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為什麼比上班還累?最想做的事是「去上班」

2020-12-13 新浪財經

原標題:在家辦公,為什麼比上班還累? 來源:新京報

技術進步推動的「去辦公室化」,能否讓遠程辦公成為未來工作方式的新趨勢?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北京建築大學助理教授梁萌,聊一聊技術進步與工作方式的變遷所帶來的挑戰。

疫期復工已有兩周,在家辦公的你,工作還適應嗎?

無需關心天氣如何,不用考慮是否堵車,懶腰一伸,電腦一開,邊擼貓邊工作,心情不好倒頭就睡……曾幾何時,在家辦公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憧憬。在親身體驗之後,你是否還喜歡在家辦公?

上周初,我們發起了「疫情之下,你的工作故事」的讀者徵集,邀請網友講述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工作與生活。不少來信的讀者表示,在家辦公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習慣的工作節奏被打亂之後,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讓人困擾。

另一方面,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也為一些企業提供了一次在家辦公「大規模實驗」的機會。技術進步推動的「去辦公室化」,能否讓遠程辦公成為未來工作方式的新趨勢?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北京建築大學助理教授梁萌,聊一聊技術進步與工作方式的變遷所帶來的挑戰。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李永博

1

在家辦公比上班還累?

「早上9:30通過釘釘進行視頻早會,計劃安排當天工作。上午通過電話、微信等與客戶溝通,下午通過雲平臺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晚上19點通過夕會聽取當天與客戶溝通情況,提問學習情況。結束後給讀書會寫一遍書評,然後跑步機上運動一個小時,洗澡睡覺。」

一位在烏魯木齊從事銷售管理工作的讀者@一葉知秋在給我們的來信中記錄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緊張又充實的日常生活。遠程辦公比平時去公司上班更忙,這是不少上班族的切身感受。給他們造成困擾的,正是為了提高遠程辦公效率而出現的線上辦公軟體。

表情包「開始在家辦公」(來自@閃萌表情)

不少上班族在社交平臺上抱怨,在家辦公以來,以前每周的工作報告變成了每日報告。本來一周一次的痛苦,現在每天都要承受。「天天交日報,總感覺上司變回了班主任。」

視頻會議也成為了吐槽的對象。「以前洗頭化妝是為了約會,現在是為了開會。很多辦公軟體甚至緊急上線了視頻美顏的功能,以降低用戶使用視頻會議的心理負擔。網友更是總結出了一整套的「在家辦公禮儀」,「底線禮儀不坐馬桶開會」、「基本禮儀不躺床上開會」,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段子些許流露出上班族無法適應遠程辦公時的無奈和自嘲。

自疫情暴發以來,線上辦公軟體和口罩一樣,已經成為了這段特殊時期企業和員工的剛需。據「釘釘」等線上辦公軟體的統計,2月3日線上復工第一天超過1000萬家企業、2億上班族在線開工。2月5日,在蘋果應用商店中,「釘釘」app首次超過微信,躍居排行榜第一。這也是辦公類應用產品歷史上首次躍居第一。

企業使用「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線上辦公軟體的初衷,無疑是希望提升員工遠程辦公的效率。然而,除了瘋狂給釘釘打差評的小學生外,很多上班族也難以適應全新的工作模式。在科技的進步面前,法律與道德往往是滯後的。就像許多科幻作品探討的母題,當技術前所未有地介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不遺餘力地提高效率之時,誰又來保護私域的獨立性與勞動者權益呢?

2

尋找儀式感:重建工作與生活的邊界

很多人沒有想到,家庭成員會是阻礙自己專心辦公的最大障礙。

與父母在家,免不了無時無刻的嘮叨和囑咐,愛寵人士的筆記本鍵盤上,總有賴著不走的貓貓狗狗。這些尚且還能忍受,但如果家裡有個孩子要養,那就真的令人頭疼了。

對於職場爸媽來說,上班辦公基本等於放鬆,而遠程辦公則意味著帶娃加班。有些家庭為了不折騰,在生娃前幾年選擇不回家過年。家裡沒有老人幫忙,遠程辦公對於年輕爸媽來說簡直是場噩夢。

一位年輕媽媽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本來上班並不困難,自從在家辦公以後,一邊處理工作事務一邊帶娃,還有家務等著做,感覺從來沒有這麼忙過。

另一位職場媽媽則在採訪時道出了自己的心得:「首先要把房門反鎖,把那個安靜不下來的小搗蛋鬼擋在門外;其次打造一個相對舒適的工作角,讓工作變得愉快一些;最後儀式感很重要,要明確上下班的邊界——這是對下班起碼的尊重!」

在家辦公之後,生活與工作的界限不再明晰。「儀式感」這個詞,就成為了不少職場人找回工作狀態的方式。

一些外企員工在社交平臺上留言道,現在視頻開會前不僅要收拾妝容,還會特意掛上平時在單位上班的工牌。在網絡上,年輕人紛紛曬出自己在家工作時的「工位」。通過刻意布置一些熟悉的情景,也是讓自己專心投入工作的有效辦法。

電影《囧媽》(2020)劇照。

3

疫情之後,最想做的事是「去上班」

有些人苦於在家辦公,更多人苦於無法辦公。一些來信者寫到,春節以來長時間的不工作,讓失去了 「兩點一線」的自己,感到了茫然和迷失。

「從大年三十我就沒工作,公司讓我們在家休息,工資照發,我挺輕鬆的……說實話,在公司裡我的工作不多,但我很認真,我的文筆很好,寫總結寫計劃是我的長項,但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長時間不工作,說實話心裡有些不忍,也有些失落,十年前我在公司那是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呢……」 ——讀者@閒來無事不從容來信

對於一些人而言,在家辦公減少了上班的通勤時間,避免了每天沒完沒了的會議。然而,由於不同行業的性質,還有大量無法遠程辦公的企業、個體戶和普通職工,每天計算著日子,焦急地等待著這場疫情的結束。

在新浪微博「疫情之後最想做什麼」的話題上,看到最多的回覆是「想去上班」。無論是急切等待覆工的,還是受不了在家辦公的,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儘快結束這段特殊時期的工作模式,回歸日常工作的正軌。

作為這次疫情中的應急辦工模式,遠程辦公能否成為未來辦公的新模式呢?

相比於國內,遠程辦公的概念和實踐在一些歐美國家的企業中早已普及和推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年的研究顯示,美國超過八成企業引入了遠程辦公制度,已有3000萬人在家中遠程辦公,佔美國工作人口的16%至19%。一些跨國公司和網際網路巨頭更是遠程辦公的堅定擁躉。不少專業人士預測,未來的十到十五年之內,遠程辦公會成為辦公模式的新趨勢。

遠程辦公究竟好不好?工作方式的改變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北京建築大學助理教授梁萌。

對話

蘇劍 & 梁萌

蘇劍(左),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學,中國經濟等。著有《內外失衡下的中國宏觀調控》,譯有《高級宏觀經濟學》等;梁萌(右),北京建築大學文法學院社會工作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勞動社會學、社會性別與發展,著有《加班:網際網路企業的工作壓力機制及變遷》。

4

「去辦公室化」,必然讓人更自由嗎?

新京報:疫情之下,很多企業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遠程辦公」的模式。實際上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倡導遠程辦公。遠程辦公模式是如何興起的?網際網路企業的崛起與遠程辦公模式有什麼關係?

蘇劍:遠程辦公需要兩個要素:1、主要產品是非物質產品,主要通過信息傳輸解決員工之間的協調、溝通、產品的傳輸等問題,如果是物質產品的生產,就將產生巨額的運輸費用;2、高超的信息傳輸技術。

鑑於遠程辦公需要高超的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就成為遠程辦公的基本條件,沒有網際網路,遠程辦公就沒有可行性。

梁萌:遠程辦公模式的興起首先需要網際網路技術和硬體設備的支持,其次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一些公司出於節約成本(辦公室租賃、辦公設施、交通)和跨國、跨時區交流的需求,曾經試行過比較極端的遠程辦公,結果由於對員工的監管難以落實和最終效率難以與面對面辦公相比而擱淺,其中的一個技術上的原因是當時電子化交流主要以文字為主,相比面對面交流丟失了豐富的溝通信息(音調、表情等)因而容易造成誤解和衝突。因此,雖然SOHO這個概念興起較早也廣為人知,但卻沒有廣泛應用推行。

近年來,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首先在技術方面為遠程辦公提供了更好的支持,例如通過音頻、視頻的方式將之前缺失的溝通信息盡力彌補,為公眾提供可及性和穩定性都更好的通信軟體。其次,網際網路企業本身的工作方式也成為一種示範,公眾比較熟知的「彈性工作制」主要在網際網路公司施行,與之相伴的就是遠程辦公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從日常工作效果來看網際網路公司內部的應用已經常態化、普遍化,因此這次疫情之下,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都能夠比較順暢的選擇延遲復工和推行在家辦公,因為其平素已經積累了豐富的使用經驗,各種應用場景和溝通方式比較得心應手。短時間內,工作效果不會有太大影響。

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1992)劇照。

新京報:隨著遠程辦公的流行,傳統的辦公室文化是否正在消亡?「去辦公室」化是不是未來工作的新趨勢?

蘇劍:實際上技術進步就是具有這樣的傾向,即「去辦公室化」。隨著物質生活資料在人類的消費品佔的比重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消費品是非物質產品,比如電影、繪畫、攝影、研究與開發、詩歌創作等等,而這些產品的核心是不同形式的創新,不需要聚集式辦公,甚至需要拜託聚集式辦公。而其他服務業雖然可能不像這些行業那樣需要創新,但技術進步為他們提供了遠程處理業務的手段,比如收取房租、指揮協調等管理工作等等。這些都在促進著「去辦公室化」。

「去辦公室化」當然是未來工作的新趨勢。人都是追求自由的,誰都不喜歡永遠處於同一個社會和自然環境、被困在同一個狹小的空間、面對同樣的一群人。隨著技術進步,人們可以移動辦公,根據自己的心情和理想不斷變換自己的生活環境,今天可以在南極陪著企鵝辦公,明天可以在地中海的郵輪上吹著海風看著海景辦公,後天可以在北京長城的烽火臺上俯視著北京城辦公,這才是真正豐富多彩的生活,同時又不耽誤工作。

但是,聚集式辦公至少在短期內是不會消亡的。辦公室文化會淡化,但一時半會不會消失,也許永遠不會消失。

梁萌:雖然溝通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個人仍然傾向於認為遠程辦公難以成為主流辦公方式,但是基於對其便利性的需求,它將作為輔助辦公方式存在。這主要是因為,首先,電子化溝通目前仍然無法完全模擬和全面呈現面對面溝通的細節和信息,特別是協作和討論等多方複雜溝通場景;其次,企業對員工的需求和期待不僅在工作績效方面,也有對組織文化、組織身份的認同和組織忠誠度等方面的建構需求(員工也有成為群體中一分子的需求),這些是僅通過電子化溝通難以達到的。

電視劇《辦公室》(The Office Season)第9季(2012)劇照。

新京報:在線工作形式是否能夠促進工作創造性,提升工作效率?

梁萌:這個問題其實難以一概而論,要從工作特點、工作場景和人群類型等維度分別考慮。從工作方面,那些以勞動者個體獨立工作為主而比較不需要集體合作的工作,例如高校教師的學術寫作和備課等,遠程辦公確實是保證工作創造性和提升效率的選擇,但如果是多方複雜溝通為主的工作類型,則反而無法保證工作效果,特別是團隊協作不僅是信息的交流,更有情感的聯結才能順利達成(在企業以團建為主要形式,在社會組織則成為社群培育,這些都要求以面對面的交流為主要實踐方式)。

從工作場景來看,單向傳達性的會議顯然比多方討論型的會議更適合遠程模式;從人群來看,在線辦公由於對家庭辦公條件和勞動者自律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不同人群的表現會有較大差異。

在家辦公的煩惱,圖片來自Inc. Magazine。

新京報:疫情期間,不少在家辦公的人士紛紛抱怨,在家工作比上班還要累。在線辦公是否會擠壓個體的私生活空間?工作與生活時間的明確劃分,具有怎樣的意義?

梁萌:工作壓力研究領域的邊界理論對這一點可以較好的解釋。邊界理論提出個體通過保持各個領域(工作、家庭、休閒等)的相對界限從而維護其相互間的平衡狀態。但是有時某些資源的變化會提高各領域間邊界的滲透性(permeability),導致某種領域受到幹擾產生衝突,從而產生更高的壓力感受。

這裡,遠程辦公就是邊界滲透性提升的一個要素,它使得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空間界限模糊,因此更容易造成工作領域對家庭生活領域的擠壓。

當然處於不同生命周期和男女兩性邊界滲透性受影響程度也存在明顯差異,這與社會、企業和家庭內部基於傳統性別分工的認知、分工模式是相關的。也有相關研究詳細討論過這一點。

蘇劍:在家辦公只是遠程辦公的一種。由於疫情的原因,不能移動辦公,所以人被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接觸的人更少,環境的變化更小,所以比聚集式辦公更單調乏味。如果沒有疫情,人們可以隨時出門去散散心,居家辦公應該會比辦公室辦公要舒服得多。

在線辦公是否會擠壓個體的私生活空間?看在線辦公的方式了。如果是居家辦公,可能會擠壓;但如果是移動辦公,可能恰好擴大了私生活空間。

工作-生活時間的明確劃分意味著職業生涯和個人休閒生活的劃分。應該承認,工作只是人謀生的手段,生活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所在。二者的模糊可能導致工作對生活時間的擠壓,降低生活質量。

新京報:就你的觀察而言,新出現的在線辦公軟體(比如釘釘,騰訊會議等)有哪些利弊?

梁萌:優點當然是溝通中交流的信息維度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接近或模擬面對面溝通的效果,提升了溝通效率,節約了溝通成本。

但是如何把握企業管理與員工自主工作之間的平衡,是辦公軟體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其中不僅牽涉到個人隱私等技術倫理,也牽涉到勞動權益等法律問題,更實際的是過度監管有可能引發勞動者的逆反心理以及妨礙勞動者創造性的工作成果呈現,反而不利於工作推進和企業發展。

相關焦點

  • 怎麼在家辦公,比在公司上班還累?
    最近很多人開始在家辦公了,但恰恰是因為在家工作,大家的工作效率普遍都很低,我看到不少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還是去公司上班好,在家根本無心工作啊,看到床就想著躺一會兒,結果就起不來了,打開電腦辦公,想著先刷會兒看看新聞吧,結果就沉浸在瀏覽網頁中~~
  • 在家辦公,為什麼比上班還累?
    遠程辦公比平時去公司上班更忙,這是不少上班族的切身感受。給他們造成困擾的,正是為了提高遠程辦公效率而出現的線上辦公軟體。不少上班族在社交平臺上抱怨,在家辦公以來,以前每周的工作報告變成了每日報告。本來一周一次的痛苦,現在每天都要承受。「天天交日報,總感覺上司變回了班主任。」視頻會議也成為了吐槽的對象。「以前洗頭化妝是為了約會,現在是為了開會。
  • 在家上班,比去公司累一百倍
    然而,真正開啟「躺著賺錢」模式一兩周之後,你可能發現:在家工作真的太累了。微博上,#在家辦公是什麼體驗#、#2億人在家開工#、#遠程上班迷惑行為大賞#這幾個話題下面,全是網友們鋪天蓋地的吐槽。上班時嚮往在家裡遠程辦公,宅家時又想回公司996,難道這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大型現場?
  • 遠程辦公為什麼比上班還累?8小時變成24小時工作制?
    曾經很羨慕自由工作者,可以居家辦公,自己支配工作時間。但真的在家網絡辦公時,發現好「難」。原本以為在家辦公,會有很多自由時間幹自己喜歡的事,但事實是,自己仿佛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睡覺都在工作。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在家辦公看似輕鬆,但會需要很多問題。就工作打卡而言,有時候網絡卡,一時進不去,超過一分鐘打卡,可能會被罰款20分鐘。
  • 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媽媽比較累還是出去上班賺錢的爸爸比較累?
    有些人說,媽媽在家比較累,又要做家務,又要帶孩子,忙得暈頭轉向的,都沒有時間休息,所以全職的媽媽比較累。也有人說爸爸比較累,上班賺錢哪有那麼容易啊,看人臉色,各種求人,還得奔來跑去,回到家裡真的是什麼事都不想做,就想躺著。到底是誰比較累啊?
  • 「在家上班比在公司還累!」網友爆笑吐槽:有床我做不了其他事
    「在家上班比在公司還累!」這個假期真的是無敵長在不知不覺地「躺屍」了近一個月後部分企業復工復產有人回辦公室上班也有人繼續在家「雲上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但是你以為在家就能好好辦公了嗎?
  • 在家辦公第10天,我比上班還累你信嗎?|不圖不快
    2月3日推遲復工第一天,全國上千萬企業、近2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企業微信、釘釘一度因超荷負載陷入崩潰。2月10日起,一些企業逐漸復工。但仍有不少大廠延續在家辦公狀態。騰訊將原定2月17日返回辦公室的日期再延遲一周至24日。
  • 葛優躺|在家辦公的第十天,我比上班還累你信嗎?
    2月3日推遲復工第一天,全國上千萬企業、近2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企業微信、釘釘一度因超荷負載陷入崩潰。2月10日起,一些企業逐漸復工。但仍有不少大廠延續在家辦公狀態。騰訊將原定2月17日返回辦公室的日期再延遲一周至24日。
  • 難受| 穿著睡衣上班,怎麼這麼累啊?
    難受 | 穿著睡衣上班,怎麼這麼累啊?想躺就躺最重要的是不用見到老闆......這是多少人夢想中的辦公環境這兩天移動辦公應用「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結果沒有一點點防備2020年在家辦公突然而至
  • 不敢去公司上班,「在家辦公」可別說成「work at home」啊!
    但是有的公司選擇讓員工開始了遠程辦公,在家辦公。不敢去公司上班,「在家辦公」可別說成「work at home」啊!為什麼呢?我們具體來看一看吧!但實際上你的工作重心還是在你的工作場所--workplace,這主要是為了和你不敢去公司上班進行對照呼應。所以,對於本來需要去辦公室上班的人員但是現在不得不在家工作的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說成work from home。
  • 在家做兼職比上班輕鬆嗎?
    許多朋友一聽說在家兼職賺錢就感覺很輕鬆,每天就是呆在家裡就可以了,應當比上班賺錢輕鬆許多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不論是在家賺錢還是上班賺錢,只要是賺錢,那毫無疑問都是要付出勞動的,儘管是在家兼職賺錢可以呆在家裡不用出來,可是一樣也必須努力工作才行,要不然錢從哪裡來,誰給你錢。實際上在家兼職賺錢和出門工作賺錢都是一樣的,都是賺錢,都是要做自己的事情,唯一不一樣的就是你做工作時所在的辦公的地點不一樣,一個是公司一個是在家裡。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
    「媽媽(爸爸),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
  • 在家做全職主婦和上班相比,哪個更累?聽聽這三個女人的說法
    女人走入婚姻後,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無非是兩種,要麼做全職家庭主婦,在家裡做家務帶孩子,要麼去上班。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做家庭主婦,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學和做飯洗衣服之外,女人可以有大把的時間玩手機,看電視。那樣,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
  • 在家高效率上班的幾條建議!
    因為疫情,公司決定在家辦公 但是在家辦公,工作效率很容易變差 為什麼? 因為一開始你會覺得特別舒服,無拘無束 但是稍微一段時間後,你就覺得特別難受,甚至工作效率會大大下降。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父母的回答很重要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另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在孩子眼裡,父母是自己的全世界;對於孩子渴求陪伴的眼神,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冷眼相對,而是應該溫柔地對孩子說:「媽媽雖然工作很忙,但你永遠都是媽媽最愛的寶貝。」
  • 關於討厭上班,上班很辛苦,不再想去上班的朋友圈吐槽心情說說合集
    上班很累我們都知道,但是為了生活我們還是要去做,加油吧,少年,吐槽完了之後記得回去好好上班。  1、我已經累了,我想休息了,請你在我休息時慢。  2、鋤禾曰當午,上班好辛苦。上完一上午,還要上下午。不上沒錢花,心裡更痛苦。為了好日子,辛苦就辛苦。  3、世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班,你每天都在抗拒,但是卻每天都得做。
  • 為什麼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全職媽媽還不上班?不是想偷懶,很無奈
    但是,為什麼有的全職媽媽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她們還不去上班呢?親朋好友都以為,等她家孩子上幼兒園了,她就會去上班,因為我親戚收入不高,一個人養活一家人太吃力。但是,她家孩子上了幼兒園,她還在家裡。有人就在私下偷偷議論,孩子都上學了,還不去上班,是不是想偷懶,想讓老公養?
  •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
    一般兩三歲的孩子基本上就進入了「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問過這個問題。去上班,才能賺錢給你買零食和玩具呀。我也不想上班,但是為了寶寶,再累也願意啊。大人都要上班的,所以我必須去啊。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這樣回答孩子。工作是為了謀生本沒錯,但工作卻不僅僅是為了謀生。
  • 沒有事做的上班,那真的叫上班嗎?
    人都快累死了,可是請問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上班不讓你做事情,隨便你做什麼都可以,只需要待在辦公室即可,你會不會累呢?其實是這樣也是會累的。因為你沒有事情做得時候,你就會想東想西的,你就在想:"為什麼今天沒有事情做,是不是業務員不行呀,還是怎麼滴..."
  • 「懷孕還來上班,你是家裡缺錢嗎?」,孕期上班有什麼錯?
    那時候我們單位還有一個準媽媽,我倆月份差不多,她吐到四個月,我啥事沒有就輕微噁心。一直到預產期前十天我才休息,主要是覺得不上班在家自己呆著多難受啊!也沒人和你說話,在容易胡思亂想,再和老公吵架,還不如上班有點事做呢,單位離家近,啥也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