深一層。」

「華陰老腔」素材曾在訓練試卷中出現

近兩年,北京高考對於傳統文化的關照,也在學生們日常的考試訓練中有所體現。「華陰老腔」的素材,對於部分學生來說也並不陌生,曾在訓練考試卷中出現過。「央視春晚的《華陰老腔一聲喊》將極具原生態特色的華陰老腔與現時流行的搖滾樂融合在一起……」在高三考生做過的某一訓練試卷中,曾有過這樣一道閱讀題,通過素材閱讀讓學生們進一步理解華陰老腔的特色與文化內涵。「雖然做過這個閱讀,但是對於華陰老腔的理解還是不深,所以選擇第二道作文題『神奇的書籤』。」房山中學高三考生表示。

報刊作品入高考試卷並非首次

報刊作品入高考試卷今年並非首次。2012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題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所附的材料為臺灣女作家劉繼榮所寫《坐在路邊鼓掌的人》。當年5月31日,《北京青年報·成長讀本》就刊發了這篇文章 。2013年北京高考語文試卷的作文材料是《科學家與文學家之間的對話》,此文在《北京青年報》當年6月2日18版刊登過。

據不完全統計,《光明日報》的數十篇文章曾登上高考語文考卷,是高考語文的素材庫「常客」。2014年北京高考,一道18分的現代文閱讀分析題《廢墟之美》取材於葉廷芳《保護廢墟,欣賞廢墟之美》,而該文刊登在2013年12月20日《光明日報》13版上。

光明日報社文藝部主任彭程還透露,自己散文《頭腦中的旅行》去年被選為湖北省高考語文試卷閱讀題,其另有一篇《尺度》被選為2009年的福建省高考閱讀題,「那題分值12,我試做了一下,對照參考答案,差不多可得9分」。

【專家解讀】

「老腔」命題使閱讀與寫作聯繫更加緊密

今年的兩道作文題目,分別考查了議論文與記敘文的寫作。這使每個題目的考查指向更為明確清晰,同時也為不同考生發揮特長優勢留有空間。

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黃玉慧老師表示,今年的三道微寫作題目分別考查了描述事物、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等基本的表達能力,大作文則考查了中學常練的兩種基本文體,即議論文和記敘文。總體來說,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無論是微寫作還是大寫作,都突出了基礎性、開放性。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微寫作與大寫作的題目要求都十分具體、清晰地體現了其基礎性的要求。微寫作題目的要求分別為:「條理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自圓其說」。而大寫作題目的具體要求是:「從老腔的魅力說開去,不要局限於陳忠實散文的內容,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題目一),「表現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有細節,有描寫」(題目二)。這些要求應該說都強調了寫作表達的基本能力。

同時,今年高考作文題目一既考查了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深度,也要求考生聯繫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對相關文化現象的思考與見解。即如「老腔」的命題作文也使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更有深度。

作文題目二則要求考生敘寫自己與「神奇的書籤」為伴的故事,要求考生大膽發揮想像,並聯繫生活實際。這讓考生在發揮想像力的同時表現其創造能力,但又杜絕學生憑空無據的想像,強調想像的合理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教育

我參加過多次的高考語文作文閱卷,關於高考作文寫作,問我吧!

輕舞飛揚 2016-06-07 248 進行中...

關鍵詞 >> 北京高考作文,老腔,光明日報,陳忠實

相關推薦

評論(34)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你給巴掌還是吻?
    高考語文甫一結束,各地作文題照例成了焦點。全國卷二「提高語文素養」,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上海卷「評價他人的生活」,浙江卷「虛擬與現實」,江蘇卷「彰顯個性還是提倡創新」,山東卷「我的行囊」,四川卷「小羽的創業故事」……每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總是最牽動公眾神經。
  • 北京高考閱卷過半 六成考生大作文選寫「老腔」
    北京高考閱卷進程過半。丁柏明攝  2016年北京高考閱卷工作進程過半。昨天下午,記者探訪清華大學數學閱卷點和北京大學語文閱卷點。今年高考大作文中,六成考生選擇寫「老腔」,寫「神奇的書籤」的考生佔四成。所有科目實施「背靠背雙評」,若兩位評分老師評分均分值超出預先確定的閾值,或將啟動三評、四評、仲裁。  記者了解到,高考評卷工作預計22日結束,高考成績和排名將於23日12時發布。
  • 2019北京高考作文題來了!你覺得哪個題目最好寫?
    有細節、有描寫。2017北京高考作文題目:說紐帶或共和國,我為你拍照二選一:「說紐帶」、「共和國,我為你拍照」1、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
  • 品評老腔韻味 暢想神奇書籤
    語文特級教師前天剛剛通過本報提醒考生仔細閱讀,認真書寫,昨天進行的高考語文就應驗了!北京高考語文卷向「閱讀」致敬,不僅閱讀量再度增加,而且「二選一」的大作文都與「閱讀」有關——請考生品評老腔韻味,暢想神奇書籤。
  • 北京2020高考作文權威發布,附學而思專家解讀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大作文題目:今年高考大作文題仍為「二選一」,分別為: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整個系統55個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材料「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2、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
  • 北京高考大作文再次二選一 首嘗試明確寫作文體
    昨天上午11點半,語文考試正式結束,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也正式浮出水面。今年語文作文延續去年形式,仍然分為「大作文」和「微作文」兩大類,其中大作文可在「神奇的書籤」和「老腔」中二選一。與去年不同,今年兩道作文題目分別規定了文體,議論文和記敘文。
  • 高考滿分零分作文均已出現 網傳作文全是假的
    「書籤」「老腔」選寫人數四六開   據了解,今年高考語文大作文選寫「書籤」的有兩萬多人,選寫「老腔」的有三萬多人,基本上是「四六開」。昨天,「老腔」這部分作文的閱卷工作已收尾,今天起將開始評閱「書籤」作文。
  • 北京高考大作文題來了!是與祖國發展相關的「熱詞」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2016年高考作文題出爐,「漫畫」作文火了
    2016年高考全國共有九套語文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分省自主命制六套。全國Ⅰ卷:「獎懲之後」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 作文題選擇中再選擇 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
    點擊▲免費訂閱哦今年高考作文的微作文和大作文分別為三選一和二選一
  • 光明日報聚焦高考滿分作文:好作文首先是要好好說話
    光明日報8月8日消息,近日,一篇作文引發了網友空前的評論熱情。仿寫者有之,「翻譯」者有之,改編者有之。這就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按照「美文」的標準審視以「選才」為要務的高考作文當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2001年轟動一時的江蘇省高考作文《赤兔之死》,還是2007年浙江省以樸素文風見長的高考作文《懷想天空》,都有人指出他們文風上存在的「弱點」,但是這些文章背後閃耀的思想光華掩蓋不住,是以令作者脫穎而出。高分作文背後,顯示了哪些選才機制?對於未來的高考生來說,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號?
  • 重溫|40多年來北京高考寫過的那些作文題
    北京日報客戶端7月7日消息,2020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即將揭曉。當下,近5萬考生正在試卷上奮筆疾書,書寫著自己的青春。  每年高考作文題,承載著無數人對青春的記憶。那年高考的滋味,你可曾還記得?  來,一起「復讀」!40多年,北京高考寫過的那些作文題:  1977年  《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 高考作文題出爐2016 福建800字漫畫寫意如何立意?
    2016年全國高考今天正式拉開帷幕,全國共有940萬名考生走進考場。隨著首門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各省市區高考作文題目全部公布,並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你覺得哪個省的作文最難?  簡要梳理如下:(根據現有材料整理,請以高考試卷真實內容為準)  全國卷1(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漫畫作文
  • 高考作文大集結 河南題目:漫畫「巴掌與香吻」
    2016年各地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昨日結束。高考作文題目和往年一樣成為議論的熱點。本報匯總了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看看哪些腦洞大開,哪些更接地氣,哪些讓人頭蒙,哪些創新性強。來,一起看看吧。全國卷Ⅲ適用省份:四川 根據走出考場的學生敘述,2016四川(全國卷3)高考作文為:某人推出花茶新工藝,但很快被模仿,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假冒偽劣,她擔心會破壞這一市場,於是公開工藝流程並制定行業標準,最終規範了市場,自己也成了致富帶頭人。要求學生根據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 北京首次「新高考」作文來了
    剛剛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公布!大作文題仍為「二選一」↓↓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整個系統55個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材料「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 40年高考作文題漸崇真自我,明日作文最好寫出「真性情」
    例如1978年作文題為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1981年全國卷作文要求考生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讀後感;1982年高考作文題目為《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1983年高考作文題目則要求就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寫「毅力與恆心」為主題的議論文;1985年高考作文題為《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呼籲儘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
  • 北京高考大作文題來了!二選一:新時代新青年、綠水青山圖
    【北京高考大作文 二選一:新時代青年、綠水青山圖】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 陳忠實的葬禮:頭枕一本《白鹿原》安眠
    邢小利提到了陳忠實當年的高考作文。陳忠實也曾說,自己當年寫的作文有投機心理,他因此沒有考上大學。「如果他考上大學,可能就沒有陳忠實了。他的一絲一毫都跟那個時代有內在的聯繫。他所說的投機心理,其實就是緊跟當時的政治形勢,他覺得這樣會拿高分。」 1962年,陳忠實參加高考。語文作文題有兩個,其一是「雨中」,其二是「說鬼」。
  • 38年高考作文見證時代變遷:80年代首現漫畫作文
    恢復高考第一年,考生年齡跨度很大,高考作文更是形態各異、耐人尋味。曾參與1977年北京高考作文閱卷的首師大中文系教授趙丕傑回憶,當年作文考得比較好的還是老三屆的畢業生,但也不乏一些畢業一兩年的年輕學生,出現了不少思想內容深刻的精品。參與閱卷的老師們有感於此,在改卷之餘不約而同地將一些優秀作文抄了下來,編了一本作文選評,並以當年的高考題命名為《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 2016高考真題及答案北京卷(語文)
    我卻想到,不單是一筆或幾筆畫面,而是在整個敘述的文字裡如果有老腔的氣韻瀰漫……直到後來小說《白鹿原》改編成話劇,導演林兆華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讓我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從此老腔藉助話劇《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舞臺。後來還想再聽老腔,卻難得如願。不過兩年之後,我竟然在中山音樂堂再次過足了老腔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