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專家陳大夫的抗糖秘籍在線

2020-12-22 糖尿病同伴支持

作者:陳剛大夫

抗糖秘籍?我很少用這樣「博得眼球」的詞做題目。

這也是我在幾年前所做的一個科普課件,旨在梳理一下「抗糖流程」。

抗糖還有什麼秘籍、絕招?

簡單地說,就是在過了「心理關」後,要有整體意識,圍繞健康本身(絕對不只是血糖問題),構建「保健學術架構」,而如何飲食?如何用藥?如何監測血糖等指標?等等,僅是這個學術構架的一部分枝葉內容而已。最後才是執行力,是把學了的這些知識如何更好的執行到位的問題。

之初,大家一定要過好「心理關」!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很難的。一般的糖友在被告知患病後都會有一段「灰色心理」時段。或長或短,有人幾年也跳不出來,很心酸。

生了個孩子,您看她不管是醜還是美,她都在哪兒!她就是您的孩子。

夫妻離婚「很常見了」。而糖尿病一經診斷,其忠誠可嘉,一輩子都會不離不棄(至少目前的醫療狀態還是這樣)的。

接受她,就要學會和她「和睦相處」、「長相廝守」

俗話說,「勺子哪有不碰鍋沿的」,糖尿病畢竟是一種病,如何能長期相處而相安無事?

首先就是要認真觀察她,了解她。鼻子、耳朵、眼睛、毛髮......切不可「盲人摸象」。

我經常講的一句名言:「胰島素是為智者準備的良藥」。胰島素是藥,還是良藥嗎?它成為良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智者」。美國曾調查所有的藥物(可不只是降糖藥哦,是所有藥),出現問題最多的藥物就是胰島素。

我的文章,「一位傳奇老糖還是服了我」,住院前118單位的胰島素,出院時減到了74單位,關鍵是血糖很好了-----就是某個知識點的問題,「智者」的要求,本身就是多方面的。

糖尿病是病啊,怎會又說是「健康長壽病」?

發表在著名《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一篇文章顯示:20歲以上的1型糖尿病人,男性的預期壽命減少了11.1年,女性患者減少了12.9年。

我不和這些人較真,「糖尿病是健康長壽病」也不是我第一個說出口的,但我是認可的,關鍵是您怎麼做?

您因為得了糖尿病,飲食不再是「胡吃海塞」,而是合理飲食啦;運動問題也到位了;體重會良性改善;每個月都去和醫生見個面;一些代謝指標、心電圖等等,會不時的去複查一下-----這可是「正常人」都很難堅持的啊,如果做到了,怎能不更好?

講課的時候我說,糖尿病或許會使您壽命縮短10年,但是,您因此改變了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對健康的關注程度,這個獲益可能就會使您的壽命延長15年(相比原來生活的您)。

15—10=5,這可是正值啊!

陰陽轉換,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就看您怎麼看,怎麼做!

當您有這個認識的時候,您就會變得很幸福。

完成了這種思想上的蛻變,怎能不說是「華麗轉身」呢?

我不止一次的提起我曾經的文章----「醫患結合」。

什麼樣的醫生和什麼樣的患者相結合才會出現最佳結局?

患者分幾等,天天來聽課,知道很多,就是不執行或者執行不到位的糖友並不是少數。

戒菸限酒,您戒菸了嗎?

很多人都是在心臟按了支架以後才開始重視並戒菸的。

我告訴他:到心梗了、支架時才戒菸,很有可能就沒有了「戒菸」的機會,直接從「地平線上」消失了(心梗會死人的)......

後面是我講述的一些「學術」或「觀念」:

是不是糖尿病?6.9=7.0------什麼意思?7.0的血糖就是糖尿病了,血糖6.9是嗎?

都別較真!

不要因為血糖6.9沒有帶上糖尿病的帽子而高興,也不用因為血糖7.0了,被診斷為糖尿病而苦悶!

血糖自我監測也是這樣。很多人糾結於餐後1小時、2小時、3小時血糖,餐1h時血糖7.8mmol/L,餐2h再測8.0,餐三8.5,咋還沒有恢復到基線上啊?-----有何糾結啊?我問,您上學時考過幾次滿分?為啥沒考上清華?咋就想把血糖降到所謂的「正常」狀態呢?

您對這個血糖的糾結本身對身體造成的損害,已經遠遠超過了血糖本身!

您可能說,我想控制血糖更好不對嗎?

對,要求血糖更好當然沒毛病,但您也應該有「沒有考上大學,但我已經很努力了」的釋懷。

糾結過度也是升糖的!

關於分型問題,我再次重申了我的觀點,對於成年消瘦的糖尿病,最好分一下型,主要是排除LADA(重點是糖尿病自身免疫抗體的監測,而不是胰島功能),這可是1型的。

血糖高的時候,LADA是不建議使用磺脲類促泌劑的,而胰島素可以是首選。

對於消瘦而難以與1型鑑別的糖尿病,胰島素是可以當做首選的。而以往的用藥中,2型糖尿病首選二甲雙胍,80%的糖尿病都是超重或肥胖的,這樣就堅定了二甲雙胍的「首選」地位,而對消瘦體型的2型糖尿病,磺脲類的使用地位則相對提高了。-------關鍵是不是2型。

我有文章「開始的時候診斷了1型,怎麼後來又有專家給診斷成2型了呢?」。

每一項行動,當然要先有目標或方向。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得了糖尿病,如何活得久、活得好、治得起」-----這是我為糖尿病制定的終極目標:壽命長一些,活著的時候活得好一些,能夠治得起。

與壽命的更相關的是心腦血管疾病,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中,血壓、血脂、吸菸都要遠遠高於高血糖的重要性,相反,低血糖更危險。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是可以死人的,但是很好預防。

與血糖更相關的是「活得好」的問題。姑且不說糖尿病心理關的「活得好」,血糖更相關的慢性併發症「三聯徵」是眼睛、腎臟、神經病變。眼睛看不見了,尿毒症了,神經病變涼麻疼,怎能說「活得好」?要控制血糖!

但血糖只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就像高中學習的科目,只是高考總分數的一部分。

那血糖目標是什麼?

陳大夫語:在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下,儘量使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

看我的文章:「血糖控制優劣的幾個層次」;

治病求本,看我的文章:「糖尿病病因與治療的對應性」;

如何控制血糖,看我的文章:「五駕馬車的天平模式」;

這張片子中,有太多的知識點啦!

比如:

糖化不達標,先看基礎,再看餐後。餐後血糖的達標不能以餐前低血糖為代價;

不同天之間,同一時間點的血糖波動大,要關注生活方式。什麼意思?比如晚餐前血糖良好,睡前血糖有時6.7mmol/L,很好,而有時13.8mmol/L,這是不同天的,要從生活中去找:飲食、運動、心態、疾病(牙疼等)的差異。

同一天不同時間點的血糖波動大,中午餐前很好,中餐後到晚餐前都很高,如果平時不是這樣,那就是今天中午吃多了或者下午活動少,等等,是生活方面的;如果平時也是這樣,就不是中午吃得多的問題,需要調整下藥物方案。

這些內容,在我的文章「糖友,血糖監測您記錄了嗎?」說得更清楚。

如果您是肥胖,或者是消瘦,一定要看看我的這篇文章,並且建議列印閱讀(有錯字就請理解啊):「控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兩個三角」。

很多人把使用胰島素後的肥胖歸結於胰島素,或許有這種作用,但是,我要高呼:體重增加,更多反應的是您對胰島素駕馭能力的不足!

您可能也需要看:「您還是把胰島素停了吧」。

講糖的結尾部分,是給糖友打打氣!

我引用了我的這篇文章中的一些話:「快樂是心境,送給那些惶惶不可終日的糖友們」

還有我終生難以忘記的老糖:當年她77歲,是與糖共舞58年的郭阿姨。

那可是使用注射器注射動物胰島素的年代,沒有血糖儀而靠燒尿糖來調整胰島素的年代,胰島素還時常斷頓的年代......相比而言,現在得糖尿病是何等「幸運」的事啊!

燒尿糖,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

時代在進步,我們已經擁有了過去30年前不敢想像的治療手段和監測方法。實時血糖監測系統、閉環胰島素輸注系統的問世,還有很多具有劃時代的藥物,新時代的糖友沒有理由「一塌糊塗」。

如果真的「一塌糊塗」了,那肯定是這個人的問題。

當有一些「高科技」到來的時候,如果對我們的健康有益,您還猶豫什麼?

錢?

如果用一些花費讓我們10年之內有一個更好的結果,10年後的那一天可能會更美麗。

課堂上我說:您捨得花錢去旅遊,捨得花大巴錢買保健品,為什麼在關係到身家性命的時候,那麼惜財?

說到了旅遊,也接近了尾聲,當然我也不會忘記為家鄉做次廣告:歡迎大家到我的第二故鄉中國撫寧去旅遊,她在秦皇島。

您的頭腦中不要只以為夏天北戴河是為了看海。有北戴河,還有南戴河,一河之隔。南戴河就屬於撫寧。此外,撫寧還有中國最美麗的「薊鎮長城」,有長城「板廠峪」、「董家口」、「九門口」,還有人間瑤池美稱的「天馬湖」、還有賽江南的「冰糖峪」、「龍潭峽」......

我在美麗的那個地方等您,不見不散!

說了半天,秘籍在哪裡呢?

秘籍就在每個人的思維和行動,在心理關過後,要認真規劃,系統學習,不斷總結和改進,但這不是您一個人的事,需要醫生的幫助,也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社會的進步。但是,您是核心,一切都是圍繞您個體的諸多細節而制定的,您不作為,其他所有努力都是無濟於事。

相關焦點

  • 孕期糖篩檢查沒過,得了妊娠糖尿病,我的抗糖經歷
    說說我的抗糖經歷,給同樣經歷的糖媽媽一點鼓勵和些許勇氣。愛人上網查了妊娠糖尿病的原因,又打電話問了老中醫的父親和當醫生的哥哥,親人說的和網上查的結果:妊娠糖尿病是因為孕期分泌黃體酮,黃體酮抑制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少了,代謝糖的能力也就慢了,所以身體的血糖值會偏高。
  • 【小南關注】抗糖因為有您而精彩!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護士與...
    【小南關注】抗糖因為有您而精彩!抗糖路上有你有我我院內分泌代謝科醫護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宣傳糖尿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居民對糖尿病防治重要性的認識Q1
  • 敷抗糖面膜,吃抗糖丸,就能隨便喝奶茶?天真了!
    記者 | 原禕鳴編輯 | 許悅111月15日,抗糖藥、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洗面奶、抗糖面膜等系列「抗糖」產品被央視點名,有關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明,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抗糖產品並未經過系統化的實踐驗證,能否抗糖尚無科學依據。
  • 抗糖真能抗衰老嗎 是騙局還是真有其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糖真能抗衰老嗎 是騙局還是真有其事? 汗流浹背的外勤後,好不容易找個陰涼處,小陳看著冰櫃裡帶著冰霜的可樂,想了一下,還是選擇了礦泉水. 難得和久未謀面的老朋友聚會,用餐前半小時,小陳偷偷的跑去了洗手間,慣性的在肚子(腹壁)上打了一針胰島素.
  • 被鼓吹的「抗糖」,我勸你一個字都別信
    在各種分享平臺上,最先流行起來的抗糖攻略,基本都是針對食物的科普,教大家如何培養更健康的飲食習慣。然而隨著抗糖這個概念的逐漸出圈,不少對其中的原理一知半解、卻對效果格外在意的網友搖身一變成了抗糖急先鋒。
  • 健康生活|抗糖≠戒糖 正確的「抗糖」方式原來是這樣的!
    近年來,網上流傳一種新的飲食理論: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甚至一些以「凍齡」著稱的娛樂明星,也紛紛曬出「抗糖」餐單。一時間,在愛美人士眼中,糖是衰老的「頭號敵人」,吃糖會讓人容易長斑、長痘,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
  • 準媽媽的抗糖之路「妊娠糖尿病」
    因此,有以下情況的準媽媽就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1、超過35歲2、肥胖3、慢性高血壓4、曾有過未知原因的早產、流產、畸形、巨大兒分娩史等5、近親中有II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很常見,10個準媽媽中就會有一個「糖媽媽」。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於老年人的糖尿病,它是暫時的,隨著孕期結束,就會恢復。
  • 一邊奶茶火鍋管不住嘴,一邊花費上千抗糖?央視專門發文提醒
    朋友葉子就是抗糖理念的忠實粉絲,但是她比較特別,平時甜品、奶茶照吃不誤,而她抗糖的秘訣就是抗糖產品,「我吃的日本XX抗糖丸,平時不需要怎麼注意,不餓著嘴,還能成功抗糖。」葉子說,這款產品還是張雨綺推薦的。
  • 明星們都在吃的抗糖丸、抗糖液,真的可以抗衰老?一踩一個雷!
    張韶涵的抗糖飲食: 吳昕和張馨予的抗糖護膚秘籍: 其實很多抗糖丸、抗糖液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奇,也不能完全的抗糖化 買過抗糖丸或者準備購買抗糖丸的小夥伴們
  • 想要更好的抗糖,糖尿病可選擇這4種主食
    導語:對於「天然胰島素」這個詞,許多糖尿病人群並不陌生,簡單來說,天然胰島素不僅能降低血糖值,而且對身體也沒有副作用,所以讓很多想要抗糖的朋友看到了希望。雖然這個想法是正確的,但在醫學界中並沒有關於天然胰島素的說法。
  • 超高性價比的抗糖飲——紐存殼寡糖抗糖飲
    肌膚的糖化是指身體內的蛋白質與糖結合而硬化變質,使肌膚變黃並產生皺紋與鬆弛,「糖化」如果發生在皮膚內的膠原蛋白裡,就會令膠原纖維失去彈性,皮膚的緊緻度就會下降,變得鬆弛和產生皺紋,最終惹來皮膚鬆弛、變黃變黑、皺紋雀斑等問題。如果「糖化」程度逐漸變高,不僅會使肌膚老化,還可能引起糖尿病等可怕的疾病。
  • 「升糖王」發現了,比糖還高30倍,專家提醒:早戒掉,遠離糖尿病
    導語:目前,我國的糖尿病形勢非常嚴峻,數據顯示,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總人數已經突破一億大關,不僅中老年常見,剛成年的人患病率也增長到10%以上,然而,這一億多糖尿病患者,有50%以上都出現了併發症糖尿病來臨前無跡可尋?睡覺時3個"感覺",或是血糖高了,需警惕1、 睡覺口渴很多患者表示,明明身體沒有異常情況,怎麼一查出來就成了糖尿病?其實在睡覺的時候,人體處於放鬆狀態,對水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睡覺經常感到口渴,甚至被渴醒,可能是糖尿病來了。
  • 科普| 妊娠期糖尿病—糖媽媽的甜蜜負擔
    但在孕24周時,這份甜密還沒有回味夠,醫生就告知阿君,糖耐量試驗不通過,從此,阿君成為了一名妊娠期糖病的孕媽媽。作為一名老師,自學能力強,阿君在網上查詢妊娠期糖尿病的併發症後,顯得尤為焦慮。雖然通過網絡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病情,但是網絡信息泛濫,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 張韶涵用10年時間「抗糖」,變化驚人!糖對身體的破壞力有多大?
    早在幾年前,社會刮起來一陣「戒糖」風潮,前有明星、美妝博主推薦,後有中青年女性跟風:戒掉甜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吃抗糖丸、喝抗糖口服液、貼抗糖面膜等等。明星們個個吃了防腐劑的臉,簡直就是天然的廣告,「戒糖」抗氧化法自然備受追捧。近兩年回歸大眾視線的歌壇天后張韶涵,網友對比她出道時的和現在的照片,紛紛驚呼,簡直毫無變化。
  • 吃貨的抗糖必備好物,紐存殼寡糖膠原抗糖飲!
    如果你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原來那些女明星們,老早跟她一樣,開始了「抗糖保衛戰」了。 為什么女明星們都談糖色變?為什麼想年輕貌美又健康就要控糖?而高血糖問題一旦沒有被妥善處理,就很有可能發展成為糖尿病。目前,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達11.6%,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達50.1%。小編注意到,剛剛提到的那些早領悟了糖的危害性的女明星們,除了少吃甜食之外,還熱衷於各種抗糖保養品。
  • 防疫健康攻略5|居家抗「疫」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糖?
    (上遊新聞記者  周晉羽)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是否易感?居家防疫期間,運動量減少,如何保證血糖穩定?對於糖友們的居家防疫建議,內分泌科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免疫力低 糖友更易感染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糖尿病患者最大的疑問可能就是,相比於普通人糖尿病患者是否更容易感染?
  • 堅持抗阻運動,有效消耗你的「糖」
    堅持抗阻運動,有效消耗你的「糖」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氧運動和力量練習(也稱抗阻運動)相結合,
  • 抗糖化產品真能抗衰老? 醫生提醒:不能完全戒糖
    抗糖化產品真能抗衰老? 醫生提醒,低糖飲食好處多,但不能完全戒糖 最近網絡上襲來一陣「抗糖風」:有藝人在節目中坦言,糖是阻止女生變美的最大兇手,自己十年不吃糖;不少護膚品商家紛紛推出抗糖化產品,而國外進口的抗糖丸在網絡上賣得挺貴還十分暢銷…… 在抗糖化潮流興起時,也出現了許多質疑聲。抗糖化到底是啥,它真能抗衰老嗎?昨日,記者採訪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和內分泌科專家,為讀者詳細解讀關於抗糖化的真相。
  • 糖尿病會遺傳嗎?「糖二代」怎樣預防?
    原創 家庭用藥 家庭用藥雜誌 來自專輯糖尿病三甲醫院專家都在這搜索ID關注:shjtyy關注當我們的認知還停留在「糖尿病 = 老年病」時,它其實早已逐漸趨於低齡化。
  • 抗過敏藥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普通的抗過敏藥可以幫助患有糖尿病的實驗鼠減肥並控制血糖。這項研究也許可以為人類開發新的糖尿病藥物提供思路。   結果顯示,第二組實驗鼠的糖尿病病情和肥胖程度有一定緩解;第三組實驗鼠除糖尿病病情明顯好轉外,體重也減輕了;而第四組實驗鼠的糖尿病則幾乎痊癒,體重也變為正常。  研究人員接下來為另外的實驗鼠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體內生成肥大細胞的機制受到損害。儘管這些實驗鼠食用了3個月的糖與脂肪含量超標的飲食,卻沒有變胖也沒有患上糖尿病。